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于激励的校长
我非常认可汤勇校长的这句话:“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渴望被认可,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性的特点和优点。”“一个人一旦被认可,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修炼校长力》P191】
人是讲感情的。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尤其是管理知识分子,他并非不看重物质激励,但更在意精神上的被认可、赏识、尊重。如遇到能够发自内心认可并赏识他的领导,无需督促、管控,他自然会心甘情愿流汗出力、绞尽脑汁、废寝忘食、鞠躬尽瘁,干不出成绩誓不罢休。如张良之于刘邦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打下汉室江山,诸葛亮之于刘备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只为报答知遇之恩,就一句话“我愿意”。由此可以看到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激励与赏识有多么重要。
而事实上,领导者对下属的激励与赏识,并不一定有多贵重、多庄重,很可能就是“一个手势、一个拍肩膀的举动、一个肯定的眼光、一个主和电话、一则祝福短信、一束鲜花”【《修炼校长力》P191】,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恰恰符合知识分子渴望被赏识、被尊重的心理。
我印象深刻记得这样一个事例,也可以说是永久难以忘怀。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不太会打领带。那时候看到别人打领带,觉着帅气、潇洒挺好,也学着戴领带。可总是戴不好,不是歪扭,就是皱巴。有一次,我戴着领带急匆匆去上课,刚走到班级门口,我的校长就叫住了我:“你稍等一下,别慌张进班。”我在班级门口站住,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他走到我跟前,认真地帮我系领带,又把领带捋直,然后笑着帮我整理一下西装,再拍拍我的肩膀:“这样就好看多了,年轻人要多学着啊。去上课吧!”当时我觉着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直冲眉梢,就感觉在我的学生们面前特有面子。我清楚地记着,我的学生们也向我投来钦佩的目光,毕竟,这是校长在亲自为我打领带。今天好像不觉着有什么,在当时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还是很激动的。也许,对我的校长而言,这或许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也不他早已忘却,可我会记忆终生。后来也确实常常浮上心头,成为我在那个学校温馨的回忆。
因而,汤勇校长这样说:“一个智慧的校长,他会抓住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这一点,适时对教职工给予激励。”
因此,我就特别希望我们做校长的,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话语、眼神、手势、短信、微信、电话,适时给自己的副职、中层、普通教职工于激励,激发大家的尊严感、成就感,调动更多的积极性投身于工作之中,创造更大的工作业绩,实现校长和教职工的彼此成全。
当然,作为校长万万不可效仿汤勇校长笔下的那个反面典型校长,眼里只有分数,却看不到活生生、追求发展、主动成长的人。面对兴冲冲向他展示自己教学论文作品的老师,予以严厉批评、讽刺挖苦,声色俱厉地训斥,在满腔热血的老师头上泼一盆冷水。这种粗暴式管理的校长,多数属于政客型的,平常不学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不跟教师学生谈心交流,不探讨教学和管理,只会用分数衡量师生,也只能会给师生带来更大的伤害,简直就是摧残师生。
我曾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过,说是某校一个副校长检查晨读时,看到一个年龄较大、一贯表现优异的老师坐在班内改作业,一时兴起为该老师写了一篇博文予以点赞。结果博文发到学校群,却不想被校长批评了一顿,责问他为什么不写表扬那些担任两个班语数英的文章。校长的严厉批评,搞得这位副校长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本来是凭着一颗爱学校的心发现、点赞学校的先进典型,想为学校发展助力,却被校长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这位校长如果能想到副校长撰写博文的出发点,或者跟副校长聊聊他写作博文的意图,是在利用他擅长写作的优势,点赞学校爱岗敬业老教师的典型,从而激发更多的老教师勤奋工作,继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进而校长能够表扬副校长,激励副校长继续发现、表扬学校里方方面面的积极力量,不是能够带动更多的先进典型投身到工作中,对学校整体工作更有利吗?
因此,一个校长要多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有激励他的副职、中层主任、教职员工,善于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性的思想,才能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再上台阶、快速健康发展。一定不要仅仅从自己的认知出发,想当然处理问题,那样,往往容易挫伤其他人的积极性,对学校工作不利。把其他人逼到自己的对立面,对校长本人也恐怕不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