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我的人生规划(精选8篇)

时间: 2023-07-30 栏目:写作范文

我的人生规划篇1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问卷调查;多元回归;系统聚类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87-03

自主性(autonomy) ,又称自我管理或自我决定,指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的自由选择。[1]狭义上的“自主性”通常指自主决定和执行事务,并对自己负责的能力。[2]学生的较强自主性不仅表示其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依赖降低,而且反映其将各种资源为己所用,以控制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2]

大学阶段处于青年时期,正是自主能力发展的高峰期。[3]合理规划未来人生道路,较早确立人生目标,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和创造成功的人生。[4,5]然而,现阶段中国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教育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们自主地规划和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4]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当代大学生对未来人生规划的自主性现状和影响因素,期望为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加强青少年人生规划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问卷调查简况

问卷调查设计了24个问题,多数问题有3-4个答案备选项(考虑程度等级或者多个倾向性),并根据问题和答案选项对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体现程度,在问卷回收前进行了赋值评分以供评估。问卷问题涉及自主性的3个方面:(1)进入中学以来对待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2)大学期间对未来人生规划的主动关注度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来源渠道及利用能力;(3)大学阶段独立自主决断的倾向性。问卷问题和备选答案的赋值评分见表1。

调查问卷提交到问卷星调查网(http:// ),并借助北京大学各院系2014级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共收到有效答卷210份(都来自手机或电脑的不同IP地址),即总样本数N=210。其中约80%的答卷为北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填写;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的样本分别占26、7%、41、0%、10、5%、13、3%和8、6%;男、女生比例平衡(110:100);来自社科类(36%)和理工类(43%)专业学生居多。总体上,调查得到的大样本数据对性别、年级和专业类都有代表性。

答卷收回后,针对问题的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表1的最后4个有关未来人生规划重要问题的选答项体现的自主性得分平均值(Y21~Y24),来表示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

二、应用的分析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法[6]分析各分类变量(如所处年级)与人生规划自主性得分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法[6,7]初步判断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其他问题(连续变量)的关联性。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自主性综合得分影响的相对大小。再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的)自主性得分(指标)的样本序列,应用系统聚类法[6,7]客观划分样本种类,并分析各分类样本组的相关属性特点。系统聚类法针对样本分类可有效识别属性相似的同类,和分辨多个属性指标有明显差异的若干个样本类,广泛应用。[6]统计分析都在SPSS17、0软件平台下完成。

三、分析结果

1、影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主要因素

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3个变量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学龄X2(n =210,相关系数r =0、209,显著性水平 P =0、001);与同学朋友/老师或兄长/父母三项的专项交流及信息利用X17-19 (r =0、250,P =0、001)、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X9 (r =0、326,P =0、001)。与一年回家次数Y13呈负的弱相关(显著性水平P =0、10)。与通过Internet获取、利用人生规划相关信息的得分(X20)和其他问题反映的因素相关不显著。

2、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的相对大小

鉴于影响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的主要3因素(X17-19、X2、X9)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使用此3变量与自主性综合得分Y21-24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

Y21-24=0、562 + 0、067X2 + 0、193X9 + 0、152X17-19 (1)

我的人生规划篇2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层次不齐,这种现象并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也违背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国政府推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策略,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全面提高我国人们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目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还很不到位,各方面还存在着欠缺,而且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的差距不断增大,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也提上了日程[1],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进行的不是那么顺利。

(一)没有完善的城乡规划执法机构

完善的城乡规划执法机构可以使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还可以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早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但是,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执法机构的管理职能相对较弱,而且监督的力度也不强,所以城市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违法建筑。此外,由于没有完善的城乡规划执法机构,导致审批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所以拖延了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进度,给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缺乏有效的城乡规划决策体系

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决策部门,导致政府和规划缺少沟通交流[2],致使很多工作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了政府对城乡规划的宣传力度降低,影响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进度。而且,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所以很多居民并不了解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因此,也不会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给予支持以及积极地参与。此外,土地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也阻碍了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触及生态环境问题,如果过度开发或者过多的将农用土地更改为建设用地,会严重的破坏我国生态物种的多样性,进而破坏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一些疾病,影响人类的健康,所以,政府一定要妥善处理城乡规划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控制到最小,维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3]。此外,建设用地增多虽然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益,但是会对大气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政府管理部门要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使绿色植物吸附有害的物质,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四)对文物的破坏力度较大

