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岿是西梁第二位皇帝,为隋炀帝萧皇后的父亲,早年富有文采,善于安抚,深得众心,后被册立为皇太子,继位后,南伐陈国,失利后,失去大片土地,后投靠北周,成为抵抗南陈的藩屏,深受周武帝和隋文帝的赏识,去世后谥号为孝明皇帝。
萧岿
南梁大同八年(542年)出生,字仁远,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西梁第二位皇帝,梁宣帝萧詧第三子,隋炀帝萧皇后之父。机敏善辩,富有文采。善于抚御部下,深得众心。
大定元年(554年),册立为皇太子。
大定八年(562年),正式即位,年号天保。
天保五年(567年),趁着南陈湘州刺史华皎归顺,下令柱国王操、柱国殷亮、大将军李广率领水军,联合卫国公宇文直、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一起南伐陈国,大战陈国名将吴明彻于沌口,战局失利,失去长沙、巴陵和河东三郡
天保六年(568年),吴明彻侵犯江陵,出逃纪南,不久回城。
天保十年(572年),应华皎请求,北周将基、平、鄀三州划归萧岿,成为抵抗南陈的藩屏。此后,深得周武帝的赏识和隋文帝的礼遇,隋文帝纳其女为晋王杨广正妃。
天保二十四年(585年),因病驾崩,终年四十四岁,谥号孝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显陵。
主要作品
萧岿著有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十四卷,都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