刚吃玩晚饭,就听说有戏看。
到了那里,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吧,戏终于开始了。
一开始是有几个老年人拿着自己的乐器在你在演奏。我到没听出什么来,可是帮我知道,他们肯定是花了好长时间准备的。他们演奏了好久。这么多个音符,这么多个拍子,还要有默契,这对老年人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接下来就是戏了,在他们表演的过程中,上面还有泡泡吹下来。此时,我的注意力不在他们表演着身上,而是在从天而降的泡泡身上。
我根本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只听见他们在乱唱,还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我一看不懂他们在表演什么,只看见他们在台上乱跳,还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
可我再看看身边的老人,我们倒听得津津有味,还挺投入的,有的甚至还跟着一起唱。
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年纪的不同,兴趣的不同。
让我有点兴趣的是孙悟空,只看他手拿着金箍棒,转了一圈又一圈,可厉害了。接着他又跳到桌子上,接着转他手里的金箍棒。
我妹妹也饶有兴趣地看着,连眼珠子也没转动一下。
我一直无聊的站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解放了!
今天,班主任杨老师带我们去看木偶戏。
一进教室的门,我发现已经有几个班的学生进来了。过了一会儿,节目就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是《狼来了》。首先我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羊,他闲着无聊,然后就大声喊起来:“狼来了!”只见一个老公公拿着锄头跑了过来。那个小孩就绕到老公公的背后,拍了他一下。老公公批评了他一顿就走了。结果狼真的来了。老公公急忙跑上山,想了一个好办法把狼捉到了。这个木偶戏既好看又给人以启示,真是一举两得。
木偶戏越来越好看。第四个是让木偶写字。我们一听都议论纷纷。刚开始写字的时候,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那个控制木偶的人有失误。但这一切都是多余的,不一会儿,“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几个字便跃然纸上。那时我的嘴已经张成了“O”形。
最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教室。以后我真想再看一次木偶戏。
我的爸爸很爱看戏,尤其是黄梅戏。
今天晚上,爸爸又带我去看黄梅戏。我们来到戏场。便找起位子来。找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我忽然想起来,对爸爸说:”爸爸,我听别人说,戏场的椅子要自己拿的。”
“你怎么不早说呀!”爸爸生气地说。
“要不,我们不看了!
“不行。”爸爸大声地说,“这么好看的黄梅戏,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哎,我可真倒霉啊!谁叫我有个爱看黄梅戏的爸爸呢!;没办法,我只好跟他一起回去拿椅子了。拿好之后,我们回到戏场,选了个最好的位置。
黄梅戏开始了。首先上来两个人,一男一女。爸爸坐在座位上,她们在哭着,因为她们的父母死了。爸爸看着看着,好像自己也进入了黄梅戏的角色,也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说道:“她们太可怜了。”我在一旁看着,奇怪地问爸爸:“爸爸,你怎么了?”爸爸流着眼泪说:“我没怎么呀。”你还说你没怎么,你连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样,我们一直看到九点钟。爸爸才肯回家。
我爱爸爸,更爱喜欢看黄梅戏的爸爸。
瞧!那一群又一群的人围在一起,在看什么呢?挤过去一看,原来大家在看露天偶戏呢!在宁波这样的露天偶戏实在太少,能看见,很难得呢!