我国中小城市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古建筑和街道,它们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而且可以使建筑学家了解到当时的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应该受到保护。但是保护古建筑与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利于我国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些城市就放弃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破坏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因此,我国现存的文物古迹越来越少,供后人学习与借鉴的资料也比较匮乏。

二、优化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城乡规划的编制水准

要想早日完成中小城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并且能够保证城乡规划工作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城乡规划的编制水准[4]。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作前提是“以人为本”,所以,工作人员要围绕着“人”来进行管理工作。而通过有效的编制,可以明确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在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必须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工作目标,同时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通过对中小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促进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实行责任制管理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督促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责任心[5],所以,在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应该实行责任制管理。把责任分配到个人,不仅能够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还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快速、高效的进行。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增设赏罚制度,对于出现差错的工作人员实施惩罚,对于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三)维护生态环境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的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都是土地资源,主要是通过对土地的开发和改造实现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在利用土地资源的时候会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种现象给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工作人员在设计城乡规划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生态环境问题,要全面考虑开发或者改造土地资源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然后制定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6]。其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破坏来了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所以,在施工时技术人员要尽量维持生态物种的生活环境,这样就可以避免物种迁移或者死亡的现象。此外,为了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应加强中小城市的绿化建设,做好城市的绿化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政府应该先找出目前城乡规划管理中的不足,然后建立健全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有效的中小城市城乡管理制度。此外,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全面做好城乡规划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才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已经经济效益,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青、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探究[J]、江西建材,2014,14:120-123、

[2]常乐、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才智,2014,11:335-337、

[3]彭大清、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管理[J]、中外建筑,2010,02:102-104、

[4]田雪,王文泉、国家政策在城市规划中的落实――试论在“十七大”精神指导下的城乡规划管理策略[J]、辽宁建材,2009,04:159-160、

我的人生规划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45-02

1 前言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身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是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所有职业或职位的总称。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机遇等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从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确定学习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预先设计的系统安排。从时间上划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类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教育内容重点是获得和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行为等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最终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首先,能够帮助学生避免盲目就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并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职业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自己有更全面更适合的定位,以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只得盲目就业的现象出现。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增强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占有有利的位置,就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尽可能的避免频繁跳槽,四处胡乱求职,这样既不利于增长知识,同时也耗费了大好的青春。消极的求职状态还能够挫伤个人求职的积极性,消磨了对工作的热情。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具有未雨绸缪的作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起点。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人才在市场上的合理配置。如果学生盲目就业,就会对人才市场造成极大的混乱场面,造成人才供求局面的混乱。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会盲目就业。只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有助于学生在竞争中占于有利地位,选择适合的职位,同时也为人才市场的供求理顺了秩序。

3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自我评估不够客观,不能准确审视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起始环节就是自我评估。能够客观全面的对自己进行评价,是进行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的前提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估上海不够客观,因此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存在的优越点,也就不利于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客观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优缺点,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环境,才能够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自我评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些单纯的测试,另一种就是根据朋友、老师或者家人的评价。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过分肯定或者过分否定自己。当学生过分肯定自己时,就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从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当学生过分否定自己时,则会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值过低,从而失去信心。因此,不全面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估,就会导致职业定位不准,就业困难。

3、2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尽管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开展了职业规划教育,但是其真正的普及面还很不够,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一般。首先,高校经费本来就很紧张,因此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一般都是辅导员或者教学秘书等,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因此在教学上水平一般,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许多大学生自己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就不到位,认为过早的做出职业规划是没用的,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社会之后做的事情。

3、3 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了解不足

缺乏对社会环境的管制与了解也是导致学生无法做出正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的视野都被局限在校园之中,对外界环境的认识非常有限。社会是一个更大的教育平台,比校园要复杂许多,如果学生只将自己的目光定格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了解,必然不能很快的在毕业之后融入社会生活当中。我国的就业市场非常复杂,并且变化万千,社会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不能关注和了解社会需求,就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无法让自己的素质同社会需求进行匹配,也就不能符合职业市场的需求,造成就业困难的现状。因此,只有将职业规划同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更加具有职业竞争力。

