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绪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念时,“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忧民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动听的诗句里,我记住了您--刘大爷。
在村里,您显得很特别。满口诗词的您,与那一个圈子总是格格不入。您时常一个人在村里走动,见人也有说有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您总是在路上轻吟着这一句。当然,您也有感伤的时候,有段时间,你时常立在家门口那棵将近干枯的树木边发呆,大家问发生什么事,你总是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来带过。人老了,也许是思念儿女吧。我就曾在一个秋季的夜晚听过您低沉地呜咽:“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见您,听村里的老人说,大爷您很开心地上了车,但是没有看见开车人的样貌。于是村里的闲人开始议论,说您远方的儿子把您接到城里享福去了。此时我才发现,您的离开,显然使村里少了许多韵味。
可过了不足一年,您又回来了。看见的人说,您是走路回来的。这次回来,您变了很多,不再喜欢到村里走动,时常一个人靠着门前的树木,叹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半的时间,您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也许,这便是您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吧!
回来不到三年时间,您便去世了。那天我去送您,只见门前的.树木早已干枯,木门也已破败不堪,门旁的对联还算完好。屋内的棕色木桌开始发黑,地面洒着墨汁,书本在地上零星地散落着。听村人说,您最后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他们还说里屋堆满了信件,足有上百封,全部都是写给亲友的,但每一封都未粘上邮票,未曾插上翅膀。这使我不禁想起您时常与我吟起的两句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刘大爷您走了,但您吟诵的那些诗词,却仿佛时时响起在耳边。那些熟悉的诗词,经过您的吟诵,似乎变得令人捉摸不透,有些美丽,也有些忧伤。
一考生
我真想,我真想离去。抛下烦琐的生活小事,远离喧嚣的城市,去寻找那一刻的安静,走向充满诗意的远方……
我真想去塞外,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在那一天,我也许会站在高处远眺,金灿灿的细沙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太阳悬挂在山的一角,红彤彤的仿佛一个小姑娘羞红了脸。那时我会怎样呢?应该会被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陶醉在塞外风光之中流连忘返。
我真想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我想漫步在清晨的西湖边,看湖中升起袅袅雾气云岚,犹如仙境。湖中的荷花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位翩翩起舞的仙子。我还想在星空下散步,月光洒落湖面,犹如给西子蒙上了洁白的面纱。
我真想站在高山之上,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一个清爽的早晨,我站在高山之巅,望着太阳从山的那边升起,一座座山峰屹立在脚下。那时我的心将会激动,眼角将会湿润,额头上的汗珠犹如珍珠般在太阳下闪烁着光辉。我会明白,“山高人为峰”的含义。
我想去,我真想去远方,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美景,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景象,感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哲理。我真想走向诗意的远方,体会诗情画意的景象。不去听尖锐刺耳的车鸣声,不去唱嘈杂烦闷的流行乐,不去想死板无趣的公式定理……
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追逐,追逐诗情画意的景色,追逐充满诗意的远方。我想在充满诗意的山水间游玩,在绿树繁花间探求,在夕阳下流连忘返。
我真想走向诗意的远方,醉情山水,不问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