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一株紫丁香作文(精选8篇)

时间: 2023-08-25 栏目:写作范文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1

1、紫丁香一般在每年的4-5月开花,但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开花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差别,以实际的开花时间为准。

2、紫丁香的繁殖方法较多,有播种、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繁殖等,其中播种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温度维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

3、紫丁香扦插,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用50-100PPM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15-18小时,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0%-90%。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2

论文摘要 介绍了丁香的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殖、地块选择、适时移栽、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丁香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丁香为丁香花的简称,又名紫丁香、百结花等,为木樨科香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4~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枝条光滑无毛。叶卵圆形或肾脏形,先端锐尖,叶基心脏形,全缘,革质。初春开花,花单瓣或重瓣,开于前年小枝上,顶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瓣柔色紫,清香袭人,为我国着名园林花卉。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紫丁香喜光,稍耐阴,荫地能生长,但花量少或无花;耐寒性较强;耐干旱,忌低温;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繁殖。

1苗木繁殖

1、1种子繁殖

9~10月份,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为种子成熟标志,应立即连同果枝剪下,以防种子散失。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不宜曝晒,以免种子强度失水而丧失生命力。在室内堆放厚度4~5cm,并经常翻动使其慢慢阴干,待有2/3蒴果开裂时,即可用柳条或其他木棒抽打脱粒,除去毗籽即得净籽。用清水浸泡种子,每5d换1次水,1个月后捞出用0、03%的高锰酸钾消毒2h,然后进行催芽(可常温也可加温),但要经常翻动。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排水良好、较干燥的地块,做成长10m、宽1、5m、高15~2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kg/hm2、腐熟有机肥30~45t/hm2,并用硫酸亚铁150kg/hm2或退菌特150~22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秋季播种,秋播种子不必处理,采种后即在10月下旬播种,播幅宽8cm,行距宽20cm,沟深2~3cm,覆土厚度2、0~2、5cm,播后秋灌,以利保墒。翌年春发芽早,出苗也整齐。春季播种,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技术同秋播。试验表明,春播比秋播效果好,虽然出苗迟,但出苗整齐,出苗率较高,而且生长略高。

1、2扦插繁殖

可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物体。通常是春季花谢后1个月剪取顶枝进行扦插,插穗的长度为10~15cm,带有2~3对芽节,其中1对芽节埋入土中,在25℃条件下,30~40d生根,当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苗栽植。嫩枝扦插在7~8月进行,选当年生的粗壮枝条,剪成15cm左右长的插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苗床内,并适当遮荫,保持湿润,50d左右生根。若插前用500 μg/g的吲哚丁酸快速处理插穗,可使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扦插成活后,第2年春季移植。

1、3嫁接繁殖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①芽接法:芽接可于7~8月进行,枝接则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为好。嫁接所用砧木一般为女贞、水蜡、流苏、丁香等。女贞砧木萌芽容易,应随时剪除,否则数年后仍为女贞而非丁香。接穗要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饱满叶芽,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上的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cm处横切1刀,再从芽的下方1、0~1、5cm处向上平削,将皮层内的木质部剥掉。把砧木距地面5cm至10cm处横切1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3cm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轻轻地把皮剥开,将接穗插入“T”字口内,接穗与砧木要紧密对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捆绑即可。芽接后2~3周,如果接穗上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芽已成活,这时可解除塑料条。②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接穗长度为8~10cm,带2对芽节,将接穗下部两边削成斜面。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实生苗,在离地面5~10cm处切掉顶部,再从砧木的断面上垂直向下劈开1条缝,然后将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与砧木要紧密吻合,用塑料条捆绑好。为防止嫁接刀口处失水过多,可用湿润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动后,去掉覆盖的土。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cm,第2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cm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③靠接法:将丁香接穗与砧木,各削1个相同大小的接口,将两者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当刀口产生愈伤组织后,将砧木从接口上方1cm处将顶枝剪掉,将接穗从接口下方1cm处剪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1、4压条繁殖

以2月进行最好。将根际萌蘖条压入土中,若枝条太粗可刻伤后再压。压后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可生根,当年秋季即可隔离母株,另行栽植。

