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父母的私房钱(6篇)

时间: 2023-11-11 栏目:写作范文

父母的私房钱

我的“小金库”,改善了父母的生活

当年和徐亮恋爱时,我有些自卑。论家庭,他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论文凭,他是名牌大学硕士生,而我只是个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论相貌,徐亮也是仪表堂堂。当初徐亮对是否和我处对象还有些犹豫,他妈见了我一面后,就对他说:“这姑娘踏实、稳重,不错!”看到母亲对我这么认可,徐亮也放心了。

可我却有个让人操碎了心的娘家:我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里经济不宽裕,还有个被宠坏、吃不得苦的弟弟。恋爱时,徐亮第一次登我家的门,便大度地说:“你家里条件差,该帮的时候咱们也得帮。”这句话让我颇为感动。婚后,徐亮把工资卡交到我手上,让我掌管家里的“财政大权”,他薪水丰厚,我俩每月收入加起来有1万多元。想到父母身体不好,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就想帮帮他们。于是,我专门为我的父母开了个账户,每月定期存进去两三千元。有时单位发了奖金,我也存到父母的账户里。为了防止被弟弟拿走挥霍,我再三叮嘱母亲,这笔钱没有我的同意,谁都不能动。

2011年9月,我“小金库”里的钱已相当可观,便决定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环境。父母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墙漆剥落,水泥地到处裂缝,家具也破旧不堪。徐亮第一次登门时,还开玩笑说:“到你家一看,简直回到了旧社会!”我决定拿出钱来为父母装修一下房子。

一个月后,房子装修好了,我又为父母添置了一些家用电器,原来破旧不堪的家里焕然一新。住进装饰一新的家,父母心情舒畅,开心之余,他们就向邻居夸赞我是个好闺女。

替娘家做这些事情,该隐瞒的地方我都没向徐亮说实话。他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平时见我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月还把家里的收支做成明细账给他看,对我一百个放心。平时,生活上的琐事我很少让他操心,他对我十分满意。一次,徐亮在家里喝了点酒,看着我忙个不停,便不由自主地夸赞道:“还是我妈有眼光,有你这样的老婆真是我的福气啊!”他的话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日子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几年,我和徐亮的感情依然牢固,唯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利用他对我的信任,每月都往自己的“小金库”里存钱。有两个月,我硬是忍着没往里存钱。谁料第三个月,我母亲冠心病发作住院,花去了2万多元。徐亮对我说:“你家条件不好,住院费咱掏一半吧!”虽然我嘴上对徐亮说着“谢谢”,暗地里却从“小金库”里又拿出1万多元,替父母掏了全部住院费。母亲出院后,想到父母年逾花甲,又没多少积蓄,我还得为他们的养老多做考虑,于是,我又开始往“小金库”里存钱。转眼三年过去了,我“小金库”里的钱已达到六位数。

关键时刻,我没有“拔刀相助”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世事难料,我和徐亮也遇到了经济危机。

2012年,女儿出生后,家里不但支出大增,两居室也显得拥挤了。看着一直往上涨的房价,我俩斟酌再三,决定买个大房子。半个月后,我们相中了一套复式楼,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差30万元。公婆知道后,主动把这笔钱拿出来,才算凑齐了房款。

房款筹齐,装修的钱还没有着落。这时,我“小金库”里的钱完全可以拿出来应急。可我总怕父母万一有什么不测,没有足够的钱应付,还是不舍得动用。我向徐亮建议:“反正咱也不急着住,等凑够了钱再装修吧。”徐亮答应了。

正攒装修款的时候,徐亮那边又出了事。7月中旬,他开车回家时撞倒了一位老太太,老人在医院里躺了两个月。为了图省心,徐亮和老太太家人签了个一次性解决协议:徐亮拿出8万元作为补偿,就和此事撇清了关系。

按照协议,那8万元赔偿款3天内付清。徐亮问我家里还有多少钱,我拿出两个月的收支账目一合计,说目前只能拿出2万元。徐亮叹了口气,说:“看来真得开口借钱了!”我了解徐亮的性格,他从小到大没缺过钱,从不知道借钱是什么滋味儿,让他借钱真是难为他了。那天夜里,徐亮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也满腹心事。我知道,这时候我该拿出“小金库”里的钱替他分忧,可我又有点犯难:突然拿出这么多钱,怎么向徐亮解释?说是私房钱,他肯定责怪我辜负了他的信任,这样会影响夫妻感情。可不拿出来,又觉得有困难不帮,没有一点夫妻情义。

