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生态平衡的原因(6篇)

时间: 2024-01-04 栏目:公文范文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1

[关键词]高频电子技术比喻教学方式

一、引言

《高频电子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抽象,公式复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但是这门课程却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想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未来从事科研或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必须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比喻,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浅显生动的说明复杂枯燥的知识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形象比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学习往往是严肃而且严谨的,学生在学量的知识的同时,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善于挖掘其中的乐趣,精心设计,用比喻的教学手段,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举个例子来说,在讲授“正弦波振荡器”一章中,有一个知识点叫做“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其中涉及到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这两个概念。所谓振荡器的稳定平衡是指在外因作用下,振荡器在平衡点附近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外因消失,它就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如果在外因作用下,振荡器会偏离平衡点,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是不稳定平衡。初看这两个概念,会觉得十分抽象,不好理解,但是如果使用比喻的教学方法,可以深入浅出的说明这两个概念,在学生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画出了两个小球,图1中的小球位于凸面上的平衡位置B,图2中的小球位于凹面上的平衡位置Q。两个小球都处于初始的平衡状态。图1中的小球的状态就是不稳定平衡状态,因为只要有外力使它稍稍偏离平衡点B,小球就会离开原来的位置而顺着凸面落下,不可能再自动回到原来的平衡点。这种不能自动恢复到原始平衡点的状态,就是不稳定平衡状态。图2中的小球的状态则是稳定平衡状态,因为外力可以使它偏离平衡位置Q,沿着凹面上移,外力一旦消除,它就会沿着凹面落下,自动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因此,这种平衡状态才是稳定平衡状态。用这样两个小球的比喻,可以把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这两个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严肃而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而活泼。

三、联系生活,生动比喻,化难为易

学习知识好比登山,往往是越往上攀登,越觉得吃力和困难。在课堂上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把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掌握起来又快又省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钻研教材,巧妙的将抽象的概念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巧用比喻,讲解深入浅出,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高频电子技术》课中有一章叫做“角度调制与解调”,它的内容主要是讲解调频和调相的相关知识。在调频和调相时,高频振荡的频率或相位是变化的,为此,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的概念,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所谓频率,就是简谐振荡每秒钟重复的次数。瞬时频率等于瞬时相位对时间的变化率,即:(1)

瞬时相位θ(t)等于瞬时频率w(t)对时间的积分。即:

(2)公式(1)和公式(2)这两个式子是角度调制中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充分了解这两个关系式的物理意义十分重要。

怎样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呢?这里可以用一个人在跑步来进行比喻。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人在作匀速跑或者变速跑。由运动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一个人在作匀速运动时,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s=νt;在作变速运动时,瞬时速度,距离S=νdt。如果将瞬时频率看成是一个人跑步的速度ν,瞬时相位就好比是他跑步的距离S,这样一比喻,则公式(1)和公式(2)的物理意义就十分明了了,学生对于这两个公式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四、结束语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2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班级自主管理可行性

1.自组织系统特性分析

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自组织特性,是由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运作的方式决定的。在探索自组织运行机制时,我们不得不提到耗散结构理论[1]。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教授于1969年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

普利高津认为,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也是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特性。

1.1自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指和环境隔离,既没有能量交换又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和环境有能量交换但无物质交换;开放系统和外界既有能量又有物质交换[2]。开放系统是系统形成自组织的基本条件之一。系统演化除了要考虑内部的熵产生外,还要考虑与外界物质和信息不断地交流。只有来自外界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熵,使总熵的变化符号为负,系统才能出现有序化进程,而这只有在开放系统中才能实现。

1.2自组织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的系统

“系统在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演化的过程中,涨落的普遍存在,不仅导致系统内部的各组分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且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3]。非线性是形成自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非线性与线性是相对应的概念,线性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对给定的刺激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任何输入和输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系统恰好是各部分的总和”[4]。

1.3自组织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平衡态是边界系统允许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为零的特殊情况。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秩序,呈现动态特征。根据最小熵产生原理,在平衡态或衡态,系统朝向某个定态演变,其演化结果是到达熵产生最小的、与平衡态类似的非平衡态,系统的活动范围较小,此时,非平衡态将平滑地变为平衡态,系统不可能形成有序的结构。在系统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利用系统的非线性机制,使相互对立的对象参加到协同的集体运动中,各个子系统才有可能向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方向演化。由此,普里高津提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

