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苏轼)

时间: 2022-12-02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翻译参考:

注释
1、初:刚刚。
2、解:能、知道。
3、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4、酥:酥油。
5、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6、休辞:不要推托。
7、颠倒:纷乱。
8、红英:落花。

白话译文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约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东坡时年28岁。此时,东坡以覃恩迁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子由闻之,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东坡次韵,并作此词以寄。

鉴赏
上片,写初春美好时光。第一、二句点明初春的时令:莺初解语;;点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处;。接着三、四句就写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通过初春细雨滋润草根而转青色而转明丽这一细微变化,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尤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观察得极为细致,描写得极为逼真。因为远看刚刚返青的草芽,呈现青色;而近看草芽,则仍是黄色的了。这自然不是东坡的发现,早在唐代,韩愈就注意到了,并写进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去了。诗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东坡点化运用韩诗的传神之词句,用进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贵,而又不露痕迹。
下片,劝人尽赏春光。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是说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绝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会给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时光易逝,人走向衰老。这是最大的人生误区。人生易老天难老;。东坡的言辞中同样也充满了人生哲理。东坡曾说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何不改为人生何以易此乐,及时看花春常归。;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带有醒世之意的恒言。不要等到春离开人间吧。否则,将是红英;纷乱地夹杂着绿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一开头就说得好: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卖痴呆词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范成大)
  • 下一篇:夏意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苏舜钦)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