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25 栏目:公文范文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1篇1

北京正生大悦健身俱乐部北京市1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单纯局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手法;足部按摩;肩周炎;临床疗效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如治疗不及时,症状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行比较分析,探讨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6.4±10.4)岁,病程8~12个月,平均(10.4±1.2)个月;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5.5±12.3)岁,病程7~14个月,平均(11.2±2.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观察组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

(1)局部推拿手法:患者取坐位,在其肩关节部位,分别用拔伸法、揉搓法、抖法及摇法等给予治疗并对肩部重要穴位,比如天宗、肩贞、肩髎、肩髃等重要穴位及周边明显痛点重点推拿,揉搓、抖动及拔伸肩关节,1日1次,5天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隔2天开始下一疗程治疗。

(2)足部按摩治疗:推拿治疗结束后,给予双足行整体按摩,重点按摩肩关节、肩胛骨、肋骨等反射区,并有效刺激脊柱的颈胸椎部位,排泄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1次/天,1次10~20遍,5天为1疗程。

(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局部刺血拔罐治疗,取压痛点行刺血拔罐治疗[2]。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推拿手法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疗效标准

本研究治疗分为4级,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如初;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疼痛感基本消失,肩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经治疗,患者症状与提升部分消失,疼痛有所减轻,且肩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未改善或加重[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愈20例,占比50.0%,显效10例,占比为25.0%,有效8例,占比为20.0%,无效2例,占比为5.0%,治疗有效为38例,率为80.0%;对照组治愈14例,占比为35.0%,显效9例,占比为22.5%,有效9例,占比为22.5%,无效8例,占比为20.0%,治疗有效32例,总有效率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上,肩周炎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肩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症状会逐步加重,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上,中医以局部推拿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法,联合足部按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范畴,是由于卫阳不固、血气不足及腠理疏松而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进而出现静脉麻痹、血气不畅等症状,在临床上出现系列症状[4]。而中医治疗,以通经活络、活血顺气为主。局部推拿通过按摩肩关节敏感反射区,给予其足够的物理刺激,从而疏通血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消除肩关节病痛,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同时,配合以局部按摩,可巩固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无效仅为2例,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对患者生活与工作有不良影响,疼痛感较重,在临床治疗上,给予局部推拿手法结合足部按摩治疗,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并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感,对于改善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玉欣.局部推拿手法配合足部按摩治疗肩周炎54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05):743-744.

[2]刘红日.局部推拿手法配合足部按摩肩周炎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2(08):350-351.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肩周炎/治疗;自制针刀;伤科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www.lw881.com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称五十肩。由于关节活动受限,呈冻结状,故又称冻结肩。目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多采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理疗、推拿、针灸及局部封闭等,但普遍疗程较长,疗效欠佳,并常遗留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自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采用臂丛麻醉下自制针刀结合伤科手法等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观察的40例患者均来自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住院病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41~68岁,平均512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2年,平均131个月;患病部位:均为单侧患病,其中右肩18例,左肩9例。对照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45~60岁,平均507岁;病程2~19个月,平均117个月;患病部位:均为单侧患病,其中右肩8例,左肩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昼轻夜重,不能侧卧于患侧;(2)肩前、肩峰处有压痛,肩部活动受限,以上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为明显,不能做脱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4)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22纳入标准(1)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临床治疗,服从医生安排,配合治疗和随访;(3)年龄大于30岁,小于75岁。

123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绝对禁忌证;(3)颈椎病、冠心病等肩外疾病引起肩痛者;(4)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结核、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肱骨外髁颈骨折等肩内疾病引起肩痛者;(5)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肩—手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疾病引起肩痛者;(6)合并严重心、肺、肾等疾病及精神病、糖尿病,久病体弱、严重神经官能症、痴呆、妊娠等不能坚持治疗者;(7)年龄不足30岁以及超过75岁者;(8)同时配合其他治疗者,或本治疗开始前2周之内接受其他疗法者;(9)不能配合治疗、随访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臂丛麻醉下自制针刀结合伤科手法治疗,配合局部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功能锻炼及中药外洗。

