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精选8篇)

时间: 2023-08-01 栏目:写作范文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1

关键词: 地方音乐教育 上杭客家山歌 民间音乐文化资源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音乐多元化教育观是目前世界音乐教育改革的潮流,它要求我们要重视民族音乐。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要把当地的自然、人文、生活环境与民族音乐特色相结合,把自己本地的乡土音乐引入课堂,如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戏曲、把老艺人请进课堂等。这种具有地方特色与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才是我们要重视的多元化音乐。但是青少年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家乡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我在我校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歌”几近无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上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展地方音乐教育,是上杭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上杭客家山歌是我县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

1、上杭客家山歌源远流长。

上杭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有客家山歌、汉剧、十番音乐、木偶戏等,而最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当属上杭客家山歌。从源流上看,上杭客家山歌承续古代《诗经》遗风,汲取了南方各地民歌,尤其是当地畲瑶民歌的优秀成分;艺术上,表现手法多“比兴”,常用“重章叠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而句式多为七言四句,遣词设句生动通俗、精到凝练,求平仄、押方言韵,富于文学性,极易上口;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四时农作、乡间轶事、男女爱情乃至家庭生活皆入素材,可分为劳动歌、情歌、仪式歌、儿歌、革命山歌和新时政歌等类;形式多样,包括对歌、盘歌、索歌、驳歌等;多数为男女对唱,一问一答,一锁一开,机智敏捷、风趣诙谐、生动活泼、攻防转合、尾驳相连。

2、上杭客家山歌有娱乐和教育功能。

古代的上杭山区,教育水平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山歌的传唱对于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传授有关技能颇具效用。另外,正如山歌所唱:“唱首山歌解忧愁”、“唱起山歌心花开”,可见唱山歌有排忧解闷的功效,这对于在艰苦劳动的生活环境中振奋精神、提高劳动效率,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上杭老区人民不但用山歌来抒情达意,而且惯以山歌为武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同志亲自倡导:“搜集民歌作为红军教材,激发起军队和人民积极投身参加革命的热忱。”老区儿女响应号召,用唱山歌的形式抒发出对革命的忠诚,用唱山歌的方法鼓舞人民的斗志、激励亲人上前线当红军,因而上杭客家山歌成为革命山歌在宣传革命道理,推动革命工作和鼓动群众、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优秀的革命山歌流传下来,如《坚持游击唔怕饥》、《才溪乡调查闪金光》、《工农红军到古田》、《山歌唱来闹涟涟》等。勤劳、智慧的上杭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歌言志,歌传情,歌唱爱情、劳动、生活、歌唱改革开放的欢乐与富足,唱出了上杭“山歌之乡”的风采。上杭客家山歌成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奇葩,海外客家游子更是把上杭客家山歌作为思乡念土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利用上杭客家山歌资源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整理研究,观摩学习。

成立上杭客家山歌研究小组,组织成员多次去县文化馆查找档案资料,了解上杭客家山歌的历史沿革和现在的发展情况。收集演出过的民间山歌手的基本资料,再逐一走访民间老艺人。研究小组成员再对搜集材料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并进行研讨,挑选出具有乡土教育价值的作品或片段,汇编成《上杭客家山歌》乡土音乐教材初稿。邀请民间音乐人为音乐老师作《上杭客家山歌》的讲座。组织音乐教师学习演唱和表演。拜访一些民间优秀山歌手,如稔田镇山歌手李银兰、许开聪。通过学习和观摩,了解上杭客家山歌的表演方式、艺术特点,初步掌握一些演唱方法。

