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乡下探望爷爷和奶奶,还没有到家里,我便从爸爸的摩托车上下来向家里跑去。
我最先到家里,可是我却找不到奶奶,我便问爷爷:“爷爷,奶奶去哪里了”,“你奶奶去田里割稻子了”爷爷说。于是我拿了一把比较锋利的镰刀向田里跑去。我一到田里,便帮着奶奶割稻子,奶奶对我说:“割稻子要把镰刀放平呀!”于是我便照着奶奶的方法割稻子,但我割掉一丛稻要割两三下才能割掉。我想:与其把镰刀放平还不如换种方法试试。我把镰刀放到大概与地面成45度角的地方猛的一砍,咦?这次不但把一整丛稻子都割下来了,而且镰刀还嵌进了泥土里。我想古人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概是我用力过度了。于是我又用自己的方法试了一遍,还是如此。我便去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奶奶拿的是长镰刀,长镰刀的刀锋特别长,适于平割,你拿的是普通的镰刀,适于斜割。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学会用一种方法做事,遇到其它事情用这个方法不行,就要换一种方法,不要钻牛角尖。
姥爷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在山脚下开了一片荒地,种了很多菜。秋收的时候,妈妈带我去菜地帮姥爷摘菜。
摘豆角的时候我总是看见别处的豆角又大又长,就心痒痒地,想放下手里正在摘的去摘那排,可一想到小猴子就是因为看那个好丢了这个,最终什么也没得到,所以我沉住了气,一排排地去摘,转眼就摘了一篮子。我跑去拿给妈妈看,妈妈说:不错,我们家姑娘真能干!我心里美滋滋的。
放下豆角篮子,我又兴冲冲地去摘黄瓜。瓜藤上结满了嫩绿的黄瓜,带着刺,顶着朵小黄花,水灵灵的。可是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大一点的,好像是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我仔细地找呀找,终于找到两根大黄瓜,摘下来和妈妈一起分享,清香爽口,又甜又脆。
我还自己动手挖土豆、拔萝卜。虽然弄得满手都是泥土,在拔萝卜的时候还摔了个“**墩”,衣服和裤子也弄脏了,但还是兴致勃勃。而且还惊喜地有意外发现——找到了好几条大蚯蚓。和蚯蚓玩了一会儿,我又把它们小心地放回到了地里,妈妈说:明年的菜地还要靠它们松土呢,菜地丰收,它们可是“有功之臣”呢!
太阳要落山了,我和妈妈带着沉甸甸的劳动成果回到了家。虽然干了一天的活儿,但是乐在其中,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妈妈炖了一锅土豆、豆角犒劳我。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菜,香喷喷的,心里甭提多美了!这大概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劳动的乐趣吧。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每到这个季节,我就盼望着一年一度的秋收活动。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通知我们要去参加一个有趣的秋收活动,我当时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心想:“秋收活动?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呀,为什么老师说很有趣呢?”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坐上了去往农场的大巴。
到了目的地,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挖胡萝卜、地瓜和花生,挖出来的,统统可以带回家。”“太好了!”“我要挖得多多的!”“我要装满布袋子!”……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按老师的要求,我们排着队往里走,当老师一下令:“现在大家可以分散来挖了!”同学们一溜烟儿地跑散了。
但是哪里有胡萝卜?哪里有地瓜?哪里有花生呀?只看见地里长着一片片不一样的叶子,可我从来没注意过,怎么区分呀?我一脸无奈地站在地里,左看看,右看看,有点迷茫。突然,听见有同学在喊:“哈哈,我挖到一个胡萝卜了!我挖到地瓜了!我挖到花生了……”我匆匆跑过去看:“哦,原来这个就是胡萝卜呀,它们的叶子长这样,地瓜、花生的叶子是那样的啊。”通过观察,仔细分辨,很快,我也顺利找到了胡萝卜、地瓜和花生并挖出了它们,好大一堆啊,装了满满一书包呢。
如今,四年级了,参加了四次秋收活动,我已经能很熟练地找出胡萝卜、地瓜、花生等农作物,知道哪块有洞的地方不能挖,哪种是被虫子蛀过了的,还掌握了迅速、准确又不会挖坏它们的技巧,每年,我都能带回满满一大袋的果实,直到拎不动。
我喜欢秋收活动,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劳动的快乐,还带来了收获的喜悦。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果园里的果树上结满了清香四溢的果子,苹果树上接着又大又红的苹果看见了都恨不得咬上一口。
梨树上也结满了金黄色的小葫芦,吃上一口非常香脆可口吃完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听妈妈说:吃梨可以下火,但是吃多了就会拉肚子。
柿子树上结满了一个个红灯笼似的柿子,要想吃到硬柿子,必须要用温水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硬柿子了。
秋天里的玉米像一位位士兵一样,腰上的两三个玉米棒子像两把跨在腰间,看着都很威风。农民伯伯用手一个一个的往下掰,掰下来放成一堆一堆的`,像一座座金山似的。农民伯伯掰完后就装在口袋里,满脸喜悦的回家了。
秋天真美啊,我爱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