211自制针刀松解操作方法: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被动外展患肩至最大限度。在触及关节周围的硬结、挛缩条索处及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高压消毒的自制针刀,按术前标记操作。刀口线方向与肩部血管、神经、肌纤维、肌腱、韧带走行方向一致。进针后,呈放射状大面积充分松解。疤痕粘连严重处需作剥离松解。自制针刀操作结束后,将地塞米松10mg加入利多卡因6ml,由针口注入撕裂处,预防再粘连,并以无菌敷料包扎创口。做环转运动数次,使药物在关节腔内充分扩散。

212伤科手法松解针对肩周炎的肩部活动受限,以上臂上举、外展、后伸、内旋为明显。(1)首先松解上臂上举、外展障碍:被动外展患肩至最大限度,助手固定患者躯干部,术者抱住患肩,以双臂之力,并借助腰部发力,使患肩被动外展。当听到组织撕裂声,肩关节上举及外展角度增加,如患肩上举及外展角度无改善,即在挛缩条索及关节周围硬结处,再以自制针刀行剥离松解。再次行手法治疗,直至能将患肩上举及外展角度超90°,为松解成功。(2)松解上臂后伸、内旋障碍:患者改为健侧卧位,术者使患肩后伸内旋,听到组织撕裂声,肩关节后伸、内旋角度增加,如患肩后伸、内旋角度无改善,即在挛缩条索及关节周围硬结处,再以自制针刀行剥离松解。再次行手法治疗,直至患手可触及对侧肩胛下角,为松解成功。反复数次,以巩固疗效。并辅以放松手法,直至无任何阻力。

注意事项:本疗法须在自制针刀充分解除粘连后,方可行伤科手法松解,切勿使用暴力,手法松解范围由小到大,要操作轻柔,以防止医源性创伤。

213辅助疗法术后当天或次日局部tdp照射。尽早行肩部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法、背后拉手法、上臂摆动法、双手托天法等,每次运动10~30min不等,每天3次。

术后针口愈合后配合中药外洗:术后1~3周,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主,以双柏散加味(侧柏叶30g,黄柏30g,大黄30g,薄荷20g,泽兰20g,宽筋藤30g,红花30g,桂枝15g,细辛16g,艾叶15g)煎水外洗。3周后,改用祛风活络、舒筋止痛为法,用骨外洗方加减(川乌30g,草乌30g,宽筋藤30g,夜交藤30g,艾叶10g,防风20g,荆芥18g,桂枝15g,红花15g,细辛15g)煎水外洗。中药外洗均每天1次,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间歇5d后,再开始下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并配合局部tdp照射、功能锻炼及中药外洗。

221针灸治疗针刺选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条口透承山,再配合选取肩部阿是穴为主,针上加灸,每天1次,每次30min。

222推拿治疗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侧,用揉法、拿法,放松患侧肩部肌肉,弹拔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及硬条索状物和结节,然后将患肩被动外展、上举、前屈、后伸、外旋、内旋,再用环转摇肩法,使肩关节做被动的顺时针、逆时针的环转,最后放松肩部。每天1次,每次20~30min。

局部tdp照射、功能锻炼及中药外洗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参照《康复医学评价手册》[2]中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制订。临床痊愈:患者肩部无疼痛,肩关节上举的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可达180°,内、外旋rom可达90°,后伸内旋时,拇指可达t10棘突水平,功能完全康复。显效: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轻微疼痛,肩关节上举时,120°﹤rom﹤150°,内、外旋时,30°﹤rom﹤60°,后伸内旋时,拇指可达l1棘突水平,功能恢复80%~90%。有效:中度或可以忍受的疼痛,夜间偶尔加重,肩关节上举时,90°﹤rom﹤120°,内、外旋时,20°﹤rom﹤60°,后伸内旋时,拇指可达l3棘突水平,功能明显改善,能从事部分体力活动,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患者重度疼痛,可影响睡眠,肩关节上举时,rom﹤90°,内、外旋时,rom﹤20°,功能稍有改善,但梳头、擦背等动作受限。

