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2、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3、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4、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5、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
6、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7、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达雷尔
8、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9、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边沁
10、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孟子离娄上》
12、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13、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14、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15、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7、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1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德)马克思
3、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4、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5、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6、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
7、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8、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9、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0、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11、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13、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4、在个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马克·吐温
1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6、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17、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18、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祸害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法)摩莱里
19、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德)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3、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4、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荷)斯宾诺莎
5、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日莲《立正安国论》
6、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7、造法易,执行难。
8、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10、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1、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2、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13、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5、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16、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18、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19、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1、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战国)冠子《冠子·度一》
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5、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6、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8、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9、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0、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1、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1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3、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4、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5、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1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7、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18、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19、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1、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2、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3、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
4、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5、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晋)傅玄《傅子·法刑》
7、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9、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
10、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1、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12、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13、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战国)管子
14、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5、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6、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17、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战国)管子
18、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1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4、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5、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格林
6、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7、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英国)瓦谢尔
8、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
9、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10、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11、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12、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古希腊)西塞罗
13、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14、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1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6、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英国)奥古斯丁
17、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18、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19、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3、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4、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5、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6、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丁尼生
8、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9、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0、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11、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12、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伯克
13、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16、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申斯通
17、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18、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9、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2、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3、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4、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英国)柯南·道尔爵士
5、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6、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7、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8、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9、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12、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3、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15、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6、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17、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8、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意)拉布里奥拉
19、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我们必须坚定地拒绝遵守。我们应该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因为规章制度赋予我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我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因为如果我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我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1、美国人生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法国)托克维尔
2、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
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4、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5、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杰斐逊
6、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