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从心所欲,不逾矩。
3、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4、听其言而观其行。
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德不孤,必有邻。
1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1、子曰: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2、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13、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巧言令色,鲜矣仁。
17、巧言令色,鲜矣仁!
18、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0、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刚、毅、木、讷近仁。
3、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1、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5、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9、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