32治疗结果

3212组疗效比较表1结果表明: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平均93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30%、846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仿。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

3222组肩痛症状解除及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在臂丛麻醉下自制针刀结合伤科手法松解后,肩痛症状立即解除,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447±308)d;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肩痛症状消失时间(1735±622)d,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2613±358)d。2组肩痛症状解除及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解除肩痛症状及恢复关节功能所需时间上优于对照组。

323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例(包括1例痛性休克,1例心绞痛,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4讨论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广泛性粘连,致使肩关节活动发生障碍,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3]。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以充血、水肿、渗出为特点。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以外展、内旋、后伸障碍最为显著,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极为痛苦。肩周炎是常见疾病,诊断并不困难。患者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指爬墙等,并配合理疗、热敷、推拿按摩和使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等,对疼痛和活动受限较轻的患者,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肩周炎发展到中后期,患者常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广泛性粘连而导致活动障碍。推拿按摩虽可缓解疼痛,但治疗时较为痛苦;外用和内服药物,作用有限;针灸虽有止痛作用,却不能松解粘连;而理疗见效比较慢;功能锻炼较为疼痛,患者常信心不足或依赖医师治疗而放弃功能锻炼。上述疗法效果较差,而且一般疗程较长,常遗留功能障碍,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这就是肩周炎治疗效果欠佳、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传统观点认为该病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但自然转归病程长、易复发,并遗留程度不同的关节功能障碍,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治疗不当,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4]。

根据肩周炎病变过程,临床分为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期3个阶段[4]。病变发展到粘连期,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又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常存在或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时剧烈疼痛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有生命危险。本疗法根据肩周炎粘连期的特点制订,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采用麻醉镇痛下自制针刀松解,局部药物注射结合伤科手法治疗,患者无痛苦,肌肉松弛,1次可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粘连,操作简便、安全而疗效确切。

本疗法早期使用克氏针进行松解,由于克氏针仅有刺而无切割功能,对于一些较为广泛的粘连,松解疗效欠佳。针刀疗法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既有手术松解之效,又避免因手术松解而出现的创伤较大、易导致再次粘连及其他诸多并发症的弊端。能纠正组织的动态平衡,解除高应力纤维,减轻组织内压,解除组织粘连,改善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4]。自制针刀是作者根据针刀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改良,用克氏针打磨而成,刀刃采用小圆弧型,松解粘连针对性更强。松解部位精准,直接解除粘连,避免盲目大面积松解而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无菌性炎症,通过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消除肩周组织水肿。利多卡因穿透性好,扩散性强,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不但可以止痛,还能扩张肩周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两药合用,既能消肿止痛,又能松解及预防再粘连。

伤科手法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舒筋活络、化瘀止痛之功非常显著,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更是有其独特的功效。通过手法一方面使药物充分扩散到肩周组织及间隙内,另一方面松解肩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局部配合tdp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和关节滑液的循环,利水消肿,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加快康复。功能锻炼能保持关节活动度,松解粘连,增强肌力和关节稳定性,防止关节内外的粘连。使用中药外洗,能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产物吸收,有利于粘连组织软化松解,从而达到加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术后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功能锻炼是很重要的,要对患者讲明练功疗法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以上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松解部位更精准,松解粘连更彻底,而损伤更小,避免了过度损伤造成新的出血、渗出而引起再次粘连,也避免了过度用力造成骨折及疼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本疗法与传统中医伤科疗法相比,既有手术松解之效,又避免因手术松解而出现的创伤较大、易导致再次粘连及其他诸多并发症的弊端,效果确切。与手术松解各部位的粘连的方法相比,避免了手术切开的痛苦和创伤,方法简单,组织损伤小,更符合生物力学的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患者易于接受,从而能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在肩周炎的治疗上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于兑生.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4.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3

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mentofrheumatoidshoulderconglutinationwithmanipulationtherapy

