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口腔护理总结(精选8篇)

时间: 2023-08-05 栏目:写作范文

口腔护理总结篇1

[关键词] 棉球;长棉枝;神经外科;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2-0134-03

Effect of long cotton branch instead of cotton ball in postoperative oral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HU Qunling1 ZHANG Jufang1 WENG Yuying1 QIU Xiamin2

1、Department of Women Orthopedics, Dong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 Dongyang 322100,China;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Daguan Shangtang Area of Gongshu District in Hangzhou, 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ng cotton branch instead of cotton ball in postoperative oral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ethods All 72 cases of a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used long cotton branches in postoperative oral nursing(observation group), 72 cases of a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1 were used cotton ball in postoperative oral nursing(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oral cavity cleaning degree, nurse fatigue degree score and plication were 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efficient, oral cavity cleaning degree and nurse fatigue degre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otton ball; Long cotton branch;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ral nursing

在神经外科中,诱发患者昏迷的疾病有多种,包括颅脑外伤、蛛网膜下隙出血及颅脑肿瘤等。昏迷患者因无法自主进食,且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衰退,导致口腔存留大量分泌物,并逐渐成为菌群繁殖基地[1]。口腔属于消化道的起始部位,由牙齿、上下颌骨、舌、颊等构成,具有呼吸功能、表情功能、感觉功能、摄食功能、言语功能、咀嚼及吞咽功能等[2]。同时,口腔也是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由于口腔温湿度适宜,且接触菌群的机会多,因此极易繁殖大量的微生物,诱发口腔感染等疾病[3]。为了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促进昏迷患者早日康复,必须加强口腔护理。以往临床中常用棉球对患者口腔黏膜、牙齿等进行擦拭,但发现棉球接触面小,需要使用大量棉球进行反复擦拭才可将咽喉部分泌物、口腔残留食物等擦拭干净,操作复杂,使护士劳累程度显著提升,且擦拭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在对神经外科的昏迷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时,为了提升口腔护理效果、实现口腔健康的目的,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用长棉枝代替棉球对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长棉枝进行口腔护理的72例昏迷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传统口腔护理法(用棉球护理)的72例昏迷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4例,女28例;年龄20~73岁,平均(51、34±4、26)岁;30例颅脑外伤,12例缺氧性脑病,13例右基底出血,5例左基底出血,7例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颅脑肿瘤;52例意识清楚合并失语、吞咽障碍,20例意识障碍;其中21例需留置鼻饲管。对照组男46例,女26例;年龄19~74岁,平均(51、28±4、31)岁;32例颅脑外伤,10例缺氧性脑病,11例右基底出血,6例左基底出血,8例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颅脑肿瘤;55例意识清楚合并失语、吞咽障碍,17例意识障碍;其中20例需留置鼻饲管。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长棉枝进行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后,用消过毒的长棉枝轻巧地对其牙齿进行擦洗,之后依次将患者舌下、硬腭及颊部的残留食物或分泌物、咽喉部痰液等异物清除,并予以擦洗。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口腔融膜的变化,如发现有充血、糜烂等现象,应及时予以处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口腔护理法(用棉球护理),用血管钳夹棉球对患者的牙齿、舌下及舌面、硬腭、颊部进行擦洗,擦洗后要防止将棉球遗留在患者口腔中,同时还要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防溶液进入患者呼吸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口腔护理效果、口腔清洁程度及护士劳累程度评分、并发症(口腔感染、口腔黏膜出血及口臭、牙龈出血等)发生率。

1、4评价标准

①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口腔清洁程度评分为4~5分,未发生或少见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有效:口腔清洁程度评分为1~3分,发生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无效:口腔清洁程度评分为0分,多有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出血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②口腔清洁程度评价标准:护理后,观察患者口腔是否有臭味、软垢、食物残渣,口腔黏膜是否洁净无附着物,牙面是否光洁,一共5项指标,每项1分,结果理想则可获得1分,反之不计分。护士劳累程度评价标准:根据NRS(数字评定量表)评定护士劳累程度,分值为0~10分,不劳累为0分,劳累为5分,非常劳累为10分,具体分值由护士自行评定[4]。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口腔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显效38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67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59例。研究组口腔护理总有效率93、06%高于对照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口腔护理效果对比[n(%)]

2、2 两组口腔清洁程度及护士劳累程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口腔清洁程度评分(4、73±0、06)分高于对照组(3、58±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口腔清洁程度及护士劳累程度评分对比(x±s,分)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口腔感染3例,口腔黏膜出血1例,口臭6例,牙龈出血2例,共12例;研究组口腔感染1例,口腔黏膜出血0例,口臭3例,牙龈出血1例,共5例。研究组口腔感染、口腔黏膜出血及口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在本研究中,患者临床多伴随意识障碍、失语及吞咽障碍、咳嗽无力等表现。由于咳痰无力,导致大量痰液积聚于患者喉咙部位而无法排出,或口腔滞留大量食物残渣或分泌物,且口腔缓冲能力、自行清洁能力也随之衰退,口腔内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因此极易诱发口腔疾病,例如口腔感染等[5,6]。对于年老的昏迷患者,大部分牙齿已脱落,更易发生口腔滞留食物残渣等现象,因此给予此类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各种口腔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7]。

