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些人;耳旁,总有些故事,故事的背后,我看见一张彷徨困惑的脸。
从来没有试过彻夜未眠的滋味,但今晚,正月初一的夜晚,我决定独自一人出去走走,好让自己不再迷路。
正月初一的夜晚,适逢情人节。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喜庆与甜蜜的气息。街道两旁只剩下惺忪着双眼的路灯,散射出无尽的柔情。还有寥寥无几的行人与车辆,依旧无力地呻吟着。
我一个人傻傻地伫立于昏暗冷寂的街口。不时地,会有一两对情侣从我身旁经过。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甜蜜。可又略带着些陌生的味道。不免让我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无所适从。于是,我被迫地闭上双眼,不想看到他们以如风的速度从我身旁飘过,让我眼花缭乱,触目惊心。待我缓缓张开双眼,竟发现周围已空无一人,只感觉胸口那个最柔软的地方在隐隐作痛。
耳边,冷风吹过,凉到心底,化作了寂寞,肆意地游荡,渐渐吞噬着自己。
突然,一声咋响打破了这深渊般的死寂,也惊醒了我。抬头一看,灿烂的烟火已经争先地绽放在空洞的夜空。可就一眨眼功夫,耳边又恢复了沉寂。夜空仍然布满了漆黑。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稍纵即逝?却又不容许我的挽留?
时光,青面狼牙,亟亟奔走。我们只有怯生生地跟在它后面,就像我刚逝去的十七岁。
中考的结束,让我醒悟,那些人那些事都会随着演出的结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落下帷幕。只是剧本的结局是分手,而我的那些单纯与快乐也早已随着幕灯的熄灭而渐行渐远,只留下一段无法追随的轨迹,最终湮没于时光的脚步里。
于是,渐渐习惯用笑容去伪装自己。当朋友问我:为什么感觉你的笑容里多了份伤感?我也只是沉默。
其实你们不懂我,我要的温暖你们亦给不起。
当日子沿着之间,水一样流失在过去,又或者已经被遗忘在很远的昨天。现在任何事情停留在心头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不知道内心是否会空虚,是不是只能用回忆去填补。
铛2010的钟声敲响,狠狠地把我拽回了现实,我措手不及。最终,还是明白,回忆终究属于过去。
一阵凉风吹过,我裹紧外套,不禁加快了脚步
那是第四次,从母亲长满老茧的手里接过生活费。
没有交谈,无言,沉默,像是在演一场哑剧。但我从她手中那握紧的钱可以看出,我该做什么。
拿了钱,我省着花我说。
我和母亲之间,熟悉又陌生。有时候,我会把她当做朋友,说笑之间又保守着自己的小秘密;有时候,她就似我生命中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她命令,我遵守。
我和母亲之间系着铁丝的笼子,严密且坚硬。我总是怪她没有给我一个幸福的童年,于是学会了固执,于是更学会了自己认定错的便是错。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流泪。她生病了,父亲还跟她吵架,她一个人躲在被里呜咽。我第一次感到慌张、担心,莫名的不安占据了我的心房,牵扯着我生命的鸟笼。
那一晚,我整夜不能眠,一次次地下楼去看她房间里那盏微弱的灯光。我哭了,我从没有想到她在我心中占据着这么重要的位置。
现在,我几乎整个星期都住在学校宿舍,每周给母亲打一次电话。我不敢回家,因为我忘不了当我给妹妹织一条围巾的时候,母亲投来羡慕的眼光。那眼光直逼心底,让我心疼。最苦的人是她,最幸福的人也是她。
一次、两次,母亲听到我学习进步的消息,扯动着颊边的皱纹微笑了。母亲老了,也意味着我该长大了!
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脸到姑姑家寄住,心中泛起一阵阵酸楚。时常想起那个温暖却又让人快要忘却的家,桌上永远摆满你爱吃的菜,她从不过问你的成绩,只是在你劳累的时候烧一盆热水,叫你泡脚。
所有的苦,她担;所有的累,她受。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永远是她心中的骄傲。
朋友们,面对那些不堪的过去,你们悔吗?面对正在流失的现在,你们累吗?面对未知的未来,你们怕吗?母亲不悔,你敢悔吗!母亲不累,你敢累吗!母亲不怕,你敢怕吗!
说的出,便要有做得到的勇气!