KEYWORDSarthritis,rheumatoid;shoulderjoint;adhesions;musculoskeletalmanipulations

肩关节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累的部位,关节的肿胀、疼痛,以及肩关节囊、周围滑囊、肌腱等组织炎症反应均可引起肩关节粘连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此类患者应用中医手法进行了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对130例162肩肩关节粘连进行了手法治疗。其中女125例157肩,男5例5肩;左侧90肩,右侧72肩;年龄28~75岁,平均48.6岁。所有入选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所制定的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平均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11.2年,肩关节活动受限病史1.3年。肩关节治疗前活动范围:外展30~70°,上举60~150°,前屈40~60°,后伸20~45°。所有患者治疗前行肩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排除严重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消失等不宜行手法治疗的情况。上述病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B两组,A组68例85肩,其中男3例3肩,左侧47肩,右侧38肩;B组62例77肩,其中男2例2肩,左侧43肩,右侧34肩。

1.2治疗方法A组行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连续5次,每次20mg,完成首次注射后即开始常规主、被动功能锻炼。被动训练由康复医师辅助进行关节活动;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同时开始,包括手指爬墙训练、梳头训练、旋转训练、悬吊滑轮牵拉训练等。B组在进行上述治疗前加用麻醉下的手法治疗。为避免手法治疗时的疼痛及对抗,常规行静脉麻醉,由麻醉师负责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待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后开始手法治疗。患者取卧位,术者站于患侧,首先进行准备手法治疗。患者侧卧,患肩在上,术者对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肩峰下滑囊、三角肌止点、冈上肌、冈下肌、喙突等处实行分筋、理筋、捏拿弹拨等手法,以放松肩周组织。随后右手持患肢腕部,左手托患肢肘部,将患肩关节进行顺时针方向摇动,幅度逐渐加大,待患肩较为松弛后,边摇肩关节边对肩关节进行上举。在上举过程中遇阻挡感时,逐渐增加推力,直至阻力消失。此时常可触及弹跳感,并可闻及关节内崩裂声,切忌过快施加暴力,以免造成骨折及肌腱断裂。一般在阻力感消失后,随后的操作便可畅通无阻,上举可超过150°。进一步外展、内收肩关节,手法缓慢、轻柔,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最后,运用旋转摇晃手法,恢复关节内外旋功能:置肩关节于中立位,屈肘90°,一手握前臂中部,一手握上臂中部,缓慢内外旋肩关节,注意外旋超过60°即可,不能强行扳至90°,以免造成关节囊撕裂。在完成上述手法治疗后,常规予关节腔内注射利多卡因50mg、确炎舒松40mg及透明质酸钠20mg。手法治疗后每周注射透明质酸钠1次,共5次。

1.3疗效评价所有病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关节功能评分。评分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学会的标准评分系统(Societyof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ratingscale,ASES)[1]。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对两组的ASES评分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

A、B两组全部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骨折、关节脱位、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A组治疗前ASES评分平均为30.2分,治疗后ASES评分逐渐提高,至随访结束时ASES评分平均为45.2分;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时ASES评分与A组相仿,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至治疗后3个月时,B组ASES评分平均为70.6分。两组术后3个月的ASE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A、B两组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3.6和3.8分,功能评分分别为20.9和44.4分,力量评分分别为9.8和14.1分,稳定性评分分别为10.9和8.3分。B组功能及力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评分A组优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中有6例由于关节活动范围不满意,于首次治疗后3周内重复进行了麻醉下的手法扳正。6肩3个月后(仍自第1次手法治疗起计算)ASES评分平均为68.7分,与同组其余关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1两组治疗前后ASES评分比较(略)