第二天,我和徐亮的气色都不太好。徐亮以为我替他过多担心没睡好觉,就安慰我说:“老婆,借钱的事你不用操心了!”他的话让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便内疚地点了点头。这时,我更没勇气说出那笔私房钱的事了。

那天正好是双休日,徐亮整整一天都在打电话借钱。他的朋友不少,有钱的亲戚也多,可真到张口向人家借钱时,对方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弄得徐亮很沮丧,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关键时刻能帮忙的人没几个。看着徐亮摇头叹气的样子,我心里又别扭又心疼。到了晚上,徐亮终于落实了6万元的借款。饭桌上,他情绪低落,叹着气对我说:“没啥都不能没钱,以后就是把我杀了也不想借钱了!”我心虚地安慰他:“老公,别难过,我以后好好理财,让你再也没有借钱的机会!”经过几个月的省吃俭用,我俩还上了那笔借款,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2013年3月初,母亲打电话让我回家商量事情。原来,弟弟大学毕业后经常换工作,连自己都养不活。后来,他和一个同学想自己创业,加盟一家快餐店,加盟费需要6万元。弟弟拿不出这笔钱,母亲就想到了我。

道歉加行动,终于度过婚姻危机

母亲替弟弟提出借钱的要求后,我还实地调查了一番,觉得他从事的项目可行,就从“小金库”里拿出6万元钱给了他。半个月后,他的快餐加盟店就开张了。

一天,徐亮开车路过弟弟的快餐店,就进去看了看。和弟弟聊天时,弟弟无意中把我给他6万元钱的事情说了出来。徐亮一回到家就质问我借给弟弟那6万元钱的来路。我一听头都大了,直骂自己糊涂,给弟弟钱时忘了叮嘱他保密。但事已至此,我只得如实把存私房钱的事告诉了徐亮,并一再说明这是为了父母日后有保障才存的钱。

原以为徐亮会谅解我,没想到他勃然大怒,说他不在乎我偷着攒钱孝敬父母,他气的是我辜负了他的信任,看着他到处求人借钱却无动于衷。说到激动处,他连掐死我的心都有了,而我无力的辩解更显得苍白。本以为他发泄一下就过去了,没想到他不依不饶,跟我闹起了分居,说我让他找不到家的感觉了,干脆离婚吧!我哭求他也没用。

一周过去了,徐亮的态度始终没有松动。我知道我“见死不救”的行为伤了他的心,要想取得他的原谅,就必须拿出诚意和行动来。想到徐亮仍对我有抵触情绪,我决定写封信真诚地向他道歉,把自己当时没拿出那笔私房钱救急的纠结讲出来。并说那件事情后,我一直很内疚,但我不想放弃婚姻……

信写好后,我悄悄把它放进徐亮的公文包里。那天下班回到家,我注意到徐亮的脸色有所缓和,但仍不愿和我说话。当天晚上,我又把考虑成熟的家庭经济合约写了出来,这份合约的大致内容是:一、共同财产共同使用,阳光记账;二、资助家人本着“先老后小,帮急不帮穷”的原则,对弟弟的借款按时收回,以免他养成依赖心理;三、实行对等原则,对公婆要更加孝敬。写好后,我又悄悄放进徐亮的公文包。第二天下午下班后,我找徐亮说话,他不再板着脸了,开始用简单的话语来回应我。

2013年3月8日是婆婆60岁生日,我拿出1万多元钱给老人买了台多功能按摩椅,并张罗着为婆婆办生日宴。婆婆很开心,酒席上当着众多亲戚朋友的面夸我懂事孝顺。徐亮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的脸顿时红了。我清楚,徐亮和我闹分居表面上看是钱的矛盾,实际上是他对我产生了信任危机。我知道,我必须改变自己。此后,在对待双方家人方面,我多为婆家做事,给婆家的孝敬钱多过了娘家,公婆对我夸赞的次数多了,徐亮的脸色也由阴转晴,我俩的关系逐步得到了缓和。

父母的私房钱篇2

法院经过开庭审理,依法确认王鹏飞和李卫东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李卫东和王鹏飞各自返还所取得的房产和卖房款,同时驳回王鹏飞父母的诉讼请求。