爸爸敲响了我卧室的门,把脑袋探了进来:天气这么好,跟我出去走走吧!我放下手中的笔,为难地说:作业那么多,以后空了再出去吧。可爸爸不由分说把我拉了出去:先出去活动活动,回来再做。
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我还在不情愿地嘟哝着:干嘛非要现在去,以后再去也不迟啊。父亲突然开口说: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不解。父亲又缓缓地说道:今天是我们家车贷还清的日子。我不禁欣喜:值得纪念啊!父亲却意外的平静:原本,我还想等车贷还清以后,带着你奶奶,全家一起出远门玩一趟,你奶奶还没坐过飞机呢
父亲说这话时,离奶奶去世已过半年了,说完是一个深深的叹息,虽然只是侧脸,但我也清晰地注意到了父亲微微发红的眼圈。这个一向坚强的男人,在面对已经无法再实现的诺言时,眼中竟有了晶莹。
其实,这并不是父亲的第一个以后。奶奶还在世时,父亲也曾说:等我空了以后,就带你奶奶出去兜兜风、等你考完以后,全家一起下馆子去。可不知怎的,这一个个以后,却总不见变成现在就走。原以为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诺言,却像风中的落叶一般越吹越远。每次父亲这么说的时候,奶奶在一旁听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可即使总等不来这约定的日子,她也从不抱怨,甚至有时难得全家都有空了,兴冲冲地准备一起出门就餐时,她却端起了剩菜剩饭,表明了她的态度,而我们却未固执地坚持下去,于是四人之行总是缺了一个人。
如今,奶奶带着那些虚幻的以后走了,当初的一句句轻描淡写的以后已然成为了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悔恨。我想起了自己也曾对奶奶说过:等我以后工作了,赚的第一笔钱就给奶奶花!当时天真的我可曾想到,世上压根没有以后!我们随意地把希望寄托于飘渺不定的未来,却以为自己已经拿到了未来寄来的支票。然而随着时间滚滚向前,这兑现的约期却迟迟不到,待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从情感银行中提出慢慢的爱,我们心爱的人,却不知何时,湮没在时光的风尘之下了,只留下在原地无助的痛哭的我们。
以后,多么轻松而又沉重的一个词。有了它,再重的诺言也能被寄存在将来,于现在的自己是一身轻松。但无数沉重的爱也因此被无休止的以后而延误。与其失去后追悔莫及,为何不现在就行动?
爸爸问我:怎么样,我们还出去吗,还是以后再去?
不,没有以后了,现在就走!我笑着对爸爸说:开车吧!
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衬着四周五光十色的灯光,我看到了许多我熟悉的地方,像知识海洋的新华书店,休闲自在的咖啡厅,感受艺术魅力的电影院可说起老地方,我只想到了一个地方,就是那充满回忆的那家餐厅。
我常常跑去姥姥家玩。和爸爸妈妈吵架了也躲到姥姥家去。姥姥总是会温柔的安慰我,帮助我,带我去那家餐厅吃汤包。将汤包的旁边咬出一个小口,倾斜汤包,把里面的汤倾倒在勺中,细细品尝,感受到姥姥的爱慢慢地进入我的心灵。我喜欢那汤包的的味道,也对那个地方有了感情。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餐厅,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人,和家人,和朋友谈论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说有笑。但包间里却又是另一番风景。在包间里,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但一家人或是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别有一番风味。我和家人常常在那里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最近发生的事,开着小玩笑,不时会有弟弟妹妹发出奇怪的笑声或尖叫声,也能看到大人们哈哈的乐。我也在一旁开心的说着,笑着,看着这个老地方。
我们一家人是因为姥姥姥爷住的离这里近才相聚于此。可是,这些场景或许再也回不去了。表妹上了小学,舅舅、舅妈搬了家,剩下一个大空房没人住他们想让姥姥姥爷搬去住,因为那里环境好,治安也好,而且方便,人也不多,还宽敞,一举五得.老人家喜欢自己的房子,喜欢那热闹的环境,可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在一个月前搬去了。
他们住的远了,也没有家人再到那家餐厅聚餐了。可我还是偶尔会去那里坐坐,点一屉汤包,品品味道。听着旁边的人开心的笑声,看着窗外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客人,闻着汤包的味道。没过多久,家里人发现他们舍不得这个老地方,所以一有空就打一通电话,说着:老时间,老地方,还是一个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在这个老地方,吃着可口美味的汤包,聊着天,看着彼此,其乐融融。因为一家人对老地方的喜爱,我有一次看到了那个场景。
老地方!这一句话勾起了一家人的回忆,一家人的笑容,一家人的温馨。我站在门口,打开门,仿佛看到了这一家人,说了句:我来了,老地方!