1、5分株繁殖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际的萌蘖苗带根掘出,另行栽植,或将整墩植株掘出分丛栽植。秋季分株需先假植,翌春移栽。栽前对地上枝条进行适当修剪。

2地块选择

丁香性喜阳光,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松散。若种植在瘠薄的土地上,虽然也能生长,但花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

3适时移栽

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cm处截干,翌年即可开出繁茂的花来。株距2~3m,还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80cm,深50~6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kg及骨粉100~600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1层土,然后放苗填土。

4肥水管理

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反而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每株磷、钾肥不超过75g,再加氮肥25g即可。若施用厩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拌合,每株施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10d浇1次水,连续浇3~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当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1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至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

5修剪

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谢以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条,有利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有利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3

关键词:紫丁香;苗木;繁殖技术;栽培技术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别名华北紫丁香、龙柏。属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粗壮无毛,叶广卵形,通常宽大于长。圆锥花序,花紫色,具芳香味。花期4—5月,果实为荚果,9—10月果熟。植株高4~5 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枝条光滑无毛。

紫丁香性喜阳光,忌积水,耐寒,耐旱,稍耐荫,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如果栽在荫蔽环境中,则枝条细长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松散。若种植地土壤瘠薄,虽然也能生长,但花少,且长势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阳、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在盐碱地中生长不良。紫丁香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省(区)山地、沟谷以及贺兰山、六盘山和西吉火石寨林区均有天然分布[1]。

1苗木繁殖技术

1、1种子繁殖

1、1、1采种及种子处理。紫丁香种子细小,果实成熟未开裂前迅速采收,以免散失水分。种子休眠期较长,初冬11月间需用木箱温沙层积,置于室外背阴地低温处理,于翌春3月中旬播种。

1、1、2作床。因幼苗期怕水涝,最好做高床条播。选择排水良好、较干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做成长10、0 m、宽1、5 m、高15、0~20、0 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 kg/hm2、腐熟有机肥30~45 t/hm2,并用硫酸亚铁150 kg/hm2或退菌特150~22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

1、1、3播种。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种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开始播种,播前床面喷水,第2天开浅沟条播,覆沙土1、0~1、5 cm厚,上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15 d左右出土。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揭膜、松土、除草。结合喷水,少施氮肥,促苗生长。幼苗期不能大水漫灌[2]。

1、2扦插繁殖

可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紫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直接插入温床,使其生根发芽而形成新的植株。通常是春季花谢后1个月剪取顶枝进行扦插,插穗的长度为10~15 cm,带有2~3对芽节,其中1对芽节埋入土中,在25 ℃条件下,30~40 d生根,当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苗栽植。嫩枝扦插在7—8月进行,选当年生的粗壮枝条,剪成15 cm左右长的插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苗床内,并适当遮荫,保持湿润,50 d左右生根。若插前用500 μg/g吲哚丁酸快速处理插穗,可使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扦插成活后,第2年春季移植。

1、3嫁接繁殖

1、3、1芽接法。芽接可于7—8月进行,嫁接所用砧木一般为女贞、水蜡、流苏、紫丁香等。女贞砧木容易萌芽,应随时剪除,否则数年后仍为女贞而非紫丁香。接穗要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饱满叶芽,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紫丁香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上的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然后在芽的上方1 cm处横切1刀,再从芽的下方1、0~1、5 cm处向上平削,将皮层内的木质部剥掉。在砧木距地面5~10 cm处横切1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3 cm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后轻轻地把皮剥开,将接穗插入“t”字口内,接穗与砧木要紧密对合,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捆绑即可。芽接后2~3周,如果接穗上的叶柄自然脱落,说明芽已成活,这时可解除塑料条。

1、3、2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动前进行,接穗长度为8~10 cm,带2对芽节,将接穗下部两边削成斜面。砧木选用一至二年生紫丁香实生苗,在离地面5~10 cm处切掉顶部,再从砧木的断面上垂直向下劈开1条缝,然后将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与砧木要紧密吻合,用塑料条捆绑好。为防止嫁接刀口处失水过多,可用湿润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动后,去掉覆土。也可于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 cm,第2年萌动前需在枝干离地面30~40 cm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3]。