点评:

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王鹏飞在婚后即使是用自己积蓄的私房钱购买的房屋,也系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购买的房屋在法律上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产权证上也只登记了王鹏飞一个人的名字,但并不等于说房屋产权就只属于他个人所有,除非夫妻双方对此有特别约定。

本案中,李卫东是王鹏飞的好朋友,对王鹏飞已婚并分居的情况是明知的,并且也知晓房款是王鹏飞积蓄的私房钱。但婚姻中的财产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使是双方分居但没解除婚姻关系期间购买的财产,仍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因此李卫东和王鹏飞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是善意的。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李卫东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与王鹏飞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损害了张小玲作为财产共有人的合法权益,应属无效。王鹏飞和张小玲离婚并不妨碍张小玲主张所有权,并且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人民法院正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作出了合同无效的判决,对李卫东主张房产证上产权人是王鹏飞,王鹏飞有权出售房屋,其系善意第三人的说法和张鹏飞的起诉已经超出诉讼时效的说法不予支持。

该案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即王鹏飞父母能主张房屋所有权吗?经过法院审理查明,王鹏飞父母确实在王鹏飞购房时出资8万元(有银行凭据为证),但这不能成为王鹏飞父母主张所有权的理由。按照我国建设部所发的《城市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唯一合法凭证;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因为房屋产权证上没有记载王鹏飞父母为共同共有人,因此只有在王鹏飞和张小玲认可其系房屋共同共有人的情况下,他们才能取得共同共有人身份。

在本案中,王鹏飞父母出资8万元,只能认定该款项为借款,而非共同购买住房的房款。虽然王鹏飞认可父母出资系共同购买住房,但鉴于王鹏飞与其父母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没有其它证据相佐证的情况下,对王鹏飞父母主张房屋共同共有所有权的请求不予支持。当然,王鹏飞父母可以通过要求王鹏飞、张小玲共同偿还债务,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父母的私房钱篇3

法国:孩子从小就有“私房钱”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各国家长的招数各有不同,在法国,多数父母会在孩子3~4岁,即刚刚有“数”的概念、刚刚认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时,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了。

早早让孩子拥有“私房钱”法国父母们认为,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一定的独立性。在过圣诞节时,孩子们可能第一次从大人那儿得到1~5欧元的零用钱,对于这笔不起眼的“小钱”,大多数父母并不主张孩子把它储蓄起来,而是鼓励他们合理地消费掉。消费之后,可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如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次消费是否合理、必要,从中获取经验、教训。

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多数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家长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父母的私房钱篇4

补偿父爱背着妻子存私房钱

2003年国庆节前一天,我兴致勃勃地带着给女儿诗雅买的白色旅游鞋赶到学校,准备送给她过国庆节。看见天使一般穿着白色衣裙的诗雅兴奋地向我飞扑过来,我的心一下子让无边的父爱给填满了。诗雅抱着鞋,欢喜地说:“爸爸,你能陪我过国庆节吗?”我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来。和她妈妈离婚后,我只能到学校看她。看见我为难的样子,懂事的诗雅不再要求了,她低下头,泪水默默地掉下来,滴到新买的旅游鞋上。我最受不了诗雅这样默不作声地流泪,她的每一滴泪水都让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心碎。我揽过诗雅,轻轻地给她擦泪。诗雅一下子紧紧抱住我,失声哭了起来。我的泪水忍不住奔涌而出,仿佛心被割裂了……

我是湖北省黄冈市某政府直属机关的科室负责人。1995年,和感情上背叛我的前妻离婚时,我没有争取到诗雅的抚养权。可是我爱女儿诗雅,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每次去学校看她,她的泪水都让我心痛不已,对她的歉疚就越发沉重,金钱成了我补偿她父爱缺失的方式,从而也减轻我心中的自责。前妻抓住我这个心理,经常有意在金钱上刁难诗雅,逼她来向我要钱。

晚饭后,姜纹纹帮我洗衣时,发现我衣服口袋中给诗雅买鞋的发票,她气呼呼地说:“你怎么能背着我给她买东西呢?”我赶忙赔不是说:“我本来是想一回家就告诉你的。”她说:“我给小玉买一丁点东西都和你商量。你把我当什么了?诗雅会怎样看我?”

