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恨别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杜甫)

时间: 2022-12-09 栏目:学习资料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翻译参考:

注释
①洛城:洛阳。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④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白话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这是杜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杜甫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

文学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名家点评
《杜臆》:
宵立昼眠,起居舛戾,恨极故然。司徒急为破幽燕;,则故乡可归,别可免矣。
《义门读书记》:
清宵立;、白日眠;,兼写出老态来。近;字、急;字并应五六年;(闻道河阳;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六句是名句。然终觉看云;不贯眠;字。许印芳:眠;与看云;不贯?眠时不可看云手?若谓夜眠不合,诗固明云白日眠;矣。此二句全在转换处用意,盖清宵本是眠时,偏说立;而步月;;白日本是立时,偏说眠而看云。所以见思家忆弟之无时不然也。
《杜诗详注》:
首二领起恨别;。四千里;,言其远;五六年;,言其久。
《唐宋诗醇》:
老笔空苍,任华所云势攫虎豹,气腾蛟螭;者。尺幅中能有其象。至于直捣幽燕之举,未尝无计及者,而良谋不用,莫奏肤功,甫诗盖屡及之,此用兵得失之机,足见甫之识略矣。若建都荆门,甫尤以为非计。彼其流离漂泊,衣食不暇而关心国事,触绪辄来,所谓发乎性,止乎忠孝者,寻常词章之士,岂能望其项背哉!
《唐诗别裁》:
沈德潜: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结语见公将略。
《读杜心解》:
人知上六为恨别语,至结联,则曰望切寇平而已;岂知《恨别》本旨,乃正在此二句结出,而其根苗,已在次句伏下也。公之长别故乡,由东都再乱故也。解者不察,则七、八为游骑;矣。
《杜诗镜铨》:
邵云:格老气苍,律家上乘。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起二笔力矫拔而意绪淋漓。三、四亦是骨立峭笔,为复沈痛。五、六字字琢叠,情真力到。结语引开,正照起绪,似此峭削章笔,更尔沈着刻挚,绝无率瘦之笔,当是情至气郁,律细工深,四合成章,乃无遗憾。
《历代诗法》:
前四句双起双承。五、六言颠倒错乱,极形思忆之状。
《此木轩五七言律诗选读本》:
末联十四字,何字为妙?识得此字(按指急;)之妙,则诗家关捩子已得之矣。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学习资料】栏目
  • 上一篇:海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峤)
  • 下一篇:观灯乐行原文翻译(解释)及赏析(李商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