3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双手小关节外,四肢大关节亦可受累,据统计肩关节受累居腕、肘、膝、踝后的第5位。与其他部位一样,其最基本的病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但不同的是肩关节炎症可以超出关节范围,累及周围滑囊及肱二头肌腱等关节外组织,周围肌肉受炎性刺激而挛缩,导致肩关节发生内收、内旋畸形,活动受限。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肩关节囊挛缩,此时行肩关节囊造影可以发现关节囊的容积显著缩小,肩袖组织则因为长期的炎症刺激而发生粘连和肌肉萎缩[2]。发展至此阶段,单纯依靠患者的功能锻炼已无法改善关节活动范围。A组在不进行手法治疗的情况下,单纯行局部药物治疗及主被动训练,至随访结束时,ASES评分仅由30.2分增加至45.2分。

推拿、理筋手法在治疗肩周类风湿性关节炎粘连中被广泛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粘连虽主要表现与肩周炎相同,但其病理基础与肩周炎不同,且其中、晚期关节面、周围组织的破坏程度也远较肩周炎更为严重。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参照肩周炎手法治疗的同时逐步摸索其治疗的特点,并进行了总结。

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骨质疏松严重,关节面破坏,关节严重不稳,周围软组织薄弱,手法操作易引起骨折、关节脱位、肩袖撕裂等并发症,而且肌力严重减退者后期康复锻炼艰难,即使被动活动范围恢复,患者功能改善亦不明显。因此,我们对所有拟行手法治疗的患者,参照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X线分期方法[1],将其分为早、中、晚及末期,选择早、中期患者进行治疗。入选本次研究的130例患者均符合早、中期标准,由于病例选择合适,手法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无一例发生骨折、关节囊撕裂等并发症。

其次,在手法治疗恢复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之后,主被动结合的功能锻炼对患者而言尤为重要。不同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病程漫长,关节破坏严重,往往功能康复更为困难。特别在进行手法治疗后的早期,由于肌力尚未恢复,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往往较小,为了防止肩关节再次粘连,每天的肩关节被动辅助训练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主要通过康复医师及患者家属协助患肩关节活动来进行,此过程一般持续2周。主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因为归根结底关节活动还要靠关节周围肌群来带动。从我们的随访结果来看,手法治疗组主动训练3个月时,随着肌力的恢复,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已基本接近被动活动范围,其ASES评分亦由治疗前的31.9分增加至70.6分。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功能锻炼的顺利进行,有效的镇痛治疗是必须的,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重复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但总数不宜超过3次。对于手法松解后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仍不满意者,应及时进行第2次静脉麻醉下的手法松解术。当然,在此之前必须排除患者在被动训练中无意识对抗的可能。在我们的手法治疗组中有6例进行了第2次手法松解,单独统计结果显示,其ASES评分最终仍达到了68.7分,与同组其他病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排除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及常规主、被动训练对手法治疗结果造成的干扰,我们设置了对照组。结果显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常规主被动训练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防止粘连并改善关节功能,但由于关节粘连的因素并未去除,至随访结束时,ASES评分仅增加至45.2分,与手法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对ASES评分的分类统计来看,尽管手法治疗造成关节囊及周围韧带的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肩关节的稳定性,但由于其有效松解了粘连,增加了关节活动度,使进一步的功能锻炼成为可能,最终其功能及力量评分超过对照组。

[参考文献]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4

【关键词】肩周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功能锻炼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PeriarthritishumeroscapularisbytreatmentofDecoctionofCinnamonTwigwithDirigation.METHODS:SeparateOutpatientofPH106exampleintotreatmentgroup56andcontrolgroup50,theformerbythetreatmentofCinnamonTwigwithDirigationandthelatteronlybytheDirigation.RESULTS:Thereis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formerthanthelatter(P

【Keywords】Periarthritishumeroscapularis(PH)DecoctionofCinnamonTwigDirigation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06例门诊肩周炎患者中的56例进行桂枝芍药知母汤口服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门诊的肩周炎患者106例,男54例,女52例。治疗组54例,年龄35-65岁,平均53.42±5.7岁;对照组52例,年龄30-75岁,平均55.36±6.2岁。病程1-8个月41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组;8个月以上65例,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中“肩痹”的诊断标准:(1)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2)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3)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压痛,日久可见肌肉萎缩;(4)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