3、4 缺乏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在我国,许多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还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比较晚,目前有许多高校还只是单纯的复制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经验,欠缺符合国情的理论支撑。首先,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上有所欠缺。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承担,还没有从就业管理向就业指导、服务及研究的方向转变过来。而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知之甚少,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能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老师数量严重不足。其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差。目前承担只有我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和政工干部等,而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会面临转岗等问题,因此导致职业指导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最后,师资队伍在指导能力上也有所欠缺。当前师资队伍个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主要围绕就业政策、面试、简历制作等内容,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和自我认知等内容很少顾及,导致了指导能力的欠缺。

3、5 职业测评工具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职业测评有助于学生更科学全面的进行自我认识。目前,我国常用的职业测评工具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首先,我国的许多测评软件是通过对国外测评量表进行修订得来的,不能符合中国学生的现状。其次,测评软件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学生在选择上无从下手。再次,从事职业咨询行业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根本不具备理论知识,从而导致测评结果失效。再加上许多高校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从而降低了职业测评工具的专业化程度。因此,许多学生的测评结果同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也就无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正确的依据。

4 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策略

4、1 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首先,大学生本身就应该树立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意义。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应该从刚入学就做好准备,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其次,学习应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工作。学生只有在学校的正确指导之下才能够顺利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且要求教职工积极为学生进行指导,鼓励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利用班会会其他时间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走出择业误区。最后,社会应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只有合适的社会氛围作支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才会更加顺利。

4、2 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为了保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应该采取措施,建立一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许多西方国家的职业辅导专业化、全程化和制度化的程度都非常高,值得我国高校进行借鉴。在我国,要想建立一支适合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首先要先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氛围,积极争取政策和经费支持。其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队伍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培训制度建设,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专业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4、3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立

职业测评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条件。科学全面的自我认识对建立正确的人生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专业的职业测评队伍,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其次要完善测评手段,从而给学生提供完整、科学的自我认识。高校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职业测评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挑选和引进适合的测评工具,鼓励所有学生参加职业测评服务。

5 结语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心理健康研究,20(5):729-731、

[2]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57、

[3]安俊学等、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8(2):288 -290、

我的人生规划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个体成长方面,有利于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提高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品质,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在学校发展方面,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全面推进就业工作;在社会进步方面,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减少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业、择业的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要准确理解这一概念,我们要明白以下几点:①规划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和外在环境;②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③规划是一个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包括理想职业目标的确定、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反馈调整等步骤;④规划的实现是渐进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安排:⑤规划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最初的职业目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①学校、学生、家长没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②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保障;③学校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没有建立;④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健全的组织;⑤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支持理念:⑥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或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实践能力缺乏、职业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根据我国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在人们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理想的树立除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外,一定不要好高骛远。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应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创业与择业。

2、自我评估与环境分析

自我评估的实质就是通过自我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测试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行为倾向,既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环境条件和资源。环境提供或决定着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发展条件、成功机遇和前进的威胁。个人在自我评估基础上进行环境分析旨在知己知彼,使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客观现实。

3、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

4、设定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

特定学期生涯目标的设定,是将职业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高职学生可以在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三年级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为初步完成学业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这样做有利于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有序从容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推进个人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吻合。

5、制定并实践学期行动计划

具体、明确、可行的学期行动计划是实现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重要保证。行动计划可包括:在学习方面怎样完成学业,提高哪些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方面应掌握哪些技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交能力,培养特长,完善人格;在潜能开发方面如何提高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等。

6、自我评估与调整

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变化,有必要在这些因素产生变化后,重新对自我进行剖析和评估,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反馈这些信息,不断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及时纠正最终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的偏差。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措施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应成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加强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制度规章,保障职业规划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成才。

3、加强职业指导专业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质量。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即指导机构的专业化、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的专业化。

4、完善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地服务,具体为加强学生职业实践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建设。

5、资源共享,加快信息流动。即加快网络建设、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数据库、邀请企业界知名人士、成功校友、校内外专家来校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的机遇和挑战、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6、增加职业规划投入,提供基础保障设施。即在经费、场地、必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支持上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大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理论界,2006(8)

