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国学大师,出生于晚清时期,为人博学多才,在文学、书法、艺术、史学方面有着诸多成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曾经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远战个等职,是南大中文系“三老”之一!
胡小石
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国学大师,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个人生平
1880年出生,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嘉兴,青年时代在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求学,并师事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李梅庵和沈曾植、陈三立。
1910年毕业后,数十年中一直致力于高等学校教学,先后在北京女高师、武昌高师、西北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白沙女师、云南大学等校任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愤恨国民党政府误国,常表示不满,为当局所忌。在昆明期间,从友人处借马列主义书籍,阅读称善,被国民党特务搜去,名列“黑名单”。
1949年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强迫大学南迁,小石挺身而出,率学生护校。
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
1962年3月16日晨病逝于江苏省工人医院,享年74岁。
主要著作
著有《远游疏记》、《楚辞郭注义证》、《楚辞释名》、《离骚文例》、《屈原与古神话》、《楚辞札记》(未定稿)、《甲骨文例》、《读契札记》、《金文释例》、《齐楚古金表》、《声统表》、《广韵正续》、《说文部首疏证》、《江津方言志》等。书法著作,体系完备,论点精辟,除《书艺略论》外,尚有《中国书学史》未能完稿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