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阿鲁威)

时间: 2022-12-04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阿鲁威

原文: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蜂蝶空游荡。
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
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漫劳动送客垂杨。

翻译参考:

注释
①东君:司春之神。
②断肠:指悲痛到极点。蔡琰《胡笳十八拍》:空断肠兮思愔愔。;

古诗翻译:

夜来肆虐着暴雨狂风,把西园的芳菲一扫而空。
到早晨蜜蜂蝴蝶飞来飞去,无所适从。
只恨找不到往日盛饰的花容,春神啊,你为何要归去匆匆!
你一味让杜鹃啼破了喉咙,却教人徒然心痛。
那垂杨无端牵进了送行之中,一回回不得闲空。


古诗赏析:


鉴赏

这首曲写的是暮春的怨艾,以景述情。风雨落花,残蜂剩蝶,鹃声绿杨,都是古代诗词伤春的习见景象。该曲兼收并蓄,却使人既不觉陈腐,又不嫌堆砌,这主要是因为作品风神清婉动人的缘故。作者先撷取了夜来;与晓来;的两个镜头。一夜之中,风雨大作,一个横;字,一个狂;字,令人想起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冯延巳《鹃踏枝》)的名句。风雨肆虐的结果,是西园花落满地,且此满地香;也遭到断送;,狼藉残败之情况可想而知。作者并不详述园中花卉遭劫的具体景象,而转向了晓来;,风雨止息,蜂蝶来到旧地,却再不见昨日的繁华,空游荡;,生动地表现出它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情态。蜂蝶无知,游荡;也漫无目的,但入园寻春的作者却是有意识地寻觅那红锦妆;的芳菲旧影,结果当然是大失所望,且意识到春天已到尽头,只能怅然嗟叹春神的迅速离去了。问东君归计何忙;,有怅恨,有感叹,有流连,有无奈,这同李煜《乌夜啼》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样,是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这还不算,东君;还留下了两件惹恨牵愁的礼物,一是鹃声;,其鸣声同不如归去;相近,一是垂杨;,自古便是送别的象征。鹃声不遗余力,垂杨迎风自舞,可以想见,作者既有身处异乡不得遄归的苦衷,又有送客登程情肠百结的经历,这就将伤春之意写满写足了。
诗人在铺排暮春景物时,无不附以富于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断送;、空游荡;、苦难寻;、尽叫得;、漫劳动;等,使景物成为人物心理的外化。对于种种伤愁的意象,点到即止,反映出一种惨不忍睹、不堪回首的凄情。末三句将阑珊的春事暗度入愁离伤别的人事,尤为细腻,悱恻动人,堪称是散曲婉约风格的上乘之作。
《湘妃怨》即《水仙子》。作者采用曲牌的这一别名,恐怕也同全曲怨;的伤感主旨有关。这一曲牌的第三、四两句,可连可分。此处第四句苦难寻红锦妆;不从上而从下,主语不定为蜂蝶而定于作者。这样断意的根据,正是基于全曲婉转流怨的情调。


作者简介:


阿鲁威 阿鲁威(128○?~135○?),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等。十四世纪上半叶人。他蒙、汉文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钟山即事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王安石)
  • 下一篇: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晏几道)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