2、丰富内容,整合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有关上杭客家山歌乡土音乐的资料搜集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更大地发挥社会的资源功能。再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挑选有价值的资料汇编到《上杭客家山歌》的乡土教材中。其次,整理乡土音乐文字资料、音乐乐谱、音像资料等,并把一些需要但没有音像资料的曲目进行录制留底。经研究小组成员、文化馆相关负责人、民间音乐人等多次讨论研究,乡土音乐教材《上杭客家山歌》定稿,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校本化音乐教材。最后共同探讨,教学相长。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收集整理的音乐素材制成声、像、图组合的电脑课件和教材来有机结合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的民间音乐。组织公开课《上杭客家山歌》,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3、主动参与,陶冶情操。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可在几个试点班级挑选有兴趣的学生组建上杭客家山歌社团,邀请民间山歌手定期授课。并组织社团学生进行采风实践活动。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创作新作品,还可与民间音乐人及老艺人合作排练,为学生社团提供表演机会。也可在校元旦文艺晚会和市中小学文艺汇演中演出,以更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让更多学生了解上杭客家山歌,产生学习兴趣。当学生掌握的民歌曲目较多时,可以组织以班为单位的民歌演唱会,自己选择一首最拿手的山歌来演唱,评委由学生代表担任,评出的成绩计入考试总评中,既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对教学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尊重差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发展音乐智能,借助乡土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通过对上杭客家山歌的学习,给予学生最直接的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孕育乡土之爱,产生乡土意识,加强乡土观念。

4、拓宽视野,提升素质。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2

一、主要内容

(一)重温革命历史第一

局党组要深入挖掘局机关第一名中共党员、第一任党组书记、第一任局长等革命历史资源。各基层党组织要深入挖掘第一名中共党员、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等革命历史资源。

在此基础上,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形成事迹材料。各单位对挖掘出的每个“第一”,都要整理出5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单位整理出的“第一”事迹材料要于4月15日前报局创先争优活动办(人事处);局机关整理出的“第一”事迹材料要于月日前报市活动办。二是举行事迹报告会。4月份到6月底前,各单位都要结合挖掘出的“第一”革命历史资源,举行革命事迹报告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党课、研讨会、茶话会、故事会等先进事迹学习教育活动。三是集中进行刊播。“七一”前后,各单位要将所有“第一”事迹材料,通过媒体、公开栏等方式予以刊播。局活动办将推荐典型报市活动办,市活动办将在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栏,集中择优刊播,并辑印成册,印发交流学习。

(二)学习各行各业第一

1、集中选树标兵。全市农业系统结合实际开展“支农标兵”评选活动。月日前,各单位要将评选方案报局活动办,月底前,局活动办要将全局评选方案报市活动办,以配合市委10大行业“十大行业标兵”评选活动。“七一”前后,市委将结合“一先两优”表彰,对全市“十大行业标兵”进行命名表彰。

2、宣传学习先进典型。从现在开始到“七一”前后,各单位要采取媒体播报、巡回报告、事迹交流、编印先进典型书籍等形式,深入宣传学习各类典型。局活动办将以新闻媒体和简报、网站等形式,报道先进典型事迹。

3、抓好成果展示。各单位要通过绘制展板、拍摄专题片等形式,集中展示本单位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成果。“七一”、“十一”等重点节点前,局机关、各单位要充实更新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展相关内容,市里将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

(三)争创履职奉献第一

1、组织公开承诺。结合年创先争优对标定位公开承诺,局党组要将争做“全国、全省、全市第一”的工作逐一进行承诺。各基层党组织要将本单位年公开承诺进行充实调整,特别是将做“单位或行业第一”工作逐一进行承诺。党员干部要将岗位工作晋位目标、争做第一目标和争当模范星的目标逐一进行承诺。3月底前,各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干部的公开承诺工作全部完成,报局创先争优活动办。

2、引导一线建功。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分包联系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任务、案件等制度,在“吨粮市”建设、“4123”双增工程、牧渔业产值“半壁江山”工程、“百千万”活动等重点工作一线比拼执行力、落实力。围绕以上重点工作抓落实,实行定期过堂、观摩拉练、现场办公、一线督导,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重点工作中履职尽责、争当先锋。

二、基本要求

(一)抓好学习教育。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读党史、忆传统,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宝贵经验、优良传统,并与学习同志春节期间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要突出抓好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提出的“七个一”基本教育方式的落实:读一本党史书籍、组织一场宣讲报告、讲一次党课、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各单位要结合“三个第一”主题教育,对“七个一”做出具体安排,切实落到实处。

(二)确保全面覆盖。各单位要认真谋划推动“三个第一”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举措,引导每名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主题教育活动。