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重要标志,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衡量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俗语说“病从口入”,口腔健康对人体健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Adib-Hajbaghery Mohsen等[8]研究指出,口腔作为呼吸消化道的进口,是病原菌微生物进入机体内部、干扰及侵袭机体、菌群生长繁殖的关键部位,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咀嚼功能及语言表情功能、吞咽功能等。若未及时对口腔内残留食物或分泌物等进行清理,极易诱发各种口腔疾病,例如口腔念珠病、牙周炎等。Hideo Mori、Hiroyuki Hirasawa等研究指出,有效的口腔护理对提升口腔清洁程度、减少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9]。为了避免人体在免疫力降低时出现内源性感染或外源性感染,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口腔护理[10]。

临床常用长棉枝或棉球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口腔护理应确保长棉枝或棉球的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准[11,12]。用长棉枝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使口腔食物残渣或大量分泌物、咽喉部痰液等在较短时间内擦拭干净,操作简便,且效果好。用棉球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由于棉球与患者口腔接触面积小,若患者口腔有大量分泌物,则需用大量棉球才可擦拭干净,且需用血管钳或镊子将每个棉球拧干才可擦拭患者口腔,操作程序比较繁琐,耗费时间较长。相较于棉球,长棉枝与患者口腔接触面积较大,可以轻易地将患者口腔内残留食物或分泌物、咽喉部痰液等擦拭干净,操作简便,耗时短[13,14]。此外,用棉球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时,需要用到镊子或血管钳等物品,但用长棉枝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无需用到镊子或血管钳,因此用长棉枝进行口腔护理具有所需物品少、成本低的优点[15]。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长棉枝实施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棉球实施口腔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口腔护理总有效率(67/72,93、06%)比对照组(59/72, 81、94%)高(P

综上所述,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用棉球护理)相比,用长棉枝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口腔清洁程度,护理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焕、 两种护理方法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2316-2317、

[2] 刘雯,陈凤贞,徐晓东、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4,15(22):1358-1360、

[3] Lin Yingsiou,Chang Jungchen,Chang Tsyrhuei,et al、 Critical care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or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oral endotracheal intuba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 20(10):21-22、

[4] Julie K,Gammack,Shailaja Pulisetty、 Nursing educ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oral care delivery in long-term ca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09,18(6):108-109、

[5] 王莹莹、 用牙刷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行口腔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6):191、

[6] 常青,冯敏、 益口牙龈炎冲洗器在神经外科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7,20(15):1835、

[7] 李清敏,高慧彩,张春燕,等、 神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液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医药,2010,21(14):3090-3091、

[8] Adib-Hajbaghery Mohsen,Ansari Akram,Azizi-Fini Ismail、 Intensive care nurses' opinions and practice for oral care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Indi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Peer-reviewed,Official Publication of Indian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12(10):170-171、

[9] Hideo Mori,Hiroyuki Hirasawa,Shigeto Oda,et al、 Oral care reduces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populations[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06,9(11):320-322、

[10] 王雅宁,王鸿雁,刘春艳,等、 两种棉球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3):1104-1105、

[11] 陈美、 脑外科昏迷患者的口腔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49-250、

[12] 叶文淑,代立菊,谢贵华,等、 不同方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33-134、

[13] 谭美娟,龙慧菊,黄雪英,等、 脑外伤昏迷患者三种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15-16、

[14] Wei Liuqing,Qin Gang,Yang Xining,et al、 A new nasal cavity nursing methods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3,29(4):977-981、

口腔护理总结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80例,年龄为18~70岁。排除标准:基础病情凶险患者,预计48 h内死亡,或可撤机拔管,或己发生肺炎的患者[4]。纳入标准: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氯己定溶液溶度将患者分为A、B、C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护理操作方法

采用负压式吸引牙刷和氯己定护理液按口腔护理规范进行[5-6],q6h进行1次口腔护理,两人配合操作。负压式吸引牙刷和牙膏擦洗完毕后[5],A、B、C组分别采用0、06%、0、12%和2%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冲洗,边冲洗边吸引,直至吸出液澄清为止。对照组则采用生理盐水冲洗。

1、3观察指标

1、3、1 口腔异味 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估[7]。由护士根据自己感觉结合患者口腔情况圈出1个数字来评估,0分:无异味,1~3分:轻度异味,4~6分:中度异味,7~10分:重度度异味。将每个患者的得分取平均值。0~3分表示无明显口腔异味,4~10分则有口腔异味。

1、3、2 牙菌斑指数 按照Silness和Loe提出的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分[8],每位研究对象的牙菌斑指数为全部牙菌斑指数总分的平均值。计分标准:0分为龈缘附近无牙菌斑;1分为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牙菌斑,但视诊不可见,用探针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分为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的牙菌斑;3分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评估时间为气管插管第1天第1次口腔护理前和第5天第2次口腔护理后。

1、3、3 口腔菌落计数 于机械通气后第1、3、5天第2次口腔前及后2 h取咽拭子标本送检[9]。

1、3、4 常规临床指标监测 包括每天体温(当天最高温度)、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等。

1、3、5 VAP相关观察指标 包括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总死亡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VAP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10]。

1、3、6记录口腔护理不良事件 主要是口腔黏膜的情况,有无充血、水肿、溃疡、伪膜、灼痛感等[1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口腔菌落计数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和牙菌斑指数的比较