这是我和姜纹纹结婚后第一次争吵。姜纹纹在市财政局工作,比我小四岁,1999年,她和有了外遇的前夫离了婚,带着女儿小玉。和她相遇后,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真心动情地相爱了。2003年五一节,我和姜纹纹结了婚。我们商定,家里的钱由她集中管理。

这次争吵,姜纹纹伤心地哭了。晚上,她温和地对我说:“我们每月给了诗雅生活费,她妈妈拿这钱就应该管她的事情呀!她倒好,钱拿去了,衣服鞋子不买,这不是打着诗雅的旗号赚我们的钱么?”姜纹纹的观点是,应该根据法院《判决书》去做,《判决书》上没有要我给诗雅额外的钱,就不能给。我无话可说,心底却觉得她不理解我这个做父亲的心。但是,我不想惹她不高兴,表面上同意了她的观点。

之后的一个星期六,诗雅放学后到我们这里来吃饭。姜纹纹特地为她烧了红烧肉。看见姜纹纹不停给诗雅夹菜,我心里很感激。饭后,诗雅当着姜纹纹的面对我说,她要买一本课外习题集,叫我给钱。姜纹纹急忙把话接过去对诗雅说:“诗雅,有些话我一直想对你说明白。你是判给你妈妈抚养的,你不能再找你爸爸额外要钱了,应该由你妈妈负责。知道吗?”诗雅低着头,怯怯地小声说:“我对我妈说了,她不给。她说,要给也只能给一半,买书属于教育费。”看见诗雅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十分难过,生气地说:“你妈怎么能这样?一本书才多少钱?把孩子推来燥去的,像个母亲吗?”说完,我气愤地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给诗雅。诗雅拿着钱看着姜纹纹,好像很怕她责怪似的。

这件事之后,为了女儿,我决定偷偷存私房钱。工资之外的一些钱,只要是姜纹纹不知道的,我都悄悄存在一个存折上,以备诗雅急需之用。2004年元旦前,看见别人家的女儿穿着漂亮的防寒服,我很想给诗雅买一件羽绒大衣。一直犹豫到元旦这天,我趁一个人上街的机会,跑到商场给诗雅买了,偷偷在街上打电话叫诗雅出来给她。诗雅一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在大街上给我?”我心情复杂地对诗雅说:“乖女儿,今后爸爸给你买东西,或者给你钱,不要对姜妈妈说,她会不高兴的。爸爸爱你。也爱她。”诗雅流出了泪水,点点头,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看着诗雅的背影,我的心酸酸的。

在之后一年多叶间里,我使用私房钱解决诗雅的所有额外需要,诗雅也很配合,从不当着姜纹纹的面向我要什么,姜纹纹对此一点也不知道。我们这个家总算相安无事,我也觉得弥补上了对诗雅缺失的父爱。

私房钱败露

婚姻出现危机

2004年9月17日是诗雅的14岁生日。上班时,我偷偷到学校给诗雅送去了生日礼物。回到家里,姜纹纹接过我脱下的外套时,那本红色的私房钱存折从我的口袋里滑落出来。我一下子慌了,后悔不小心带回家里,赶紧撒谎说:“这是科室的一点小金库。我们机关各科室都有点小钱。”她翻看了一会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问:“你不会背着我存私房钱吧?”我急忙否认,心里虚虚的。在她一再追问下,我生气地说:“科室的事情,你就别问那么多了。”见我生气,她也来劲了,大声说道:“成辉,你在骗我,你肯定一直在骗我。这存折绝对是你背着我存的钱。你要是不承认,我打电话问你们科室的人。”

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得不对她承认全部事实,连声对她说对不起。最后,我对她说:“这些钱,我没有干别的,都是去看诗雅时用的。我只是想多给诗雅一些父爱,弥补我对她的歉疚。希望你能理解。我对天发誓不是成心想欺骗你。”

姜纹纹坐在沙发上痛哭起来,我说什么她都听不进,也不相信。她说:“你是不是还留恋你的前妻?既然那么留恋,你们可以复婚呀!”我觉得她言过了,生气地大声争吵道:“请你不要污蔑我。和她离婚我离得心甘情愿,毫无留恋,我只是爱诗雅,我想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得到父亲的爱护。”她说:“你额外给诗雅钱,和给钱你前妻有什么区别?你不是留恋她是什么?”

