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都会有人一直站在你的身后,默默守望,哪怕他已经等待了数个春秋。
题记
守望是执着的守候,是无声的誓言,更是永恒的信念。守望中充满了温暖与关爱。这份温暖与关爱可以融化心中的冰川,可以跨越生与死的距离。守望的身影中凝聚着爱。守望,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姿态。
闲暇时在网上浏览,无意间看到了一张东京车站前小狗的铜像。那是八公,它静静地蹲在那里,目光专注且温柔。它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前方的车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试图寻找那个它熟悉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默默守望,等候那个对它无比关心、呵护的人。尽管它心中早已经知道也许他再也不会回来,可仍默默用目光追寻他离开时的背影。它从未放弃心中的信念,只是无声的守望。
忠狗八公与它的主人之间的感人故事后来经改编,拍成了电影。每次看到这幅图,电影中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就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心中就会充满感动。
一位大学教授在车站发现了一只小狗,给它取名为八公。教授很喜欢八公,不顾家人的反对收养了它。教授十分关心八公,八公也极为通人性。每天去送教授上班,教授下班时准时跑去车站接他。就这样,八公一天天开心地长大了。
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天,八公送教授时在车站门口与他玩起了接球游戏八公从来不会玩的游戏。八公不让教授离开,可他终究仍是走了。在那天,八公依然准时到达车站,但它等到的不是教授,等到的是教授的儿子以及教授再也不会回来的消息。
那天,教授上课时心脏病突发,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八公。教授的家人不断告诉八公教授走了,可是八公仍然每天去车站等候。他们准备带八公一起搬离这座城市。可是在离开的那天,八公没有跟他们一起走。它独自跑到车站,在车站门前的大花坛那安静地等着,等待它的教授。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风雨无阻,从第一班到达此处的列车等到最后一班。它以相同的姿势守望着心中的教授。
这份守望感人泪下,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守望:年迈的父母站在村口翘首企盼儿女的归来、年幼的孩子们日夜思念着外出打工的父母所有的守望中都蕴含着温暖的爱。珍惜这份爱吧,珍惜那个默默守望你的人。
聊聊几笔,一个仙境的框架已在我心中形成,原来勾勒桃花源竟是这么容易。
一条小溪流向在画面的右下角。小溪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床上的石子。溪水两岸会有桃林。桃花开着,在茂密的林中玩捉迷藏。有些花瓣玩的开心了落了下来,在地上铺成了垫子,盖在了青草上。几小鹿踩在垫子上,小心翼翼地走到河边,俯下身,喝着甘甜的泉水。
山峰会蜿蜒的向前跑,直到跑到画面中央,在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小山岳。在这里,水与山峰交界,露出了一个豁口。小口前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一直走,视野豁然开朗。这就到了桃花源了。
桃花源的左上角是一片屋舍,规规矩矩的排列着。屋舍间离的都不远,站在屋门口便可互相问候。顺着小路,又经过几间小屋,便来到了屋舍的中央。这是一个广场,平坦的地面上铺着白砖。白砖的层头有一口井。井不深,水却不断冒出,充满了环绕在周的池子,几个小孩在池边玩耍,溅起的水花变出一道道彩虹。
屋舍的右边有一片树林。几棵竹子夹杂在其中,显的更加翠绿。老人们坐在树阴下,望着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彩虹,开心的笑起来。
画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田地。土地是深褐色的,显得刚出芽的油菜分外嫩绿。几个人站在其中,正开垦着新的土地。一阵风吹过,吹走了他们心中的炎热,也吹活了整个画面。
呀!一个老人叫道,跑过去,欣喜的望着土地上涌出的泉水。
人们坐屋中出来,相互问候着,走向广场。
一个小孩跑的太快了,扑通一声掉进了水池。他把头从水中抬出,露出了牙齿,笑了。
一笑,笑亮了整个桃花源。
喜欢一句话:当你捧书阅读的一瞬,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上苍微笑着俯视着你,俯视着向善向美的一颗心。
书亦如茶,我相信文字有味道,是甘的。书,有种子,就像茶,不易保持良种的优良,片片上乘茶,页页真品书。看到一本精良的书,何不像品林清玄先生笔下的冻顶乌龙?于是,晨光熹微时,捧林清玄先生的《清韵》,品茶,是香香相向,页夜晔夜。
书亦如花,我相信文字有色彩,在白天般的纸中绚烂,不免有些违和,这是那种有诗心的人才能看到的颜色。文字,能在纸上作舞,不枉暗含三千情。每一朵花,都有一曲如歌的行板,有一段似诗的书香。于是,近午天,捧丁立梅女士的《遇见》,赏花,朵朵有心,句句有义。
读书,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曾经的我,对书如此敬而远之,不想让书中的一个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束缚不羁的心。云:书是天书。懒于理解书中的字字句句,像无暇品味一杯茶的芬芳。那时,我很空虚。
直到我迷上了读书,学会用文字沏茶。从那起,阳光永远为我正好。生活是世界,书中自有世界。借用海伦·凯勒的一句话足矣:空虚的牢笼已开,充实的世界,我终于有幸参与。
我又翻开了书,沉醉其中。有时风来,翻开一页文采,彼时风去,不带走一缕书香。读了书,我变了。
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不与从前相同了。
我的文笔优美了。每当我写习作时,张晓风说,要有意境。林清玄说,要有哲理。丁立梅说,要有真情。雪小禅说,要有感恩。一个个喜爱的作家涌上脑海。他们独一无二的文字,令我挥之不去的忆想全部倾心在一篇文章中。
我的心升华了,我有了诗心。徐志摩、顾城、海子一位位风流倜傥的诗人,曾留下多么潇洒的语句。舒婷、叶芝、林徽因他们也用语言来感动人们。看过一句话,有诗心的人,眼中无处不是诗。于是,见花,我想到海子。见眸,我想到顾城。见分别,我想到徐志摩。见老人,我想到叶芝。
在这样一个流连的世界,能有一颗书香飘逸,笔墨含情的心,我庆幸:读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