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可以用来形容可连续的或者连续性的事物。戛然而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á rán ér 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出自《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主谓式;作状语;形容突然中止。(多指声音)
用法示例
1、李昌祺《剪灯余话.五.贾云华还魂记》:“娉娉收杯,至夫人前,沥余酒于案曰:‘才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边妪亦从傍更相助,生乃尽饮。”
2、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四回:“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
3、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臣公叱曰:‘敢对我作此淫词?’戛然而止,俄登登复作。”
4、高阳《玉座珠帘》下册:“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5、刘成章 《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而:连词。连接状语于动词。
止:停止;终止。
易错点
注意"戛然而止"中"戛"的读音和写法,"戛"读jiá。
例 句
1. 音乐戛然而止,现场一片寂静。
2. 故事讲到关键转折点,作者却戛然而止,留下了无尽的悬念。
3. 欢笑声在夜晚的街道上回荡,突然一道车灯闪过,声音戛然而止,仿佛被冻结在了那一刻。
成语故事
清代文学家李绿园在《歧路灯》第十回中巧妙地描绘了一个戏剧落幕的瞬间:“正当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忽的锣鼓声戛然而止,戏已煞却。”这句话以“戛然而止”这个成语为点睛之笔,生动地捕捉了戏剧结束时那一刹那的宁静。原本喧闹的舞台,随着锣鼓声的突然停止,仿佛时间也为之凝固,所有的喧嚣和热闹都在这瞬间消散,只留下了观众心中的回味与感慨。后来,成语“戛然而止”便流传开来,“戛然”指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突然停止。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如丘而止
中道而止
半途而废
反义词
连续不断
滔滔不绝
不绝于耳
出 处
忽的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