2治疗方法

2.1药物治疗

桂枝芍药知母汤源于《金匮要略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病名曰“历节”者,遍历诸关节疼痛也。组成:桂枝18克芍药12克甘草6克麻黄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5克附子10克(炮)(先煎30分钟)生姜12克大枣7枚。

用法:上12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随证加减:有高血压或心动过速者去麻黄加当归、川芎、赤芍;伴自汗者去麻黄减桂枝用量加党参、黄芪、牡蛎;伴腰酸腿痛者加独活、苍术;伴便秘热甚者加大黄、黄芩、生地;伴头痛头晕心中烦热者加川芎、菊花、黄芩。

2.2功能锻炼

保持良好肢位:选择枕头应适应颈椎的生理解剖结构,一般来说长40-60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肩周炎患者不能患侧卧位,以减少对患肩的挤压。在健侧卧位时,在患者胸前放置木棉枕,将患肢放置上面。避免俯卧位,因为俯卧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

功能锻炼:通过肩部的肌群和上肢肌肉运动,增强关节的适应能力,增大肩关节活动范围,最初幅度要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2.2.1爬墙法: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缓慢向上,使上肢尽量上举,然后再缓慢退下到原点,每次反复30-50次,每日可进行5-l0次,要忍痛坚持锻炼,但忌强力被动活动,以免损伤或撕裂组织。

2.2.2画圈法:弯腰,手臂下垂,用力前后左右摆动手臂,然后做肩关节顺时针方向各划15-20圈,每日练习3-5次,动作幅度由小到大,有慢到快,每天坚持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复发。

转贴于

2.2.3梳头动作:双手交替由前额,头顶,枕后,耳后,向前纵向饶头一圈,类似梳头动作,每组l5-20次,每日3-5组。

治疗期间的护理: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也可进行肩部热敷,以促进肩部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缓解疼痛,热敷时局部温度不宜超过50度,防止烫伤,治疗前确保治疗仪电源及各开关键状态良好,治疗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治疗过程中随时保护患者隐私,冬季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OOL.1-OOL.9-94)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局部疼痛,压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前屈、外展>160°,后伸内旋达T10。棘突以上,能坚持原工作。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压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能明显改善,前屈、外展在120-160°之间,后伸达T10-L2棘突之间,能坚持原工作。好转: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无效:疼痛与活动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z=-5.040,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分析与讨论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疾病,是肩部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无菌性炎症改变所致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软组织的渗出、水肿、纤维变性、粘连、挛缩等炎性改变[3]。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上肢带肌及臂部肌内的起点或止点均在肩关节处,肩周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矢状面的前屈上举、额状面的外展上举、水平面的内外旋活动受限。由于解剖结构和特殊的功能要求,极易因外伤、劳损、受凉等不良刺激长期作用,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及软组织损伤;肩关节囊、滑囊内的蛋白多糖随着年龄的增长,含量逐渐减少,可引起骨赘生长,肩关节滑膜、滑液囊产生无菌性炎症,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并影响关节活动,从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肩痹”、“漏肩风”、“五十肩”、“肩凝证”等范畴。多因为肝肾渐衰,肾气不足,气血亏虚,筋肉失于濡养,加之外伤劳损而发病。外伤劳损为其外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为其内因。

桂枝芍药知母汤乃《金匮·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方用附片、白术温阳除湿散寒为主;以桂枝、麻黄、防风、生姜等助其温散之力;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桂枝通阳化气,行十二经,走而不守,配麻黄疏散风寒,配芍药养血活血,配白术除湿;知母清热除虚烦,兼制他药之燥性。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肩周炎的两大主要临床表现,因此针对肩周炎的治疗也主要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由于肩关节在人体中的活动度较大,参与活动的肌肉较多,以及肩关节本身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的原因,肩关节疾患的康复比其他关节的康复更难。笔者认为一是要找到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本源,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在治疗中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或功能锻炼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口服药物治疗与肩关节的功能训练联合使用,可缩短病程,效果好,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1篇5