简直是歪理!我们争吵起来,言语都很过激。晚上,姜纹纹一直背对着我呜呜地哭个不停,仿佛有无尽的委屈。我想起结婚后她对我的体贴和爱护,心里觉得很对不起她。我爱她,不希望我的过失给她带来伤痛,她的哭声,让我痛苦却又困惑。苦苦思索后,我把心一横,为了这个家的安宁,我决定今后不再这样偷偷给诗雅花钱了,一切都和姜纹纹商量着做。第二天,我把私房钱存折上的钱都取出来,交给她。可是,她不接受这钱,冷冷地对我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在经济上实行从制吧。这样,我就不会干涉你了。”

我没想到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当即反对。我是个传统的人,我认为夫妻就应该合二为一、不分你我,经济分开了,心也会分开的,我接受不了。

好多天后,她才在我的苦求好劝和信誓旦旦的表白中慢慢有了笑脸,也接受了那笔私房钱。

但是,我知道危机并没有消失,从姜纹纹对我猜疑的神情中,我感觉到婚姻的危机仍然在我们之间潜伏着。因为我明白自己不可能不存私房钱,我狠不下心来,只要听见诗雅哭,只要想到离婚对诗雅的伤害,我的心就痛,我就会不顾一切想尽办法满足诗雅的要求。我进入了一个怪圈,无法挣脱这种两难的境界。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婚姻在姜纹纹的一次次愤怒中伤痕累累。

2005年春节前,我和姜纹纹一起给小玉买过年的衣服时,自然想到要给诗雅买

点什么。姜纹纹知道我的想法,她说:“我们先别急着买,看她妈妈买不买。我们先买了,不是又成全了她妈妈?”直到农历廿九这天,我们叫诗雅来吃年饭,诗雅说她妈妈仍然没有给她买新衣服。诗雅说着就哭了,我的心也碎了。姜纹纹说:“等过了年,我们再给诗雅买新衣服吧!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决不能成全她那吝啬自私的妈妈。”我什么也不想说,为我的诗雅痛苦难过,觉得对不起诗雅。

大年三十这天,我实在是难解对诗雅的心痛,找了个理由跑到街上,给科室小王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带诗雅去买两套她喜欢的衣服过年。

初三这天,诗雅来了,穿着好看的新衣服。我心里明白,这是小王帮我给她买的。姜纹纹问她穿的新衣服是不是她妈妈买的。诗雅摇摇头说:“我妈妈没有买。是小王叔叔送的。”姜纹纹一听大惊,我在一旁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事情败露了,姜纹纹顾不上过年喜庆气氛,和我大吵起来:“你知道我曾被男人欺骗过的呀,我最怕也最恨这种欺骗,你知道吗?我也不是不同意给诗雅买衣服,只是不想纵容她妈妈的贪心而已,你背着我这样做、会让诗雅恨我是个狠心的后妈,你知道吗?”……

这个年,我们过得一团糟,泪水和怨恨成为每天的主题。她不再相信我的誓言和表白,她绝望的眼神让我恐惧。正月十五这天,仿佛平静了许多的姜纹纹冷静地对我说:“成辉,我们分开吧。这样下去,我们会更受伤。”“不!”我激动地喊起来,“我对不起你,是我伤害了你。请你给我机会,我改!我一定会处理好诗雅的问题的,相信我:我不能和你分开,我爱你,我要和你白头到老!”

一丝冷笑从她脸上闪过,她用规劝的口吻说:“别欺骗自己了,成辉!你改得了吗?我知道你爱我,想和我一起生活一辈子,但是你也放不下诗雅,你不忍心让她受委屈,可她那个妈就抓住你的软肋,利用女儿敲你,你能硬得起心肠来吗?这样下去,我们这个家日子怎么过?”