1.4自组织系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涨落现象

“系统内外那些能够对系统行为特性造成影响,但没有规则、无法预料的各种波动因素,统称为涨落”[5]。涨落既是对处于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平衡态上的动力。“可以说涨落是使系统有原来均匀定态解到耗散结构演化的最初驱动力。可以设想没有涨落存在,那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系统也不会自行脱离原来的不稳定的定态解,而实现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6]。

所以说,没有涨落的存在,系统就不会偏离原来稳定的状态,实现新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2.班级组织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

2.1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一切系统本质上都具有开放性,跟外部环境绝对没有联系的系统,也就没有谈论环境的必要,或者说不存在环境,因为它实际上不是系统。所以开放性是系统必备的基本属性之一”[5]。班级系统和其它系统一样需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通过对外界反馈过来的各种信息进行自控和自调,以达到使班级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目的。

2.2班级管理系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特征

2.2.1人际交往是导致班级管理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的主要原因

班级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及班级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人―人―人的独特组织,即人管人、人教人、人学人。各个层次都存在着频繁的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必然会导致如交往阻断、误解等情况发生,这就使得整个人际交往过程呈现非线性特征。

2.2.2组成班级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班级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质上要有相当的差异”[3]。很显然,作为班级系统组成要素的学生、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这些要素之间的差异性也决定了班级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

2.2.3班级管理效率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动而变化

班级管理效率随着地点、人员、环境、物质的变动而变化,并不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其输出就多,产生的效率就高。随着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的人力和物力增加,班级的管理效率会有所增加,但并不是按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与管理效率成正比,在超出某个范围后,其效率增加就会减慢,甚至会出现效率下降现象,并不是随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增加而上升。

2.3各种干扰因素必将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涨落现象

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这些内外干扰因素无疑都会影响到班级管理过程,从而使班级管理过程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出现涨落现象。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效率提高,使班级管理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而有的则是与班级管理目标相违背的。

当然,影响班级管理效率的最终要素,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系统内外有利因素居于主要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时,管理就向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发展;而当系统内外不利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对班级管理过程起主要作用时,班级管理就会向偏离班级目标的方向发展。

2.4班级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差异必然导致系统形成远离平衡态的属性

如果使班级管理处于平衡态,就会让其陷于僵死状态,因为平衡对应着无序,意味着生命的消亡。正如美国精神病学和动力学家曼德尔所说:“当你在生物学中达到平衡,你就死了。”自组织的班级管理,要求班级管理者尽可能地使班级系统各子系统远离平衡态。

所以,班级管理系统不能长期处于简单而又平均的平衡态,而应使其远离平衡态,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系统处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中,促使班级进入有序状态,而如果班级管理各子系统之间没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不可能产生竞争,也就失去班级管理中的动力因素。

综上所述,班级系统完全具备了自组织系统所具有的所有特性,班级管理者将自组织理论恰当地运用于班级管理实际工作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绍洪等.耗散结构与非平衡相变原理及应用[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2]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周文松,王杰等.自组织理论与军工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5.

[4][英]拉尔夫・D.斯泰西著.宋学锋译.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3

关键词:汽车电机转子的不平衡量设计方法、校正方法、加重或减重技术、电机工艺设计及改善、未来电机发展的展望。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电机转子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旋转部件,已广泛的应用在家用电器、机器人、电动工具及各类汽车产品中。但由于其结构不对称、材料质量不均匀或制造加工时的误差等原因,在高速旋转时造成了转动体机械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了重心对轴线的偏移。再通过偏心的惯性作用,在电机的转子部分恒久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或离心力偶,从而引起了电动机振动噪音。

目前电动机运行噪音主要由机械噪音、电磁噪音、和空气动力噪音等构成。实践研究表明,三类噪音中机械噪音占65%-75%,电磁噪音约占25%,空气动力噪音约占10%以下,而引起电动机机械噪音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机转子不平衡。即电动机转子不平衡在电动机运行中产生的周期性机械振动引起的噪音。由于电机不平衡最终会导致电机能量消耗,效率降低,加速磨损,使用寿命缩短等恶性不良影响。

