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熟练地把黄色的叶子择去,把根上的泥巴撸干净,顺便把根上的小须掐去。不一会儿,妈妈就择了一大把。“剩下的任务交给你了。”妈妈说完,和面去了。我心想:不就是择荠菜吗?我拿起一棵荠菜,先把干枯的叶子择去。“哎哟,疼死我了!”我大声叫着,一边用手捂着手指。原来,我把泥巴从根上往下抠的时候,手指被泥巴弄伤了。
“面和好了,来包饺子吧!”妈妈的话音未落,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饺子皮,先用筷子夹上馅,然后把两边对捏起来。“喂,你怎么包的?这个饺子馅放多了,你包的饺子哪个都站不起来!”妈妈说,“看仔细点,左手拿饺子皮,右手挑较圆的一边顶上去,左手同时竖起来,接着右手捏褶子。”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包了几个,真行!
饺子出锅了,我一边吃饺子,一边不忘来上一句:“真好吃呀!”毕竟这是我的劳动成果,哈哈!
今天我在家里实在闲的没事干,突然脑里闪过一个事情——包饺子,所以我请求妈妈教我包饺子,妈妈开始不同意,可是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答应了。
开始包饺子了,妈妈先包了个给我看,我学着妈妈包了一个,不一会儿又爆了,反反复复好几次,我都没成功,妈妈看到我包成这样,便教我,她说:“先把肉放进里面去,然后把它合起来,也就是捏在一起,然后再一折一折的'折起来,饺子就做好了。”本来我做的实在还是我不好,但是我学着妈妈那样,我成功了,我越做越多,真棒,做好了,要拿去蒸了,我和妈妈把白白的饺子放进锅里蒸,蒸了几十分钟,饺子终于完成了,我拿一个尝一口,真甜,那柔滑肉香喷喷的皮,真让人难忘。
从此以后,妈妈一包饺子的时候,我就凑上去,一起包,通过这次的包饺子方法,我明白了不能光靠蛮力,要靠智力。
我国有很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欢还是饺子。饺子各种各样,形状就像一个金元宝,有人还在饺子中包上硬币,谁吃到了中面有硬币饺子,就有好运气。
过年时候,母亲和我一起准备肉糜、菜、葱和面粉,我们便开始动手。母亲把切好菜放进内糜烂中,加入油和各种调料,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搅拌,母亲把面粉和水拿来,一边搅面粉,一边加水。不一会儿,面粉就变得像棉絮一样。我把面粉搓成长条形状,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再用手把它压扁。母亲负责擀皮,她拿起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个个薄薄地圆形小片。我和爸爸是负责包饺子。我把馅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上,再把它捏好,可是,我每次都捏不紧,经过我努力学习,我终于学会了!开始煮饺子了,水烧开了,我们把饺子一个个放进锅中,饺子像一只只小白鹅在小中游来游去。饺子滚了三滚,一个个肚子挺得大大。母亲赶紧把饺子捞上来,放进盘子中,我看得直流口水。
晚上,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我们吃着香喷喷饺子,高兴极了!
我成功了!学会轧饺子皮了,能帮妈妈轧饺子皮了,我高兴的不得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看见妈妈在屋里包饺子,心想我已经上三年级了,应该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于是,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轧饺子皮吧!”妈妈欣然答应了。
妈妈先给我做了示范。只见妈妈把切好的面用手压一下,再用左手捏着压好的面片,右手滚动面棍,同时左手移动面片旋转,很快就轧好了一张饺子皮。我看着很简单就接过轧面棍轧起来,椭圆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带缺口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看似容易可做起来难啊!一气之下我甩手不干了。这时妈妈开导我说:“伟鹏!要做好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容易,就看你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常言道: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又重新轧起来。我轧饺子皮的技术不断提高,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儿,我轧的饺子皮还余下一摞呢!在我的帮助下,妈妈很快包完了饺子。
午饭,我吃的特别香,因为它是我亲手轧的饺子皮。
过年啦!每年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都要围在一起包花样饺子,运气好的还会吃到硬币饺子哟!
妈妈、奶奶和我是包饺子的参赛人员。妈妈眼疾手快,她包的饺子形态各异,有的像小天鹅,有的像金元宝,还有的像皇冠。奶奶也不弱,她包的饺子花样也不少,像扇子,像月牙,也非常可爱。看着两位高手都那么卖力,我也要加油了,可是我包的饺子大的大小的小,长的长宽的宽,这也太难看了,真是四不像。最后,经过爷爷、爸爸和弟弟的投票,妈妈和奶奶都是最佳荣誉奖,我却是参与奖,看来下次得加油了。
包完饺子,接下来就是煮饺子了。我们把饺子放入锅中,“小天鹅”在水中跳起了美丽的舞。可是“月牙”“金元宝”它们不会游泳,“小天鹅”就扑腾起来去救它们,我包的饺子因为太轻,像正浮在水面上晒太阳呢!没想到下了水的饺子也是姿态万千。
没一会饺子就煮好了。这饺子真美味,皮薄馅多,香飘十里,色鲜味美,简直是令人回味无穷啊!这饺子不管是谁包的都好吃,因为这里面包着我们大家的爱,最后爷爷吃到了硬币饺子,也许今年的稻谷会大丰收呢!
吃着饺子,聊着天,我真喜欢此刻美好的时光!
记得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星期三,老师让我们议论星期五搞什么活动。经过投票选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包饺子。
星期五到了,我们包了许多姿态不同、形状不同的饺子。有波饺、有元宝饺……我们先把饺子皮放在手上,再放一些肉。如果你想放一些料也可以,可以放糖、花生、枣、栗子等食品。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早生贵子。
听说,吃饺子还有来历呢!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300余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驱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百姓,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饺子”,也有些地方逞为“扁食”或“烫面饺”。这就是饺子的来历。
包饺子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