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服务营销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餐饮服务业追逐的热点。对于餐饮业中的重要一员--洋快餐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快餐竞争中脱颖而出则更需要加强服务营销。文章就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关键词】:洋快餐;服务营销;问题;原因;对策
21世纪,服务营销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热点。服务营销独特的魅力与功用,相信搞市场的人都不陌生。作为服务业重要一员的餐饮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与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餐饮业服务营销,就是采取多种策略,整合餐厅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创造商机,经营顾客需求,使现有各类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以期利润的最大化。新时期的餐饮业,极应加强其"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而洋快餐,作为餐饮业中的重要一员,要想在激烈的中西快餐对峙中脱颖而出则更离不开服务营销。
一、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餐饮行业,洋快餐企业也与日俱增。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许多洋快餐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常用的武器仍是食品创新与价格,他们的市场竞争理念还徘徊在产品营销的阶段,以传统的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日常经营和市场营销活动[1]。洋快餐在中国本土,作为典型的顾客高度介入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服务产品特征,这导致了其营销推广方式和侧重点与产品营销有着显著的差异。十几年的洋快餐实践和结果向我们表明,用传统的产品营销的理论来指导快餐的营销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和效益,但也给洋快餐企业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一)洋快餐企业在中国仍然受到排斥
随着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饮食要求开始趋向简洁化和随意化。年轻的白领经常去快餐店享用自己的午餐;周末外出,西式快餐是年轻人吃饭的最佳选择;节假日,西式快餐店人头攒动……可是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也常听见有人责骂洋快餐如何冲击本土餐饮,价格多么贵,还是垃圾食品,服务太西化等等。可见,洋快餐在中国仍然受到部分人的排斥,这些肆无忌惮地言语对其发展极为不利。
(二)服务缺乏差异和个性,洋快餐只能"服务多数"
洋快餐企业的服务让国内许多快餐企业惊叹不已,我们承认它的傲人之处,同时也指出它的不足。例如,快速服务本是洋快餐的特色,95%的顾客会因此而成为回头客。但仍有不少顾客抱怨餐厅的快节奏,连音乐、说话、走路都快。还有顾客投诉辣呼呼不够辣,署条太咸等食品问题。当我们把这些意见向上反映时,餐厅回复:我们都是按标准做的,只要多数人满意就可以了。如果洋快餐企业的管理者知道"一个顾客背后有250个支持者",那么对少数人的无动于衷所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三)重视售中服务,忽视售前服务,难以吸引新顾客
洋快餐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是工作在餐厅内,追求他们所倡导的"顾客百分之百满意"。他们强调"微笑服务"、强调专业品质,整洁优雅的就餐环境是他们的致胜法宝,餐厅设备严格消毒,炊具不锈钢制作,顾客不必为卫生问题担心。专门的儿童椅和儿童乐园为携带婴幼儿的父母提供了方便。顾客根本不必为找调料、餐巾纸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烦神,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美味的食品和完善的服务。然而这一切只有当你进入餐厅成为他们的顾客后才能享受得到,即售中服务。由于洋快餐的相对陌生性和缺乏售前服务意识,新顾客对其所提供的服务在消费之前会产生紧张感,而这会导致新顾客选择其他熟悉的企业就餐以期减少实际体验和预期之间的差距[2]。这样长期不能吸引新顾客,会导致顾客资源后劲不足。
(四)经常出现服务重复或遗漏,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一名餐厅接待员在做顾客访谈时,若访上一位刚接受过其他接待员访问的顾客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顾客喜欢热情服务,但讨厌被重复服务,尤其当他赶时间时,接受两次同样但自己并不需要的服务不仅会招来顾客埋怨,也是浪费员工的时间和精力。同样如果一个需要帮忙拿纸巾或吸管的顾客却找不到服务员,他会觉得被冷落而不满。这些服务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带来的绝对是负面影响。
(五)标准化的服务得不到贯彻落实
洋快餐在很多方面讲究标准,以麦当劳为例,其主打食品永远是汉堡、薯条、可乐,即便有变化也只是原有基础上的细微调整,如在汉堡中增加点鸡肉。食品有严格的定量规定:汉堡包的直径统一规定为25厘米,炸薯条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等。为了使各项标准能够在世界各地的连锁店得到严格执行,麦当劳编写了一本长达350页的员工操作手册,详细规定了各项工作的作业方法和步骤,以此来指导世界各地员工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就算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中的标杆企业,对于其所倡导的标准也无法贯彻落实。例如,餐厅要求收拾每一个餐盘后要喷消毒水并檫拭桌椅表面,但营业高峰期很少有员工能够按标准做。至于每隔一小时用杀菌洗手液洗至手腕以上并揉搓20秒的标准更是无人遵守。
二、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洋快餐忽视树立本土形象与服务公众