1、3、3靠接法。将紫丁香接穗与砧木,各削1个相同大小的接口,将两者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当刀口产生愈伤组织后,将砧木从接口上方1 cm处将顶枝剪掉,将接穗从接口下方1 cm处剪断,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植株。

1、4压条繁殖

以2月进行最好。将根际

萌蘖条压入土中,若枝条太粗,可刻伤后再压。压后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可生根,当年秋季即可隔离母株,另行栽植。

1、5分株繁殖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植株根际的萌蘖苗带根掘出,另行栽植,或将整墩植株掘出分丛栽植。秋季分株需先假植,于翌年春季移栽。栽前对地上枝条进行适当修剪。

2栽培技术

2、1移栽

紫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栽植时需带上土坨,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 cm处截干,翌年即可开花。株距2~3 m,可根据配置要求进行调整。栽植时多选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径70~80 cm、深50~60 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 kg、骨粉100~600 g,与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盖1层土,然后放苗填土。

2、2水肥管理

紫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株施磷、钾肥不超过75 g、氮肥25 g。若施用厩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混拌,株施500 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10 d浇1次水,连续浇3~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1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华北地区4—6月是紫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防涝,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冻水[4]。

2、3修剪

紫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保留好更新枝。花谢后,如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2个芽剪掉,同时疏除部分内膛过密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树形美观,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可把病虫枝、枯枝、纤细枝剪去,并对交叉枝、徒长枝、重叠枝、过密枝进行适当短截,使枝条分布匀称,保持树冠圆整,以利翌年生长和开花。

2、4病虫害防治

紫丁香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等,可在发病前喷1~2次波尔多液,在灌丛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100 g。紫丁香主要害虫有蚜虫、袋蛾及刺娥,用40%乐果乳剂800~1 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 000倍液防治。

3参考文献

[1] 张姝媛,郭金丽,秦永生,等、华北紫丁香花芽分化期营养物质与核酸含量的变化[j]、华北农学报,2008,23(4):179-183、

[2] 张霞,马文海、紫丁香在北方干旱区的繁殖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10(3):41-42、

[3] 兰玉英、紫丁香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189、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4

丁香花喜欢阳光,也耐半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

1繁殖栽培技术

1、1种子繁殖

紫丁香的种子细小。为避免水分流失,果实成熟未开裂前就需采收。该花种子休眠时间较长,因此,11月间需用木箱挖坑埋温沙层中贮藏,放置于室外背阴地处理,于3月中旬播种。

1、1、1作床

种子怕水涝,因此,选择排水良好,比较干燥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作高床条播,做成长10、0m、宽1、50m、高15~2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铵150~225kg/hm2,并用退菌特150~225kg/hm2对土壤进行消毒。

1、1、2播种

处理过的种子经过催芽有30%左右咧嘴露白,4月下旬即进行播种,播种前,床面需喷水,第二天挖浅沟条播,上覆沙土1、0~1、5cm厚,并上覆塑料薄膜以增温保湿,15d左右出土,幼苗生长较缓慢,因此,在揭膜时应小心谨慎,除草、松土,配合喷水,少施肥,促进苗木生长,切不能用大水漫灌幼苗。

1、2压条繁殖

挑选健壮枝条,在枝条顶梢大约15~30cm处把树皮剥掉一周,剥皮后的伤口大约1cm左右,厚度以树皮刚好剥掉为限。剪取长10、0~30、0cm,宽3、0~7、0cm的薄膜,上面放些湿的园土,像包扎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扎紧,中间突起,幼苗大约4~6周后即可长出新根。当年秋季隔离母株,把枝条边根系一并剪下,就成为了一颗新的植株。

1、3扦插繁殖

可选用硬枝和嫩枝进行扦插。紫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1~2年生健壮枝条做插穗,直接插入温床遮阴,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温度高时要多喷,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70%~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插穗足够鲜嫩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生根物质。在遮阴条件下,每天喷雾3~5次即可,千万不能过度喷雾,否则易侵染病毒导致腐烂。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照射,但是光照越强,插穗的蒸腾作用就会越旺盛,消耗的水分也就越多,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越低。因此,扦插后必须遮阴50%~80%,等长出根后在逐渐移走遮光网。

