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变福田
作者:侯适
青岛学习平台
今年八月,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的海水稻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走进基地,只见桃源河大坝下,一片片金色的稻田映入眼帘,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水稻!
走进稻田,我看到了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在微风中左右摇曳,仿佛在向人们传递丰收的喜悦。稻田中央有一处监测站,显示屏上标明了试验田里的水温、盐分、土温、土湿等数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到土壤的墒情和养分情况,及时调整水肥管理措施。在这里,通过“四维改良法”技术的应用,水稻丰产丰收成为了现实。
听爷爷讲,桃源河畔一直有种植水稻的传统,爷爷小时候家里就种过。可桃源河畔附近的土地是盐碱地,水稻产量很低,老百姓赚不到钱、吃不饱饭,于是就把稻田改成经济效益更高的鱼塘虾池了。然而,桃源河畔的人们对水稻种植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2020年,这里成立了青岛市城阳区万亩国家级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袁隆平爷爷选定海水稻秧苗,由稻田农技人员进行试验种植。从那时开始,盐碱地又种上了水稻,万亩荒滩变成了丰产良田,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望着那金灿灿的稻谷,闻着空气中的阵阵稻香,欣赏着桃源河畔的美景……此情此景下,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当今祖国科技发展迅速。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教师评语:小作者描绘了自己参观海水稻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所见所感,体会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到科技创新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巨变。参观过程中,小作者实地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体悟出要养成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习惯,并立志要刻苦学习,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