我的人生规划篇5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发展

21世纪要求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根据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情况,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的园林规划必须得到重视,这就要求设计师充分把握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在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和发展中,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地域及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为新世纪我国园林规划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现状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正经历一个问题频发的时期,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花大价钱建设却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1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中园林设计的影响

设计师在对市园林各要素的具体生态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单纯地追求模式统一、构图严格对称、尺度宏伟、气氛严谨肃穆、政治色彩浓厚。导致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如树种及草坪分布不和谐,真正适合栽植的植被未得到充分利用,整体气氛过于严肃不够活泼,从而影响到城市园林景观对人的亲和性,人们就很难在此放松身心,休憩玩赏。

1、2城市园林规划的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逐渐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城市园林规划开始过分追求绿化规模和“眼球效应”,在规划设计中大量运用草坪和低矮植物来组成各种复杂的图像或冲突的视觉效果,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实际作用,成为展览品,这就难免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界限,缺乏人文关怀。

1、3城市园林规划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在城市园林规划大发展的年代,某些城市会为了建设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进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大量人造景观公园的出现。这种现象致使全国各地在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也没有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

2、1博采众长,把握世界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城市园林的发展必须博采众长,重视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文化内涵的体现,现代城市园林设计最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这些恰恰是当代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其次,我国的园林规划在本质上与西方的园林存在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中国城市园林要走向世界就要开阔眼界,所以中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发展应研究借鉴西方城市园林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融西方城市园林的现代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于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之中,重视综合效益,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

2、2认识到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的重要性

中国城市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园林设计师长期的艰苦努力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关注现代城市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园林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人文历史类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造景元素,营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

2、3城市园林规划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城市园林规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自然与环境,要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城市园林建设。园林设计师需要密切与资源、生态、生物、水保、哲学、社会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们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城市建设时保护自然环境,也能使城市规划设计师产生新观点与新思路。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人们都渴望接近自然、认识自然,城市园林规划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

我的人生规划篇6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标准,就是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为实现一定的规划目标。更好地有效指导规划而编制和制定的相关准则,编制和制定的城市规划标准,旨在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建设水平。

1、2生态型城市

所谓生态型城市,是建立在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新文化观,是以生态型城市作为其性质以及特征。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的整体发展之城市类型。它是社会、文化以及自然高度统一的生态系统,生态型城市是物质的循环和谐和共生的整合体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生态型城市是按照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建立健康、高效以及和谐的人民居住环境。总之,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是直接为建设城市而服务的。而城市的规划标准又是建设城市的重要准则。

2城市规划标准下建立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

基于生态学的城市规划标准研究,必须对城市规划标准下建立生态城市的基本原则有相对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在其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实施和有效性。其城市规划的根本根本目的在于要建设生态型城市,使城市之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吻合。从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生态城市之规划特点,我们要清楚地了解我国对于生态规划要考虑的要点:国内的生态城市规划基地和规划的目标各有不同,不仅应关注城市的整体结构以及交通等方面的规划,还要考虑实用功能以及水系和自然原有资源的利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纷繁复杂,包括在规划前进行资料收集并分析的阶段,也就是预规划阶段,然后再进行正式城市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四点来着重研究城市规划的原则。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基础的;其次是应该坚持以城市的成长为原则,在以长期以及动态的城市发展前提下对城市的生态型规划进行改革和不间断地更新。再有,应坚持将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位。

3实现基于生态学的城市规划标准途径

3、1城市规划的内容应结合和对应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城市规划的标准是指导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准则、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管理的相对标准化和规范化乃至于法制化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标准和一般的城市规划存在着不同。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制定了其城市规划的标准。科学地来讲,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标准更应该把原有的相关标准和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统一起来、密切地配合和科学的整合。这也是构建我国生态型的城市标准非常重要的构思。在制订规划标准时依据该原则可以形成法律保障、指标落实、针对性较强的优势。因此,城市规划的内容应结合和对应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3、2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应结合和对应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

不难理解,基于生态学的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囊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态环境,一个是城市规划标准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因此,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应首先注重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城市规划标准涉及其总则、城市的用地、城市的设计和建筑的控制等方面。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涉及到生态的功能区设置和划分以及土地的利用和环境的容量等。因此,我们应重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所对应的标准内容,将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和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3、3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对应与结合

