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邓剡)

时间: 2022-12-06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宋代

作者:邓剡

原文: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翻译参考:

注释
①枕簟:枕头和竹席。
②客身:流落之身。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
③台城: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
④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世说新语&言语篇》记晋南渡士大夫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饮宴。周侯(顗)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⑤王谢宅:指东晋王、谢士族的宅邸。
⑥烟草:被烟岚笼罩着的草色。

白话译文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古诗赏析:


赏析

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话说得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此词一开篇,便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国后所作《浪淘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词中所讲的客身;皆指亡国之虏沦落于异域的生活。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中借己情感之转折,演绎出作词的生活。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表达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叹历史之已成陈迹,而邓剡却多了一层亡国的实感。从情感之深切,邓剡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邓剡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点绛唇·眉黛低颦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冯时行)
  • 下一篇: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元膺)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