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活活饿死的人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地方?在以前,我一定会认为这种人能力不足,死有余辜。但看完《品质》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一个人若是为了信仰而死,那么他无论怎么死,都是值得尊重的。
格斯拉的信仰,是他对自己事业的执着,他人眼中平平无奇的靴子,在他看来,却是一辈子必须坚守的东西。靴子对于他,已不是一项工作,而已成为他对生命的凝望。
他的行为有悲剧性,一个人明明知道做一件事会有惨痛的后果,但依然坚持做,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但正因为这样,他的形象才在我们心中鲜明、高大起来。
他对于自己坚守的东西一丝不苟,他直到饿死不曾做一双令自己遗憾的靴子。而我自己呢?现在的我坚守的是什么?答案很复杂。但我清楚,我的一些行为已知背离了我所必须坚持的.东西。
生活实在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不能下定决心去做,这也就是我远不如格斯拉的地方。在种种诱惑下,坚持的东西支离破碎,不知不觉中行为与思想渐行渐远,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一种无奈。
随着阅读,我也清醒起来。我也应该为自己坚守的东西开始奋斗了。
一个14岁的女孩站在离婚判决的法庭上,选择爸爸,或是选择妈妈。选择爸爸就是选择了留在中国,选择妈妈就是选择了去澳大利亚;选择爸爸就是选择了清贫,选择妈妈就是选择了富贵;选择爸爸就是选择了现实,选择妈妈就是选择了梦想;选择爸爸就是选择了爱的艰辛,选择妈妈就是选择了爱的允诺。
读完这篇不到300字的故事,我也思索起来。思索后,我选择了妈妈,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梦想,选择了爱的.允诺。那时,我只有8岁。10岁,我再次读起文章,左右为难,既想选这个,又想选那个。索性,不再去想,只是暗自庆幸我的父母没有发生那种事情。12岁,今天,我翻开泛黄的纸张,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我认为8岁时的选择是错误的,8岁的自己是天真的。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渴望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一直为达到愿望而努力着。然而,当幸福近在咫尺,告诉我们,无须努力也能轻易满足愿望时,我们往往选择了幸福。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直达甜蜜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失去了努力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失去了那让我们终生难忘的经历。
最后,女孩选择了爸爸,选择了清贫,选择了现实,选择了爱的艰辛。同学们,让我们和女孩一起,为梦而努力,为梦而奋斗!
《未来》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美术老师让学生画一幅命题创作:未来。随后他又给学生讲了他以前一个学生格桑的故事:格桑在一次野外郊游,被五颜六色的野果吸引住了。听了老师讲祖国各地所盛产的水果后,做了一个梦,画了一幅画。一个身穿藏族衣服的少年,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站在果实累累的果林里。这幅画被命名为《未来》。格桑用这幅画鞭策自己,长大后成了一名园艺工人,用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
老师说完后,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也在想,我该在人生的答卷上用行动画一幅怎样的未来呢?未来,令人向往。我们的现在是长辈的未来:很舒服,很安逸。那我们该给后辈一个怎样的现在呢?
过去、现在、未来牵扯前三代人,改怎样画,才不会使自己造成错误连累后代呢?想到这,我忽然觉得,画笔变得异常重,似乎在下棋,错一步就会影响最后的胜负。
文中的'格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地未来建在了家乡,我呢?我好像未曾想过我的未来,后辈的现在,我似乎满足于长辈给我的现在。
未来,我该怎么画?我要用行动在人生画出一张张幸福的脸,让身边失去幸福的人重拾幸福。我想到了我的未来,你呢?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人生上画上一幅让自己,让后人都满意的画卷吧!