(三)注重群众参与。要坚持群众路线,按照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各项要求,局人事处、团委、妇委会要分别在广大职工、青年、妇女中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局营造学习先进、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组织领导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3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各科教学都要渗透“两史一情”教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通过联系史地知识进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从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在教学目的上有相同或相近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写道:“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发展规律、国情、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党的基本路线、革命传统、道德情操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学大纲》写道:“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包含着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以及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思想。”地理学科“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求新的精神”。《历史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在内容上确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只是知识载体和传授角度不同。历史课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有机地进行上述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地理课是在学生“获得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做到“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思想教育要寓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直接系统地传授还是有机结合本学科知识渗透,是思想政治课同历史、地理课的区别所在。

(二)

我们研究思想政治课同史地知识的联系的目的,就是要把握它们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契机,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之接受所要传授的马列主义常识及其指导下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通览《思想政治》教材,引用史地知识有下列情况:

一是引史(地)以推出结论性的。通过引述历史事实或地理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自然引出或推出不可辩驳的、令人信服的道理。例如:为讲清初一《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一节中的“社会主义使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教材概括叙述了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们的探索史实,说明要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靠农民革命、改良维新、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行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人民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二是说明政治知识内涵性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等等。初一《思想政治》第一、二课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在对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按上述线索编排的。为讲授爱国主义,教材自然要叙及祖国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包括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矿藏物产;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心理素质;祖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等等。

三是证明观点性的。例如: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一框中涉及到“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时刻不忘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为使学生懂得“这个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放弃武装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教材重温美国纠集15个仆从国侵略朝鲜及我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作为佐证。初一《思想政治》在讲“公民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也是这样引述史实证明观点的。

四是展开分析性的。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框,指出对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加以继承。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文史资料并展开分析,教导学生“决不能把浩如烟海的古代思想文化,不作具体分析地一概视为封建毒素”。

五是树立典范进行教育性的。在初三《思想政治》第八课“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一框中,为了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教材列举了历史人物李大钊、方志敏的典型事例,用以启示后人。初、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凡涉及培养美德、发扬高尚精神的,几乎都有历史典范人物的事例,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和思想方法起到了导向作用。

(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本学科所要传授的知识同史地知识之间的关系该作何处理呢?

以史(地)导理

用史地知识引导学生推导出政治道理。例如:给初一学生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除了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例外,还可适量补充诸如明代戚继光抗倭、清末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丁汝昌的壮举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日,从而推导出“中华民族历来有维护祖国主权和独立的传统”,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给高三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应抓住教材所例举的1840年~1949年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较详细地分析三个典型的历史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戊戍变法改良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

借史(地)鉴理

借用史地知识证明政治观点、原理。比如:给初三学生讲“我国宪法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要剖析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的三件大事,证明一个道理——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能打倒三大敌人,建立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再比如:给高二学生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借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材料。他们或者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的估计不符合实际,放弃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实际,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一切从本本出发,导致革命受挫。“左”、右倾机会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借史鉴理,能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

循史(地)揭理

通过史地知识揭示政治道理。初二社会发展常识是借史地知识(侧重于史)来揭示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在教学中,我们应揭示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的特殊规律;透过史实,分析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主要指阶级关系及阶级斗争),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归纳或演绎出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析史(地)拨理

引导学生对史地知识加以分析,点拨出史地知识所蕴涵的道理。例如:讲初一“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内容,就应按爱国主义的内涵,用教材所引材料点明“幅员”、“领土”、“地理环境”是说发扬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丰富古籍”是指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的文化、历史……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

扬典明理导行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4

太原市:

清明节前夕,太原市化工路小学以中队为单位,带领队员通过浏览网络、查询书籍、家庭采访等形式,收集整理革命英雄事迹材料及牛驼寨相关战役资料,在中队会上进行交流分享。大队部还组织高年级的队员在牛驼寨烈士陵园举行“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优良传统 争做四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员们徒步登上青松环绕的牛驼寨烈士陵园,向烈士们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缅怀先贤。

柳溪街小学的队员们通过召开“伟人精神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缅怀先贤宋庆龄。在辅导员的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宋庆龄创办的《儿童时代》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中国第一个少年宫是由她在1953年一手创办的……