我知道她是爱我的,一直以来,她对我全心全意地爱护和依恋,多少熟知我们的人都羡慕我们人到中年终于找到了知音知己,我怎么愿意这样和她分开?见我坚决不同意离婚,她的口气也软下来;她说:“我和小玉搬到我母亲那里住一段时间,让你再考虑成熟。”

第二天,看着姜纹纹带着小玉提着行李离开,我的心仿佛被撕裂了。这天,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抽了一整天的闷烟,心头如有沉沉阴云压着。

在以后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没有食欲,不想做任何事情,夜夜失眠,孤独、伤感、苦闷、绝望、无奈等等最恶劣的情绪包围着我。没有姜纹纹的日子,我感到生活是漆黑冰冷的,每一天都仿佛是世界末日。我受不了这种生活,我要去把她接回来。我不再额外管诗雅的事情了,我不能再纵容她妈妈借女儿来向我索取钱财,我坚决不再背着姜纹纹存私房钱了。

姜纹纹终于被我的泪水感动了,她拉着小玉的手,依着我的肩回到家,我感激姜纹纹对我的再一次原谅,她的原谅我理解为她对我不舍的爱,我鼓起勇气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

引进AA制

重重矛盾迎刃而解

之后,诗雅几次来家里,像过去一样趁姜纹纹在卧室或卫生间的机会,使眼色或小声向我要钱,我都生气地大声对她说:“不行!今后我不能再给你钱了。即使给,也不能背着姜妈妈给。”我希望姜纹纹能听见我对诗雅的拒绝。诗雅伤心不解地看着我,等姜纹纹到客厅来了,诗雅低着头,不敢再说什么了。可是,我知道诗雅心里一定在责备我这个无情的父亲,我在心里一次次哀嚎:诗雅,我对不起你!

诗雅来我们家的次数明显少了,我也强忍着尽量少去学校看她。我知道诗雅心里一点点积累着对我的怨恨。2005年6月底,诗雅来找我要暑假补课的钱。姜纹纹给了她一半的补课费。诗雅拿着钱,看看我又看看姜纹纹,半天才为难地对姜纹纹说:“我向我妈妈要了,她不给那一半。老师今天就要收完。你们先把那一半给我,下个月在生活费里扣,好不好?”我生气地问:“教育费她有责任出一半,凭什么不给?”诗雅说她妈妈说没有钱,要我们先用生活费垫上。姜纹纹生气地说:“不行。这是你妈妈在耍花招。我们不能垫。该她尽的义务她休想逃脱。”

我担心诗雅交不齐补课的钱暑假老师不让她补课。上班时,我偷偷赶到学校。诗雅哭着问我:“爸爸,你真的狠心不管我了吗?算是求你帮我一下也不行吗?”好长时间没有单独和诗雅在一起,我心里筑起的“狠心堤坝”被诗雅嘤嘤的哭声顷刻间摧毁了,我给了她那另一半补课费。我心酸地对她说:“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起你!今后爸爸一定不让你再受这种委屈。”

我又一次回到过去的轨道,悄悄对科室小王诉说了心里的苦闷,让他保管一些钱,帮助我解决诗雅的困难。

从此,我胆战心惊地过着每一天,生怕姜纹纹突然发现我依旧在为诗雅存私房钱。我知道,如果再被姜纹纹发现,我们的婚姻将面临破碎。

7月底,我去省城武汉开会,遇到多年没有见面的一个老同学。我向他透露了心里的忧虑和苦闷。老同学思索良久后,对我说:“我有一个朋友是家庭婚姻的研究专家,明天我带你去向他咨询讨教吧。”

第二天,老同学带我来到武昌水果湖这位专家家里。听了我毫无保留的讲述后,他笑了,说:“你为什么不同意你爱人当初提出的AA制呢?这是再婚夫妻最合适的财务制度呀。”我向他说了我对AA制的理解和认识,专家摇头反问我:“你们结婚之前为什么能相处得那么好?怎么会有感情?结婚时你们的财务不也是各自分开的吗?”专家耐心细致地向我描述了这种家庭财务制度的前景,信心十足地说:“你们有感情基础,回去后就这样做。习惯了,适应了,你们的感情不仅不会消退,还会更加牢靠。你和你爱人处理第一次婚姻留下的人际关系也会比较坦然。特别是你女儿的问题,通过这种财务制度一定能解决好的。”

回家后,我敞开心扉和姜纹纹推心置腹讲了专家的建议和一直以来我内心的矛盾与苦痛。姜纹纹感慨万分,叹息着说:“其实我明白,实行AA制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老是这样为钱争吵,我们的感情也快吵没了。那次我提出AA制,我是想了好久的,没想到你不同意,最后我们都伤痕累累。”