1、4嫁接繁殖

采用芽接法。芽接紫丁香于7~8月进行,选用当年生健壮饱满枝条上的叶芽,砧木选用1~2年生紫丁香实生苗。在进行嫁接时,叶片要剪掉,只留叶柄,切T字形口;在芽的上方1cm处横切一刀,再从芽的下方约1、0~1、5cm处向上平削,消掉木质部。在砧木距离地面5、0~10、0cm处横切一刀,再从切口中间向下切长约3cm的立刀,然后把树皮剥开,将穗插入T字口内,紧密对合接穗与砧木,最后使用塑料薄膜条进行捆绑。

2移栽栽培技术

在种植穴位上施一层厚度约为4~6cm的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在覆盖上一层沙土将苗木放入,把根系与肥料分开,以免烧坏根系,回填土壤,确保根系被全部覆盖后再用脚把土踩实,浇透一次水,进行湿度管理;紫丁香喜欢干爽和略微湿润的环境。因此,在夏季高温期到来时因无法忍受闷热气候会进入半休眠状态。紫丁香最适合的生长温度是15~30℃,喜欢半阴环境,不利于在阳光强烈、闷热的环境下生长。在肥水管理方面,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可依据干旱情况,酌情浇2~4次肥水即可。紫丁香的移植选择在落叶期进行,中小苗带宿土,大苗带泥球。日常管理较简单,一般不需施肥,若施肥过多易影响花芽的形成,从而减少花开数量。

3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把病虫、瘦弱、过密、枯死等枝剪掉,合理保留更新枝。花后及时剪掉残留穗。修剪一般在秋后或早春进行,以保持株行美观。

4病虫害的防治

危害丁香花的病害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如叶枯病、萎蔫病等,多发生在夏季高温湿热时期,虫害有刺蛾、潜叶蝇、介壳虫等。因此,应着重小心,注意防治。

5观赏与应用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5

关键词 香紫苏;栽培技术;滴灌;新疆博州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91-01

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别名莲座鼠尾草、南欧丹参,为唇形科白苏属三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作物,原产欧洲南部,具有奇异芳香,可从茎、叶、花中提取香精,用作保健品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博州温泉h调整种植业结构,于2014年引进种植,并已成功推广近1 333 hm2。现总结博州香紫苏滴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香紫苏为直根系,茎杆四棱形,分生侧枝10~15个,叶片对生,叶片形状阔卵形有柄,花序腋生,2对花序合并成轮伞花序,花壳内花柱基生,有4枚坚果着生在胎座上,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胎座部位种子精油含量最高。香紫苏平均株高1、0~1、3 m[1]。

1、2 生长习性

香紫苏喜光、喜温暖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17 ℃、年降水量400~600 mm地区种植,生长良好。其种子只有通过春化阶段,次年才能抽薹开花。因此,最适宜种植在昼夜温差大的高海拔山区地带。土壤肥沃地块种植生长繁茂,盐碱地及排水不良地域种植生长不良[2]。

2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及布管

香紫苏对土壤适应性广,喜光,耐寒,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产量较高,选择土地平整、灌排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前茬作物为小麦、玉米、油葵、豆类、瓜类等。播种前撒施优质农家肥15、0~22、5 t/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硫酸钾120~150 kg/hm2作基肥,结合翻地,全层施肥。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选择幅宽124 cm的黑色地膜,滴灌带滴距30 cm,滴头流量2、4~2、6 L/h,1膜2管3行,播种、铺管、覆膜一次完成。第2年4月初,尽快铺设好滴灌支管、副管,连接好毛管。支管布局按照地形坡度大小、水源水量及压力计算,合理布局,直管间距一般为75~80 m。在出苗前,开机井试水、试压,确保滴灌系统部件正常运行。

2、2 播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倒伏、抗病的优良品种,种子应符合国家标准。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土壤上冻之前,临冬播种,自然春化,安全越冬。每穴播4~5粒,播种量6、0~7、5 kg/hm2,播种深度1、0~2、0 cm。采用一膜三行精量播种,要求播行端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无浮籽,株距18~20 cm,行距40 cm,理论株数124 995~138 450株/hm2,有效收获株数12、0万~13、5万株/hm2。铺设薄膜及滴灌带松紧一致,压膜紧实。