新建路二校召开“缅怀革命烈士 弘扬爱国精神”主题队会。少先队员们通过诗词朗诵、学唱红色歌曲、阅读革命题材书籍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忻州市:

忻州市七一路小学组织各中队开展以“红领心向党”为主题的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各中队利用多媒体举行“网上祭英魂、共铸中华魂”主题中队会。队员们通过祭奠伟人“、孙中山、、、刘少奇、邓小平”以及人民英雄“刘胡兰、雷锋”等,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以及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大同市:

大同城区十校举行“缅怀先烈 童心向党”主题队会活动,通过手抄报、写作、书画、朗诵等形式,将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和传统文化融入到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

吕梁市: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谨记党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汾阳市300名少先队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向为解放汾阳献出宝贵生命的67位英雄烈士敬献花篮。

岚县少工委组织500余名少先队员在岚县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继承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清明祭扫活动,号召全体少先队员继承先辈遗志,弘扬雷锋“螺丝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长治市:

长子县城乡各中小学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统一开展“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阅读书籍、网上查询、询问长辈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家乡清明节的习俗,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

晋城市:

晋城市少工委在烈士陵园举行“红领巾心向党、缅怀革命烈士”主题活动,在纪念碑前重温入队誓词,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的朴素感情。

沁水县嘉峰小学的200余名少先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赵树理陵园,聆听赵树理的生平事迹,缅怀人民作家赵树理。了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5

[关键词]:新理念、突破、拓展、主体能力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一般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上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因此,学习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受到压制。现在,随着新教改和新课程的实施,《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理念的提出和新课材的推行,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历史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实现以下新突破:

一、突破教材内容的制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由于现在实行新教改和新课程,不同地区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因此,像过去那样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显然是不够的。新教材的编排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不再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材对一些历史知识进行压缩,没有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或来龙去脉作出概括性说明,没有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作出明确的解释,加深了学生学、老师教的难度。

因此,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补充内容。假如要做到面面俱到,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要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是根本不可能的,更谈不上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历史必修1》中的第16课《辛亥革命》的内容较多,包括“清末民主革命风潮”、“武昌起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发动的背景、准备、过程、结果、意义。而旧教材的《辛亥革命》共用一章的内容,分四节四个课时的时间去讲授,新课程却把它浓缩为一节课的内容,只用一个课时授课。假如不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大胆取舍,一节课的时间是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因此,在讲授第16课《辛亥革命》时,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出调整,进行大胆地取舍。这一课新课标要求: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在初中对辛亥革命有一定了解的实际,在学习“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一目时,我提出问题由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采取略讲。学习“武昌起义”一目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武昌起义”片段,也是略讲。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这一目。重点让学生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明理由。”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我还补充展示2005年的广东高考试题,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2005年广东高考试题)[材料]: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根据材料,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学生通过思考,基本能回答: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取舍,突出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本有关的课外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启迪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二、突破小课堂的束缚,拓展大课堂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过去,广大历史课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历史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这显然是不够的。

现在,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光靠小课堂,要敢于突破小课堂的束缚,树立“历史”大课堂的观念,要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历史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才能走向历史教学的新天地。

要充分利用课外有关的历史书籍、报纸、互联网等获取历史知识。如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盛顿、马克思、列宁等等,在历史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到,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伟人的事迹,可以阅读相关的人物传记。学生还可以通过订阅《高中历史报》、《中学历史教学》月刊等报刊来了解相关的历史信息。现在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查阅资料的平台,在讲授第16课《辛亥革命》时,我提供孙中山纪念馆网址,让学生上网去阅读有关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材料,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多思考为什么?以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历史课堂相关的课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视野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突破单纯传授历史知识,关注现实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对于每天都在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比如,反腐倡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科技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对之视若罔闻。教师应从当今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捕捉与历史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现象、情境或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这是当今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从而实现历史的借鉴功能和育人功能。

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中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理所当然地希望了解这些,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如讲到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等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兴建华丽宫殿,开始讲究礼仪、享受,争权夺利,远离群众,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由此,联系当今国家在大力惩治腐败的问题。