A、B、C组的口腔异味发生率依次为40%、30%、10%,均低于对照组的65%(P<0、05),且C组低于A组(P<0、05)。各组间的第1次牙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第2次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组低于A组(P<0、05)(表1)。

2、2各组口腔护理前后菌落计数的比较

护理前,A、B、C组与对照组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B、C组的菌落计数均少于对照组,且C组少于A组(P<0、05)(表2)。

2、3各组体温、WBC计数、PCT水平的比较

C组的体温低于对照组,B、C组的WBC计数少于对照组,A、B、C组的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组低于A组(表3)。A、B、C组的VAP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B、C组的VAP发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4)。

2、4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C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对照组(P<0、05)(表5)。

3讨论

随着机械通气在ICU的普遍應用,其并发症也普遍受到关注[12],VAP就是其中之一[13]。尽管现在对VAP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VAP 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疗费用状况依然没有改观[14],因此预防VAP 的发生就显得特别重要。有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向口咽部易位和口咽部菌群误吸认定是VAP发生的主要原因[15-16]。诸多实验也认为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VAP 的发生有直接关系[17]。口腔护理通过口咽部的清理可以减少分泌物淤积和细菌寄生繁殖而有效预防VAP的发生[18]。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预防VAP的指南中也建议加强口腔卫生。氯己定溶液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在组织上化学活性持续可达6 h,即使长期使用也有较低的耐药性[19]。业界虽然普遍接受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是一种有效降低VAP发生的措施[20],但国内目前暂无设计严格的临床研究,其合适口腔护理浓度和频率目前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A、B、C组的口腔异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氯己定作为口腔护理液的有效性,且C组低于A组,说明氯己定溶液浓度越高对口腔的抑菌作用更明显;结果还显示,A、B、C组的第2次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组低于A组,都支持前面提到的观点,表明氯己定溶液对祛除和抑制口腔定植菌有重要作用,且研究范围内浓度越高越好。氯己定各组与对照组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指标对于VAP的诊断和预防有重要作用,同时间接可以预测VAP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氯己定各组在总死亡率、VAP发生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氯己定对VAP的发生和预后都有积极的促进和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中,在口腔护理不良事件上,高浓度氯己定的C组的口腔黏膜不良情况最多,明显多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因此,氯己定作为一种消毒剂,长期使用较高浓度会相应增加黏膜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浓度的氯己定。

综上所述,不同浓度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改善VAP相关预后不良情况,但需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使用合适浓度的氯己定。

[参考文献]

[1]何权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6):326、

[2]胡小欧、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4-45、

[3]蔡少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新策略[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27(6):242-245、

[4]孙梅、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探究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5):41-43、

[5]王瑾瑾,刘谆谆,朱健华,等、刷牙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14-19、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69、

[7]刘明华,张庆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117、

[8]王辉,王欣然,王卫军、口咽部护理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护理学杂志,2006,21(18):76-79、

[9]卢玉林,陈剑,周友全,等、经口气管插管前口腔清洁对减少口咽部细菌黏附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23-1125、

[1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3、

[11]陈丽调,马会兰,孙友兰,等、重视口咽部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 8(1):63-64、

[12]陈鸣,府伟灵,陈依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212-213、

[13]唐慧婷,卢惠娟,曹艳佩,等、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9-12、

[14]姜艳,刘洁,田春雨,等、0、1%洗必泰口腔冲洗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應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970-971、

[15]吴丽,周丽华,王灿敏,等、气管插管前口腔护理对早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J]、现代医院,2015,15(8):92-93、

[16]王祎,左泽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肺逆行感染途径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09-210、

[17]覃丽娟,吴晓云,王飞杰、危重症清醒患者刷牙漱口吸引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1,25(13):53-54、

[18]王英、老年住院病人口咽部定植菌群的改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3):155-156、

口腔护理总结篇3

【关键词】 口腔黏膜炎;儿童;口腔唾液PH值;变化;口腔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口腔黏膜炎儿童80例,年龄1~10岁,男39例,女41例,均无全身系统性遗传疾病;且无RAU家族史。口腔黏膜炎的诊断标准参照李秉琦《口腔黏膜病》的有关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的描述[1]。

12 方法 ①检测方法:用PH试纸在患者口腔唾液中浸泡10 s,分别记录各自的PH值范围;向家长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并记录下口腔黏膜炎发生以前的全身病史如是否感冒、发热等。②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PC+χ2检验处理所有数据。③护理方法:护理过程中,按每个患者口腔唾液中pH值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如偏酸(如3%的硼酸)或偏碱(如2%的苏打水)漱口水清洁口腔,帮助改变口腔菌群环境,促进口腔黏膜破损的愈合。

2 结果

21 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儿童年龄分布情况 见表1。在所有患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中,以1~3岁居多,与3~10岁儿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儿童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岁) 例数 比例(%) P值

1~3 67 8375 <001

3~10 13 1625

22 口腔黏膜炎发生前全身病史情况 见表2。在所有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中,伴有发生感冒、发热等全身症状的患儿为78人,占比例的975%。与其他的全身性疾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表2 口腔黏膜炎发生前全身病史情况

全身病史情况 例数 比例(%) P值

高热 43 5375 >005

感冒 35 4375

其他 2 25 <0001

23 唾液PH值的变化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关系 见表3。在所有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中,唾液PH值几乎都存在异常。其中PH值<65为39人,占比例的4875%,PH值>70为38人,占比例的475%。