2、3 田间管理

2、3、1 查苗补苗。幼苗显行后,若缺苗断垄,及时催芽补种。与膜下种孔错位时,应及时破膜放苗封土,防止高温烧苗。

2、3、2 破除板结。香紫苏是双子叶植物,种粒小,幼苗顶土能力弱。第2年4月初出苗前遇雨板结时,要及时破除板结。

2、3、3 中耕除草。香紫苏全生育期中耕松土2次,中耕要求不伤苗、不压苗。为了改善土壤通透性,应及时铲除株行间杂草,除草以人工拔除为主,一般全年拔除杂草2次。

2、3、4 肥水管理。香紫苏从发芽到花期约120 d,滴水应视土壤肥力、质地、墒情及气候、植株长势而定,砂性土地或半砂性土地应坚持少量多次灌水原则。从现蕾到开花需50~60 d,这一时期需要足够的水肥,才能获得高产。①滴水:根据土壤质地及香紫苏需水规律合理灌水,一般全生育期滴水5~6次,5月中下旬开花前滴头水,每次滴水量525~600 m3/hm2,滴水总额为3 150~3 600 m3/hm2,戈壁地可适当增加。②滴肥:每隔15~20 d滴水肥1次,后期增施复合肥2次,每次滴尿素75 kg/hm2+水溶性磷钾复合肥75 kg/hm2,保持田间土壤表层湿润为宜,一水一肥,全生育期5~6次。

2、4 病虫害防治

香紫苏病虫害主要有造桥虫、地老虎、甘蓝夜蛾、根颈腐烂病。造桥虫防治,于幼苗期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3];地老虎、甘蓝夜蛾防治,于5月中下旬开始用5%辛硫磷乳油800~1 500倍液叶面喷雾;根颈腐烂病防治,灌溉后及时松土,可减轻或避免此病的发生。

2、5 收获

香紫苏一般在盛花期收获(花期6―7月),当初花期含油率达到0、10%~0、12%时即可适期采收[4]。如果留种(果期7―8月),则可在种子成熟时收获。一般在晴天早晨、傍晚收割,中午或雨天不割,鲜花采收应不超过14~15 d。 要求割茬均匀一致。 收获后及时加工,加工不及时的,需压窖储藏[5]。

3 参考文献

[1] 贾新太,高文、优质香料香紫苏叶龄管理模式技术探讨[J]、农村科技,2016(8):46-47、

[2] 郑玉彬,陈蓉、香紫苏栽培技术要点[J]、新疆农业科技,2005(2):37、

[3] 孙学忠、香紫苏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1989(3):39、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6

关键词:紫丁香;园林绿化;育苗技术;栽培技术

紫丁香在我国北方地区庭院、居住区、道路两侧以及草坪内均有栽种,其枝叶繁茂、花型美丽且芳香怡人,能够形成别致、清雅的景观。依靠这道美丽的景观,使紫丁香成为各大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观赏树种之一。为确保紫丁香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其绿化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应加强其育苗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紫丁香大量栽植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紫丁香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紫丁香属于木樨科,株高能达到4m,枝条粗壮没有毛刺,叶片较为宽广似卵形,通常其宽度大于长度,宽约5~10cm,叶片多呈基心型或截形,圆锥花序长度能够达到6~15cm,花冠形似长漏斗状,带有深浅有差异的四裂片,紫色花冠,花香浓郁。花期5~6个月,果实以蒴果为主,其上带有瘤状突起,当果实成熟时显黑褐色[1]。紫丁香是喜光树种,略耐荫,在阴地可以生长发育,但是会有花量稀少或者无花的表现,耐寒,抗旱,喜偏湿润、土壤肥沃、排水畅通的土壤环境。

2育苗技术

2、1选择与整顿圃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及灌溉设施完善的圃地,土层要尽量深厚、土壤肥沃、盐含量<0、2%,地下水位≥1、5m。于正式育苗前一年秋天整顿圃地,深翻20~30cm,将农家肥施在翻地中,施肥量控制在2500kg/hm2左右,投用硫酸亚铁9kg/hm2对圃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浇足浇透冬水。