在讲到两晋之际中原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为了逃避战乱、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此联系当今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学习《历史必修2》的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中的“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区域经济(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因为“腐败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区域经济问题”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意识到的现实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

四、突破“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传统教学实行“满堂灌”,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6

一、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一)激活学生认知兴趣,提高理论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内容多、课时总量偏少、大班集体上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现实困境。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师一言堂灌输,就教材讲教材,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失去学习了解理论的兴趣,甚至反感排斥。高校周边的本土红色文化往往是学生熟悉或听说过的,他们对发生于当地的名人大事有着天然的好奇、亲近和接纳感。教师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这种乡土亲近感、地域零距离及“红色教育直观生动、感染力强”[3]的优势,把本土红色文化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有效化解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的尴尬,拉近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激活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兴趣,提高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拓展教育教学方式,增强理论自觉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质、高尚道德修养、良好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优良素质的形成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教化,而红色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品格养成教育于一体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4]。挖掘内涵丰富、价值恒久的本土红色文化,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拓展创新教学方式。例如,改变课堂单一讲述法,用多媒体技术以影像、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当地革命历史人物事迹,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震撼冲击;鼓励学生课前搜集地方红色史料并在课堂上讨论,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过程中给学生以精神教育;改变坐而论道、足不出户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直观感受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足迹。这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本土红色文化的精神气质与力量得到彰显和印证,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自觉自信。

二、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策略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本土红色文化的特色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现。

第一,提高价值认知,形成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保障机制。思想上是否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本土红色文化能否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保障。因此,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认知,对红色文化研究提供配套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制订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创设有利于本土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良性大环境。例如,增加课题研究立项,鼓励教师整理研究红色文化资料,并将成果纳入奖惩考核机制;主动联系地方红色教育基地,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实行免费开放;对红色实践考察活动在车辆安排、时间调整、经费来源等方面予以支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等。这些措施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效机制保障。

第二,提升教师素养,打造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优秀团队。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育人功效,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团队。首先,教师应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所教的理论能“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其次,教师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在远离红色文化时空的当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运用本土红色文化消解学生的精神困惑,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持续深化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能力。第三,教师应有团结敬业态度和对理论的长期研究精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分散,研究力量薄弱,要形成系统规模的教育教学体系,仅靠个人一时的兴趣热情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教师具备教书育人的端正态度、长期钻研的耐性、团队协作的努力、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红色文化才能够创造性地融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并永久传承和泽被后世。

第三,立足基础阵地,改革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阵地和主要环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一言堂灌输模式,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高校教师可以先极富创意地导入当地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抓住学生眼球,点燃学生激情,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心驰神往,然后,再适时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问题。

第四,加强实践环节,营造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软性环境。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利用地缘上的优势与便利,一方面积极扩展校外红色实践渠道,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革命品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红色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接受最直接的教育和锻炼。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内红色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为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软性文化氛围。

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旨和根本所在。面对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受到冲击与挑战的严峻形势,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需要坚持和突出正确的导向性。这种导向性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土红色文化素材的运用,教师必须严肃把关,充分搜集和严格筛选红色史料,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其导入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服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

(二)适当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红色文化的选材与运用,要注意适当、适度和因地制宜。第一,本土红色文化素材要真实可信,涉及的红色人物和故事必须确有其人其事。教师引用例证时不能掺杂个人乡土情结,绝不信口夸张或随意编造,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奉行严谨求实的态度,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客观、全面地考察,不溢美,不掩恶,不苛求,不以偏概全。第二,教师引用具体的红色故事来讲透重大理论问题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是辅的,只可适度,不宜喧宾夺主,要防止偏离、背弃主题。第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根据高校地域条件、资源特色、经费状况等具体情形,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三)整体性原则

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规范、持续、健康地开展,需要高校各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高校各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制定制度,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本土红色文化教学与实践活动,避免混乱无序、重复浪费情况出现。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适当增加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课时。第三,本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难以胜任的,可以纳入如历史、文学、旅游等其他专业课教师及乡土特色人才、校外同行专家,组成专兼具备的人力资源库。第四,形式与效果统一。科学规范的考评监督机制,是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流于形式的深层保证。于教师,学校要建立激励考评机制,使教师有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更大的工作动力。于学生,要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提交的论文或调查报告综合评定成绩。