洋快餐企业进入中国之所以遭到排斥,一是因为没有树立起中国化公司的形象,没有重视本土市场和世界各国市场的差别,认为洋快餐在中国还是物以稀为贵。他们虽然把握住了各国市场的大致需要:生活节奏的加快、顾客需要快捷的服务、清洁的环境和高质量的食品。却忽略了一些细微而重要的需求:生活水平不同、消费心理和习惯不同等。二是没有"服务公众",中国人重感情,一旦接受了你的恩惠就会口软,而洋快餐没有注重"施恩于社会"。
(二)洋快餐过于重视标准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洋快餐非常讲究标准,这使得服务弹性缩小,当面对多样和多变的服务需求时,往往束手无策。作为餐饮行业来讲,人们进餐厅用餐需求是多样和多变的,有社交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有的喜欢欢快,有的希望安静,如果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满足所有顾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信息宣传方式不对口,所谓的售前服务没效果
洋快餐餐厅花了很大功夫在店面POP设计上,他们试图通过繁多的海报、灯箱、横幅来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食品和促销信息,但90%的顾客把这些信息看成是一种装潢,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只有3-5秒。并且洋快餐企业员工基本上工作在餐厅内,很大程度上只能实现售中服务,你只有走进餐厅才能体会到服务员的殷勤服务和专业素质,真正走出去服务的员工只是去发优惠券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核实,来到餐厅的顾客还是没有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的却很少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四)一人多岗,全而不专,使得服务出现重复或遗漏
洋快餐企业看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团队精神,所以对受聘员工的培训方案基本上沿着这两个方面走。一个新的餐厅接待员要学习和掌握播音、店内参观、顾客访谈、物品资料的整理、记录和行政,并且要求在当班的七小时中完成这些;一个小小的服务员也必须学会所有的煎、炸、烘、调等岗位,这样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全而不专,多而不精。尽管强调需要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来完成,但由于团队中大家都要各自完成同样繁多的任务,沟通和协调常常失效。
三、洋快餐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本土形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公众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以动制动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尤其对于跨国经营的洋快餐来说,服务营销本土化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各国文化传统、消费水平、消费模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3]。1、产品:洋快餐的核心食品是汉堡、薯条和可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稍作变化。例如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香鱼、热汤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价格:麦当劳曾在美国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快餐业内点燃了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稍有上升,虽然正值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纷纷降价之时,但由于促销成功,客流量并未受到影响。3、渠道:争取扩大以店内为主,店外为辅的服务辐射面,不仅要顾客走进来,更要员工走出去,并通过整合营销沟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中国化的公司形象,增强中国顾客对洋快餐的品牌认同。4、促销:从人员选择、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入手。餐厅员工最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广告应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来做,广告主角应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广告要充满人情味;营业推广主要利用价格折扣、优惠券和赠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是企业的长期承诺和经营宗旨,积极支持本地公益事业。如去年11月,麦当劳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善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新华字典》,捐赠给贫困地区的12万多名小学生,影响非凡。
(二)在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会倾听顾客意见
快餐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要为核心,讲求卫生、快捷和便利,麦当劳的QSCV和肯德基的CHAMPS标准堪称洋快餐的典范[4]。但服务的标准化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标准会丧失顾客,所以我们在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服务质量趋于一致的同时,必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洋快餐企业仔细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并根据顾客的喜好情况,为顾客提供差异和个,使顾客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科学地倾听顾客意见是我们更好的提供差异和个的捷径,让消费者自己告诉我们他需要怎样的服务。