2、2采集与处理种子

在9月上旬到下旬,紫丁香蒴果会从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在种子成熟后,尽早采摘。针对收集到的果穗,将其统一放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晾干。要求果穗堆放层厚≤5cm,每日翻动3次,直至观察到六成以上的蒴果开裂后,用木条对其进行拍打,以促进脱粒过程,自然风筛选净种。种子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把种子放进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后,去除漂浮的瘦小瘪种,反复进行3次,然后将适量2、5%硫酸铜溶液倒进容器内,进行搅拌消毒,2h后捞出种子,用清水连续漂洗3次后放于通风条件较好的阴凉处。甘肃省定西市雨热同季,降水量稀少且变率偏大,气候干燥,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d,年均降雨量350~600mm。在繁育紫丁香阶段处理种子时建议采用沙藏法,具体是在2月上旬到中旬,按照1∶3比例把种子和含水率为55%细沙搅拌均匀,使用木制箱统一盛装,于0~7℃条件下持续沙藏2个月,当预测有30%~40%种粒咧嘴露白时就可播种[2]。播种时间设定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并在春播前1d用50℃温水浸泡种粒、搅拌,捞出后就可播种。

2、3播种与管理

首先整地作床,高床尺寸为10cm×1、5cm×0、2cm(长×宽×高),床间距控制在35cm左右,清除杂物、搂平。结合定西市地势、气候特征,采用春季条播的播种方法,具体是在4月中下旬,把持续浸泡1d后的种粒捞出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15~20kg/hm2,覆土厚度以2cm为宜。

2、4田间管理

通常在播种后半个月左右便能出苗,当观察到幼苗出齐后进行间苗、定苗,留苗量60~65株/m2,苗量维持50000株/hm2左右。4月上旬到5月上旬对田间灌水1次,此期间顺沿播种带撒1次磷酸二铵,施用量控制在10~15kg/hm2。整个年间共计灌水6~7次,每次施肥以后均要进行覆土、灌水,6月下旬后加强灌水量的控制。自5月中旬起开始进行中耕除草,整个年间规模化除草3~4次,步入冬季以后整体清除掉田间残留的杂草、残枝败叶等。

2、5抚育管理

紫丁香栽植阶段要求带土坨进行,对其根系进行保护,留下25cm左右的短截。伴随苗木培育时间的增长,可以采用“隔行去行,隔株去株”的方法,以二次移植等方式拓展株行距。全面追肥次数以2次为宜,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6月下旬到7月上旬分别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kg/hm2、尿素15~20kg/hm2。2、6苗木出圃在起苗前7d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足底水,确保起苗、苗木分级、假植等过程紧密相连,尽可能缩短起苗与栽植时间。

3栽植技术

3、1移栽

在紫丁香早春芽萌动之前就进行栽植,栽植全过程要带有土坨,对局部枝条作适度修剪处理。通常栽植3~4年后能生长出大苗,修剪地上枝干,通常在与水平地面相距30cm的位置截干,第二年便能够开出花朵。将株距控制在2~3m,也可以参照现实配置要求做出微调整。栽植阶段通常选用2~3年生苗,栽植穴内径70~80cm、深度50~60cm[3]。各穴均要施加1kg腐熟的有机肥、100g骨粉,与种植土壤充分混合后作为基肥,于基肥上方再覆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回填土。

3、2水肥管理

紫丁香生产阶段对肥料的要求并不严格,严禁出现过度施肥的情况,借此方式规避徒长、控制开花量等。在花后每株施用磷、钾肥≤75g、氮肥25g左右。如果决定施用厩肥或者堆肥,一定要确保其彻底腐熟且与土壤均匀混合、搅拌均匀,每株紫丁香施用量以500g左右为宜。每年或者次年入冬之前施加1次腐熟的堆肥,以提高土壤内养分含量。苗木栽种后要灌足水,每隔10天灌1次,连续浇灌3~5次。每次浇水后进行松土保墒,这是促进土壤温度上升的可行措施之一,能为新根快速长出创造有利条件。以后每年春天、芽萌动以及开花前后均需要浇1次透水。定西市4—6月为紫丁香生长旺盛且开花阶段,每月均要对种植地浇灌2~3次透水,7月以后步入雨季时,要做好田间排水防涝工作。