而现在电机生产企业在降低电动机转子不平衡方面,除了提高零件设计精度、制造精度外,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对电动机转子进行不平衡校正,其实质是调整转子部件的质量分布,使转子在转动时的离心力系达到平衡,以减少轴承上的附加动压力,降低电动机运行的机械振动和机械噪音。

2、汽车电机转子的不平衡量设计方法

目前确定转子允许不平衡量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因为在转子批量生产下,必须同时兼顾工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国际上还没有权威的确定机械允许不平衡量的理论计算方法,而目前只能确定了转子允许不平衡量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耐久实验作统计和分析确认。因此国家根据相关标准与企业的工艺能力选定精度等级,确定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G值。

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G在GB9239-88中将其分为11级,分别为G0.4、G1、G2.5、G6.3、G16、G40、G100、G250、G630、G1600和G4000.根据转子驱动的应用类型选择相应的等级标准。

表(1)分类标准表格如下

注:一般普通电机转子G值为6.3级

转子的平衡品质等级G与转子的不平衡е及转子最高工作转速ω相关,其公式为:

G=е*ω/1000(1)

若n为转子的最高工作转速,单位为r/min,则ω=2πn/60.

首先根据设计电机的实际应用选择平衡等级,其次再根据ω=2πn/60计算出转子的最高工作转速ω,最后再根据相应的已知参数输入到公式(1)中。其公式变形为:

е=G*1000/ω(2)

但目前生产制造企业电机都为批量生产品,由于部材等因素影响转速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因此制造工厂一般参照表(2)确认不平衡量的应用区间。表(2)转子不平衡量区间查询表格如下

3、汽车电机转子不平衡量及校正的设计

所谓平衡状态是质量为m的部件在运动中附带惯性力,这些惯性力在运动部件内部相互抵消而对外部不施加任何力的状态。调整处于不平衡状态下运动部件的质量分布称为动平衡校正。因此转子的平衡工艺包括不平衡量的测量和校正两个步骤。平衡机主要用于不平衡量的测量,而不平衡量的校正则往往借助于钻床、铣床和点焊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或用手工加胶的方法完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动平衡机制造商已经将不平衡量及校正设计成机电一体化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业。

针对不平衡量的测量值我们首先要明确电机设计时需要管控的是静不平衡量还是力偶不平衡量。

1)重力式平衡机一般称为静平衡机。它是依赖转子自身的重力作用来测量静不平衡的。有时也称作单面平衡机,即只能测量一个平面上的不平衡(静不平衡),它虽然是在转子旋转时进行测量,但仍属于静平衡机的静不平衡量。可以简单理解为转子在静止状态下的单方向不平衡量。

图(1)静不平衡量简单图例

2)离心式平衡机是在转子旋转的状态下,根据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支承振动,或作用于支承的振动力来测量不平衡设备。也称作双面平衡机,即测量静不平衡和偶不平衡的动平衡机。力偶不平量可以简单理解为转子在运动过程中一对不平衡量

图(2)力偶不平衡量简单图例

因为电机都是在一定转速下进行应用的,自然不平衡质量会随着转子的旋转产生很多各方向的力偶不平量,再加上本身的净平衡。所以调整处于不平衡状态下运动部件的质量分布称为动平衡校正。图(3)首先选择了简单的2个不规则点分解到两个平面I、II的过程设计及计算方法。只有了解如下设计计算原理,其他复杂的不平衡量只是多个不规则点叠加在两个平面I、II的和计算。

图(3)动平衡量计算原理事例

在电机转子中,无论存在着任何形式的不平衡,都可在其平面I和平面II内加上或减去适当的平衡质量加以校正。假设已知转子的四分之一长度处,存在着一个0.004kg(如图3点)的不平衡质点,在转过90度的面上位于二分之一长度处,存在一个0.003kg(如图7点)的不平衡质点,决定平面I、II上的平衡质量时,可在离原来3点不平衡质点的180度处分别加上0.003kg(如图9点)和0.001kg(如图1点)的平衡质量。对于7点的不平衡质点,可在和它相隔180度处的I、II平面上各加上0.0015kg(如图8和6点)的平衡质量。当转子旋转时,这些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彼此相互抵消,达到平衡。

平面I上的0.003kg和0.0015kg的平衡质量间隔90度而且都在同一个圆周上,它们的合成质量可应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为:

同样,平面II上的合成质量为:

如果不平衡质点不在转子表面,可根据不平衡质量m和不平衡位置

半径r乘积相等的原则转化到表面计算。由此可见,无论转子内部的

不平衡质量大或小,不管分布的位置如何复杂,每一个不平衡质量总能

用平面I、II上的两平衡质量平衡,而不论在平面I、II上有多少平衡质

量,总可合成一个总的平衡质量。所以无论转子内部的不平衡如何复杂,

总可在平面I、II内分别加上一个质量使转子平衡。

加重是在已知该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的反方向加一质量,使这附加

质量产生的不平衡量与原不平衡量抵消。加重可采用补焊、喷镀、胶接、

铆接、螺纹联接等方法。

去重是在已知该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的相同方向上去掉一质量,使这

去掉的质量产生的不平衡量就是原来的不平衡量。去重方法可采用钻、

磨、铣、锉和激光打孔等方法。

4、电机转子不平衡量的工艺设计

事实上,任何一个需要平衡的电机转子,其不平衡点大小和位置都是

未知数,无法进行计算,只能用动平衡试验机,即在运转中测定两平面上

所应加重或减重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相位。

动平衡机的精度和转子允许的动平衡精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可以混淆。动平衡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其机械部分是由底座、摆架(包括滚轮架)、传动装置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即转子在摆架上旋转时,摆架上的微小振幅,通过传感器将机械信号供给电测箱的过程称为不平衡量的测试。动平衡机的精度是机械部分上的各环节的质量累加确认检出的。包含了零部件的加工误差、装配的同心度、传动装置中万向节和传动轮的误差、接套公差间隙配合误差及两只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匹配等影响因素。因此要最终获得精确的不平衡值及所对应的角度位置,要通过机械信号输入到电测箱后,在电测箱中通过各环节的运算、删除滤去无用信号后获得。电测箱的元器件质量、程序软件及线路设决定动平衡机的精度。目前国内企业均按照国际标准ISO2953:1999国际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产品的出厂检验。对于通用平衡机检定可以按照国家标准《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GB4201-84)和《立式平衡机检验法》(GB7622-87)为依据校验转子。

而电机机械动平衡品质的重要因素是转速,而影响转速的因素共分

为如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转子转速,影响它的因素有质量、惯性矩、寸法、可允许剩余不

平衡量、转子特性、刚性、绕性等。

第二类是平衡机转速,影响它的因素有工作范围支承形式、驱动形式、

驱动功率和测量系统等。

第三类是整体转速,影响它的因素有准备工作、循环时间、必需的保护装置、

校正、能源消耗等。

虽然转子不平衡量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但是通过了解动平衡机的

电子原理,从几个大方向进行工艺设计及改善,最终达到提高产品品质,

延长转子寿命的目的。

图(4)电子动平衡原理图

第一类是测量模式的选择。一般不同平衡机的测量模式是不同,力检测应用“硬支撑”平衡机,而位移检测应用“软支撑”平衡机。因此从工艺角度上分析驱动系统便成为设计的首要因素。目前动平衡机驱动系统有皮带驱动系统、压缩空气驱动系统、开式电磁驱动系统、自驱动系统等几类。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成本选择驱动系统。

图(5)特殊驱动系统模式图

目前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作业效率、稳定性、作业性等因素选择动平衡的驱动系统。

其中经常应用的是皮带驱动系统中的切线式。原因设计简单、取放制品作业方便、设备维护及皮带更换方便,适合标准化生产。也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选择上皮带式驱动系统和下皮带式驱动系统。虽然该两项更稳定但是由于治具之间摩擦影响对不平衡量有一定影响。同时作业员也不易操作。如下是皮带驱动系统模式模拟图形。

图(6)皮带驱动系统模式

第二项工艺上需要关注的是摆架和支撑座的选择。只有驱动系统、摆架和支撑座等外在因素越稳定,则影响汽车电机的平衡量的测定精度就越高。图(7)是我们经常设计及应用的摆架及支撑座设计模式。其中第2处及第3处是最佳模式。