表3 唾液PH值的变化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关系

pH值 例数 比例(%) P值

<65 39 4875

>005 >70 38 475

65~70 3 375 <0001

3 讨论

小儿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高,常常伴随着某些全身疾病的发生而发展,特别是一些诸如病毒、细菌的感染[2],儿科医生往往只注重患儿的全身病情变化,从而忽略了口腔黏膜的炎症。为此,本文探讨了儿童口腔黏膜炎的相关病因及唾液中的PH值变化情况,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从而达到合理的口腔护理促进口腔及全身病情早日康复的目的。

表1显示在所有患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中,以1~3岁居多。这可能是因为1~3岁儿童自身抗抵力较差有关。比如6个月~2岁的儿童特别易感染疱疹性龈口炎,就是因为此年龄的儿童缺少对抗疱疹病毒的抗体,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抗体效价;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此年龄段(婴幼儿期)的喂养方式,口腔生理特性如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慢且黏稠[3]等有关。

从表2可以看到,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伴发在感冒、发热等全身症状之后的可能性比其他的全身性疾病高得多。这可能和感冒、发热本身就是儿童的常见、多发病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感冒、发热的致病因子如病毒、致病菌等均可导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尤其对于自身抗抵力较差、口腔黏膜较薄的儿童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同时儿童口腔自洁能力差、唾液循环与分泌慢,所有致病因子的代谢产物不能快速转化与分解,这样使得口腔黏膜的充血、水肿进一步加剧,从而引起儿童口腔黏膜的急性炎症,甚至溃烂。这提醒护理人员在护理此类儿童患者时,更应密切注意口腔疾病的预防性护理与治疗。

从表3看出,在所有发生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中,唾液PH值几乎都存在异常,要么稍偏酸,要么稍偏碱,但这两种PH值异常病例的例数所占的比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PH值在65~70范围(中性)内的患者非常少,仅占总例数的25%。这提示儿童口腔唾液的PH值在65~70范围内可能可以被视为“正常范围”,这和樊明文[2]、皮昕[4]等所描述的口腔唾液正常PH值范围56~76有出入,但和其均值68相近;这个结果提示偏离这个PH值范围的患者有可能发生口腔黏膜炎。

从对以上80例患儿的口腔护理结果看出,凡是根据各自患儿口腔唾液的PH值来选用不同的漱口水如2%苏打水、3%硼酸、1%双氧水等清洁口腔黏膜后,绝大多数患儿局部(口腔)与全身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患儿病情比一般成人变化快些,所以一定要每天测量患儿口腔唾液的PH值1~2次,以确保口腔护理与治疗措施适应患儿病情的变化。另外由于儿童口腔黏膜的一些固有特性,在护理时即清洗口腔要特别小心,切忌动作粗暴。对于较大的、能够配合的患儿在做口腔护理之前应先观察口腔内情况,包括有无感染、溃疡、出血等现象,以便于进行局部的处理。对于较小的婴幼儿,由于口腔疼痛,多伴有烦躁、哭闹等症状,且拒绝进行擦拭,护士应首先进行心理护理,使其尽量保持安静,配合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动作要快、准、稳,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同时注意口腔护理不宜在饭后及进奶后进行,以防止呕吐。

研究表明通过选用与各自口腔唾液PH值相适应的漱口水(偏酸或偏碱)及时清洁口腔,口腔黏膜的炎症好转明显。故可能可以据此为该类患儿的口腔护理提供可行的防治措施努力使其口腔唾液的PH值维持在65~70范围内,这在临床上对该类儿童口腔护理的意义重大。 总之,适当的口腔护理措施对患急性口腔黏膜炎的儿童口腔乃至全身病情的好转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有关该类患儿的相关病因与合理护理措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李秉绮、口腔黏膜病、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张举之,樊明文、口腔内科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口腔护理总结篇4

关键词: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行为转变理论

引言

住院患者一般属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是重要护理环节,做好该护理环节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但在住院阶段,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自身心理和精神都较差,难以做好自我卫生管理,对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调整心态,提高治疗护理信心[2-3]。本文为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特从我院抽取120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院护理部于2020年3月至8月的120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占60例。两组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85岁,平均(63、49±10、35)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0~90岁,平均(63、71±10、42)岁。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经确认,所有患者家属皆知情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住院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简单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方案,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①意向萌芽阶段,此阶段患者大多没有明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讲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口腔护理需求;②意向阶段,基于萌芽阶段的认知,患者开始意识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但护理意向不够明确,意识不够清晰,护理人员需要多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护理技能;③准备阶段,该阶段患者已然具有较高的口腔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拓展其口腔护理范畴,除了需要正确漱口刷牙之外,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教导其形成系统的口腔卫生护理模式;④行动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步骤,例如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护理工具,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时间和方法,告知其饭后需正确清洁口腔,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等;⑤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基本掌握完整的口腔护理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必须坚持口腔护理,即便出院后也应该维持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降低患者因环境改变提高并发症风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采用口腔护理清洁度调查评分表作为本次护理成效判定标准[4]。评分范畴包括口唇、牙龈、粘膜、舌头、唾液、牙齿、假牙、牙菌斑以及口臭等7项,每个项目1~4分,总分在7~28分。分值与口腔健康值呈反比。显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90%以上;有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60%~89%;无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低于59%。护理总体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可能发生的口腔并发症有口腔感染、牙龈出血以及口腔黏膜损伤等[5]。(3)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分[6]。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5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设置的评分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口腔护理技巧、口腔自我护理意识、并发症防治对策等,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就可评定为完全掌握,70~89分评定为基本掌握,70分以下则评定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4)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经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为85、02%,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与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涉及调查的项目包括:口腔护理技术、解答疑问的态度、指导用药等,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年龄)和计数资料(性别、护理总体有效率、并发症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护理满意度),两种资料对比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c2检验,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率(%)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详情见表1。