[关键词]推拿;中频电疗;运动损伤型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9(b)-0167-0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sofmassagefrequencyelectrotherapytypeoffrozenshouldertreatmentofsportsinjuries.MethodsConvenientselectionfromJanuary2014toDecember2015toselectmassagedepartmentclinicstreatedsportsinjuriesfrozentypefemalehockeyplayers80cases.Randomlyassigned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40casesineachgroupofpatientseach.Thecontrolgroupreceivedmassagetherapy;observationgrouponthebasisofcombiningtheintermediatefrequencyelectrictherapytreatment,treatmentresultswereanalyzed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totaleffectiveratewas100%;thecontrolgroupofpatientswithtotaleffectiveratewas85%,a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Massage;Electrotherapy;Periarthritisofshouldertypeofsportsinjury

曲棍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近些年来,女子曲棍球运动在我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训练基地座落我市。与普通人的运动不同,专业队的训练强度大,运动员消耗大量的体力,身体存在疲劳情况。稍有不慎,即可诱发一定的损伤。该院该科成为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定点医疗科室,为每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在女子曲棍球运动中,运动员的受伤部位主要为大腿、膝部、踝关节以及肩关节等。且在运动损伤中,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运动损伤性肩周炎病程非自限,且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愈加显著。因此为每例受伤运动员进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院推拿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技术力量雄厚,长期与女曲国少队合作,为其定点医疗单位,负责其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该文中,该院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运动损伤型肩周炎运动员,将分析推拿结合中频电疗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传统的推拿术疗效用作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运动损伤型肩周炎运动员8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9例、11例,年龄范围在16~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3.25)岁;曾经患有肩周炎者21例;观察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7例、13例,年龄范围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8±2.98)岁;曾经患有肩周炎者19例。该次调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于该次调查情况知情,愿意积极配合。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推拿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主要用按揉、拿、一指禅、掸拨等,以达到放松肌肉和舒筋活络止痛为治疗原则。指导患者取坐位,先行局部的轻揉,后使用滚法在患侧肩前、肩后进行3~5次的轻柔。其中滚法操作为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操作部位做来回翻掌、旋转。后对患者进行点穴治疗,为患者点按肩k、肩s、肩贞、肩井、肩前等穴位,后对曲池及合谷穴位进行循环点按,每个穴位点按30s。对肩部的压痛点进行弹拨,以达到松解局部粘连的目的。后缓缓向上牵拉患者的患肢,15min/次。手法治疗时要摸及伤处深浅范围大小,力量必须达到深层,让伤员感到术者找准了位置,产生一种酸胀感。观察组患者以推拿结合中频电疗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中频治疗仪:该院使用的仪器为BA2008-ⅢL型电脑中频治疗仪,以4号处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别将电极置于肩前及肩后位置,治疗20min/次。1次d/,10~15d为1疗程,每个疗程中间,停用3d。推拿治疗同对照组。

1.3评定指标

①疗效判定: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具体如下:治愈:疼痛消除,各种功能活动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疼痛基本缓解,各种功能活动指标基本正常。未愈:疼痛依旧或加重,损伤部位功能活动不达标。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肩关节功能:结合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与ADL评分3个方面。总分共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越明显。

1.4统计方法

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形式,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组间比较分别以χ2检验及t检验进行。若P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40/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4/4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12,P

