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我所使用的物品的色调竟改变甚大。从二三岁时鲜艳的桃粉色,逐渐变成了如今的暗灰暗黑色调。苦涩地笑笑,是啊,人总是会变的,那些曾令我喜爱异常的粉色系,如今再接触,就变得尴尬且幼稚了。
时光匆匆,呼啸而过。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永不改变。世界在变,时代在变,人们在变。我也变了。终是必然发生的是啊。
曾经的我很爱黏着爷爷奶奶,要么是央求奶奶对我讲故事,要么是央求爷爷与我折纸玩意。可慢慢长大后,我会识字了,也不屑于叠纸玩了。我有了我自己的兴趣爱好,我有了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不知何时,我发现我与爷爷奶奶的关系渐远了,仿佛我们之间有了层透明的隔阂。大多时刻是爷爷奶奶呆呆地坐在木椅上望向窗外的景色,而我在一旁独自看书或看电视。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同他们说说话,却无从开口。怎么,向他们索故事听,或是一起玩小孩子才玩的叠纸飞机?心中划过一抹心酸,我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他们变了,或许是我们都变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一个一天无所事事整天陪他们闲玩的小女孩,他们也不是曾经对我百般迁就,万般呵护的爷爷奶奶了。我有我的学习,他们有他们的娱乐。人不同,生活不同。
我也以为改变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可当那次我发了高烧,家人们寸步不离地在医院守着我时,我恍然大悟。望着那一双充满担忧的瞳及满怀关切的神色,我知道,他们仍旧爱我。爱不变,何谈改变?
我见过蛹化成蝶,蚕丝织锦,笋长成竹;我也见过蜡尽光熄,枯叶落地,花叶凋零。
是啊,世界万物,谁不改变?这改变,或许是小,或许是大,可这改变却始终不离二字——“本心”。蛹化成蝶,为了更美地存在于世,蜡尽光熄,为了世界有一瞬的光明。谁都会变,谁都无法阻止自己改变。但只有本心,才能决定这改变是好是坏,是善是恶。
叶枯萎时,或许仍想着曾经的常绿。
就像《小王子》中说过的:“重要的不是在于改变,而是在于记住。记住我们原本的愿望,记得彼此最初的模样”。
我变了,我会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但,我不会改变那颗热爱生活的心!
踏着清冷的月光,我独自漫步在田间小路,风儿带着丝丝花香,钻入鼻间。在斑斓的星辉中,欢快的蛙声不知从何而起,继而相互应和着,此起彼伏的蛙声渐渐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年夏天,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到外婆家去过暑假。外婆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有点小迷信,偶尔讲一些关于牛鬼蛇神的故事给我们听,这种“诱人”的故事时刻都在吸引着我和妹妹。只要外婆一有空,我们就缠着她给我们讲故事听。因为是在乡下,所以讲故事的地方有时是在竹林,有时是在田间,有时又是在山林中。
这天傍晚,在田边的石头上,伴着阵阵蛙声,外婆给我们讲起了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田里有一只蛙王,这只蛙王独爱一种蓝色带红点的石头,到死都抱着这种石头,所以这石头上添了绿色。听说现在如果还能找到这块石头的话,这块石头就会给你带来好运,让你心想事成。不知是当时外婆脸上神秘的笑容,还是当时蛙声中那神秘的气氛使我和妹妹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回家的路上,我和妹妹计划着明天的寻石之旅。
一大清早,我就和妹妹来到了田边,寻找着那传说中的幸运石。早上的田野很安静,没有蛙声,只有我和妹妹的脚步声。传说毕竟是传说,我和妹妹连找了三天,也没有见到这种石头的影子,只得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回家后,我和妹妹约定,今天傍晚最后找一次,如果再找不到的话就算了。晚饭后,我和妹妹继续踏上了寻石之旅。我在小池边洗手时,一块蓝色带红点,还带点绿的石头撞入我的视线中。我心头一动,拿起石头,边跳边挥舞着手冲妹妹的方向喊道:“看啊,我找到幸运石了,我是幸运的人!”妹妹欣喜地跑了过来,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中的石头,那略微失落的眼神直射进我的心里。
往事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妹妹有多少次是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的呢?在妈妈给我买漂亮头饰的时候,在我一个人独享美食的时候,在我又买了新花裙子的时候……
往事排山倒海般袭来,我以前竟是如此自私的吗?我是姐姐,我应该让着妹妹的呀。我把石头递给妹妹,摸摸妹妹的头,妹妹眼中是掩不住的喜悦。我想:我早该这样的呀,舍掉一块石头,承担起做姐姐的责任,爱护妹妹。在蛙声中,我拥抱着妹妹……
那次,我舍掉了一块石头,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姐姐。
我在学校里是个中队委员,可我在家里是个“大少爷”。真的,我这个“少爷”的派头还不小呢,单是“保姆”就有一大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阿姨、叔叔,他们都得为我服务,因为我是个“独生子”,谁也不敢得罪我。