3、3修剪

一般于春季发芽前修剪丁香花,通常是剪除密枝、畸形枝、干枯、病弱枝等,借此获得长势良好的分枝及促进其更新过程。花谢以后,如果不留种可以一并剪除残花连带花穗下方2个芽,还要疏除局部内膛过密枝,一方面有益于通风及提高透光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使树形更具美观,对新枝萌发与花芽形成起到促进作用[4]。落叶以后剪掉病虫枝、枯枝,对徒长、重叠、过密枝等适度进行短截处理,确保枝条匀称分布、树冠圆整,这是来年茁壮生长和尽早开花的重要基础。

3、4病虫害防治

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在紫丁香生长阶段较为常见,病种以凋萎病、叶枯病等为主,可以在发病之前喷洒1~2次波尔多液,把漂白粉撒在灌丛下方。蚜虫、袋蛾、刺蛾是紫丁香的主要害虫,可以采用25%亚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

4结束语

紫丁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与绿化价值,广泛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不论是在紫丁香育苗还是栽培阶段,均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在其他指标没有形成显著差异的情景下,通过撒播能明显提高播种面的生长量,苗木移栽以后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确保紫丁香健壮、茂盛生长。

参考文献

[1]李红霞、不同氮肥追施量对紫丁香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吉林林业科技,2019(5):3-6+12、

[2]李红霞、根外追肥对紫丁香叶片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19(3):6-9+13、

[3]姚志勇、紫丁香播种育苗及移栽试验[J]、甘肃林业科技,2019(2):33-37、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7

牡丹国色天香,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兰花清新飘逸……就算是不知名的野花也妩媚可爱。同学们,该如何夸自己喜欢的花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一下:

一、有的放矢地“夸”

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你夸呢?是美丽的色彩,还是诱人的花香,或者独特的品格……挑选某一特点有的放矢地描写它、赞美它。比如一位同学描写三角梅:“我爱三角梅,不仅因为它有秀美的外表,还因为它具有朴实的个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小作者写三角梅,正是爱它“秀美的外表”,更爱它“朴实的个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二、有条不紊地“夸”

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应该怎么夸它呢?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描写、推荐它。比如这位同学就先写阳春三月三角梅开放了,接着写绿叶衬托下三角梅鲜艳的色彩,再写三角梅的形状和它的得名,最后赞美三角梅的品格。习作按照“花的开放――花的色彩――花的形状――花的品格”依次写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三、活灵活现地“夸”

自己喜欢的一种花,你要如何夸它呢?我们不妨采用恰当的修辞,挑选优美的词句活灵活现地描写、渲染它。比如写三角梅:“花是三片椭圆形的小瓣,也许因为花是呈三瓣的,人们才叫它‘三角梅’吧。在花瓣中间,藏着三个黄色的花蕊。它们就像三只馋嘴的小蜜蜂一下子扑进了同一朵花里,正在津津有味地舔着蜜呢!”小作者介绍了“三角梅”名字的由来,并用小蜜蜂“舔着蜜”的来比喻花蕊,描写生动,富有情趣。

【例文展示】

我爱丁香花

湖北省南漳县安集中心小学 三(2)班 胡正坤

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丁香花。

从我记事起,我就发现有一种开在树丛间的小花,它好香好香,但香味却并不刺激。爱养花的爷爷告诉我它叫丁香花。每当阳光明媚的春天来到时,丁香花是最早开放的。无论是在爷爷的小院里,还是在小镇的街道旁,或在我们可爱的校园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丁香花的骨朵儿是紫红色的,一串串的,好像熟透的红高粱。它开放的时候,花瓣先呈现淡粉色,接着就变成淡紫色,星星点点,像天上的星星,让人看也看不够。丁香花香气幽远,离得很远就可以闻到。每当丁香花盛开的时候,家乡的村村寨寨到处飘荡着浓郁的香味。沐浴在春风里,一缕缕花香沁人心脾。