这场偶戏在广场的中间,大家一看就能看见,它大约在八、九点钟开始表演的。大家大概在七点钟就来了,因为大家都很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露天偶戏。
偶戏开始了,场下观众专心致志地听着,场上演员尽心尽力地表演着。他们把《西游记》中的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等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场下观众连声叫好。
场下的观众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又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还有刚学会走路的小弟弟小妹妹。有的眼睛盯着前方,用手托着脑袋,好像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把手放在膝盖上,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与回忆着什么,还有的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咧开嘴,哈哈大笑。
台上,有的演员蹲在布后,两手都拿着木偶在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表演,有的拿着各种背景,准备替换,还有的便帮忙拿道具。
虽然这次偶戏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它会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成为中国民族的特色。
上上个星期我带着大家参观了展览馆,上个星期我们又游玩了杭州的飞来峰上的灵隐寺,这个星期我又在现场看了一出叫《哪吒闹海》的戏。
站在门口我看见了卖东西的小贩,我买了两串鸡柳,两串臭豆腐,一杯海苔,一根棒冰就到大厅里去等了。
过了一会儿,出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这时,二十多条红外线照射在台上…突然,一只手拿“乾坤圈”和“混天凌”的小男孩从后台翻着跟头向大家翻来。终于到了《哪吒闹海》的高潮——闹海。小哪吒和龙王三太子才打了两个回合,就把龙王三太子战败了。龙王听说哪吒打败了三太子,非常生气,就亲自去会一会哪吒,他们打了很长时间,龙王连连败下阵来。最后,龙王只好逃回龙宫,决定水淹陈塘关(哪吒的住处),然后哪吒被逼自杀。
告诉你吧!其实还看了《失烧子都》、《玉兔传》,它们也很精彩吆,但我也不一一说了,因为我也要有些快乐独自享受。
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开着车,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没过多久,就到了。热情好客的爷爷奶奶早就给我们准备了一大桌可口的饭菜。我吃得满嘴都是油,肚子鼓鼓的,走路也走不动了。
晚上,姑姑带我去看戏。怀着好奇心,我们迫不及待地出发了。还没到戏场,就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戏已开场了。我三步并二步地跑到戏场里。我呆了,那里人山人海,叫卖声、喝彩声掺合在一起,与寂寞的农村夜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戏台是用木头临时搭建的。简陋的戏台上挂了几盏灯,虽然这不是专业的戏台灯,但还是照亮了整个戏台。演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衣服上有龙,有的衣服上有花,还有的衣服上写了字。在戏台上,他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拿着刀枪互打,一会儿“骑马”……我看得津津有味,精彩时刻,还跟村民们一起鼓掌。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
今天,我和爷爷一起推着阿太去逍林公园看大戏。因为阿太已经是九十岁高龄了,脚有些不方便,我们特地为阿太准备了一把轮椅。阿太就坐在轮椅上,我和爷爷推着轮椅,走啊走,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逍林公园。
我老远就听到了唱戏的声音。我觉得真好听,可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只知道是在我的右边。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原来呀,他们就在最旁边那里演唱。我们来到了人群里,太太因为坐着轮椅,很多人都让着她,他们看太太年纪那么大了,看了太太一眼,又看了我一眼,终于到了那里,我终于可以看到戏台的真面目啦!
阿太坐着,爷爷站着,我呢,比较灵巧,东蹿西蹿,就来到了最前面,一下子就看清楚了。我并不太关注唱戏的,我特别喜欢乐器演奏的,二胡、琵琶、笛子,还有许多乐器,我最喜欢的`是二胡,那个人弹得特别有感情。
看完戏,我们要回家了。我推着阿太,认识爷爷的人都说:“建华哥,这是不是你的孙女,怎么这么乖,阿太推着呢!”我听了心里暗自高兴,心想:人家都夸赞我呢!
今天吃完晚饭后,我爸爸对我们说:“咱们去老家看戏吧。”我哥哥和我姐姐说他们不想去。于是我、我爸和我妈一起去老家看戏。
我爸爸开着我家的车带着我们去老家。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宽阔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两旁的树一下子就被甩到了车后。还有匆忙赶路的人们,
最后我们有说有笑的来到了老家。
到了有灯光的地方,我们听见远处传来弦子的声音,于是我们顺着弦子的声音找到了唱戏的舞台。上面有一帮穿着戏装的人们。他们在上面唱戏,我看了好久,也看不懂。妈妈对我说:“铡美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那个案件,因为陈世美考上了状元,不认他的妻子和儿女,而且还要找人把他的妻子和儿女杀了。后来包公接了这个案子以后,就把他用虎头铡铡了。”听到妈妈对我说的话,我觉得一定不能像陈世美这样,虽然当了官儿也不能不要家里的妻子和儿女。我懂得了人要学会感恩,不能忘恩负义,也不能恩将仇报。要家和万事兴。
最后我们看完了这个戏,心满意足的回家了。今天这个戏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