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从小就不爱读文字较多的书籍,因为我觉得读书不如看动画片,动画片有趣、好看,而看书却很乏味。那时候,我心里有个幼稚可笑的想法:书是一件玩具。因而我常跑到妈妈的书房,从那摆满书的书架上抽出一本本厚厚的书,然后把它们当积木玩。当然啦!这样会受到妈妈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仍是屡教不改。后来妈妈跟我讲许多名人都是通过读书获得了渊博的知识,可我还是像块木头似的不听妈妈的劝告。然而,偶然的一次,我改变了对书的认识,爱上了读书。
记得还是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奶奶让我叫妈妈吃饭,妈妈应了几声还是不出来。我想:妈妈今天怎么总是呆在卧室里呢?我一定要看个究竟。于是,我推开了妈妈房间的门,妈妈正在看一本书,看见我进来,笑眯眯的问我说:“丁丁,你看过哪些动画片?”“西游记”我脱口而出,“这是我和爸爸最喜欢看的动画片。”“里面演了什么内容?”妈妈又问。“唐僧取经呗!”我得意洋洋地说。“唐僧历经几难,遇了几个妖怪?”妈妈连珠炮似的问。“恩……”我答不出来了。“哈哈,丁丁,这下你该懂得看动画片和读书的区别了吧!”妈妈说完,便递给我一本《西游记》的原著。
我刚翻开第一页,就被吸引了。几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沉浸在一个个惊险神奇的故事中。孙悟空跟天兵天将大战时可真让我佩服,十万天兵天将都打不过他……从那以后,我便渐渐喜欢上了读书。
我爱读书,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小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诗歌唤起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话让我感受到美与丑、真与假……读书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必修课。
曾经多少次没有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个人关在家里,静静地遨游、徜徉、流连忘返。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读到幽默风趣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优美的词句,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回味。书既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地交谈
书是万花筒,书是大观园,书里的生活五彩缤纷,书里的世界色彩斑斓。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步入书的海洋,分享无穷的乐趣!
“咦?这本书是怎么回事?怎么只剩下半本了?”我拿着一本破旧的书去问“家中之王”——爸爸。“哦,这都是你以前闯的祸,你等一下,我去拿照片给你看。”说完,爸爸一下子钻进了柜子里翻找起来。“找到啦!”说完,爸爸边喊边叫地跑进了我的房间,把一叠照片塞给了我,我马上看了起来,“哈哈,哈哈……”我看完后不禁哈哈大笑。你看,相片里的我用从书上撕下来的纸粘成了一把三叉,正玩得起劲呢,而且还摆起很酷的动作,真让人捧腹大笑。一段与书的故事也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还记得那是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回到家后,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看起电视来了,这时我发现电视旁有一本厚厚的书,于是我的眼珠一转,就一下子把书拿了过来,我马上翻开了第一页,但看见那些烦琐的字时,就当机立断把书撕下了一半,我把一张张纸都折成了纸飞机让它们从窗户飞了出去。正当我玩的开心的时候,妈妈走了进来,问我有没有看见她的教科书时,我的心凉了半截,心想:完蛋了,我刚才撕的不就是妈妈的教科书吗?这下可惨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向妈妈撒个谎,混了过去,可我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连睡也睡不着,心里害怕极了。
到了第二天,妈妈知道了我的“光荣事迹”后,就把我关在房间里,说道:“儿子啊,你要好好反思反思,而且必须在今天内看完三本小说,如果没完成,晚上就被吃饭啦。”妈妈丢下这句话就上班去了,无奈的我只好拿起一本《西游记》看起来,没想到越看越爱看,最后甚至对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有空就拿起一本书来看。这就是一个爱看书的我,一段我与书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话传到今,让我们铭记在心!但是可千万不要一次就看太久的书,要不然,你就成了书呆子,或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幻觉的!就让我来讲一讲我与书的故事吧!
一次,我一连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刘欣,好啦,不要再看了!这样你的眼睛会受不了的。”“好的,就再看一下好了。”不知不觉又过了好久,我发现书里的图片人物开始走动,跳着,走着。“你好!你好!刘欣!”“谁?谁?谁?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是我!我在书里面!”“你是?”“哦!忘记介绍了,我是芊芊,来自书王国里的一只小精灵。”芊芊停了一会儿,“我是书国王最喜爱的一只的宠物,现在,我要成为你的伙伴!”“哦,就你?”“嗯,你不信?那就让我来考考你吧,你看过什么书?”“好的,现在我来说说我看到的书吧!”