2、2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对比

经过临床观察记录显示,两组患者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详情见表2。

2、3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对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详情见表3。

2、4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经过问卷调查,观察组对本组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详情见表4。

口腔护理总结篇5

【关键词】 口腔科护士; 职业高原; 工作满意度

Research in the Correlation of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and Career Plateau in Dental Nurses/HU Ai-yun,WU Su-q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5):013-01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satisfaction,job performance and career plateau in dental nurses、Method:The career plateau questionnaire,job satisfaction scale,job performance scal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177 dental nurses in 5 prehensive hospitals in Shenzhen、The results underwent statistical description,correlation were analyzed and regression analyzed、Result:The average scores of dental nurses’ career plateaus was 2-5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 (3、06±0、58) points,Centered plateau got the highest average score and content plateau the lowest、Job satisfaction score was 30-80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61、52±10、36) points, the score of career plateau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P

【Key words】 Dental nurse; Career plateau; Job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 51803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05

职业高原从美国专家的概念提出到现在各个领域的相继研究已有近40年的时间了[1],而国内研究相对较晚,它主要是指个体员工在一个单位缺乏晋升发展的机会,包含横向纵向各方面内容,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停滞[2-4]。本研究根据国内已开发的职业高原测量问卷[5],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6],共同探讨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现状以及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下是笔者对本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护士进行的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5家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门诊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186名,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发放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77份,有效率95、2%。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问卷包括护士人口学资料、职业高原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由研究者本人负责调查,调查前告诉研究对象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2、2 研究工具

1、2、2、1 护士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职称等8项内容。

1、2、2、2 护士职业高原问卷 使用国内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高原问卷[5],包含3个维度,分别为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正方12项,负方4项。层级高原指个体员工在单位缺乏进一步向上晋升的机会;内容高原指个体员工在单位不能学到新知识技能;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员工在单位不被领导所重视,没有发言权。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正方12项,按“非常同意”“较同意”“一般”“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顺序分别赋值1~5分,负方4项反向计分。均值为3分,得分越低,说明状况越好,反之,越差。该问卷经专家评价内容效度为0、772,重测信度为0、843,Cronbach’s α为0、733。

1、2、2、3 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MSQ短版本量表[7]。该量表包括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2个部分,共20个条目,其中内在满意度12个条目,外在满意度8个条目,总分100分,计算20个题项的总分来获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小于60分为低,60~80分为一般,大于80分为工作满意度高。正向计分赋值方法同上。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结果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资料 护士的一般资料见表1。

2、2 护士职业高原状况 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具体为:中心化高原(3、32±0、76)分,层级高原(3、15±0、82)分,内容高原(2、63±0、61)分,职业高原(3、06±0、58)分。

2、3 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 护士工作满意度总体及各部分得分具体为:内源性满意度(65、64±11、75)分,外源性满意度(57、89±10、21)分,工作满意度(61、52±10、36)分。

2、4 护士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得分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低,反之得分越低,满意度越高,呈负相关(P

注:表中均为r值

2、5 护士工作满意度预测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及职业高原三维度为自变量,其中职业高原各维度使用实际得分,一般资料赋值,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层级高原(P

注:R2=0、369

3 讨论

3、1 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水平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为(3、06±0、58)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中心化高原的得分最高,为(3、32±0、76)分,层级高原得分为(3、15±0、82)分,均超过中等临界值3分标准,说明口腔科门诊护士在本单位不被领导重视,没有发言权情况较严重,向上晋升的机会也很小。因目前各单位长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8],医院护理工作方面的权利基本都集中在护理部与各级护士长身上,普通护士很少能有机会参与并表达管理意见。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使得护理管理职位本来就少,加之大部分管理者任职期限长达十至二十几年不等,所以绝大多数临床护士职位晋升的愿望基本得不到实现。内容高原得分相对较低,为(2、63±0、61)分,这可能与深圳口腔医疗专业发展迅速,而作为配合口腔医生手术、操作治疗的口腔专科护士,必须不断学习口腔及院感等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口腔专科护理的工作有关,同时与深圳各三级医院护理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的完善管理及年度继续教育得分须人人达标是分不开的。

3、2 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分析 口腔科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0~80分,平均(61、52±10、36)分,满意程度一般,其中外源性满意度为(57、89±10、21)分,较内源性满意度的(65、64±11、75)分稍低,可能与现在的医疗大环境不太和谐、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还有人们对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的认知不够,觉得口腔科护士就是给医生传递器械或打杂之类的,护士的职业价值不被认同等因素有关。同时因为经济利益的考虑,多数医院觉得护士不直接创收,而紧缩护士编制,甚至长期缺编,导致口腔科门诊护士经常加班加点,以及在排班时并未按职称、水平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使用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

