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3-08-26 栏目:写作范文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1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园的食品卫生工作历来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人,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列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成立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副园长、分管安全卫生工作)

×××(副园长)

组员:左应文、李志云、刘晓玲、郑筱敏、马荣春、赵丽心、徐崇应

2、层层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人:

总责任人:×××

具体责任人:×××

大班组责任人:×××

中班组责任人:×××

小班组责任人:×××

后勤组责任人:×××

各班责任人:班长。

3、分别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景教字〔2009〕35号文件及普教基发【2009】10号文件《××市教育局转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预防春夏季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更的预警公告的通知》、景教字[2009]37号文件、景教字[2009]40号文件《××傣族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学习××傣族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和××傣族彝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公告《关于防范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公告》,做到随时提高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意识。

4、组织教职工特别是后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饮食卫生“五四”制度》等有关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教职工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切实认识到幼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二、完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制定完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制度

共制定并上墙10个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即《饮食卫生制度》、《餐厅卫生管理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食品粗加工管理制度》、《库房原料管理登记制度》、《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卫生检查制度》、《个人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与健康检查制度》、

2、食堂卫生管理

保持食堂内环境整洁,有“三防”措施,室内无苍蝇、无灰尘、无蟑螂、无鼠迹,坚持每天大扫除,做到地面、用具见本色;食堂室内室外卫生实行分片包干,保持用具清洁、干净,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明确任务,坚持做到:墙壁、屋顶经常清扫无黑垢、油污、蛛网,门窗干净明亮;纱窗完好,无灰尘油垢,餐具清洁明亮。厨房用具(砧板等)和餐具每餐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清洗后存放在保洁橱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和用具,不违规使用和强行工作;工作人员下班前认真检查门窗水电,防止火灾、失盗、投毒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安全。

3、食品采购、加工、存放管理

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存放等关口的管理,确保所购食品和原料卫生安全,符合国家卫生要求,采购时坚持索证索票,并进行验收登记。存放食品和原料的场所有专人管理,非直接工作人员不得接近;厨房内设有专用洗刷水池,盛放生、熟、浑、素食品的用具严格分开,摆放整齐,加工生、熟食品的砧板及刀具有明确标志,严格生熟分放和加工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饭菜单日制作,当日食用制度,以防隔夜饭菜对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教师要严把喂养关,杜绝把过期、变质、腐烂的食品让幼儿食用。禁止采购、加工制作和出售野生菌、四季豆、发芽土豆和凉拌菜。

4、个人卫生管理

上岗人员都持有有效的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严格检查个人卫生“四勤”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上班时必须到更衣室进行更衣,摘除任何首饰,每天检查食堂人员穿戴工作衣帽情况;加强有关健康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学习,增强防范意识,出现传染性疾病时,立即隔离治疗,待恢复健康后再回该岗位工作。

5、饮用水管理

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坚持一年清洗两次,每学期开学前请自来水厂人员进行认真清洗,水池加盖加锁。幼儿饮用卫生达标合格的云海山泉桶装水。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2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各项规范化管理之中,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学校先后成立了卫生安全工作小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等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法规,逐一落实卫生安全制度,先后制定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晨检制度》《消毒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传染病病愈返校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水管理规章制度》《食堂管理规章制度》《食堂岗位责任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使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学校领导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主管校长经常组织开展工作,使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的格局,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全校师生人人讲食品卫生安全,时刻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每位教职工都自觉承担对学生卫生安全教育的责任,并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有效地遏制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卫生安全基础设施

我校食堂基础设施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分块,无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机会。副校长亲自抓食堂管理工作,严把采购关,确保优质、安全的食品输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上岗,定期参加培训,养成良好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就餐环境、食品储藏、加工、餐具消毒、保洁等环节的卫生监督。食堂重地非本食堂人员禁入,严防投毒等突发事件发生。学校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食品为宗旨。

四、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创建健康科学的育人环境

学校领导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校园环境高品位,一景一处都育人”如气势宏伟的校门、“拥抱未来”大型雕塑,校风、校训,先进的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水泥篮球、排球场地,洁净的人行道及大面积的绿化花园和设计先进的喷泉,校园环境已达到“绿化、美化、亮化”标准。学校被评为部级绿色学校,学校共有90多间教室,所有采光照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平均照度150XL,教学设备先进,学生课桌椅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教室及宿舍环境洁净,食堂、卫生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人人讲卫生,学校以年级部为单位做好室内外卫生检查及个人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班级积极争创卫生流动红旗,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