这天晚上,我们商量好,今后我每月交给姜纹纹800元,用于家庭的日常开支;家里如果需要购置共同使用的物件,我和姜纹纹各出一半;我个人的一些开支和诗雅的生活费,她今后不再管。为此,我们还慎重地写了一份《经济独立协议书》;对今后双方父母的赡养,子女的医疗、教育、婚姻大事的费用,以及最后各自的遗产都作了明确的安排。这一夜,我和姜纹纹彻夜难眠,我们都憧憬着美好的生活重新开始。

8月11日是农历七夕,我之前就牢牢地记住了中国人的“情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用我的钱,好好给姜纹纹过一个浪漫的节日。晚上,我把姜纹纹请到一家酒吧,在定好的包间里,点上红红的蜡烛,弥漫着音乐,气氛浪漫温馨。我举着酒杯对她说:“情人节快乐!”姜纹纹感动得热泪闪烁。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热恋时光。

8月底,诗雅来我们家拿新学期的学费,我额外给她50元,叫她多买点课外书看。诗雅拿着这钱,不解地看着我和姜纹纹。姜纹纹仿佛明白诗雅的担心,笑着说:“今后你爸爸会好好关心你的,姜妈妈也会的。”看见诗雅脸上洋溢着欢喜,我的心快乐又安慰,

到学校看诗雅,我不用再像做贼似的,给诗雅买点什么,我也会想到给小玉买一份。虽然姜纹纹对我在诗雅身上花钱太大方还是不很赞成,担心会惯坏孩子,但是她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表示强烈的愤怒和抗议,而是善意地劝导。我和姜纹纹曾经受伤的心在一点点愈合。

父母的私房钱篇5

让我们走进这个陌生的角落,翻开这浸着泪水和欢乐的篇章。

土地的呼喊

追根寻源,私奔的兴起,是1978年农村生产责任制以来的事情,它所反抗的主要是彩礼和换亲。

在农村生产责任制以前,定远很少有要彩礼的,并非由于“思想先进”,而是因为太穷,没有东西可要。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定远县饿死了不少人,有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倒卧”的。逢到灾年,逃荒要饭更是司空见惯。那个时候,别说要彩礼,一碗粥就能领回一个媳妇。就是好年头,几十块钱也能把婚事打发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均收入达到400多元。虽说和富裕的县还有不小距离,但跟过去比,可谓天上地下。人们手头上有了点钱,婚事就兴开彩礼,只几年的功夫,彩礼从七八百元直线上升,直到今日的七八千乃至上万元,彩礼的项目已发展到十几项,迎亲的仪仗每到一处,哪怕是过沟过坎过桥,都有娘家人等着伸手要钱。

有人认为,昂贵的彩礼是由农村的富裕带来的。其实不尽然。刚有点富,但又没真富,于是把目光投在女儿身上。那是棵摇钱树,可借机大捞一把。彩礼早已超出了结婚的范畴,成了一家对另一家的义务:男子为自己结婚盖房子不说,还要给岳父母盖。岳父母不仅要房子,还要牛,要拖拉机,甚至为自己要棺材!“生个儿子夜夜愁,生个女儿住高楼”这成了定远的新谚语。人们为艰难的结合而痛苦。

自由恋爱的青年一般不愿意要彩礼,因此他们的婚事差不多都遭到女方父母的坚决反对,不反对就等于白白放过了索钱的好机会。有一青年在外做工与一姑娘相识,感情甚好。姑娘的父亲提出的条件是瓦房三间,收录机、电视机、手表、衣物外加彩礼,共需6600元。男青年咬牙答应。忽又收到来信,口气简直象是最后通牒,彩礼加码,瓦房变成小楼!至少要花一万三四千元。他绝望了,三日无语,喝了600克杀虫霜,仆地而死。

一个叫杨开芳的姑娘不同意父亲向她的心上人索要高价,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倔强的姑娘一气跑到婆家,立即完婚。在程桥乡的西朱村,全村15户人家中就有5户的媳妇是因彩礼过重私奔而来的。私奔的婚姻,花费自行商订,由一万元降至一千元上下,既不寒酸也不奢侈,小两口和公婆都满意。

彩礼的逐年加码,使得另一个陋习兴盛起来,即“换亲”。这是有儿有女的父母们想出来的对付彩礼的办法。嫁出一个女儿换回一个媳妇,免掉彩礼,“夜夜愁”和“住高楼”就达到了平衡。定远县几乎村村都有换亲的,西三十店乡后只村的21户中,就有7户换亲。

