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花香扑鼻,蝴蝶飞舞。老师带着我们去操场进行了一场激烈地拔河比赛。
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一组和二组,赛前紧张的我们怒视着对方,都想取得第一。
只听清脆的哨声响起,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都使劲把蝴蝶(红绳)往自己一方拉,由于一组个个都是大胖子,力气大,所以蝴蝶一开始就飞向一组。二组加油!二组加油!听到啦啦队对我们的鼓励,我们也不甘示弱。我转头对站在最后的老商喊到:快用必杀技!老商身体猛得向后一转,绳子扛在肩上,身体向前倾斜,死死地拉住绳子,几乎碰到地面,脚像被胶水黏住似的,认对方百般拉扯,他仍纹丝不动。蝴蝶停止了飞舞,在一组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我们抓住这个机会,猛得一拉,一组都摔倒在地。
嘟哨声再一次响起,老师大喊二组获胜!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获得胜利。这真是一次激烈而又有意义的拔河比赛啊!
这个周四,学校举办了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和班班会乐器乐器合奏比赛。
瞧!比赛已经开始了!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最先开始表演。虽然他们年纪小小,可唱起歌来却毫不逊色,不论是音色、音准还是动作、表情都十分到位。他们演奏起乐器来就更厉害了,特别是一(3)班演奏的《拍皮球》,这首歌的节奏特别快,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配合起来的,可是小朋友们不仅没有一点儿手忙脚乱,还配合得天衣无缝,这边的声音一停下,那边的声音就立马接上,我都有点佩服这群小家伙了呢!
哎呀,光顾着说小弟弟、小妹妹们了,把三、四年级精干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给忘了!三年级唱歌时分工明确,独唱与合唱配合得很融洽,再加上那专业的表情哇,真不赖!再来说说他们的乐器合奏,他们用的是葫芦丝,吹奏的是《粉刷匠》。《粉刷匠》,在我看来是一首比较难吹的乐曲,可三年级的同学在吹奏时,看起来没有一点儿压力,也没有一点儿杂音混在里边。这就是熟能生巧吧!
我们班是最后一个表演的,大家似乎都有些紧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响了起来,这是我们演唱的第一首歌曲,它看起来很好唱,但高低声部要真正配合得好,却很难。下一首歌是《ALittleLove》,观众们信任与期待的眼神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有些观众差点儿跟着我们一起唱了。两首陶笛演奏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回到座位上时,我还告诉自己:努力了就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场比赛就在阵阵掌声中落幕了。
那些好似露珠,又要比露珠更为活泼而朴实的,是雨。打开窗户,一阵阵雨的味道迎来,或许那是泥土的气息吧。闭上眼睛,聆听雨落的倾诉,急促的感觉,而那草坪,花朵,绿树所处的地方,却又比原来更为恬静和清新。是啊!润物细无声。
回到房间,自己练习了一下班得瑞的《ChildMoemory》,灵魂竟穿越时空回到了孩童时代,眼前的一切似乎就近在眼前,却触手难及,有的只是默默地回忆。童年的事,大多已都被我淡忘,有几件雨中的事,倒是记忆犹新。想像之中应该只是我2,3岁的时候吧,还在婴儿车里,天空正偷偷地掉泪。沿着滨河街,妈妈推着我,具体是干什么我也记不得了,只是记得自己高高兴兴地坐着,回头望望年轻美丽的妈妈,她当时的刘海被雨淋成一绺溜的,我咯吱咯吱地笑,她也开始对视着我笑,很久,很久。
那是雨中的人间真情。长大了点,仍然稚气未脱时,我已搬到了现在所居住的小区,不少和我家一样大人工作忙碌的家庭的孩子总会在下雨天偷跑出来,每人拿一把自己最心爱的小花伞,出去跑呀叫呀。我们最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唱歌比赛了。选出两个人当评委,另外几个石头,剪刀,布,按照赢的顺序决定先后唱。我可是向来不愿做评委或者后唱的,因为那时的嗓音敢向百灵鸟发起挑战。我们的舞台是草坪上的井盖,当然就会淋雨了,所以剩下的人总有为上面撑伞的。记得自己最常唱的就是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很打动我的一首歌。
当然别人也都拿着自己最爱的歌曲来比赛。不过不管我们玩得多么开心,最后都免不了被回来的家长拎回家一顿臭骂,可是,下雨天出来的毛病还是改不了。那是雨中的纯真童年。进入初中,到了自己真正的花季,却开始疏远起雨来。害怕雨前的昏暗,害怕雨中的冰冷,害怕下雨时一个人的孤独,更害怕心爱的花被雨打下去的心痛但经过时间的洗礼,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爱雨的,更爱雨给我的启迪。雨前的黑暗,是为让人欣喜地观望雨后彩虹;雨中的冰冷,是为让人深切地感受温暖晴日;一个人的孤独,是为让她珍惜曾经相聚的使馆,那些花雨后的花,是被洗刷掉污秽的清新;那落下的,或许只是她们太过于脆弱的原因吧。这种花,即使没有风吹雨打也会悄然落下的,雨只是干干脆脆地结束那些已没有了希望与奋斗的生命而已,而那些厉经磨难的花,相信会愈打愈坚。
那是雨中的人生感言。
这是雨中的故事,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波澜中一份平静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