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健康教育是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首先,健康教师上好每两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健康知识。其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利用板报、传单、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安全知识。每学期举办一次卫生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以卫生安全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卫生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学生们掌握了许多卫生安全知识。通过学习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认识食品标识,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知识,使学生能够发现食品中不安全因素,拒绝不安全食品,不断地形成科学的、安全的、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了学生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卫生安全工作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真正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我们的体会是:校长高度重视、亲查督办是关键;分管领导或后勤主任依法依章加强管理是根本;坚持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自身防范能力是基础;从业人员高度的责任、真诚的服务意识是此项工作取得胜利的保证。只有保证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家长才放心,学校才安宁,社会才和谐,教育才能让人民满意。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3

[结果]上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从业人员行为受年龄、户籍、文化程度、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食品加工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食品安全知识水平、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硬件条件及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均有待提高。

[结论]改变从业人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各项行为影响因素并应用行为改变理论,使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食物中毒得到有效预防。

关键词: 餐饮业;食物中毒;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促进;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 R 155文献标识码:A

餐饮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品行业。餐饮业又是食品安全风险极高的行业,由于加工原料和供应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又多以手工操作为主,使餐饮加工中可能引入危险因素的环节相对较多,保障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对于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意义重大。WHO认为,全球范围大部分食物中毒的原因仍然是由于食品加工处理不当所致[1];2000―2004年上海市发生在餐饮业的食物中毒中,因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占餐饮业同期起数的79、0%,人数的79、5%。因此,使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对于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调查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以下称食品安全行为)及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态度、环境等因素的状况,分析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和有效预防餐饮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5年4―5月,在上海市所有19个区县内调查各类餐饮单位1 070家,餐饮业食品从业人员578人(来自1 070户餐饮单位中的55家)。

1、2抽样方法

1、2、1餐饮单位各区县均抽取2、5%本区县内持食品卫生许可证餐饮单位(各类餐饮单位数量亦为本区县内本类单位数量的2、5%)。餐饮单位分类参照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1、2、2从业人员在被调查单位中分层抽取各种类型、规模的餐饮单位共55家,开展从业人员(不包括餐厅服务员)调查(包括3个以上工种的人员)。

1、3调查方法和内容

1、3、1食品安全行为调查餐饮单位现场食品卫生状况代表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结果,本调查将其作为间接反映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指标。现场食品卫生状况采用《上海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评分表》作为调查表,调查结果为每家单位按评分表所得的现场食品卫生状况扣分值。

1、3、2行为相关因素调查

① 餐饮单位:采用调查表进行,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硬件条件(包括5个重点环节13项内容)、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员等,结果为每家单位按《上海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评分表》所得的扣分值)。

② 从业人员:分别采用调查表和焦点组访谈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人员基本特征、餐饮业食品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的态度、预防食物中毒的自我评价、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工作中是否存在困难及具体体现、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评价等。

1、3、3行为、知识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分别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用SAS 8、01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因素(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食品安全行为

1 070户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平均扣分值为23、4分(见表1)。

2、2行为相关因素

2、2、1从业人员

① 人员基本特征:578名被调查从业人员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63、5%和36、5%,本市和外埠户籍分别占50、9%和49、1%,平均(中位数)年龄和从业年限分别为29周岁和5年,所属单位类别、文化程度、从事工种分别见表2~表4。

② 食品安全知识水平:578名从业人员对于8类食品安全知识测试题总体回答正确率为67、4%。其中食品卫生常识、食品加工、加工操作与食物中毒关系、食品变质与食物中毒关系4类试题的回答正确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个人卫生、食品保存、餐具消毒、预防食物中毒关键措施等反映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技能掌握状况的4类试题回答正确率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③ 预防食物中毒的态度:578名从业人员中,95、8%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定不能发生”,认为本单位领导层对预防食物中毒工作“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分别占92、4%和5、9%。绝大多数的餐饮单位和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性有相当的认识和重视。