(四)合力性原则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凉山诊断)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有()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时间“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①为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的主张,②为春秋晚期孔子的主张,③为明朝晚期李贽的观点,④为苏格拉底的主张,故①②④正确。

2、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解析: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由“丰富性与普遍性”可知理学博大精深;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理学具有封闭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

3、(2013凉山诊断)隋炀帝有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材料最能说明()

A、火药出现不晚于隋朝

B、火药在唐朝时应用于军事

C、火药发明者是炼丹家

D、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A 材料中诗句形容的是烟花,烟花的助力是火药,可见在我国隋代就有火药,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体现。

4、(2013绵阳三模)昆曲《牡丹亭》描写了进入阴间的杜丽娘与阴间判官据理力争,终于使自己还魂人间。 杜丽娘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与杜丽娘这种追求相似的西方精神文化是()

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D、现代美国的自由主义

解析:B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行为体现了个人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与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解放,提倡人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潮相似,故B项符合题意。

5、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是艾萨克·牛顿爵士(1643~1727年)和约翰·洛克(1632~1704年)。……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数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式加以阐明。……牛顿的哲学并没有排除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了权利。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是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

B、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

C、牛顿的哲学推动宗教改革

D、牛顿不反对上帝的

解析: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及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从信息“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是艾萨克·牛顿爵士”“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了权利”可以看出牛顿的科学理论把上帝从无生命领域赶了出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6、(2013莆田调研)《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

解析:C 根据所学可知,“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7、(2014福建一模)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解析:A 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但并不是救治中国的理想方案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良方,故排除B和C项;中体西用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故D错误。故选A。

8、(2013南京二模)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解析:B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结合1907年时的形势,“存国粹”即保存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儒家伦理道德,“息乱源”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阻止革命。

9、(2014绍兴一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说:“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来,虽后此千年率由不变可也。”他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

A、阐述历史进化的必然性 B、论证维新图强的必要性

C、说明中华文明的停滞性 D、批驳革命共和的荒谬性

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康有为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的社会将会继续延续,不会发生改变。其潜台词则是,此时中国已经面临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故传统社会无法延续,中国只有进行变法才可以救亡图存,故B项为其真实意图。A、C、D三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均可排除。

10、(2013建瓯模拟)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还说他们“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由此可见严复()

A、反对学习西方的“格致诸学”

B、批评“中体西用”的“自居名流”

C、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反对“扬己抑人”的西学起源论

解析:D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要求学习西方。而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并提出了西学起源于中学的“学说”即“西学中源”论。洋务派也曾利用“西学中源”论来倡导学习西学。严复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其对西学只是有所耳闻,并未对西学的实际进行研究,这种扬“中学”抑“西学”的作法“令人呕哕”,故D项正确。A项与严复主张相反,B项严复批判的是“西学中源”论,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信息。

11、“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国民政治的实现与否,以多数国民能否有主人意识为根本条件。从这里可以看出,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是为了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符合题意的答案为D。

12、(2013韶关一模)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 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运动

解析:D 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依然“极端顽固”地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起知识分子掀起了对封建思想、传统文化进行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即“激进变革”,答案为D。

13、(2013绵阳模拟)“在中国近代文化,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材料所指“时代”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D 据材料可知这一“时代”是一个思想解放、争鸣的时代,一方面新思想传播打压封建文化,主张****孔家店,个性解放,文学革命,另一方面封建文化力图自保,主张三纲五常,将孔儒升格为宗教,故该“时代”指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封建****主义和尊孔复古思想受到猛烈批判。D项正确。A、B、C三个时期,封建传统文化未受到猛烈批判。

14、“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权

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土地之岁收……夫种种公共之需”由此可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15、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引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有所感触,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解析: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和把握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从“先杀……再杀……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可以看出基层同盟会会员重点宣传民族主义,明确用革命手段****清朝的统治;从“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可以看出基层同盟会会员对“民权”认识不清,说明宣传民权主义时存在弱点。