暑假到了,我到上海和爸爸妈妈过暑假,到上海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世博园参观。
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叫醒了。我们来到了世博园后,已经九点多钟了。我们第一个要玩的当然是我们的国家馆——中国馆。还没有到中国馆,远远的就看到它庞大的身躯矗立在那里,真不愧被称为“东方之冠”。
刚走进中国馆,我就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中华气息。那气壮山河的清明上河图正展示着她的辉煌和魅力。在走廊上的那一幅幅童画,也表现了儿童纯真的心灵。再有就是那个彩绘兵马俑,就和书本上描述的一样,他们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像活人一般。
我们还参观了主题馆,主题馆的外表看起来方方正正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当我走进去的`时候,我惊呆了,这里的一切都在为我们描述着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是如何的糟糕,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大球,仿佛像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如何破坏环境的,这些给我很深的感触,我们一定要还好的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还参观了日本馆,远看它就像一个粉色的蚕宝宝。还有世博文化中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飞碟停在那里。
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了,但是我们非常开心,在这里让我增长了很多的知识,拓展了视野。
在星期三我登上了去学农的车上,为了这次学农我可是费尽了心血。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几乎把超市转了个遍,大大小小的物品都快把那小框子给挤满了,谁叫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的我眼花缭乱。第二天,我拉着重重的`行李箱登上学农的路程。
在车上我一刻都没歇着,这边聊聊那边聊聊。很快就到达了学农基地,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眼前一片草地,我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接下来,老师带我们去安排宿舍。然后就带我们去采茶,在路上我又蹦又跳,高兴的不得了。到了茶园,我眼前一排排整整齐齐的茶树,像排列整齐的士兵。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怎样采茶,要把叶子和嫩芽一起拔出。老师一声令下,我第一个冲到茶树丛里,左一下右一下的采起来,任何一个嫩芽也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我头也不抬的仔细采着,虽然树丛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虫,但根本阻挡不了我的前进。不一会,我那小框里就全是茶叶,我还意犹未尽时,老师却说集合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茶园。第二天的学农生活也非常充实,让我非常开心。
这次学农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我的自理能力,也让我的眼界更开阔,让我学会了很多,如:挖山芋,做陶艺,采茶叶······
今天,我读了一篇对我受益匪浅的文章,那就是----《让座》,他深深的教育我要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
《让座》讲的是初春的一天,我上了车,被一位老人吸引住了,到了五一广场站,我终于轮到了一个座位,我看到抱小孩的人,本想让座,可又怕难受,最后,一位老人让座了,我见了,深深的感到羞愧,于是,我离开了座位,我不小心踩在老人脚背上,他没有知觉,下站了,我知道老人的是假肢,望着他消失在人海中。
读了《让座》这篇文章,想到了自己,自己以前不也与文中的作者一样吗?
那还是在某天,我和姐姐回家过年,车上人潮人挤的,我和姐姐都站着,终于,到了新县城,正好有两个座位,我和姐姐都坐了上去,突然,上来一位满头白发,扶着拐杖的`老奶奶,我本想让做的,可是想到自己站了这么久,脚都酸了,于是我完全不想让座了,过了一会儿,姐姐站起来对那位白发老奶奶说;“老奶奶,你座吧!”看着姐姐那样乐于助人,我脸红了,不禁感到羞愧,心中热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读了《让座》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从小要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个当军梦。潇洒的军姿,各种体能训练……这周,我们学校邀请来了六位高大帅气、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官带领我们军训。
开始分配教官了,我们的教官叫张浩,他跑步来到我们班前,敬礼,然后立正,犹如一颗大树,纹丝不动,我都以为是座蜡像呢!
“稍息,立正!”教官大声喊道。那声音如同雷霆惩戒人间。我们也都乖乖服从。教官声音洪亮,但他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站三分钟,如果有人动,加三十秒,要站久,还是休息,自己选。”我们立刻站直。“抬头,挺胸,看向上45度。”有点痒,我要忍住,忍三分钟,嗯,胜利就在眼前,很快的。我催促自己。“好,20秒活动一下手脚。”全班马上像炸了营似得,左晃右甩。“五、四、三、二……”
到了最后一天,是展示成果。“齐步走。”我们最担心的齐步走,之前一直走不好,我们在心里默念:一、二、一、二,总体还不错。
吃苦耐劳,强身健体,这是本次军训的意义。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体质。这次军训,我的收获真大!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时,爸爸妈妈聊起了他们小时候过中秋节的一些趣事,我觉得很有趣,最有趣的就属敬月光了。
那时候的中秋节,家家都会敬月光。人们会买上好多月饼,从大到小,一层一层的叠放在盘子里,堆成宝塔状。一般都是摆六个,表示“六六大顺”。月饼放好了,还要摆上很多时令果蔬。比如:莲藕、菱角、柿子、石榴等等。其中,莲藕也有讲究,必须用一整根的“全藕”,寓意事事有头有尾。最后再点上一炷香,再泡一杯茶放在院子中间的桌子上,大家就围着桌子坐下聊天,赏月。
我的老婆婆很相信,中秋节这天的月亮是有灵性的,敬过月亮的'茶水千万不能倒掉,要留着第二天早上洗眼睛!她说这茶水是被中秋的月光照过,用它来洗眼睛,就能让眼睛变得像月亮一样明亮呢!