“换亲”又发展到了“转亲”。三户一组,运用数学排列组合的原理,可定出两种方案供选择。在黄山水库大坝下,我遇到了这位发明者。他向我介绍了他的“发明”:

程桥乡岳桥村男呼风鸣30岁女呼风华16岁

斋朗乡大斗村男薛世之30岁女薛世霞16岁

东兴乡王圩村男涂光荣19岁女涂光英18岁

媒人两名,三家各派一个代表形成“议会”,审订年龄、体格、秉性,进行搭配。一连活动55天,用三寸不烂之舌把三家儿女都说通。不用钱,不用礼,六位父母,三对儿女在县城聚一顿,各自领人回去,大功告成。第二组转亲的有了经验,一天即成。人们看着省钱,连村长也参加了“转”。

以换亲、转亲的陋习来对付彩礼,其结果是对青年爱情的进一步扼杀。那些做女儿的无法拒绝母亲和哥哥的苦苦哀求,只得放弃少女的梦想,走进没有爱情的角落。

有因不堪换亲而坚决反抗的。然而,按照对等原则,一对反目,另一对也得拆散。黄圩村就有一例,那被拆散的一对已有感情,也只能挥泪而别。别后两人还偷偷幽会,可不出半年,女的又被换到了别家。还有一个叫谢道菊的,是个孤儿。父母生前订下了换亲。哥哥娶来嫂子的时候,她刚13岁,等成年再嫁。她的“未婚夫”—嫂子的弟弟,没文化,不会干活,好,她死看不上。嫂子只是催她过门,成全弟弟。谢道菊出逃,走村串户靠唱黄梅戏谋生。后来她自己找到了意中人,挎个小包袱跟着走了,再也没回去。可怜她哥哥,终因妹妹不归,妻子无奈撇下孩子回娘家另投门户,为弟弟尽义务去了。—谁之过?是反目者吗?是争取自由婚姻的谢道菊吗?

彩礼和换亲,成了套在爱情身上的两道绳索。不仅如此,昂贵的彩礼已经影响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手头上的钱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攒着给儿子娶媳妇,等着亲家勒索。青年人在呼喊,土地也在呼喊。爱情的渴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汇在一道,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力量。

韭山情歌

父母的私房钱篇6

在城里盖楼房,对我来说,是人生的第一冲动和第一次自我决定,因为母亲在世时,我个人的一切都是由母亲大人作主,包括我的婚姻。况且家境贫寒囊中羞涩,手头只有建一层的钱。在城里有私房,对于父亲来说,可是他一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父亲一生都心安理得地住在祖屋里,也许是因为贫穷,也许因为只生了我一个男孩,希望我像他一样世袭祖业,也许……

在买好地基后的一天,我下班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吃过晚饭后,推开父亲的房门,他坐在只有十五瓦的灯下抽烟。我平静地告诉他说,已在镇上买了块地基准备建楼房,只想让他看管场子,其它的事叫他不要操心。我汇报完了,他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过了半天,他担心地问我,哪里去凑那么多钱,我说钱的事您不要管了,您只管场子。他不再说什么了,只是低着头,一口接一口地吸烟。

五月的一天,我请了几个人帮我拖沙填地基。一位姓李的邻居告诉我,说前天我父亲来看过地基,我不解地问,我父亲是怎么找到的,邻居说是他从老家走来沿街问到的。都怪我当初怕父亲太担心,故意没说具体位置。

在用沙子填好地基后,便开始请人用钢筋水泥砌地箍。从此我帮父亲在沙地上搭起帐篷,父亲便在工棚里建了一个“家”。一住就是三个月,一个夏季。因为我既要上班,又要买建材和筹资,不常在工地,但我很放心,因为那里有父亲坚守。

时逢梅雨季节,风把帐篷吹得东倒西歪,雨水把他被褥淋得透湿,蚊子把他身子咬得稀乱,父亲每天烟薰火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一个人给木工师傅做饭,给工地烧水。母亲在世时,父亲很少自已做饭,有一年正月,母亲带我们去外婆家多住了几天,他在家天天吃糍粑,因为煮它最简单。每天收工后,父亲总要把丢弃的一个个钉子、一节节钢筋,从各个角落收拾起来,就像他拣我儿时扒下的一块块红薯皮吃一样,生怕浪费一点。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大学生与国防教育(8篇)
  • 下一篇:常规交通安全防范措施(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