丁香花是家乡的报春花。我爱丁香花,我爱它淡紫的色彩,我爱它醉人的芬芳。丁香花是家乡的象征,丁香花是家乡的名片。

一株紫丁香作文篇8

关键词:丁香;播种;育苗;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5、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89-02

丁香又称百结,因花细长如钉、花香四溢而得名。我国栽培丁香历史悠久,也是其起源地之一,资源丰富,品种较多。丁香树形优美、适生性强,适宜栽种范围广。花形硕大繁茂,花色优雅清淡,姿态美观秀丽,花香芬芳宜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种植方式简单易掌握,是园林庭院绿化种植的重要树种,被选为西宁、呼和浩特、哈尔滨等市的市花。笔者结合实际介绍丁香播种育苗技术及其在园林中的运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1 生物学特性

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株高2~8m,习性强健、易存活;单叶对生,少数轮生,形为椭圆或披针形,叶柄明显;花期为5~6月,两性,漏斗状,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较大,花开茂盛繁多,成簇开放;花萼小,呈钟状,花萼肥厚,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花蕾呈镊合状排列;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花色淡雅,有白色、紫色、紫红色、蓝紫或蓝色,富油性;从花中可以提炼出丁香油和丁香酚,味辛辣,有麻舌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结果期为7月,为扁状蒴果,9月种子成熟为黄褐色,扁平有翅,子叶呈卵形。丁香喜光照,耐阴,抗寒耐旱,耐贫瘠,抗病虫害。

2 播种育苗技术

2、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丁香的种子从绿色转变成为黄褐色时即为成熟,一般在9月,应挑选15a生以上生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株作为母株,选择籽粒饱满圆润、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可连枝条一起采集。种子采后不要暴晒,应放在通风的室内,平铺阴干。当蒴果有2/3开裂时,进行脱粒处理,在此过程要挑去杂物、空瘪的种子,阴干后贮藏,时时翻动避免潮湿造成烂种。在翌年春季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入30~40℃的温水中浸泡1~2d,时时搅拌,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在每次换水时再进行一次筛种,将干瘪、病虫害的种子剔除,将剩下的种子捞出进行消毒,然后放在潮湿的沙子或锯末中,并用塑料膜盖好,当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如果是在秋季播种,可采后直接使用,但是切忌暴晒。除了播种育苗外,丁香还可使用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等法进行繁殖。

2、2 土墒整理与播种方法 丁香耐旱忌涝,湿热,怕酸,对土壤要求不高,可在阴处或半阴处生长,适宜栽种在排灌良好、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中性沙质土壤,但是肥力过大会影响植株开花。在土墒整理时除了深翻细化、清捡杂物、疏松土质、杀菌消毒外,一定要将地整平,切忌出现低洼地块,形成积水。整地可按照长10~12m、宽1、5~2m、高20~25cm作床,也可开沟播种,行距为12~15cm,粒距4~6cm。虽然植株不喜欢大肥,但是为了给丁香提供所需的肥料,应在每年冬季施加一次腐熟堆肥,作为在播种前的基肥,施肥时间可在地块规划时,应根据丁香喜光耐阴的特性合理设计种植园的布局。春季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虽然秋季也可播种,但是不如春季出苗率高。播种的行距保持在20cm,播种量控制在10~12kg/667m2,播种后轻轻覆盖一层土,12~15d即可出苗。

2、3 施肥与浇灌管理 丁香的适生能力极强,可在肥水管理上稍微粗放一些,但在播种前一定要做好基肥施加工作,以腐熟的粪肥或火烧土为主,以减少后期施肥的工作量。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过多过勤,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旺长,影响开花,但要注意磷、钾、氮肥的比例均衡。丁香耐寒耐旱,需水量不大,也不要勤浇,每月灌水1~2次。撒种后要浇透水,并持续2~3次,以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成活率。幼苗出齐后再轻浇水1次,但不要灌水过早,以免淤苗。幼苗不宜过于干燥缺水,在干旱时期应适量淋水。除此之外,可根据天气状况和土质条件,对排灌工作进行掌握,避免积水造成病害、烂根或植株死亡。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家乡名人作文(精选8篇)
  • 下一篇:亲情故事作文(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