我读过《苦儿流浪记》这本书雷米被人欺负,后来米耶利夫人与她的儿子小康帮助了他,还让他饱餐了一顿,让雷米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还读过《豪夫童话》里的童话好似一道穿透阴霾天空的阳光,可以让“花园永恒翠绿”,让人们在“劳苦工作时有了快乐”,“严酷生活里有了笑声”。《荷花》里面讲了许多的故事,他的语言朴实·生动·故事寓意深刻,极富教育意义!让我感受到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夏洛的网》一个蜘蛛和小猪的真挚友谊的故事!
我咳了一下又说“这四本书让我体会到主人公的勇敢·智慧和友谊。童话中的主人公是神仙精灵·山魔鬼水怪·鸟兽虫鱼,它们都有超常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哇!”芊芊直夸我,“你读过的书,还真不少,刘欣,你真棒,不过以后还要多读其他的书哦,它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使你们更能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继续努力,加油!”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觉得这个比喻就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特别亲切。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报到现在的《读者》、《意林》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我都吸收了不少的营养。
初中的时候,我除了对故事书和启示类,感人类型的书感兴趣之外,其余一律不能接受,因为我认为,启示类的书能够冶炼我的情操,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更加懂事,更加明白事理。所以我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提高。每每沉浸在书海之中,总会有太多的感慨。我喜欢读书的那种程度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然而闹出不少笑话。当我觉得无聊的时候,会拿几本书籍来读一读。这样子,“无聊”会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离我而去。
到了初中,《读者》便成了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刊物。平时,我在完成紧张的学习后,就会拿出它,开始在文章美妙的字里行间游走,沉浸于获取知识的喜悦里,忘情于纸页之间,陶醉于佳作之中,那种快乐,在当时是其它任何一种感觉也无法比拟的。渐渐地,我脑海里的“词库”开始丰富起来,写出来的文章也开始变得优美。
《读者》像一位慈祥的老师,不断地启迪我,教导我做人的道理,更像一个在困难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了我的朋友。在一次语文测验中,作文是要求写景的。毕竟写景是我的弱项,在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一点头绪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它,并在脑子里回味着那些令人陶醉的句子。不久,我就开始动笔了。笔在我手中“刷刷”地工作个不停,终于写完了。得到了它的帮助,我那次作文竟然只扣了1分!《读者》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太大了,使我每读一次,精神都会感到很愉悦,都会有新的收获。
书陪伴我走过了10年的岁月,它像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想象飞得更高的勇气,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我的人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的阶梯。”这些名言都是理解书,懂得书的人总结出来的佳句。
我相信我们都看书,也必定有自己喜爱的书。我识字以后第一本书叫《原始丛林大冒险》。我把它从书柜拿下来后,便开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每页书都有许多图片和不少文字。每看完一小部分都会有一两页讲如何防止,如何解决问题。
里面讲三人物去探险,在极奇危险的地区建地洞、打猎、采集露水、智斗猛虎等故事。每一个小结都有一些实战知识,里面人物的做法可笑、真实、认真使我深受感触。他们对待朋友,竟然能在面临死亡的边源,对朋友无比关心。这使我改变了自私的做法。
我开始就听爸妈讲给我听,接着就看连环画,故事书,然后看一些求生记的东西。再阅读小说、范文之类的书。日久天长,妈妈就会买一两本哲理的书供我阅读,甚至床上都有几本《少先队员》无聊时就看一看。
记得有一次和同伴去书店看书。那个又高又凶的图书员两眼冒火地望着我们几个光看不买的小孩。吓地我直冒冷汗。我坐在椅子上看了半个多钟头,她就说:“买书的欢迎,光看不买的请出去。”我们听后非常气愤,把她的话当耳边风。过了一会儿,她又狠狠地盯着我们。没办法,我们只好无奈走出书店。同伴们气愤地说:“刚才那个图书员真变态,我们看书关她什么事?”
我们天天闲的很,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总之我们必须多读书,书读的太少了,才是一生一大亏!正应了陈寿那句话“一日无书,百事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