(三)信息先行,加强售前服务,吸引和留住顾客
为了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确保洋快餐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顾客流,餐厅在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售前服务-顾客不消费的时候依然为他提供资讯。由于餐饮服务在顾客消费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于是可以在已署名并要求回收统计的优惠券上提供一些有形线索来帮助顾客了解和认识服务,减少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消费。同时,由于现在的顾客越来越关注就餐给他带来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地位上的利益,洋快餐的延伸产品越来越被顾客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延伸产品的重要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使服务通过传播、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被顾客所认同。吸引顾客来,又如何留住他?顾客总是希望获得大于其所付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餐厅必须为顾客提供了最大的让渡价值,即顾客价值与顾客成本之差[5]。增加顾客价值: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制定严格的指标如半成品储藏温度等以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系统把好原材料关。其次,继续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第三,培训员工谦恭有礼,为顾客带来较高的人员价值。最后,提升洋快餐的形象价值。麦当劳金黄色的"M"大门,象征欢乐与美味。麦当劳叔叔、肯得基上校则代表祥和友善。光顾洋餐厅,成为对美式饮食文化的一种体验,也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减少总顾客成本:提供快速服务可以为顾客节省等候时间,标准化的食品可以节省顾客点餐时的煞费苦心……顾客就是在综合考虑价值与成本之后,做出消费选择的。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专业分工,倡导服务分离和调节,避免服务重复或遗漏
1、加强团队合作与伙伴沟通,明确内部分工,各展所长,做到专而精:洋快餐企业可以要求每一个员工学习多个岗位,但要有轻有重,个性突出,每个人不必每天做所有事,只要在团队内协调好,谁负责什么事,负责哪快区域就行了,然后每日轮换。2、服务分离和调节:服务分离是指在服务过程中让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实行部分地分离,也即服务半自助化,比如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巾纸、吸管和番茄酱等。同时,由于餐饮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易消失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价格的调节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克服餐饮业不能用服务储存来平衡供求矛盾的困难。
在此之前的1925年,巴黎为纪念现代应用艺术诞生100周年,举办了一次名为“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的大型国际博览会,以宣传现代制造业对艺术的依赖。从此以后,一种带有高耸的形体和类似几何形图案装饰的“新潮建筑”或称“摩登建筑”开始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里流行。1968年贝韦斯黑尔黎(BevisHillier)第一次在他的著作中以“装饰艺术派”(ArtDeco)为名归纳了这种建筑流派,并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建筑史学界中,最终被确定下来的这一名词应是源于此。
装饰艺术派的作品具有手工和机器美学的双重特点。早在20世纪初,法国的装饰艺术设计师们就设法把精巧、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风格。由于他们考虑到了公众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偏爱,还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自诞生之后便立刻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925年以后更是风靡全球。
如果说出于同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之手的海关大楼已经在其钟楼的造型上宣告了装饰艺术风格的诞生,但设计师的思想上还没有脱离古典主义的桎梏,那么在设计沙逊大厦时,公和洋行的设计师们对建筑审美的价值取向已经由古典主义完成了向现代装饰派艺术的转变。G・L・戚尔逊与F・J・巴罗作为该大楼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是应当被后人牢记的。
沙逊大厦由“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钢框架结构,建筑平面不同于传统的矩形,而略呈“A”字形,临外滩的东部塔楼部分高12层,西部9层。建筑外部为花岗石贴面,处理简洁,立面以竖线条构图为主,檐部和基座线脚等均采用抽象几何图形,为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上冠以高耸的墨绿色红脊金字塔形铜皮屋顶。原设计金字塔顶上是一颗被托起的明珠,隐喻上海作为东方明珠的地位,但是最终这一在当时属于非常前卫的装饰形式未被业主接受,改成在顶部采光亭上再建一小型的方尖体屋顶。