16、(2013哈尔滨模拟)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的精髓,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解析:B 20世纪20年代中期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进步思想指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它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原则,A、C两项未发动人民群众,D项不包括资产阶级。

17、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此言反映了()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干中毛泽东强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受到过西方自由主义、民权主义等诸多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新文化运动中传播西学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中“最早接受”“传统思想占主流”“抛弃原有思想”说法均错误。

18、(2013绍兴一模)毛泽东提出:“有必

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的发动

解析:A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针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故选A项。这次讲话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可排除B、C、D三项。

19、(2014珠海质检)2012年12月,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解析:A 本题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的“20年前”即指1992年。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各省视察,而经济特区开始建立是在1980年,A不包括,故选A。B、C、D三项是邓小平南方视察带来的影响。

20、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解析:A 得民心者得天下,党能够存在的根本就是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2014南京模拟)在西学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发生了分化,其群体也随之分化、重构,形成新旧两个阵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嬗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予之幼时,即有万里封侯之志,既冠而读兵书……年垂四十,身虽登科,终无机会风云,不得已而舌耕度日。

自光绪庚子后改设学堂,不数年停止科考,并派学生出洋留学以学洋夷之学……洋学既盛,孔孟之学遂无人讲;中国人士均尚西学,则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皆置诸如无有之乡,遂养成许多叛逆……至宣统三年,突然蜂起,革我清之命,改称民国,号曰共和,而乱臣贼子乘势行其素志……岂非孔孟之学不行而洋学是尚之所致乎?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与此新出现的“夷狄”更常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之中。现在反要向其学习,而学习的目的又是“制夷”。何况……这些“始创自由平等于己国之人,即实施最不自由平等于他国之人”。故中国士人对学习西方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中的多重尴尬是不言而喻的。

——罗志田

《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属于新旧哪个阵营,从政治与文化的立场及其个人利益角度说明其依据。(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等知识分子以传统方式“安身立命”的社会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中国士人”所遭遇的“尴尬”。(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的困惑。(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第(1)问从材料一中“遂养成许多叛逆”“乱臣贼子”可看出作者属旧阵营。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与母亲包办订婚的江冬秀女士完婚”,体现了其未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体现了其学习西学。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第(3)问“中国士人”的“尴尬”根据材料可看出是指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的实贱活动,结合所学,任举两例即可。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从学习西方的目的、学习西方的态度、学习西方带来的后果等方面概括。

答案:(1)阵营:旧知识分子。

依据:政治上,反对革命,维护清朝统治;文化上,反对“洋学”,维护“孔孟之学”;利益上,反对废除科举。(6分)

(2)特点:接受西学,未摆脱传统文化影响。

原因:社会性质未变;封建儒学仍占主导地位;社会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6分)

(3)例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思想。例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例三: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变法图强。例四:辛亥革命试图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西方列强却支持中国封建势力镇压革命党人。(任答2例即可)(4分)

(4)困惑: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之间的困惑;固守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之间的困惑;信奉西方思想价值观与西方奴役中国之间的困惑。(任答2点即可)(4分)

22、(2014杭州模拟)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三

1915~1923年 1938~1945年 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相,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并分析其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有关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19世纪末维新派掀起一场变法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运动对国人思想的“启蒙”。(8分)

(3)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材料三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现象”由材料信息“小说杂书”“农工商贩”“痴騃女妇”“官者”“士大夫”可知小说流行甚广并得到众多社会阶层的喜爱。“作用”从“书坊”发展,丰富生活及“警世之为”三个角度思考。第(2)问“主张”据材料信息“义务教育培养”“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分析。“思想根源”由通过社会福利制度达到“大同之世”可知康有为将儒学大同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相融合。“启蒙”据所学作答。第(3)问第一种文化现象处于“1915~1923年”正是新文化运动开展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彻底批判,一些思想家对此不满著书以展示“中国文明的精神”“全貌和真象”。第二种文化现象发生于“1938~1945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利于抗日。

答案:(1)现象: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

作用:①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③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4分)

(2)主张:教育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文化与职业技能并举。

根源:继承儒家“仁”(大同思想);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维新变法中,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8分)