3、3 护士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职业高原得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见表2显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护士人口学资料中,职称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水平,并且呈正向预测作用,即职称高的护士,其工作满意度也越高。按照目前护士职称晋升标准,需要学历、科研能力和工作经历等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晋级[9]。所以高职称护士专业知识会更全面,工作学习能力也更强,在科室中的地位及待遇也相对越高,其工作满意度也越高。护士职业高原3 个维度中,中心化高原及层级高原对工作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医院护理管理者可以此作参考,从降低中心化高原与层级高原的角度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

本研究中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是其工作满意度重要的预测因素。在所调查的深圳5家三级综合医院中,口腔科并不都是本院重点科室。由于深圳暂无大型公立口腔专科医院,对于常住人口早已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来说,深圳口腔科医生的配备远远没有满足患者的需求,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牙齿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高[10],供需矛盾导致各个大医院口腔科门诊患者太多,压力太大,护士分诊、配台工作难度增加。同时深圳口腔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口腔专科护理相对滞后,大多数医院都达不到“四手操作”的专科护理规范[11],且多数管理者对口腔专科护理并不太熟悉,各规章制度及职责流程都是自上而下颁布传达,并无实质性征求临床专科护士的建议,致其远离组织中心,降低工作满意度。而医院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视,积极调研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医、护、患矛盾情况,主动帮助临床护士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迎难解惑,做临床护士的贴心人。加强对口腔科门诊护理人员的重视,鼓励护士参与医院科室的相关护理决策,表达相关意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鼓励护士外出培训进修,参与管理论坛,职业规划咨询等。护士长可与护士一起设置科室未来目标,调动其积极性,增加其归属感,从而达到降低护士中心化高原,提高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护士层级高原是预测其工作满意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们一般认为护士职业发展成功就是走上管理岗位。而传统的护理组织结构模式,使得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职位有限,大多数护士期望自己向上晋升的目标不能实现。因口腔科门诊护士无夜班岗位,部分医院护理管理者为照顾各科有夜班岗位护士的心理,往往会在奖金福利待遇上对口腔科护士有所偏低,有的甚至限制其晋升,严重挫伤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口腔科门诊护士层级高原增高,工作满意度降低,人才流失。为此,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医院护理文化氛围,引进科学护理管理方式,倡导职业目标的多样化,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职位竞争机制,鼓励大家参与竞选,表达观点建议。尊重口腔护理专业,使其在综合医院中发挥自己的专科特色,增强其在同专业中的竞争力。合理使用护理人才,废除以往平台式的管理模式[12],按护士学历水平、职称能力的不同分层使用,责、权、利到位[13],体现口腔专科护士的职业价值。有资料表示,员工在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大于期望值,工作满意度增高,小于期望值,工作满意度降低[14-15]。本研究表1显示,口腔科门诊护士中级职称占53、11%,且大部分年龄均在30~40岁之间,是科室技术骨干,中坚力量。医院管理者应为其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鼓励护士晋级职称,申请科研课题,发表专业论文,降低护士层级高原,提高工作满意度,也更有利于口腔护理学科的发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一般,且两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可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降低护士职业高原的策略,制定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干预措施,将有利于口腔专科护理稳定健康发展。但由于调查对象局限于本市5家三级医院口腔科门诊护士,结果或有偏差,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Ference T P, Stoner J A,Warren E K、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2(4):602-612、

[2] Shon M、Job satisfaction,perceived career plateau and the percep-tion of promotability:a correlational study in television medial[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nneapolis:Walden University,2010、

[3]马远,凌文辁,刘耀中、“职业高原”现象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3,26(2):531-532、

[4] Veiga J F、Plateaued versus nonplateaued managers:career patterns, attitudes and path potenti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1,23(24):566-578、

[5]谢宝国,龙立荣,赵一君、职业高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44-347、

[6]郭雨松、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7] Lawler E E,Porter L W、The effect of performance on job satisfaction [J]、Industrial Relations,1967,7(5):20-28、

[8]刘丹,常虹,周海燕,等、天津市护士长职业高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15-617、

[9]李少华,陈丽萍,刘丹,等、护士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2):418-420、

[10]胡爱云,周伟颜、口腔卫生宣教在中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7、

[11]葛丰、口腔科临床四手操作技术[J]、口腔临床护理,2008,1(1):5-15、

[12]王淑红、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67-68、

[13]尹红、“职业高原”现象与护理人力资源使用现状相关性分析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45-47、

[14]侯静,郭红艳,孙红,等、护士长领导风格、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51-253、

口腔护理总结篇6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77-02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主要有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体外震波碎石、溶石治疗等,腹腔镜胆囊切除因其损伤小、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1],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现总结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3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56例,女170例,年龄32-85岁,(平均62、4岁)。

手术方式: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1 呼吸困难与窒息

2、1、1 原因分析 全麻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主要有舌后坠、胃内容物返流入气管、强行气管插管引起喉头水肿、气管痉挛等,气腹对呼吸和循环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憋感、口唇发绀等。

