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的秋天来了,秋风在洛阳城里嬉戏。秋风催着大雁南飞,吹黄了树叶,吹黄了稻谷。眼前的一派景象多美呀!
我走在街上,看到了这一派景象,唤起了我的思乡之情:老母亲身体好吗?朋友们好吗?他们一定很想我吧……我想到此,加快脚步,匆匆跑回家,坐到书桌前,我思绪万重,心想:该从哪开始下笔呢?我犹豫不决,一遍又一遍地提起笔又放下,提起笔又放下……
我构好了思路,一口气把这封信写好了,我的心里很高兴:总算写好啦,现在就盼老母亲回信了,真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当我正要把这封信交给寄信人时,心里又涌起一股潮流:刚才自己匆匆写了这封信,语句万一没有表达清楚该怎么办?这样母亲看不懂,那该怎么给我回信?于是,我又把封好的信拆开修改了一遍,直到自己认为表达完整了才肯放心把信交给寄信人。
望着寄信人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也刮起了一阵秋风,我是多么思念远在故乡的亲人啊!我的眼前模糊了……
我住在洛阳城里,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一天早晨,我走出院子,我看到秋天的落叶飘落到地上,就像那成熟的孩子回到自己母亲怀里,我不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就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家人沟通。
当我正要下笔时,我才知道我想说的太多了:我想问问他们身体好不好?不知道我那生病的老母病好了吗?我们的粮食收获好不好?我的兄弟姐妹好吗?家里需要钱吗......许许多多的问题我都想写,可我只写了几件我最想问家人的事。
我走到门口,正巧遇上了一个正要回钟山的人,我跑去问:"这位小兄弟,你能否帮我把这封信带给钟山上的张籍的父亲呢?还有,如果你遇到刮风还是下雨,你都要保护好这封信,可以吗?”说着便给了他一些小钱,“好吧!”小兄弟点点头说。
当他正要出发时,我又想起了一些事情想写,就叫住他说明了原因,赶紧拆开又补上了几句,才安心地说:“好了,小兄弟,你可以出发了!”
张籍老家在南方,生活在北方。所以他就特别特别地想念自己的家乡。
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办公室,看了看外面的景色,他发现树上的树叶都落了下来,树叶也变黄了。不是有一个成语叫“一叶知秋”吗,他看见树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了。他就想起了晋朝张翰的故事。张翰也是一个住在北方的南方人,一到秋天就想念家乡的好吃的。什么好吃的呢?是莼菜和鲈鱼,一说我也有一点流口水了。可是张籍跟他一样也想念南方的莼菜和鲈鱼。
他除了想南方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他还想自己的亲人、妻子和孩子。于是他就回房抽出了一张白纸和信封,开始给家人写信。他说:“请问你们过得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你们缺不缺钱,我稍后给你们寄过去一些。你们有没有用我买的保健品呢?”这时,他把信封交给送信人,他又说:“你一定要亲手送给我的家人,不要让我失望。”可是,送信人已经走了一段了,张籍又想起还有话要说,边跑边喊着,“等一等,我还有话要说……"
这就是张籍写《秋思》的故事了。
秋天来了,洛阳城树叶都慢慢变成了黄色,几阵风吹过,树叶落了一地,空中还不时徐徐飘落几片叶子。
张籍走出书房,看见此景,有了些灵感,想作一首诗,但只想出了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无论如何想不出下句,便先放下了写诗,此时听到外面有“砰砰”地敲门声,打开门,竟看见了分别已久的老同学!一问才知道,原来他要到自己的家乡去做官!张籍激动不已,向老同学说:“你去那做官时,能顺便帮我带个信吗?”老同学:“当然可以啦!”张籍立刻回到书房,写信去了。但是心里太激动了,再加上要问姐姐好不好,问弟弟好不好,问妻子好不好等等,竟不知写什么好了。这样产生了灵感,写下了第2句:“欲作家书意万重”。
家书写好了,但是因为觉得写得太匆忙,还是不放心,又拆开来读了好几遍,才把它交到朋友手里,交到朋友手里后回到了书房。
哎呦,还有什么东西忘了,“那个有没有写!?”他立刻奔向朋友的马车,要求再看一遍。这时,灵感又来了:“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于是,便有了秋思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