图(7)摆架和支撑座设计模式

第三项是从测量信号分析,通过傅立叶分析方法将振动传感器信号波形过滤输入到测量系统中,进行判定。杂波过滤得越彻底,则动平衡测量数据精度越高。

图(8)过滤振动传感器信号原理图

因此在电机转子测定动平衡时,都要首先确认装置的温度、机械的稳定度、过滤开关、接触器发生电子脉冲的干扰及错误的发生频率及时间规律。即设备的初始化状态。

第四项从测量系统标准件校正分析。动平衡机的测量值精确取决于动平衡机初期标准件校正的精度。标准见本的基本做法是在铁芯转子同一面上标刻出水平的2处钉钻孔。注意该面一定作成角度传感器的水平面,然后将转子修正为左右动平衡均在0.010g以下,越小越好。最后选择标准钉重对动平衡机分别进行速度、不平衡量、角度校正。该标准件准确性越高则需要修正转子的修正效率越高。

图(9)标准见本事例

标准见本作为以后设备精度确认及校正的关键产品,长期应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其的精确度及状态。

仔细。

图(10)制造商和用户要求不平衡量标准

微电机的振动和减小噪声已越来越被广大电机制造技术人员所重视。转子的质量分布对其轴线而言,不均匀不对称的不平衡久存转子中。影响发电机的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微电机制造业及设计都希望对现有设计电机能进行精准的判定及修正。由于动平衡操作和计算复杂及因素过多,因此很多动平衡机制造企业通过改善力学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驱动学系统。将动平衡机设计便利准确满足各类微电机100%进行测定及修正,达到提高产品品质,延长产品寿命的作用。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4

关键词:抽油井油井示功图油井生产参数功率平衡系统效率

中图分类号:TE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055-01

1功率平衡再认识

抽油机严格意义的平衡运行状态就是指电动机在上下冲程中都做正功且相等。长期以来,采用电流法调整抽油机平衡在油田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要想推行功率平衡,就必须认识到电流法平衡弊端,了解功率平衡对抽油机合理化运行的作用。

1.1电流法平衡测试弊端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在上下冲程中电流峰值所占的时间较短,电流表数值不断变化闪动等因素的影响,测试人员仅靠目测很难读取准确的数值。

(2)在应用电流法评价抽油机平衡时,会产生虚假平衡的现象。产生这种电流虚假平衡的原因是抽油机普遍存在的负功现象。在抽油机的一个运行周期内(即一个冲程),由于抽油机负载周期性变化,在某些时刻会产生抽油机带动电动机运行在回馈制动状态,电动机成为发电机,将抽油机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当抽油机平衡度较差时,这种现象就比较明显。由于电动机本身的运行特性的原因,在发电运行时,其功率因数较低,运行电流较大。计算抽油机平衡时,如果以这种回馈电流作为峰值计算,就会产生虚假平衡的现象。因此,电流法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缺陷,准确性较差,存在虚假平衡问题。

1.2功率法平衡测试可行性分析

而从功率角度分析,可以如实地反映电机做功情况,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抽油机平衡状况。通过调平衡,就可尽量避免负功的出现,从而减少电能无意义的损失。

从表1可以看出,电流平衡的井不一定平衡。以DXY87-16井为例,电流平衡率达94.6%,表面上看处于相当好的平衡状态,而功率平衡率仅为48%,并未达到真正平衡。

2优化运行提高平衡调整成功率

参考《游梁式抽油机井地面标准化操作手册》中功率平衡半径理论调整公式,可尽量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公式如下:8型、10型机:R=10(1-N)(1);

12型机:R=6(1-N)(2)

式中:R―平衡半径理论调整值,m(R为正值时,平衡块远离曲柄轴中心,R为负值时,平衡块移向曲柄轴中心);N―调整前实测功率平衡比;k―欲调整平衡块块数;n―冲次,次/min。

3实例分析

3.1通过移动平衡块即可达到平衡的抽油机井

如DXY66X38井,采用CYJ12-4.2-73HB生产,工作制度56×3×2.5,有4块平衡块,测电流平衡为106.6%,N=153.9%,为过平衡,只调节2块平衡块,将数据带入式(2):R=6×(1-1.539)×=-0.647(m)