早晨起床,奶奶替我穿衣服,爷爷给我煮牛奶,叔叔为我削铅笔,阿姨为我理书包,妈妈忙着洗衣服,爸爸忙着烧早饭。只有我,没有事干,起来就喝牛奶,吃早点。
可一到学校就变了样,我抢着扫地、擦窗、收本子,见了老师彬彬有礼地叫一声:“老师好!”我看到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仿佛在说:“赵翔真是个好学生。”
有一次,语文考试后的一天,我生病了,没有上学。这次考试我在班上得了第一名,就撒起娇来,吃晚饭时,我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明明已经关店门了,我却闹着要吃奶油蛋糕,害得“保姆”们急得团团转:爷爷哄我,奶奶拿来大苹果,妈妈说去炒鸡蛋,可我一个劲儿嚷着:“我要吃奶油蛋糕!我要吃奶油蛋糕!”这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正好班主任毛老师进来了。我这才停止了嚷嚷。毛老师问了我的身体情况,然后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赵翔真是个好学生,这次语文考试又得了第一名,这孩子有礼貌,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里一定是很勤快吧!”我听着,脸烧得发烫,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这表扬比批评还难受。我生怕家里的人把我的老底揭出来,忙把话题扯开。我说:“毛老师,你真辛苦。我身体好了,明天就去上课。”这一说真灵,毛老师真的起身告辞了。
老师走了,爸爸妈妈问我:“老师说你在学校里劳动很好,是真的吗?”我点了点头,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里应该是一个样,长大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我想,是呀,我是个中队干部,怎能里外不一样呢?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第二天早晨,我自己穿衣服,削了铅笔,还叠好了被子,打扫了房间。星期天,我学着洗了自己的手帕、袜子和红领巾,还给爷爷、奶奶的房间里灌了两瓶开水。家里的“保姆”们开始“失业”了,他们都说:小翔变了!当然,我应得。
这一下,我们不仅出气了,而且也出名了。大人、小孩都叫我们“小福尔摩斯”。
时间不声不响地流逝,带走了我的天真和幼稚。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已经蜕变成了懂事的少女。每当我回忆起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都感觉记忆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苦中有甜,甜中有涩。
小时候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魔女”,“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整天都在外面疯跑,更是学校里臭名昭著的恶作剧“大导演”。那是一个夏季的一天,我早早地吃过饭,然后和我的死党一起来到了学校。教室里还没有一个人,正当我们俩感到无聊时,一只壁虎忽然闯进了我的视线。我灵光一闪,马上又有了恶搞的新主意。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死党后,她和我一拍即合,哦耶!我们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只壁虎,然后猛地用手一捂,那只可怜的小家伙就成了我们的道具。选好了目标后,我们就把那只壁虎放在我们班胆子最小的一个女孩的文具盒里,然后就静待好戏上演了。当当当——上课的钟声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室宣布上课。正当同学们拿出书本和文具准备上课时,忽然一声声嘶力竭的尖叫响彻整个教室,只见被我捉弄的那个女生哭着跑了出去,老师也跟着跑了出去。我和死党会心地一笑。可那个女生却没有回到教室,下午也没有来,直到第二周的周一才回到了学校。后来听说她因为那只壁虎受了惊吓,发起了高烧,还喝了很多的惊吓丸。听到这些,我和死党再也笑不出来了,心里满是愧疚之情。带着这种愧疚,我走过了我的童年。
现在的我,一直在改变,变得文静了、淑女了,成了标准的“乖乖女”。
每天我也会像以前那样早早地来到教室,但我不会再去搞恶作剧,而是收拾一下班里的卫生,整理一下图书角的图书,或者预习一下将要学习的功课。上课了,我会认真地听讲,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了,我会和那帮死党们一起玩游戏、聊天。她们都说我变了,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影子,不过她们都喜欢我这种变化。
展望未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将来考入一所大学,然后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回报父母对我的关爱,真正做他们最贴心的“小棉袄”。
过去,现在,未来——不管甜蜜或苦涩,我将认真珍惜和面对,因为是它们精彩了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