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属于这个地方的特产,而我们这的特产是菠萝。我们这的菠萝田非常多,你别以为多就没啥好,在我看来,它们算是无价之宝了。
菠萝的果实是圆柱形的,顶部长着一簇绿色的叶子,就像北方的娃娃头项扎的一束辫子。它的外皮厚度比其它水果厚,而且还带有刺,就像穿了件盔甲,要防止别人伤害自己。
因为我们这菠萝多,也就被称为菠萝的海。菠萝是种多汁多肉但又多刺的热带水果。菠萝属于复果类水果。其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也称为聚花果。它的花是呈淡紫色的,虽然不太好看,但却能结出美味的菠萝。
在酷热的夏季里,你可以吃一些菠萝罐头,当然,你可以自己做,自做的比较合自己的味口。你也可以晒菠萝干、炸菠萝汁、炒菠萝饭只要合自己的味口咋做都好吃。
菠萝茎短,叶多数,莲坐式排列,剑形,顶端渐尖。菠梦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很多。春季时,菠萝在4~5月丰收,在夏季时,在6~7月,在秋季时是10~11月,在冬季时,在12~翌年1月。虽然四季都有菠萝,但夏季的菠萝是最好吃的时候。
菠萝的营养可丰富了,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夏天吃可以消暑解渴;肠胃不好的人吃了还可以消食止泻呢!
正因为菠萝好、味好、用途广,所以菠萝成为了人人都喜欢的一种水果。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迪卡侬,快要离开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副引箭,就非常有兴趣,可妈妈当时说那天因为要赶时间,下次再看看。
我们又一次来到迪卡侬的时候,我给妈妈说,你上次答应我下次再来买的,妈妈说可以去看看,我们循着指示找到弓箭后,妈妈看了看我想要的那款弓箭,又看了看旁边的,说你想要的这款弓箭太大了,我们买旁边的小一点的吧。但是我看了看旁边那款小的,根本就没有弓和箭,只有一个靶子。但我想要的是弓箭和靶子,妈妈想了想,觉得那个应该挺有趣的,于是就买了下来。
买到弓箭,拿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打开发现里面只有两只箭,还有两个我看不懂是什么的零件,我看了下说明书,发现弓居然要自己拼。于是我让爸爸帮我拼,但爸爸让我试试自己组装,我把说明书放在桌上,按照图纸的顺序开始拼,把那两个零件按照凹槽按了上去,不一会就拼好了。可弓箭的拉线挂了一端,另一端怎么都挂不上去,因为我没那么大力气,于是我就请爸爸来帮忙,爸爸轻松一拉就把那根线给套上去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弓箭就装好了。
这把弓很美观,我目测了一下,这把弓大概有一米多。上面有橙和黑两种颜色。握着的地方是黑色,其余都是橙色,手握着的地方上还有锯齿形花纹,很漂亮。
靶子大概不到一平方米,上面印着有靶环,从中间到外面分别标着倒数从10到6。每一环分别有不同的颜色,远远看看着五彩缤纷的,漂亮极了。
安装好以后,我迫不及待的放好靶子,轻轻一拉箭就射出去了。刚开始我都不敢使太大的劲,担心绳子会断掉。试过了几次以后,看着妈妈拉的很使劲都没有断,我就不担心了。
这样,我的暑假又多了一项射箭的娱乐活动,但爸爸妈妈不允许我带出去玩,只能在家里,于是几乎每天写完作业的时候我都要射上几箭,刚开始我都射到靶子的边缘6环或者7环,练了几次以后我就偶尔可以射中正中心的10环。有几次我也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家里来玩,一起比赛射箭,看看谁射的靶心多,妈妈晚上有的时候也和我一起比赛射箭,真是太有趣了。
先来猜个小谜语吧:三个辫子,花里藏花。猜一猜它是哪种花?哈哈,被你给猜中了,它就是厦门的市花三角梅。在厦门,它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名声可大着呢!它的美丽和动人使它成为了厦门的市花!你可千万不要小看它哦,就让我来介绍三角梅吧!
三角梅在厦门的任何公园都大受欢迎,倍受游客喜爱。只要你进入公园没一会儿,保证你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三角梅在向你招手。公园里的三角梅形态各异,形象千奇百怪,真是美丽至极。
你瞧,三角梅的叶子长的有些像爱心,而且毛绒绒的。绿油油的叶子和紫色的花简直是绝配!别说,这叶子也挺可爱的嘛!
三角梅的枝干很特别,它的枝干不像其他树木那么粗壮。并且,它的树枝带刺,可千万别被树枝扎到了哟!
三角梅的花瓣大都数都是紫红色的。它的花蕊里还藏着3朵朴素美丽的小黄花。三角梅形态各异,有的还是一个可爱的小花苞。有的穿着雪白的衣裳,在枝头翩翩起舞。还有的默默欣赏自己美丽妖娆的花瓣呢!