2、1、2 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清醒后取去枕平卧位,床边常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和吸引器及地塞米松等药物,以备急用。术后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观察患者口唇颜色,如出现发绀,应及时通知医生;当发生黏痰阻塞气管时,首先鼓励患者在保护好腹部切口的前提下努力咳痰,无效时可给予雾化吸入或吸痰;发现喉头水肿,通知医生,给予地塞米松,无效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出现舌后坠时,将患者下颌压下、头向上抬,及时牵出舌头。本组3例(0、92%)出现呼吸道梗阻,主要因患者高龄,肺功能差,黏痰阻塞呼吸道,给予雾化吸入后缓解。

2、2 出血

2、2、1 原因分析 出血可分为,腹腔内出血及切口出血。腹腔内出血多为术中损伤血管及创面止血不彻底等引起,切口出血多为患者凝血功能差,缝合时未能完全止血。常发生于术后1-3d,临床表现为腹腔引流管引出新鲜血液或患者出现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细弱快、烦躁不安、四肢冰冷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

2、2、2 护理 如患者有腹腔引流,术后1-3d注意观察引流量及颜色,如短时间内引流液大于50ml,颜色加深,应警惕有内出血的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没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术后应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以及有无持续腹痛、继而加重及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及时汇报医生,做下一步处置。本组10例(3、07%)出现切口出血,主要因患者凝血功能差,缝合时未完全止血,给予切口加压包扎后止血彻底。

2、3 皮下气肿及肩背部疼痛

2、3、1 原因分析 腹腔镜手术因其在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制造人工气腹,刺激两侧膈神经可引起肩背部疼痛,如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皮下,则形成皮下气肿。临床表现为术后肩背部酸痛、切口周围皮下疼痛,有的可有握雪感。

2、3、2 护理 术后若患者出现肩背部酸痛,可由他人捶捏患处,一般1-3d症状可自行缓解。若出现切口周围皮下疼痛,可行腹部微波理疗或热敷,改善循环,促进气体吸收。本组皮下气肿20例(6、13%),肩背部疼痛33例(10、12%),给予腹部微波理疗及按摩患处后症状消失。

2、4 胆漏

2、4、1 原因分析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形成的原因主要为胆囊管残端闭合不全、迷走胆管损伤、腹腔镜下胆总管缝合不全、超声刀损伤胆总管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腹痛、肌紧张等,引流管出现黄色或淡黄色引流液。

2、4、2 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肌紧张、反跳痛、发热等表现,注意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质等,对于无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呕吐频繁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行超声检查,尽早明确诊断,给予及时处理。本组胆漏1例(0、31%),二次手术时发现胆总管一0、3*0、3cm漏口,考虑为超声刀应用不当,误伤胆总管,给予留置T管引流后痊愈出院。

3 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2],每年有大量的病例,但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理解术后并发症,产生恐惧心理,有效的预防有赖于护士、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多患者对并发症认识缺乏,存在恐惧心理或情绪低落,甚至不配合治疗,所以应术前多沟通,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针对患者心理反应和对疾病的态度,耐心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情绪,降低焦虑、抑郁发生,同时了解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口腔护理总结篇7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87-02

在口腔外科中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出现这一种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术后出现大量出血现象的概率会有所增加,甚至还会引发出一系列的组织水肿或者血肿等,而且反应的速度比较快,病情比较严重[1]。所以在口腔外科临床医学中对预防与处理口腔颌面感染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本文选取了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37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些病例术后的情况展开回顾与分析,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并对与之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共有378例,其中男226例,女152例,年龄12-59岁,平均年龄(32、4±4、7)岁。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主要有面部器官、牙和牙槽骨、颈部腺体、涎腺、颌面骨、颞下颌关节等相关的口腔颌面疾病。

1、2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37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这些病例术后的情况展开回顾与分析,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并对与之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

2 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同手术切口大小、呼吸道功能、创伤的部位与类型、口腔卫生情况、术后进食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3 讨论

在口腔外科中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同手术切口大小、呼吸道功能、创伤的部位与类型、口腔卫生情况、术后进食的方式等因素有关。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都会因为手术切口诱发感染,而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通常都和手术切口的类型、切口的位置、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时间以及手术难以程度等手术过程及操作技术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3]。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概率也比较大。其主要原因为在 通常情况下,大量细菌都会存在于口腔之中,包括致病菌与非致病菌[4]。当人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口腔中的各种细菌就会相互制约着彼此,口腔疾病便不容易诱发出来[5]。不过,如果人的身体机能以及免疫力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非致病菌难以与致病菌相抗衡,口腔疾病就会被诱发出来,甚至人的全身都有可能遭受到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6]。所以,行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如果患者的口腔没有得到合理的护理,患者口腔内部的污垢便不能得到及时的清除,极易诱发口腔颌面术后感染[7]。在口轻颌面外科手术中,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感染类型,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其咳嗽与吞咽等机体自主功能都会遭受到影响,造成其血液、痰液及胃部内容物出现反吸的现象,且较难排除废弃物,在呼吸道中就会残留大量的聚集物,使得在患者的呼吸道中会有大量的致病菌等微生物进行繁殖。还有很多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口腔都不能正常进食[8]。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口腔内部遭受到了创伤,当进食过多、过快或者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在患者的胃内就会出现误吸及返流的现象,造成患者下呼吸道等处出现感染的现象。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之后,患者除了会出现切口感染、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及进食感染等,还有可能出现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感染。与切口、口腔、呼吸道及进食感染相比,皮肤、泌尿系统等其他部位的感染概率比较小,但是相关医师及护理人员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病房及手术室中的无菌区域与无菌物品被感染了,其口腔颌面之外的部位就极有可能发生感染。

