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学习用完整句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学习运用搬、扛、抱、抬、滚等常用动词。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
3.初步体验讲述活动的乐趣,学习安静倾听他人和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老鼠手偶、大鸡蛋。
2.讲述图片PPT。
3.讲述图片、手偶操作材料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出活动主题。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玩"魔法魔法变变变"的游戏,看变出了几只老鼠?几个鸡蛋?今天我们要看图学习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和鸡蛋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并简单讲述图片的基本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在什么地方?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要使用完整句讲述。如完整句:(草地上有两只小老鼠。草地上还有一个鸡蛋。)
三、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学习用完整句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按要求自由讲述图片。
指导语:小老鼠和鸡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用完整的话来编好听的故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编故事。
2.请每组派代表讲述故事。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听故事,一会儿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小朋友说的哪一句完整的话"。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四、教师示范讲述,引导幼儿学习用完整句讲述及学习"搬"等基本动词。
指导语:你最喜欢老师故事里说的那一句完整的话?故事里两只小老鼠是怎么样把鸡蛋运回家的?你能帮小老鼠想其他的办法把鸡蛋运回家吗?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把故事说出来,并启发幼儿想出更多运鸡蛋的方法。
五、幼儿分组讲述、表演,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常用动词。
1.幼儿两人一组,操作手偶自由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带上手偶,用完整的话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再帮小老鼠想一个办法把鸡蛋运回家。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操作手偶,学习常用动词,边表演边用完整的话讲述图片内容。
2.每组派代表分角色表演新的搬鸡蛋故事。
指导语:请每组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好听故事边表演边讲给小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故事里,你最喜欢他们说的哪句完整的话和词语?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学习新的句子和词语,丰富幼儿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延伸:
把活动操作手偶、头饰、图片等投放到语言区中,供幼儿自由讲述。
附故事:
小老鼠运鸡蛋一天,两只小老鼠来到草地上。它们发现一个圆圆的大鸡蛋。小老鼠想把鸡蛋运回家。怎么办呢?它们决定把鸡蛋搬回去。嗨哟,嗨哟!两只小老鼠一起把鸡蛋搬回了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房子。
2、进一步掌握好平涂的方法。
3、培养幼儿感知色彩的能力。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各种房子,有关房屋建筑的VCD碟片。
2、木偶小狗、各种几何图形。
3、绘画工具:绘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导回忆、观察、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
——请幼儿回忆,说说自己看到过什么样的房子?
——观看碟片:美丽的建筑(国内,国外建筑)
——分段定格,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你最喜欢它哪个部分?
——引导幼儿用几何形状来描述房子各部位的样子,欣赏每幢房子最特别的地方。
2、出示木偶小狗及积木搭的房子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是房子)哦,原来这是小狗造的新房子,你们觉得漂亮吗?(漂亮)谁来告诉我们,你觉得哪里漂亮?(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
——原来小狗用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它们还有漂亮的颜色,金黄色的屋顶,红红的墙,绿绿的门和窗,房子旁边还种了小狗喜欢的花,真漂亮啊!
4、出示几何图形,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形状组合示范搭、画房子。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搭配形状。
——运用色彩要大胆。
6、幼儿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对比不同几何形状搭配的效果。
活动建议
1、还可以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
2、活动中除了已认识的几何图形外,还可以出示2-3种新的图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
1.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二看图片
1.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
三游戏判断对错
1.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四判断对错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反思:
小班幼儿的年龄段只要是可以吃的能塞进嘴里的,不管干不干净,能不能吃,他都会不他塞进嘴里,这时候就会发生意外了,所以这节课很必要,通过活动来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能往嘴里塞,什么东西不能往嘴里塞。而且不能乱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否则后果很严重。让幼儿懂的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
本词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看图讲述让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并学说一边······一边······。
活动目标:
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学习词:一边·······一边······
活动准备:
挂图第九号,幼儿活动材料第1417页《长尾巴》。
活动重点:
观察图片,理解图意,并能学习一边······一边······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讲述图片的大意,语句通顺。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引出内容(出示图1)小朋友你们在这张图上看见了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为什么宝宝后面跟着那么多小动物(鼓励幼儿自由猜想)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出示图1)这是在哪里?宝宝在什么?
宝宝是怎么吃饭的?(学说一边······一边·······)你们吃饭的时候和他一样吗?你们觉得宝宝这样吃饭好吗?
宝宝吃饭的桌子为什么会这么脏?
掉下的饭被谁吃了?它们吃得怎么样?
教师总结:宝宝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饭菜掉在桌上、地上,小公鸡、小猫、小狗吃得真开心。(请个别幼儿小结)(图2)小公鸡为什么宝宝吃完饭了,小公鸡、小猫、小狗还是跟着他跑?
这样一来,宝宝身后好像长了一条什么?
教师小结:宝宝吃完饭时,小公鸡、小猫、小狗都跟他后面,还想再吃,宝宝身后好像长了一条长尾巴。(请个别幼儿讲述)继续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宝宝改正坏习惯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吃饭的常规对宝宝提出意见建议)(图3)宝宝现在是怎么吃饭的?(引导幼儿看图说出碗、勺子怎么拿,残渣怎么处理)(图4)在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小动物们都这样吃饭了?
讨论:你是怎么吃饭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看图讲述的时候应该侧重知道孩子看,再慢慢的引导孩子讲,教师应该以启发和提示的方法尽量帮助幼儿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抛给幼儿答案,这样孩子才有思考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语速过快,这些都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多多钻研,多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