厦门这个美丽的海上花园,因为有了三角梅而更加美丽!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也曾断言,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小说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待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十分暴躁。后来,她的父母为她找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并慢慢学会了说话和写作。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并在老师的帮助和她自身的努力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
海伦在书中说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读完这段话后,我心潮澎湃: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的悲伤与痛苦,因为人只有在经历过挫折之后,才会懂得珍惜。这段话让我明白,我们不管做什么事,要学会替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也要学会珍惜时间,珍惜一切。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感慨万分,对海伦赞叹不已!她说:忘我,就是快乐。因为我要把别人能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能听到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把别人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啊!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坚强,乐观向上的女孩呀!我要向海伦学习,向她一样,做一个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争分夺秒的认真学习,不虚度光阴,长大后,为人民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活出生命的价值!
书中海伦以一位残疾女子的视角,告诉人们要懂得珍爱生命,珍视时间,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虚度光阴。文章文笔优美,感情丰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朋友们,读书的益处无处不在,它可以点亮我们内心不息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吧!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就是我的家乡。北京不仅有雄伟的长城、辉煌的故宫,更有众多的胡同。胡同里,留存着几代人念念不忘的老北京风俗。
每天上学,路过西四,我都会看到一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砖塔,静静伫立在一片低矮灰旧的老建筑之中,那就是万松老人塔。塔下,是北京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一个周末,我怀着好奇心,拜访了它。
走进胡同,逼仄的街道,灰旧的墙壁,世界仿佛变小了,我也不由放慢了脚步。不经意间,两扇掩映着的朱漆大门吸引我的眼光。斑驳的门板上是何方神兽?像狮子,又似猛虎,怒目圆睁,獠牙锋利,大嘴里叼个大铜环,好像在警告我不得靠近。啊,这不就是辅首吗?辅首俗称门环,用来关门和叩门所用,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门把手和门铃。
我想起游览故宫时,见到的那些鎏金铜辅首,尺寸更大,做工更复杂,图案更具不可冒犯的威严。遥想紫禁城的夜晚,谁会走家串户,去叩响这些门环呢?
在朱漆大门斜对面,另一座不太显眼的大门辅首,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个黑铁造型,八角形,边缘是荷花花瓣,里面点缀一圈镂空的波浪,配以圆圈状的门环,既美观又大方,结实耐用。与前面的猛兽怪物相比,这家的主人,人品可见哦。
这些深藏胡同里的辅首,究竟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呢?
据史书记载,在汉代已经使用辅首。在封建时代,辅首有很明确的等级规定,不同的辅首象征着宅主人的地位与财富。《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辅首的作用不仅仅用来开门和叩门,已然是主人等级和地位的象征。然而,老百姓们创造出许多寓意深刻、外形精美的门饰图案,以表达内心的良好愿望。有吉祥图案,有花木动物,有主人职业特征。经过长期演变,辅首起到装饰美化大门的艺术效果,又被赋予了保护家人和为家祈祷的意义,可谓一举数得。
起源于信仰,兼具实用,融入了审美,最终演变成中国传统建筑大门的重要构件的铺首,其背后蕴含的民俗文化和民俗艺术,是需要我们不断发现和探寻的宝藏。
推开吱呀的大门,轻扣门环,清脆的声音在胡同里回荡。每一个辅首的背后,都有一个悠长的老北京的故事
哇,太酷了!我盯着两个正在打羽毛球的大姐姐,迟迟的不肯离开,想学吗?妈妈看着我痴痴的样子笑着问,我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一样。
就这样,我很快来到了一个羽毛球训练场。第一节课,教练先带着我们做了热身,接着他站在队伍前开始讲解动作。先是侧身,右手举着球拍,眼睛看前方;再是倒拍,身体转正右脚踮起,右手则往身后靠,继续往下靠再一举挥出去;挥出去之后把右手笔直地举起,再快速下挥,动作需要非常连贯,收拍时还得收向左边。简单来说,与投垒球差不多,只是垒球换成了羽毛球拍。看到老师的示范,我试着挥了几下就觉得手臂发酸,但是既然是自己选的课,哭着也得上下去啊。
我接着练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老师喊停休息几分钟,我一听立刻软了下来,一屁股坐到场地旁的长椅上,拿起水杯咕嘟咕嘟,就是半瓶水下去了,哎呀,可真是累死我了。我轻轻地抱怨着,来,现在开始自主挥拍,然后我们就试着接球了。教练喊话了,我赶紧去练挥拍,然后跑去排队,我成功挤到了第二个,既兴奋又紧张地看着前面的同学,奇怪的是,老师丢过来十个球,她只接到了两个,技术真是不行,看我的,我心想着。轮到我了,我走上前架好拍子,嗖~第一个球飞来,我赶紧挥起拍子,可球偏偏擦着球拍的边飞了过去,运气不好,再来!嗖嗖嗖,球一个接一个,可好像都故意在逗我,就是不让我击中。不行,这回我必须击中它。我仔细观察球的飞行轨迹,找准一个时机,啪!只听响亮的一声回荡在球馆里,太棒了,我终于接到一个,真是不容易啊!接下来我越打越好,最后一个我直接打到场地的另一头去了。后来的课上我又学会了侧打,反手打等等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打羽毛球,当然还是不太熟练。
等等!今天星期日,我的球拍呢?教练在等我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