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寒食》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 2022-11-08 栏目:学习资料
出自宋代赵鼎的《寒食》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译文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赏析

作者:佚名

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此诗虽题为《寒食》,但写的是从寒食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扫墓(即上冢;)。

后两联在记事中寄寓抒情。颈联写所见:汉唐帝王的陵墓连粗粝的麦饭也没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径之间开满梨花。尾联写所感所闻:我还是开怀畅饮吧,醉后卧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头上傍晚吹起的军号。

通过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权贵、富贵不过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人间确实永恒的、常新的。我还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这种心态看似消极,但却是作者当时处于贬谪逆境中的苦闷、痛楚心情的反应。

其实,赵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阳军的谢表中曾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了,说:此老倔强犹昔!;(《宋史》本传)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解佩令·人行花坞》原文翻译赏析
  • 下一篇: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怨歌行》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