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考研时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河西考研初试科目】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各科满分】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东丽考研时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东丽考研初试科目】
第三十六条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2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2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3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3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初试的组织工作和考务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单独考试须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考点组织进行。
第三十九条因试卷错寄、漏寄、邮递故障等非考生本人原因而无法正常考试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补考程序为:招生单位将初步审查同意补考的考生姓名、报考单位、补考科目及补考原因一一写明,报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批准后,自行安排或协商有关考点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补考。
各补考科目均由招生单位命题。补考试题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应与原试题相一致。
补考一般安排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具体时间由相关招生单位确定。
【各科满分】
第三十二条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三十三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第三十四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
第三十五条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确定考试科目并使用相关试题。
附: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学校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0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农业推广硕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5个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
目前,全校师生正按照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团结拼搏、众志成城,为建设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文章屋网)
1、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简称。是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
2、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只是培养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偏向理论,不参与实践。
3、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培养方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四川大学出版
2010年,为加强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教育部新增了19种专业学位,并就高校申办专业硕士学位的基本条件作出规定,尤其是对实践教学条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行业师资比例等作出相应规定。四川大学有幸成为西部惟一一所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的招生单位。经过近两年运行,有人指出我国不少高校乃至部分专业硕士在教学中存在换汤不换药,培养方案与学术硕士相差不大的现象。一时间,社会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考培养制度议论纷纷,对专业硕士招考培养制度的负面评价甚嚣尘上。那么,该如何认识和理解专业硕士这一招生制度?如何在实践中做好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尤其是类似出版类专业硕士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此论认为,现有的招生方案在制定中就专门强调针对应届本科生的招生,其实践教学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这样的安排无形中让人质疑增设专业硕士的目的和意图,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于学位教育”,而在于延缓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下高校存在不断扩大学术型硕士生招生规模的内在动力;而另一方面,这样培养的结果是大量学术型研究生难以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换言之,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倒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不反思现行的硕士生招考培养制度。如何解决这一现实困境?去“学术化”,将那些未来将走上实际操作岗位上的硕士生分离出来,实施专业技能培养,成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又一选择。
当前,有不少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大体一致,培养体系“同质化”。按理说,专业硕士的教育教学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行业参与、特色培养、社会监督及认证评价、项目制运作、实习实践更为专业等。然而,不少高校在专业硕士的配套制度建设、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教材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设备投入等诸多方面准备不足,最为便捷和省事的做法,就是沿用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这引起相当多专业硕士生的不满,甚至出现专业硕士生状告学校的事件。
一直以来颇为红火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招生模式,令不少学科和专业教师十分羡慕。如果能像工商管理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那样招生,一来可以扩大招生规模,更重要的是通过招生名称的变化,即可将学费提高,从而“创收”。为此,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改革现有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招考制度,模仿MBA或MPA那样招收在职人员。他们深知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招生对象,但通过去“学术化”的专业硕士招生,即可提高收费标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学费明显高于学术硕士的学费这一事实,无疑印证了这样的说法。
即考生成绩差才被录取为专业硕士。按照现有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对象、考试方式、招生政策选的专业硕士生未见得受到高校老师们的“待见”。事实上,专业硕士成为高校教授眼中“生源质量差”的代名词。考试分数高的那部分学生已被录取为学术型硕士,剩下的要么转为专业硕士,要么从其他专业中调剂录取。“差生”论也就不足为奇。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从招考对象、招考方式等应与学术硕士有所区别,并非所有专业学科都适用于全国统考的招考方式。有些学科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从业经验,需要在相应的专业岗位上积累足够的经验。然而,现有的专业硕士招考能否选拔出适合专业硕士的生源的确让人担忧。尽管面试所占分数的权重加大,但涉及创意能力、学习悟性、创新思维等方面,教师难以在一时做出判断。如果不开辟新的招生渠道、变革招考模式,即便招到生源,也很难改变现有的教学和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硕士的招生时间短,不少学科对于如何培养专业硕士尚无经验,尤其是对于实践要求较强的专业硕士的培养。尽管国务院学科指导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事实上指导委本身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样的情况下,套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就成为首选。“换汤不换药”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
由于宣传不到位,考生对专业硕士培养并不了解,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专业硕士学位的“含金量”不如学术硕士,致使考生缺乏报考意愿,报考的人数少。以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为例,2010年报考的人数仅为4人。再者,参加学术硕士全国统考中分数较高的考生被录取为学术硕士,未被录取的则被要求转为专业硕士进行录取。相当部分考生就是通过专业调剂这种途径被录取的。
专业硕士培养重在实践培养,而原有的学术型指导教师相当部分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自然也就谈不上实践经验。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型并不现实。即便在业界聘请导师,也存在着如何甑选的问题,并非所有业界的成功者或精英都能够胜任三尺讲台,答疑解惑。
由于人文社科类对实践实习能力的培养存在诸多差异,不同学科对实践性、动手能力的要求不一,建设各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的物资匮乏。比如,出版类专业硕士、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对实习实践的设备要求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目前高校在这些硬件、软件的投入上尚未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