那是一个暑假,我们一家和朋友相邀到宝岛台湾游玩。时隔四年,令我难忘的不仅有台湾迷人的风景,悠久的历史,还有那份令人难忘的感动。
回程那天正逢大雨,我们带上行李箱来到知名的微热山丘凤梨酥店,购买凤梨酥。当的士在店门口停下车,服务员就撑着大伞迎上来,为我们开车门,那一刻我觉得真好,心想不枉我们慕名而来呀。来到店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大板式的木桌,整齐摆放着双排舒适的皮椅木沙发,加上桌上的造型美观的吊灯,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服务员安顿好我们的行李后,指引我们坐下休息,片刻又为我们每个人端来一个木盘子,盘里摆放着一块包装精美的凤梨酥,一杯热腾腾的红茶,他们的招待像是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品尝间,妈妈顺便向服务员打听附近是否有卖节拍器的琴行,只见那服务员阿姨听后微笑着轻声说道:琴行我不太熟,但我可以帮你问问,你先慢慢品尝。说完她便转身径直朝一间办公室走去。
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阿姨出来,我不禁担忧起来:阿姨怎么一去不回,毫无音讯呢?妈妈似乎不在意,忙着买凤梨酥去了。等我们结好账,打好包时,刚才那位阿姨手拿一张A4纸,在店里的顾客群中找到我们,笑着告诉我们: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问了几个同事,他们也都不知道附近的琴行。说着将纸递过来,这是我在网上帮你找到的附近琴行地址和电话!我接过纸一看,哇,纸上清晰地记录了附近琴行的地址,电话!我顿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脸颊阵阵发热,内心羞愧至极!现在每每想起那一刻,我都很感动,她的诚挚待人,细心做事,深深触动了我。
虽然我们后来因怕赶不上回程飞机,没有去琴行买节拍器,但那份沉甸甸的感动至今仍荡存心间。我想我也要像她们那样,将带给人的感动传递下去。
三月塘前玉兰,四月西堤赏柳,五月湖上泛舟,六月接天莲叶,腊月皑皑白雪。从小,春夏秋冬的颐和园就留下了我的足迹。
也许,在湖边漫步的身影与湖水本就是一种缘;也许,抬头仰望垂柳的身影与这柳树本就是一种缘;也许,大雪中留下脚印的身影与这雪本就是一种缘。也许,我与颐和园的缘分从未出生起就从未断过。
那个春日里在颐和园湖泊上划船的人是我,那个夏日里在杨柳下乘凉的人是我,那个秋日里爬佛香阁累得气喘的人是我,那个冬日里在冰面上玩耍的人也是我。
颐和园固然很美,但它的桥尤甚,她们的美不惊艳却是在岁月中沉淀的美。她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段段往事。玉带桥如她的名字一般美,桥身由青石和汉白玉砌成,桥头有着乾隆皇帝的御题: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还有一座桥,便是镜桥了。她的名字出自李白的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桥,她上面多了一个八柱的亭,显得更加端庄大气。桥的倒影在众多莲叶中若隐若现,似还在随着微风摇动。
颐和园的长廊是炎夏乘凉的好地方,那里的四座亭子更是为着燥热的夏天增加了一抹安静祥和。那里有象征着春的留佳亭,象征着夏的寄澜亭,象征着秋的秋水亭,象征着东的清遥亭。长廊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画廊,像一条彩带,曲折多变,将众多景色连接。长廊上面的四座重檐八角亭的名字更是每一座都出自一首诗:日见耳闻食无尽,每当佳处合留余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碧春清万里波,近遥哪与近如何。
若问颐和园中哪个地方与自然环境结合得最妙,那我必然会回答是万寿山和依附着它的建筑群了。好像颐和园中所有代表景物都聚集于此:佛香阁、宝云阁、写秋轩、排云殿等等。万寿山身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挖掘出一袋装满宝物的石翁,因此元朝名曰瓮山,山前有湖,名曰瓮山泊。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便是对它最好的形容了吧。
雨落,湖面泛起一阵涟漪。打散了耀眼的荷花,也打散了水中的游鱼,却让这园子更显动人。灰蒙蒙的天空,让对面的景色不再清晰,我却更喜欢这份神秘,因为这让人陶醉与痴迷。
雪洒,轻薄的冰面盖上一件新衣,现在冰面还没有冻实呢!也就只好站在湖面看那雪花越来越大,湖面越来越白,听那寒风越来越猛,但这已足以将心填满。因为它,太美,太美!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这里是我命中注定的老地方,一生有缘,便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