事实上,城市的规划标准目的是使城市的规划更规范、更合法以及更利于城市的建设发展,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服务于生态城市的建设。

4结语

在全球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基于生态学的城市规划标准研究非常必要。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据此有了较强的操作性、对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标准必须发挥其巨大的整合作用,结合地方性以及动态性的独特特点,建立相关体系并发挥其促进作用。

作者:胡清旻 王琼 单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 北京市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绿化二队

参考文献

我的人生规划篇7

一、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一)生涯决策

生涯决策是针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经过严谨地思考和慎重地分析,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生涯决策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前进。

(二)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的意义

职业生涯目标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人生的指向标,犹如大海中的灯塔。没有目标的人如图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岛,没有方向,不知所终。

2013年3月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了2013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4月回收了8万多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近90%大学毕业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有46、7%的人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其他人虽然有规划,但是规划目标不明晰。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是,面临毕业,但是有58、24%的学生从来没有收到过企业的offer,也就是没有找到工作。而其他同学,即使收到了offer,但是对自己是否进入该领域、行业,在岗位从事工作还不能确定。

这种情况对毕业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根据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职业选择,不仅让毕业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让毕业生更加迷茫,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三)要准确地进行自我的分析

1、我的优势

(1)自我条件的优势是什么?找出自我的优势

(2)我的专业特长有哪些?将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在大学所取得的各种资格证书做一个详细描述。

(3)我获得了哪些社会经验?将自己在大学中加入过的各种社团,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社会经验。

(4)我曾经做的最好的是什么事情?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贵过的事情,找出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事情,分析成功点在哪里,自己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通过分析,找出自己通往成功之路的智慧之源。

2、我的劣势

(1)自我条件的弱点是什么?给自己做一个详细的描述,找出自我条件的弱势,

(2)我的社会经历还有哪些不足?盘点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出自己还缺乏哪些实践经验,缺少哪些资历和资格。

(3)我做过的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总结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找出自己失败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找出失败的客观因素,哪些方面是主观因素,对自己能有清楚的认识。

二、按照时间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按时间(阶段)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是以时间(阶段)为主线来规划大学生涯的一种方法,可在分阶段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分期阶段制订自己的生涯目标规划,即可分为新生期规划、低年级规划和高年级规划,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规划,还可以细分为上学期、下学期,甚至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在时间(阶段)规划的基础上,再对内容(学业、成长和实践)进行规划,也可以称之为以时间(阶段)为纲、内容为目的的规划。

一般来说,规划者应首先进行自我评估,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其次,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开始制订行动计划,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和途径,按时间进行。这里要特别指出两方面:一方面,所定的计划要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在拟好了规划之后,还需要提醒自己,在行动中具体实施目标时也会碰到困难,如难以预料的或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像社会经济衰退、生病、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社会需求,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变化为前提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的终极目标。

三、按内容制定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按内容制定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是以内容为主线来规划大学生涯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学业规划、成长规划和社会实践规划。内容又可以分段(年度、学期、月、周、日)进行规划。

学业规划主要是大学期间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绩、学习进度、毕业去向等方面做出的生涯规划。

成长规划主要是对世界观形成、思维模式、身体健康、良好心态的养成、理财能力、时间管理和人际往来、交友恋爱等方面制订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社会实践规划主要包括以参加校园社团、参加公益活动、见习实习、假期社会服务与兼职等内容为载体制订的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我的人生规划篇8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现状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5-02

一、背景

国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职业生涯及其规划的认识探讨和研究。目前,美国已形成“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职业兴趣分析”和“Coop”[1]等一系列的方法对高中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以及确立自身的职业目标。国内,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西方晚了30多年。对于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更是滞后。[2]作为高中时期的学生,其正处于职业的幻想期,所承担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也不同。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职业规划课程应具有其独特性。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就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本文问卷调查了南京市某高中101名普通高中学生,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达99%。其中男生48人,女生52人,男女生人数相近,性别对数据的影响比较小。本问卷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的自我认识情况;2)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情况;3)影响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4)学生对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愿景。