可惜,今天是个阴天,敬不了月,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月光茶。我又想到那些在远方,过节不能回家的人,他们肯定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希望明年的中秋节能有好天气。“但愿晴”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第一次读了《红岩》这本书,作为二年级的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去阅读,打开封面便看见了:“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这一句话,虽然不是很理解,但仍感到很激动。解放前国家陷入危难中,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城墙门上,木笼子里一颗颗人头映入江姐的眼中,她丈夫的名字在纸上第一行,我知道江姐此时内心是伤感的!因为亲情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我与爸爸妈妈之间更是如此。
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自己有重要的任务,便忍住泪水,一步一步向前。我十分佩服她的勇气。我感受到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战友有了无穷、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手指,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读完这本书,我为坚强的他们而感到自豪,我一定会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慢慢地合上《琴》的最后一页,就如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享受于它的香醇而意犹未尽。脑海中像电影一样不断放映书中精彩的情节。
《琴》这一本书主要写了:在华光学校就读的`数位同学与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凤来仪老先生寻找传说中的碧梧树,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碧梧树的故事。
在书中,“竹马之战”这一章令我难以忘怀:“孤舟蓑笠翁”郦怀琛和“独钓寒江雪”祝卿堪为抢夺琴砖而在危桥一角用缘竿技交战之时,危桥倒塌,郦怀琛受伤了,祝卿堪连忙用领带给他包扎伤口,他们就这样由对手化为了好朋友。读到这里,我感到心里暖乎乎的。是啊,毕竟人心肉做,谁也会有不忍心的时候。心的容量有无限大,何不把一件件琐碎的烦心事都忘记呢?
我想到了上一次那一场大队委竞选。有的同学在竞选前还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但是在竞选后。有一个当上了大队委,没选上的同学表面上还是没什么变化,但是在心里,嫉妒已经在心里生根发芽。这样毁灭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翻脸成了冤家。他们又何必这样呢?好好的做个朋友不好吗?
最后,我想对这本书的作者说:谢谢您这一本《琴》,它不但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它还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宽容。
“星期六下午,我们学校将在操场上举行一次义卖活动。”老师刚在广播里宣布完,同学们就高兴得一蹦三丈高。
第二天,同学们就带来各种各样的物品。老师笑容满面地说:“看来大家都对义卖很感兴趣。不过得记住,这次义卖,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要把出售得来的钱捐给特奥会的,大家都要献一份爱心,懂了吗?”“懂了!”同学们大声回答。
星期六到了,我担任售货员。义卖一开始,我和另外两名售货员——樊之喻和何颖莱一起把货物摆整齐,看上去琳琅满目。这时,一大堆人涌向我们的“店”,使我们应接不暇:樊之喻卖毛绒玩具的地方,两个人为了一只玩具羊而你争我夺,那气势好像要把长城推倒似的;我这边,人人争着要买书,我只能请他们排好队再买;何颖莱卖文具的地方,生意最为红火,一分钟就卖出好几支铅笔。这时,又有一位顾客来了,他指着一个毛绒玩具:“这么大,为什么只卖五元?”他拿出十元来,把它买下了。我很纳闷:咦?从来也没听说希望抬价的。后来仔细一想:原来他是想为特奥会多献一份爱心呀!
活动结束了,我却没有买到喜欢的.东西,这是因为担任“售货员”角色的缘故。虽然给我留下小小的遗憾,但这次活动是为特奥而举行的,是很有意义的。
今天,我看的是一本作文书,书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文章也很好,尤其是《卖花》这篇文章。
《卖花》讲的是:放假了,作者和同学去卖花了,有很多种花,分别是菊花、鸡冠花、玫瑰花、兰花、芦荟、小番茄和小辣椒等。一个小时过去了,无人问津,后来一位鹤发童言的'老爷爷要买芦荟,又卖了很多,最后作者分到了13元。
读完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是:钱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现在只知道买什么就跟父母要,也不想挣钱是多么的难。有句话说:“花钱容易挣钱难”。是啊,我们想买作业本是跟父母要钱,但是在这些钱里蕴含着父母多少的血汗呀!所以,我们不仅要节约用钱,更要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说到这里,我就不禁想起了我家。
我们家一到了冬天,就开始了全家总动员。因为我家是卖糖葫芦的。要想吃到又酸又甜的糖葫芦,我们必须先把山渣洗干净,再把山楂里的籽挖出来,再一个个地穿在竹签上,从早上起来吃了饭直忙到深夜11点多,甚至1点左右。白天我的爸爸又必须在寒冷的早晨去卖,并且每枝才1元钱,这1元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要再乱花钱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
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子曰:由!悔文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短短的语录让我了解到了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在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时,应取诚实的态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孔子,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请孔子判定谁是谁非,孔子不能判定谁是谁非,但是这两个小孩并没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实事求是。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对于后世的人们一直有着指导意义,我们今天还可以从中受益。朋友,多读一些好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心动不如行动,试试看!
