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3、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5、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当世家,必多殃。
7、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8、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9、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10、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1、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12、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
13、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14、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15、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16、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17、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18、谦谦君子,用涉云峰。
19、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2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21、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22、二人同心,泰山移。同舟之言,其臭如兰。
23、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24、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25、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26、德言盛,礼言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7、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28、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29、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30、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1、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3、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6、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
7、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9、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0、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1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2、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13、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14、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
15、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16、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17、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而违之,况其迩者乎。
18、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19、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20、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2、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2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4、一阴一阳之谓道,随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5、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27、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28、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29、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30、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2、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3、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4、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5、居上台而不骄,在上下位而不忧。
6、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7、不易乎世,不成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