计算表明,将2块平衡块在当前位置同时靠近曲柄中心约0.647m可达到平衡。实施调平衡后,测得该井功率平衡达107.9%,达到合格,日节电约7.2kW・h。

3.2平衡半径达最大的不平衡抽油机井

平衡块足够时,通过累加平衡块使油井平衡。如DXY86-23井,12型机,工作制度56×3×3.5,有2块平衡块,功率平衡25.9%,公式计算R为0.64m,原来平衡半径已达1.45m,不可再向外调,由式(3)算出R'为-0.4m,平衡半径向里调0.4m后,功率平衡率82.7%,系统效率提高2.1%,日节电7.3kW・h。

R'(3)

式中:R'―加上(或去掉)一部分平衡块后的平衡半径调整量,m;R―原来的平衡半径,m;

Wb'―加上(或去掉)后的平衡块总重量,N。

平衡块不足时,通过公式计算,超出最大平衡半径的抽油机,直接将平衡块调至最外生产。

4结论

(1)抽油机平衡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节能与安全运行,在抽油机光杆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平均块位置,也就是减少了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来回转换,减少了由于能量转换而产生的能耗,从而节约了电能。

(2)平衡调整并不能消除所有的负功现象。平衡调整只对功率曲线的一阶(基波)正弦分量起作用,对一阶余弦分量不起作用。对于负功出现在光杆行程上下死点附近的井,只能采用更换新型的抽油机或对该抽油机进行改造,采用异相曲柄才能解决。

(3)平衡率作为影响机采系统效率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在采油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物性的变化、油层供液能力的变化以及油井工作制度的改变,都会破坏抽油机原来的平衡状况,因此,抽油机平衡调整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抽油机合理化运行工作。

参考文献

[1]姚立刚,王景昌,栾庆德.常见机构的电算程序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5

关键词:政府预算;预算赤字;平衡原则;乘数效应;长期平衡;整体平衡;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政府预算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受到重视,传统的预算平衡被打破,国债发行规模一再扩大,预算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预算政策的关键在于政府预算的选择,因此对政府预算收支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非常必要。

一、平衡原则是处理政府收支关系的支配性原则

平衡原则在政府理财中占据支配地位。平衡原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的预算收支保持平衡,即经常性收入――税收与政府支出间保持平衡。国库预备金的存在并不违反收支平衡原则,国库预备金是在预算年度内为应急而列入预算的费用项目。平衡原则在财政收支决策中具有支配性,主要决定于以下两点:

1、非均衡原则存在固有的缺陷,赤字原则、结余原则是与平衡原则相对立的非均衡原则。从赤字预算分析,赤字原则表现为政府支出大于政府经常性收入,意味着公债的发行。公债又依赖于政府的信用,但如果债务规模过度,政府预算的弹性就会因为债务成本的增加而减少。长期赤字预算会导致债务规模失去控制,使政府陷入“债务危机”,在缺乏充裕的社会储蓄资金和丰富的社会商品的条件下还可能使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再从结余原则分析,结余原则对私营经济具有支配性,私营企业以获得利润、积蓄资本为目的,收入对于支出的结余是其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但政府预算不应受结余原则的支配,收入不应超过支出过多形成结余,原因在于:一是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除准备非常时期的特殊需要外,没有必要积蓄结余,即使因某些原因需要临时经费,其财源也可由税收、公债及其他适当手段从国民经济中筹措;二是如果政府筹措的收入超过经费支出,年年把结余积蓄下去,就会形成财政拖累,从而不适当地抑制国民经济发展。

2、平衡原则本身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平衡原则是经济平稳发展过程中的理想原则,可起到预防、而不是治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功效。平衡原则并非中性,但可以利用平衡原则调节经济。较大的平衡预算规模能导致较高的国民收入,具有扩张性;而低水平的平衡预算具有紧缩性,将导致较低的国民收入。由此可知,政府公共预算也并不完全是中性的,如同整个政府收支平衡的预算一样,也是一种潜在的政府调节工具,不仅可能对分配产生影响,还会对国民收入和就业产生影响。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财政平衡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平衡原则调节经济存在的局限性