沙逊大厦采用古埃及金字塔和方尖碑为原型做现代建筑的装饰造型,这在上海是一项首创。溯其原因,是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卡特1922年在埃及王陵谷挖掘到了古代法老图坦卡门的陵墓,以及随之出土了包括黄金面具在内的大批稀世珍宝轰动了整个欧美,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埃及建筑学的高度兴趣。金字塔、方尖碑、老鹰、翅膀等埃及元素影响了整个20年代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上海作为一座追赶潮流的城市,建筑师和业主们无疑也会受到这种流行的影响并欣然接受。
沙逊大厦的基础采用了雷蒙德式复合桩(RaymondCompositePiles),这些桩上面是40米的木材,下面是22米用钢包起来的混凝土,这在当时上海是首次使用,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施工难度很高。从第一批1600根木桩于1926年初春运抵工地,到最后一批于1927年5月1日运到上海,光桩基施工就用去了一年多时间。大楼的总高度达240米。结构钢和混凝土为主要材料。
设计中将有三个拱廊通向底楼中央的大厅。三个拱廊分别从仁记路(今滇池路)、南京路和圆明园路的方向通过来,拱廊两旁是商店。底楼其余的空间大部分将由银行占据。楼上将做办公室、公寓、俱乐部会所和饭店。大楼的业主――新沙逊洋行为建造此大楼的费用预算为白银300万两。
然而,沙逊大厦自1926年春开工以后,由于遇到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工程进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29年落成时,业主已经完全改变了建筑师最初的设计方案。在较高楼层的地方,原来仅仅准备修几套住宅套房,结果修建了一家时髦的高档饭店。底层的连拱廊和为两家银行使用准备的空间仍旧保留着。不过为了饭店营业的需要,在靠仁记路一侧修建了一个前厅,用作接待厅使用,还特意为饭店开设了一个可供人从外滩进出的入口。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客人,这家新开的华懋饭店(CathayHotel)共有四个入口,除了外滩、仁记路大门外,从南京路经连拱廊,从中央大厅也可进入饭店。仁记路上的接待大厅还附设两个可供男女客人分开使用的楼座。
沙逊大厦不仅在造型上属于典型的装饰艺术派,而且在室内大理石地面和墙面拼花图案、栏杆、天花板图案和青铜灯具的造型等设计上也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落成时的底楼包括横贯整个大楼的三个连拱廊和一个大的中央大厅,大厅和拱廊前均有装饰布置得最时髦的商店。
底楼前面,饭店入口的两旁是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的营业室。底楼上面的三层用作办公室,三楼是新沙逊洋行的办公室。大厦其余部分全部是由华懋饭店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饭店。四到七楼是饭店的客房。每套客房都有浴室和特别设计的家具设备。在这四层最时髦的楼面上,靠前面的套房是上海最奢华的,房间的装修都带有强烈的地域风格。三套属东方特色,即印度、日本和中国的风格;另外几套是英国的、现代法国的和现代主义的。除了这些豪华套间外,还有约200间客房,每间的卧室都带一个独立浴室。空气调节设备根据最现代的要求设计,室内冬天不需要散热器,夏天不需要电扇。大厦内每个房间一小时彻底换气12次。
八楼是饭店主要的服务楼层,它由休息室、阅览室、书写室和一个大的餐厅组成。这一层全部经特别装修,电器设备都采用有图案浮雕的玻璃装饰;九楼有一家奢华的中国风格的餐馆和屋顶花园,这间主餐厅几乎从大厦的这一头一直延伸到了那一头,中间有一个可容纳250人的大舞厅和一个面向外滩的大休憩室;十楼有一个传统英国风格的宴会厅;十一楼还有一间私人餐厅。九楼的厨房和八楼的服务性工作间都安装了最新的设备。饭店使用的设备几乎都是英国货,包括纺织品、银器、盘子、价值1.2万英镑的地毯以及复杂的空气冷却系统。有五部电梯直达饭店的所有楼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成熟,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日渐提高。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们经历了从吃饱到吃好的阶段后,“吃正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消费,在品尝美味佳肴的时候,开始关注用餐环境的文化氛围与个性化,一些优美的餐厅往往是人们活动的最高渴望,主题餐厅由此大行其道。与一般餐厅相比,主题餐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用餐环境。它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对餐厅进行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主题相配合,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或温馨、或神秘、或怀旧、或热烈的气氛,千姿百态,主题纷呈。主题餐厅的主题设计是整体空间设计的灵魂,是餐厅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餐厅的每一种不同的环境气氛由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控制,餐厅气氛的创造手法是多样的,找对主题餐厅的设计理念可以事半功倍的创造出理想的环境氛围。下面结合餐厅设计流行趋势加以探讨。1以地域精神为主题的餐厅设计1.1设计理念全球化的过程使得东西方文化互侵,很多本土化的特征消失,地域景观慢慢消失,对地境的尊重是中国传统造景的理论根基,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效果。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如同生物一样,他们的躯体同我们相似,流淌的是被打上地方烙印且饱含地方特征的血液。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特征以达到景观建筑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1.2设计举例1)以土炕、土墙、花被褥为主题装饰的东北农村风格的饮食空间设计;2)以椰子、贝壳、海洋等为主题的热带风情设计;3)以羊头、黄玉米、红辣椒等为主题的西北装饰元素设计;4)以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和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为主题的地中海风情设计。