三、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对自我的认识

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意识增强,但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强。舒伯在其“生涯发展型态研究”中指出:15岁至24岁阶段的青少年的任务是: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3]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认识成长的重要时期,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高中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和做好未来规划,进而降低其未来选择职业的盲目性。以高中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例,南京某高中被调查者中,70%的学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是什么。其中只有30%的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所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兴趣或特长的认识是模糊的。因而对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辅导教育,特别是针对高中生自我认识的辅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普通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不全面。在被调查的100名普通高中生中,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为:指导选择未来道路和了解目前应该做什么准备的分别占81%和77%。然而,对职业生涯规划所包括的其他内容,如自我认识,自评价我、自身条件分析和认识各类职业等却没有提及。另外,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依据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普通高中生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观点持相对统一且肯定的观点,然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认识,却了解的并不全面。因此,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引导高中生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规划未来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普通高中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考虑的因素

1、普通高中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考虑的因素个人兴趣、个人性格、个人能力已有知识、未来发展空间、社会需求等。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未来发展空间(如表1)。兴趣,无疑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我们从事某项职业最重要的因素。高中生对于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考虑则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趋于成熟的重要表现。此外,家庭因素、已有知识和社会需求作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对于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2、高中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考虑的因素存在性别差异。虽然男生和女生在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四个因素都是个人兴趣、个人性格、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但是男、女生在考虑因素的排列次序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男生,考虑的因素前四位依次是:个人能力、未来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和个人性格;然而女生考虑的因素前四位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未来发展空间(如图1)。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空间这两个因素,明显存在性别差异。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首选考虑的因素还是个人兴趣。此外,对于自身的能力、职业发展空间、社会需求和家庭条件等也成为他们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未来发展空间和社会需要的思考,体现了现代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的成熟表现。另外,在职业的选择上,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4%,想过选择与家人相同的职业,34%的学生会参考同伴的职业选择,63%的学生会考虑选择社会上的“热门”职业。据此,高中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容易受外界或他人因素的影响,自我独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能力不强。

因为性别的不同,影响那女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也不相同。对于男生,主要是个人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主要考虑的是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

(四)普通高中生对生涯规划辅导的愿景

1、普通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辅导的形式

对于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课程形式学生也提出了以系列讲座为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选修课为辅,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咨询辅导的形式。目前,高中生学习任务多重,很难再抽出时间参加课程定时的学习,因此,通过空余时间开设系列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文化课学习之余的自我认识教育。对于我们的高中生无疑是有益的。

2、普通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期望

对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上,高中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偏重于职业介绍、高中学习生活规划和自我认识。这与我国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是分不开的。我国的高中生,生活在学科知识的“象牙塔”内,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对于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了解甚少;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过好高中学习生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理念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是如此。人总是处在一个自我不断认识的过程中,高中阶段,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希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各类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完善高中学习生活规划、自我认识等,是我们对于高中生职业规划课程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

四、以学生为本的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几点注意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要明确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幻想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职业等。因此,对于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准备阶段的任务,确立以自我认识为主,了解各类职业、指导高中生活学习为辅的课程。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形式应灵活多样

此外形式不应该还是呆板的课堂学习,而应该以系列讲座为主,班级集体教学、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团体辅导的形式为辅,从而加强学生老师的交流,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活跃,为学生所接受。另外,学习借鉴国外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方法――职业分享和体现等。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既要满足学生期望,又要切合学生需要

一方面,对高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期望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介绍各种社会职业及其发展空间、高中学习生活指导和自我认识等内容的教学,并且这些内容确实符合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特点,切实反映了高中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面急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具体的课程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对自我认识的需求,我们可以开设气质类型测试、性格类型测试、学习类型测试和职业能力类型测试等,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职业。针对社会职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开展“职业分享”和“职业体验”,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职业。另外,针对高中学习生活规划指导,则可以通过学生团体相互交流并加以教师指导的方式,相互学习探索符合各自学生的不同高中生活规划。这一系列活动或者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活。

(四)教师、学校、社区保障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

作为新开发的校本课程,社区、学校、教师应该积极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社区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活动环境,社区内的相应社会企业或者政府机构可以为高中生提供相应的业余实践职位,让高中生通过职业实践,发现并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学校则在课时和政策上保障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吴君 浅析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J]、中国市场 2010(13)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主题班会感想(精选10篇)
  • 下一篇:历史知识点(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