④ 预防食物中毒的自我评价:578名从业人员中,认为自己对食品安全知识掌握“非常好”或“基本可以”的分别占35、6%和52、1%,对本人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的评价“非常好”或“基本可以”的分别占49、7%和43、4%。

⑤ 预防食物中毒中存在的困难:578名从业人员中有260名(占45、0%)认为存在一定困难(见表6)。有25、3%的从业人员认为“学到的知识是理论上的,与实际情况很难结合”,占困难的首位。

⑥ 食品安全培训:从业人员目前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接受培训(80、1%)和自己看材料(12、5%);578名从业人员中仅有23名(占4、0%)自称未曾接受过培训,未接受的原因包括从事食品行业工作不久、单位没有组织过、没有机会接受培训、不懂等。培训的主要方式以理论授课占首位(48、5%),其余包括看录像(19、6%)、看书面材料(14、2%)、实地操作练习(11、7%)等。66、6%的从业人员认为政府采取的预防食物中毒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这一比例高远于“实施处罚”(16、3%)和“进行奖励”(16、8%)。

⑦ 焦点组访谈:相当部分从业人员认为他们单位领导层的“重视”仅仅是希望不发生食物中毒,而不是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应使单位领导层真正地加强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目前开展的培训基本上是企业在领证前和从业人员体检时由监督部门组织进行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反映其单位未开展日常食品安全培训。

目前在领证前和体检时统一组织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从业人员较难完全接受和理解。从业人员培训的内容要结合实际操作,形式要活泼多样。

监督机构日常的检查对于促进企业开展自身管理的作用不持久,因此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要和日常检查相结合。

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应规定文化程度极低或无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加工操作或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岗位。2、2、2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硬件条件和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调查结果见表7、表8。

2、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个人基本特征关系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与以下因素均显著相关(P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从业年限和文化程度的上升,知识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其他各项因素无显著关系(见表9)。

1: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试题回答正确率)以等级计;2:从业年限以年计; 3:户籍:本市=1,外埠=2; 4:文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编号1~52、4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状况与个人基本特征、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及食品加工硬件设施、企业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关系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与以下因素均显著相关(P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年龄、文化程度、试题回答正确率与硬件条件符合率的上升,行为扣分值呈下降趋势,户籍与行为扣分值亦有关,其他各项因素无显著关系(见表10)。

3讨论

3、1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国外研究表明,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受到其知识水平、个人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同样证明了该观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受到包括年龄、户籍、文化程度、试题回答正确率与食品加工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国外研究同时认为,食品安全规范只有在给予适当的管理文化时才能得以较好执行[3],本研究中企业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未纳入,可能与在评价该体系中所考虑的因素较为简单(只有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两项),尚不能全面反映管理体系状况有关。

3、2行为相关因素状况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食品卫生知识的总体回答正确率较低,反映食品安全技能掌握状况的试题更低。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对本人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规范执行情况评价相当好,两项指标均大大高于其实际水平。由于大大高估了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从业人员按照自认为正确而其实为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具有相当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和食物中毒隐患。

创造各种物质、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环境,使从业人员采纳预防食物中毒的行为客观可行,是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得以持久改变的重要手段。调查同时表明,本市餐饮单位食品加工重点环节硬件条件和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都亟待提高。

66、6%的从业人员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但当前大部分餐饮单位平时不开展自身食品卫生培训。45、0%的从业人员表示自己在预防食物中毒工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其中“学到的知识是理论上的,与实际情况很难结合”占首位。表明目前在培训的开展和方式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3、3改变不安全行为建议

WHO认为,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改变其不安全操作行为的良好手段,相比其他措施,教育培训所花费用更少,但却能够获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持久改变,因此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比[2]。餐饮业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但可以使其更好地掌握食品安全操作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意识。

目前,国内对于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手段主要是开展监督检查,以发现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对保持环境卫生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1],并且实施检查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频度总有极限,本研究中有从业人员认为检查即使会带来行为改变也只是暂时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采用对行为干预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餐饮业食物中毒的发生。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4

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总结一:

为了响应学校关于食品安全卫生教育的号召,我班举行了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做好学生食品安全卫生教育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教育,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每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此次的主题班会要求全员参加。此次的班会开展的有条不紊,班里同学就各个热点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以下就是班会的具体流程:

首先就关于食品安全知识问题的重要性,班长做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视频,让大家更加注意饮食的卫生及安全。

班会分别就三个问题依次进行了探讨。

1、不安全的饮食会导致什么后果?