5)其他:巴厘岛风格、中东风格……2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餐厅设计2.1设计理念在摩天大楼林立的都市里,的大地和丛生的植物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温暖,渴望回归自然是一种时代潮流,因此以自然生态为主题进行设计的酒楼饭店受到欢迎。各种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观赏效果。通过植物绿化的美化所具有的应时性和灵活性。而现代餐厅植物造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我们在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种类丰富、生态各异的优点,合理配置,创造出季相分明、色彩斑斓的优美景色来。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要素是水景,生态餐厅内的水景以动态为主,比如喷涌的喷泉、奔跑的溪流、欢快的瀑布、幽静的水池,这些水景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焦点,溪流在景观中起到连接、联系的作用,比如在空间外观进行植物装饰,大厅内萦绕弯曲的小水道,楼顶灯具设计成玉米图案,墙上陈列草帽、马灯等物品,窗棂敞开,微风吹过,给人一种田野的味道。设计师将天然的木、竹、藤、麻作为设计主材,配合禄科木、压模混凝土等现代科技的产物,两者结合恰到好处。有别于一般性临景建筑会带来的房景分离问题,常规的手法只是借景,或是对话。走到餐厅的任何地方,都能体验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相处,景在屋里,屋在景中,融入自然韵律,超然尘世之外。做到了景中有房,房中有景,房中有房,景中有景的融合。更加突出了生态餐厅以自然为主题的特色。2.2设计举例1)集餐厅和酒吧于一体,以大量高大绿色植物为顶棚,同时采用大量的直线和简单形体元素,给人魅力、神秘、时尚、妩媚的“树影婆娑风格设计;2)以叮咚泉水、潺潺小溪、假山瀑布、锦鲤深潭、深山鸟鸣为主要元素,体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山水相间风格设计,3)以大型水族馆为墙壁和顶棚的“蔚蓝色的大海风格设计。4)其他:大漠风情、非洲落日……3以文化为主题的餐厅设计3.1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餐饮经营者意识到高品位、高层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文化内涵是餐饮文化空间设计主题取之不尽的设计源泉。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使很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成了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就能让我们的文学作品以其独有的餐饮文化形式再现它的风采,让人们在餐饮文化空间里陶冶情操。景观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观赏价值,更多的则是情感和人文价值,没有一定深度的文化内涵,建筑顶多也只可能到达美观的地步,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抓住各个设计对象不同的文化诉求,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主题,强化空间设计的主题性和文化性。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演绎可以做出全新的、大胆的探讨,打破常规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单调陈旧古老的装饰手法,以抽象简洁的造型和丰富的主题含义来诠释文化的内涵。美食与美学交相辉映,再经由极具感染力的色彩组合,足以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共鸣。如许多酒楼、饭店以文学名著为蓝本,布置了许多文学名著背景装饰。一些文艺作品主题餐厅装修设计的大厅都是以旧色为基调,铺上古代地砖,木质的餐桌椅,餐桌上铺上深色的餐布等等,这些装饰元素都在营造文学名著的主题。但是一味地体现古文化,将会略显沉闷,设计师可以采用现代的装饰材料协调搭配:天然的石材与极具现代感的金属材料、自然的墙面纹理与精致的艺术玻璃、原木的雕刻与现代的水晶珠帘等等,这样的装修设计在体现古代文化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感。3.2设计举例1)以红墙绿瓦、雕栏玉砌等古风格的建筑为主体,以青花瓷、中国字画、红木家具、屏风挂饰为主要装饰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设计;#p#分页标题#e#2)以小桥流水、农家菜园、篱笆茅屋、梅兰竹菊为主要元素,营造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隐居风格设计;3)以“大侠、女侠为客人称呼,以抱拳礼为见面和送别方式,以古代客栈、驿站为主要装修风格,以刀枪剑戟等冷兵器为主要装饰,服务员皆身着古代服饰的武侠文化设计;4)其他:动漫文化、电影文化……4以寻古怀旧为主题的餐厅设计4.1设计理念当怀旧文化变成一种时尚的时候,这种情感就不仅是好奇,而是唤起人们情感深处的灵魂。如果把这种怀旧文化用在餐饮空间设计上,就可以唤起人们去感受曾经有过的时光,去抚摸岁月的痕迹,也许是沧桑、也许是美好、也许是心痛……不管是什么样的怀旧情怀,都能走进人们灵魂深处,唤起人们的记忆。因此,以怀旧文化为主题的餐饮文化空间独有的生命力,被人们所喜爱。很多设计都围绕着怀旧的表现方式进行展开,让古与今交织在一起,对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整理,再现历史风韵,赋予饮食空间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4.2设计举例1)手持红宝书,身着绿军装,墙壁上挂满了像章、旧照片,一盘窝窝头、一碗棒子面粥、一盘野菜、一盏煤油灯的“老三届餐厅设计;2)以老式家居布置和火车的改装,营造老上海怀旧和名人专列两个主题的老上海风格设计;3)其他:欧洲中世纪城堡风格……主题餐厅的设计可以是乡土气息、自然和谐、富丽堂皇、华美奢豪、光怪陆离等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要有吸引力,能在亲朋团聚、感情交流、商贸洽谈、休闲娱乐等众多的饮食过程中,实现工作紧张之外的肉体上的舒适,心理上的放松和自由,用诸如乡土的气息、自然的淡雅、异域的风情、历史的符号、精致的器具、奇特的摆设、暖昧的灯光、迷人的香气、醉人的音乐等等,来实践它、释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