红红的旗子在向我挥手,它是在欢迎我和同学们的到来吗?今天是什么重大的节日?原来是“热爱科学,重于实践之系列活动‘咚咚喹’绘画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第一幅画是一个土家山寨,吊脚楼前有一个美丽的土家姑娘正在吹咚咚喹,我仿佛听到了那动听的乐声。我想:我要是能画出这么美丽的画,那该多好呀!可是,我没有。
第二幅画是一个小姑娘在树下吹咚咚喹,她的头发在随风飘扬,有的牛儿在远方低头吃草,有的牛儿在扭头聆听,忘记了吃草,也忘记了自己。我想:要是这幅传神的画是我画的,那该多好啊!可是,不是我。
第三幅画是无数的土家儿女和远方的.客人一起围在草坪上,挑起了摆手舞,唱起了土家歌,吹起了咚咚喹,哇,美不胜收呀!要是我也能深入其中,那该多么令人陶醉,可是,不可能。
走过一副又一幅画,可是我没有错过一处又一处的风景,我努力地端详着它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我相信,只要自己认真观察,努力学习,说不定未来的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画家。
学完《学奕》这课后,我深深地感到学习态度将决定学习结果。
《学奕》主要讲了古时候有一个叫奕秋的人是全国的围棋高手。有人让他教导两个人学校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奕秋的;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但心不在焉。虽然两个人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就不如前一个人。
这是因为前一个人用心去学了,而后者什么都没听到,所以学习结果明显不如前一个人。如果他想学会下围棋还要从新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生活中,我们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后者。在我们班中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坐在班上的最前位,天天就想着QQ三国、漫画书、游戏王卡成绩不太好,有一次他居然考了九十多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妈规定,只要考得好,就奖励漫画书一本,于是他这几天专心致志地学习,冲入九十。
我也有和后者差不多的经历,一次上奥数课,老师正在讲题,我感到无聊,想着放学后干什么。当我们做题时,发现我一题都不会。
读完《学奕》后我决定向前者学习。
……
开学第一周,天气很好,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军训拓展训练。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们将在学校操场开展一段长达三天的艰苦而又快乐的旅途。
穿上深绿色的军装,带着印有红星的帽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后操场,然后开始一天的训练。在训练时,同学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只是听从着教官的命令,做着整齐的动作。三天都是如此。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第二天早上,教官领着我们做游戏时的情景。“这是考验你们团结精神的时候!”教官吼道,“一定要拿第一名!”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认真的听着教官讲规则。游戏的大致规则是:共十人参加,每人拿一截管道,拼接在一起,乒乓球从谁的管道上滚过去了,那个人就赶紧接到后面,最后把乒乓球接到杯子里,即为胜利。游戏开始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各个都想第一个参加游戏。轮到我了,我们个个精神抖擞,球从管道上滚过去,我立马跑到后面再接上,经过同学们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把乒乓球运到了杯子里……
乒乓球落下的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落下了。
军训期间,咱们听了一堂关于《铁的新四军》的讲座,主讲人是周武爷爷。他告知咱们:“新四军的全称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解放军的前身,是一支艰苦奋斗、一往无前、一心一意为公民服务、紧密团结、统筹兼顾的部队。”
周武爷爷一边讲一边播幻灯片,咱们看到了许多新四军电影的图片:《我的兄弟叫顺溜》、《小兵张嘎》......
听了这次讲座,我感触很深:其时新四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具有崇高坚决的崇奉、守纪如铁的'风格、严于律己的风仪、惩治腐败的决计、亲民爱民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力,因此能打败日本鬼子,好敬服他们!我要学习他们那一种守纪如铁的风格,不怕苦、不怕累的精力!我看了《小兵张嘎》这幅图,又听了周武爷爷讲,觉得小兵张嘎很机敏、英勇,不怕风险,走过那么长的路,穿过了这么风险的敌人的阵地,最终总算把一封重要的信送到了新四军的军队里。相比之下,咱们日子在安全时代,咱们要爱惜来之不易的平和,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令人难忘的军训日子完毕了,铁的新四军的精力仍在我脑海中久久难忘:不怕苦,不叫累,守纪律,听指挥!咱们作为学生应该学习不怕苦,恪守校园纪律,听教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