2、 我们怎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注意饮食的卫生及安全。

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听的很认真。

为防治食品安全的隐患,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应做好管水、管食品、灭苍蝇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自己也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以下几点应提醒大家注意: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志,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 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使用变质、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别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等等均不能食用

3、 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 自己的餐具要洗净消毒,不要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5、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饮食的卫生与安全是一方面,搞好个人卫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到“三勤”、“三常”、“二不要”即勤洗手,常剪指甲,勤洗澡,常换衣服,勤洗头,常理发,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喝酒。

班会总结:

食品安全与我们密不可分,我们要时刻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互相交流经验,班委也同样要作案后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增强了我们的安全卫生知识,我号召全体同学将卫生知识落到日常生活学习上。同时策划与组织这场班会也训练培养了班委的管理领导能力,为日后的班级工作奠定了一定得基础。

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总结二:

根据《自治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开展XX年食 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桂食安委[XX]4号)精神,为加强我市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精心组织开展了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高潮,取得显著成效。

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方案,并向市政府有关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食安委副主任为副组长,食安委员各成员单位的一名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转发了《自治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开展XX年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桂食安委[XX]4号),印发了《**市XX年食品安全宣传月宣传咨询日活动方案》,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好宣传月活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短信、板报、会议、宣传小册子以及上街、下乡宣传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宣传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共出动宣传人员1700人次,宣传车辆320台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食品安全信息10000条,散发宣传资料和小册子51000份,在各级新闻媒体共播发食品安全新闻稿42件,刊登食品安全综合信息3期,刊登食品安全小知识9期。

二、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9月9日,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组织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质监、教育、商务、农业、水产畜牧、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商业大厦南门广场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设立专家咨询台和假劣食品展示台,散发宣传资料,组织文艺表演和食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的形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辨别假劣食品常识、食品安全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活动由市食安委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吴志新主持,市政府副市长傅昌波、副秘书长郝青丽亲临宣传现场,副市长傅昌波作了启动仪式动员讲话。傅副市长在讲话中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坚持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并举,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分子坚决给予打击,要通过各种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的提高,扎实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为全市人民打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参加活动的有关领导及现场群众在“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横幅上签名。宣传咨询日当天,全市共接受群众咨询达7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小册子26000多份。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5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900人,校园周边有小卖部两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层层签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记录。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6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镇人民的消费安全。我镇积极成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教文卫镇长任副组长,组员由教文卫办、农办、工办、教辅室、卫生院等部门组成,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与此同时,各行政村、卫生院、学校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监管小组,充实了镇二级监管责任网络,使食品药品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体系。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明确了镇、村、单位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制造氛围

今年以来,我镇以维护群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依托新闻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在四月上旬,在镇广播电台开设“食品安全之声”专题节目,设食品贮存要求,居家食品卫生等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二是组织开展大型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在全镇1000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讲座,传授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发放相关知识宣传册子1000余份。三是建立基层宣传队伍。以各村食品联络员为基础,镇食品领导小组提供宣传资料,村联络员免费发放到户。目前为止,镇食品监督小组制作《食品安全群众健康》的宣传小册子3000余份分发到村企单位。同时在各村设立知识宣传点,村民可免费索取相关宣传资料。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不仅提高了我镇食品药品小组的自身影响力,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饮食安全,同时通过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安全经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我镇更好地开展食公文写作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另外,我镇根据工作情况,做到上情下达,信息互通,做好信息上报工作,目前上报各类信息近10篇。