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篇8

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重难点突破】

一、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

(2)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

(3)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

2、不同点:

(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

(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专题所讲述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从内容上看,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都是重要的考点。从历届命题角度来看,本单元内容的考查将着眼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并同当时的中国政治经济和世界形势相结合来命题。

二、近代“西学东渐”的认识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人、渗透。

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美等国学术思想的传人。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鸦片战争期间直到前后。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期间,西学在华传播经历四个阶段:从妄自尊大到“师夷长技”——鸦片战争时期从闭关到“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维新变法时期引进进化论;“天赋人权”、“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传人。

三、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历史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时,偏重于阐述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以维持他们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为配合其复辟帝制,废除了革命派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尊孔复古的逆流。

(2)根本原因: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就成为必然了。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它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运动。

4、新文化运动意义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准备了革命新时期的到来。

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它们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不同点

(1)性质不同:以前,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运动的主流,进入了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斗争的新阶段。

(2)领导者不同:前者是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后者则是以、、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3)作用不同:前者促进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后者促进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五、评述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批仁人志士从封建地主士大夫的营垒中分化出来,从旧的科举道路上醒悟过来,开始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知识,并逐渐与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背离,奋起寻求救亡图存的新办法,形成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

康有为为实现其维新变法思想,做了不少努力。首先,重视维新人才的培养。1891年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政治教育的新型学馆——万木草堂。康有为正是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引导他们肩负“匹夫之责”,跟着他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到1898年前后近十年间受康有为教诲的学生约有千人,形成了一个以康有为为首、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的政治群体。

此外,他还重视维变法的理论准备,为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19世纪90年代初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理论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在这两本书里把自己从西方学来的种种东西都挂到了孔子的名下,而实际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变革的理论。康有为说他自己是“会通中西”,即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六、康有为变法为何要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将西方政治学说蒙上一层儒学的外衣。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从而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的精神,以及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七、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同点及不足之处

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掀起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他们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1、反封建方面的不同点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旧制度。

革命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的正统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直指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2、反封建方面的不足

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有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到封建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即维新思想没有把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虽然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清朝统治,但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

【跟踪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康有为借助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完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1)据材料一说明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二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

(2)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3)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4)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夭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回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

材料二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完,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聿甚!——《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

(1905年)

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二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

——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的历史意义。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王韬《扶桑游记》

材料二 所谓国民者,有参政权之谓也。所谓权力者,在君主之国须经君主与议员所承认,在民主之国须经国民全体代表所许可,定为宪法布之通国,彼暴虐之君主,专擅之政府,多数之党派,皆不得而破坏之、专横之、攘窃之也。要之,国民之权利,须经宪法法律所定者,然后谓之权,不然则否。

——《说国民》(原载《国民报》1901年第2期)

材料三 今日国势,危险极矣,仁人志士,奔走骇汗,大声疾呼,日谋所以救亡之法。愤于国立之弱也,则曰讲求武备;痛于民生之窘也,则曰讲求实业。政体不更,宪法不立,而武备、实业终莫能兴也,则曰讲求政治,讲求法律。民智不开,民气不伸,而政治、法律卒莫能变也,则曰讲求学问,讲求教育。……今日外患之侵,急于星火,而我始讲求学问,讲求教育,呜呼晚矣!

——《与同志书》

(原载《游学译编》1903年第7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王韬对魏源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2)据材料二,指出实现国民权利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其在近代的实践如何?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社会上“救亡之法”有哪些?你认为实现“救亡”的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导致其难以挣脱传统(或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继续维护封建统治)。

(2)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减少变法的阻力。

(3)态度: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原因:“尊孔复古”逆流;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4)扬弃(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1)意图:坚持改良,反对革命;实现君主立体。

(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加完备的政体。

手段:通过革命建立共和体制。

(3)改进:变革思想,宣扬民主、科学。

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

(4)理论基础:进化论思想。

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加快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

3、(1)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不足: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

(2)现代化史观。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3)促成民族觉醒,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4、(1)积极:率先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局限:没有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家庭暴力离婚起诉书(精选8篇)
  • 下一篇:【好作文整理】人工智能作文收集五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