1、平衡原则调节经济存在内在逆反性,容易导致预算规模过大或过小。预算收支具有不同的乘数效应,平衡原则调节经济的实质主要是利用预算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的乘数而形成的净效应来调节经济,或利用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乘数效应等于税收乘数效应,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高收入阶层,通过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进而调节消费,以消费函数的乘数效应调控经济,形成均衡预算定理。平衡原则虽然可以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果,但平衡原则规模的变动必须通过等量的经常性收入和政府支出同向变动,但这一要求与经济波动存在矛盾性,或称为经济逆反性,表现为:通货膨胀期间,需要实行缩减预算规模来减少社会总需求,为此,就需要大幅度削减税收,并同时削减预算支出,但减税本身具有扩张性,需要大规模减低预算支出才能抑制减税,因为等量削减的政府预算支出所带来的紧缩效应和等量削减税收所产生的乘数扩张效应相互抵消后形成的净缩减效应需要较大的均衡预算收支规模才能形成,而大规模减少预算支出在现实中几乎行不通。同理,在通货紧缩期间需要扩大预算来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扩张,这就需要增加税收,对增加的税收还需要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而购买支出具有极大的扩张性,增税幅度就得相当大才能抵消增加购买支出带来的扩张性,但政治和公众舆论使得大幅度增税难以成为现实,而且增税过大会侵蚀资本、增税过大则可能阻碍私人投资。因此,平衡原则调节经济需要的过大的预算规模往往使均衡预算失去应有的调控实效。此外,利用均衡预算干预经济需要很多条件才能见效,而现实中很难满足这些全部的条件。

2、强制性平衡原则对经济动向进行调控具有非经济性。强制平衡最典型的是年度平衡预算,它将预算平衡强制地限制在一个预算年度的时间内。年度平衡原则的优点是可以加重政府平衡预算的责任,有利于控制政府支出,避免奢侈浪费。但其缺陷在于年度平衡预算在经济波动期对经济动向的调节具有非经济性,会强化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通常,在经济衰退期间,税收将减少,政府采购支出虽然会下降,但转移支出却会上升,为了保证预算平衡,就不得不提高税率或者压缩支出,这就会进一步抑制消费与投资,加剧失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雪上加霜。相反,在经济过热时期,预算收入上升,支出相对下降,为了平衡就需要降低税收,却会更进一步地刺激投资、扩大就业而导致又一次结余;如果税收与支出一同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使得平衡原则成为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最不理想的预算政策。如果因为追求平衡,容易使短期内单项决策与中长期计划产生矛盾,并使得长期发展计划无法启动。

三、政府预算平衡应该选择的方式

笔者认为,应该从预算收支本身的角度来考察政府预算,建立政府预算的平衡观。政府预算平衡原则应包括平衡期间、平衡范围和平衡状态三个方面:

1、在平衡期间上树立长期平衡理念。在某一特定年份里的预算收支平衡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体的预算均衡,年度预算平衡具有内在缺陷。与年度预算平衡相对的平衡原则是多年周期平衡,多年预算平衡需要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预计,具有计划性和渐进性特点,减少因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所导致的判断与决策的错误。因为在内容上将年度预算归入多年预算中,便于在预算年度之间进行比较,使年度预算的编制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改进政府收支不可控制性提供了便利。长期平衡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周期平衡,周期平衡依据的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周期平衡的期间确定存在困难,它不是定期出现的,过去周期的长度和振幅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因此预算周期的长度也难以预定。此外,实行长期的预算平衡。

2、在平衡范围上树立整体平衡理念。只强调预算本身的平衡是片面的,政府预算收支要立足于实现整体性平衡。预算的整体平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各级政府之间预算和部门、机构预算的整体平衡。政府预算实际上是由部门、机构预算综合汇总而成的,政府预算平衡与部门、机构常常出现的预算非均衡性存在着矛盾。预算平衡问题通常指政府预算执行结果,有时从整体预算的安排上看是平衡的,但却会因为部门、机构的预算盈余和赤字而出现不平衡,这就必须采取一定的融资渠道加以改变,否则,可能会因为部门、机构之间存在的盈余和赤字致使政府预算的平衡难以确定。二是预算安排应该考虑经济状况进行整体的平衡。预算平衡是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预算影响着社会总供求关系及其结构的平衡;另一方面如果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政府预算平衡的难度会加大,甚至根本就缺乏预算平衡的客观性。为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年度平衡原则应改为多年预算平衡原则,长期预算平衡则成为必要。

生态平衡的原因篇6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男生追女生早上幽默风趣问候语(收集120句)
  • 下一篇:创新与创业教育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