三、明确目标,加大整治

1、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结合我镇生态旅游乡镇建设的目标,同时又是天下玉苑景点的旅游旺季,为保障群众和游客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五一”黄金周和杨梅节期间,我镇食品药品办公室在镇村两级单位提前安排落实节日值班人员,并要求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有事必应,有人负责。同时对卫生院作好部署,制定食品安全急救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另外会同陆埠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景点及周边的餐饮单位和6家农家乐进行了专项检查,共计检查餐饮单位21户。检查的重点是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操作流程、持证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另外还对地方特色食品、方便食品、熟食制品、酒类及饮料等进行了检查。检查表明,个别餐饮单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加工操作场所简陋,食品处理区相关场所混在一起,防蝇防尘设施缺少等等,根据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我镇马上对20余家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专业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具体有食品设施卫生、饮食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餐具的卫生、食物贮存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等。通过学习培训,使餐饮负责人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卫生知识。通过检查培训。两个节日期间在我镇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2、开展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全面推进校园食品管理和校园放心店建设,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上半年,我镇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这次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是校园的食堂现状,重点是食堂的管理模式、设施情况、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校园周边副食店、饮食摊点的安全情况,重点是证照情况、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三是学校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使用情况,重点是供水来源、用水质量、监测情况等。通过检查要求对校园食品达到设施设备、经营现状、卫生状况、人员素质四清楚,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的整治规范措施提供全面的基础资料。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临时帮忙的从业人员无有效健康证;个别学校存在供应隔夜菜的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要求及时改正,并要求学校领导对食堂要常开展检查,做到常组织、常整改、常清洁。

3、配合各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①今年我镇加大禽流感疫情期间的食品卫生工作,为防止禽流感通过食物传播,我镇食品药品办公室检查了各类餐饮单位是否出售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肉及其制品,并对禽流感疫情期间的食品卫生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等途径大量宣传,做到防患于未染。②配合药监局开展了一次医疗机构和药品市场的专项整治,为保证群众的用药安全,6月份对我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和药店进行检查,此次检点是购进药械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制定适合本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械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合法供货方档案;药品储存保管是否符合要求等。。经过检查,规范了药品市场的管理,加大了打击力度。[Page]

上半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工作还是不容忽视。下半年我们准备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责任追究。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不能放松的工作,镇村两级监督小组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切实为民办实事,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对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二是营造宣传声势,扩大宣传覆盖。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的有效途径,利用村级网络力量和宣传园地,拓宽宣传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教育,创新宣传形势,比如说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参与食品安全宣传。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7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院在年初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福利中心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管理人员为成员,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一次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出的过期、变质物品、自制泡酒等统一进行销毁处理,尤其对部分饮酒老年人进行重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主要对福利中心内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卫生状况的监督和上报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福利中心食品安全监管的业务工作;做到机构、人员、设施到位,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层层落实,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行之有效的进行,使敬老院食品安全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使福利中心每个成员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定期召开全体老年人会议、服务人员会议、食堂从业人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食品卫生法》、《敬老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让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明白“安全责任无小事”的道理。教育食堂从业人员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小到一棵菜、一粒米、大到一顿饭,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真正做好防范于未然,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三、积极落实好上级布置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

一是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围绕“保障食品安全,建设和谐敬老院”的主题,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委员会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老年人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二是召开食品安全主题会议,采取专人讲解、案例分析、同伴教育的形式,交流分享食品安全的经验。

三是举办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卫生与健康》宣传栏,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介绍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

四是对社会福利中心食堂负责人及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食品采购关、加工关、储藏关、消毒方面的相关知识。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日常行为规范培训,不断提高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四、狠抓食堂规范化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一是在原材料方面做到由专人到指定的长期供应点采购,设置专门的原料验收员,经验收,腐烂变质等不合格的原料坚决不予进入福利中心食堂,有专门盛放原料的容器,不让原料被污染,有原料加工场地,并做到荤素分开。

二是在食品储藏方面做到食品分类存放,排列整齐,有食品货架和货柜,并做到离墙、离地存放,仓库做到干燥、通风通气,有防潮、防霉措施。

三是食品制作及餐间做到通风透光良好,给、排水方便合理,地面无积水,天花板光滑整洁,无霉点,无蜘蛛网;灶台及分餐台保持无污渍,设有防蝇、防虫、防尘的卫生设施,有青菜浸泡池。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篇8

一、基本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900人,校园周边有小卖部两间,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健康证持证率100%。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层层签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平时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记录。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清明节的来历作文(精选8篇)
  • 下一篇:怎样学习高中数学(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