要想抑制口腔颌面外科术感染的发生,就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执行较为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并保持患者养病环境的卫生。尤其是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手术之后往往要让患者采取半坐位的坐姿,这样可以抑制住患者的出血量,对患者的肺呼吸进行增强,也有利于患者吐出口腔中的分泌物或者咳嗽,有效地抑制住患者的肺部出现并发症。尽可能地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与咳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防护力。此外,为了抑制感染的发生率,相关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取出或者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综上所述,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产生感染的原因通常都是在多种因素互相关联的作用下诱发出来的。因此,无论是在行口腔颌面外科术前还是行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相关医师及护理人员都要给予患者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及与之相适应的处理对策,从根本上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感染率进行降低,从而对患者获得安全的治疗进行保障。

口腔护理总结篇8

[摘要]目的该次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健康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一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保健干预。结果总例数为40例,显效21例(52、50%),有效17例(42、5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于口腔颂面部损伤的患者积极进行健康保健干预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同时能够降低感染的情况,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健康保健;临床效果

目前,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等因素,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患者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该种创伤可能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将危及到患者生命m。因此,该研究2010年5月一2012年5月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健康保健的临床效果,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早的康复,现在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所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40例,其中性别为男性的患者有25例,性别为女性的患者有15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7岁,中位年龄为(38、28±2、13)岁。致伤原因:有10例患者因为交通事故致伤,有7例患者因为打架斗殴受伤,有5例患者因为摔伤,有5例患者因为建筑工地受伤,有3例因为其他原因而致伤,该次对所有患者均为小创伤,采用健康保健的方法进行干预。

1、2方法

①呼吸道通畅: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较为丰富,当出现损伤之后容易发生出血的情况,同时也容易发生组织水肿移位或者舌根后坠,患者分泌物也会造成呼吸道瘦素,倘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引发死亡。因此积极建立良好的呼吸道是处理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重点。及时对患者的分泌、出血和裂伤出进行清理。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可以进行舌体固定,对于声们位置伴有血块等异物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呼吸。②止血处理:对患者进行迅速的止血,可以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对于出血部位比较深的患者,将血管进行结扎或采用缝扎止血的方法,或填塞达到止血的目的。③牙外伤处理:牙齿叩痛或松动的情况,嘱咐患者让伤牙休息,并14d之内不用患牙要东西,对于松动比表明显的情况,进行结扎固定;对于脱位的情况给予复位固定。④唇外伤处理:将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清创和消毒,对于患者的唇部位置的损伤根据器官的正常解剖位置进行缝合。⑤心理保健:由于大部分患者担心病情会对自己的容貌产生影响,对于在情绪方面表现出较为烦躁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触,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多陪伴患者,对于没有沟通障碍的患者,与其进行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的感受,多倾听,积极做好心理指导工作,以降低其负面情绪的发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⑥口腔保健:由于患者口腔不洁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口腔卫生进行严格护理,告知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以避免出现口轻感染的情况,嘱咐患者每日早晚均需刷牙,饭后漱口,选取合适的漱口水。对于张口困难的患者采用冲洗的方法,冲洗4次/d左右。⑦饮食保健:由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伴有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采用注射营养液的方式,即利用注射器抽取牛奶通过患者的口角进行注入。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采用吸管的方式进食,多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确保患者的机体能够得到营养的供应,尽量少食多餐。对于卧床的患者可以鼓励其进行床上活动,对于可自我活动的患者,鼓励其在病区适当行走,合理调节活动量。

1、3判断标准

对患者健康损伤保健的干预效果进行判断:显效:护理后创面恢复优良,未出现感染,对护理服务满意;有效:护理后创面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创口愈合程度良好,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无效:患者愈合缓慢,创口出现感染,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总例数为40例,其中显效患者为21例(52、50%),有效患者17例(42、50%),无效患者为2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

3讨论

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创伤会使得患者出现面部伴有水肿的情况,会对患者的气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呼吸,在对其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树立整体的护理观念,以避免使得患者的情况加重^。同时,由于口腔颌面部是呼吸道上端,患者出现创伤之后,可能会出现出jfiL、分泌物、衣物等,同时可能伴有组织移位以及碎牙骨片,倘若不进行及时的清创操作,一旦患者误吸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3]。并且,由于颌面部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可能引发大出血的情况,因此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包扎止血,以避免患者受到创伤后血液堵塞而发生窒息,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该类患者害怕自己的容貌会受到影响,均表现出较多的负面情绪,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开导,让患者放松,有利于患者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口腔领面部患者的患者,应当积极保持口腔内的卫生,以避免口腔受到感染,医护人员应当重视该种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漱口水等方法,避免口腔细菌的滋生,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良好的营养支持也是确保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前提,故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护理,有利于伤口早曰的愈合。通过该研究结果表示,总例数为40例,显效21例(52、50%),有效17例(42、5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给予健康保健干预有利于患者创口的愈合,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情况出现,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朱亚琴,赵隽隽,江龙,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急诊处理[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6(7):393-397、

[2]李桦、口腔颌面部损伤健康保健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278-279、

[3]王珊珊、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150-151、

[4]霍秀英,程燕波、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领面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丨3(7):35-38、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作弊检讨书(精选5篇)
  • 下一篇:合同管理心得(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