2.2肩关节功能评分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获得了相应的改善,但组间对比而言,以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运动损伤性肩周炎是由于运动训练中的骨折或关节脱位后制动或局部软组织损伤,而致肩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2]。近年来,曲棍球女子运动员因运动强度较大、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原因[3],到该院就诊的女性曲棍球运动员逐年提升。运动损伤性肩周炎的病理定位,早期在肩关节的关节囊,晚期波及到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和韧带。由于外力使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造成毛细血管破裂,细胞液渗出,使末梢神经血液交换发生障碍,形成急性炎症,引起肩关节软组织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4]。该院推拿科为市级重点专科,自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在该院驻足以来,一直承担着运动损伤治疗的相关工作,为其定点医疗单位。推拿法治疗过程中,通过一指禅推、点、按、揉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但推拿治疗效果持续时间较短,由于未能从根本上对病情进行治疗,因此日后仍会出现相应的疼痛感,对患者的训练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该次调查中,该院对患者实施推拿结合中频电疗术进行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组间比较得知,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单项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频电疗法它主要功能是根据传统的中医脏象学、经络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电子学和磁疗学,通过磁电的功能,结合人体产生一种极特殊的电磁波,它通过热电磁性触头传导特殊频率的电流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产生了针灸、热疗、电疗、磁疗的治疗效果[6-7]。它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祛淤止痛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次调查样本容量较小,且笔者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远期疗效不可得知。笔者后期仍将致力于相应的研究报道,以得知联合治疗的远期疗效。

综上,推拿结合中频电疗治疗运动损伤性肩周炎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可进行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付文涛.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及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1):50-51.

[2]伍国维.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6-7.

[3]董明,刘守国,励建安,等.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0):795-799.

[4]徐俊,赵丽君,王微.学生运动损伤性肩周炎关节内注射疗效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2):240-241.

[5]董华奎.推拿和电脑中频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660-661.

[6]范宏元,向开维,孙B,等.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6-4288.

[7]王晓莉.温针灸配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2):39-40.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肩周炎;急性期;冷疗;玻璃酸钠;关节松动术

Clinicalcurativeeffectobservationonsodiumhyaluronateinjectioncombinedwithjointmobilizationtechniquesintreatmentof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inacutephase

LIANGJing-rong,RAOHan-rong,CHENXi-yan,etal.

DepartmentofEmergency、DeparmentofOrthopaedic,DongFengHospital,ZhongShanCity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on-surgicaltreatmentmethodandeffectof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inacutephase.Methods160patientswith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weredividedintofourgroupsaccordingtovisitorder.RestingandoralvitaminwereregularusedingroupA,ColdTherapyinGroupB,cryotherapyandsodiumhyaluronate(SH)injectionwereadoptedingroupC;groupDweretreatedwithcryotherapy,sodiumhyaluronate(SH)injectionandjointmobilizationtechniques.ResultsTreatmentscoresofpatientsin4groupswerebetterthanpretherapyafter2weekstreatment(PB>A(P>0.05)).ConclusionShoulderjointcavityinjectionofsodiumhyaluronate,andcombinedwiththejointmobilizationtechniquesenabledtheshoulderpainrelief,improvedjointactivityandpreventedthedegenerationofarticularcartilagecausedbyswelling,painandrestrictedjointmovement.

【Keywords】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Acutephase;Coldtherapy;Sodiumhyaluronate;Jointmobilizationtechniques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女性与男性之比约3:1,常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同时发生,主要表现为疼痛与关节活动度逐渐缩小。临床上常将病程分为3期,即第1期为急性期或疼痛期;第2期为慢性期;第3期为恢复期[1]。本文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宿周炎患采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并探讨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门诊诊治的急性期肩周炎1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主要症状为一侧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诸如穿衣梳头等。主要体征:主要在肩关节周围,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肱二头肌长头腱鞘部、三角肌、肩胛提肌附着点、冈上肌、冈下肌等,其中有二个以上明显压痛点。X线摄片后排除骨折、关节脱位及其他关节疾病。所有病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以下4组:常规治疗组(A组)40例,冷疗组(B组)40例;冷疗+玻璃酸钠注射组(C组)40例;冷疗+透明质酸钠注射+关节松动术组(D组)40例。治疗前4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轻重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

160例肩周炎急性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男/女年龄病程治疗前评分

A组4018/2252.2±7.66.3±6.38.6±1.4

B组4019/2151.6±8.65.9±6.88.5±1.5

C组4017/2352.7±8.56.1±5.79.1±1.6

D组4018/2253.1±7.46.56±5.88.1±1.4

注:男/女、年龄、病程、治疗前评分4组比较,P>0.05

1.3治疗方法①常规组(A组):患者以休息为主,口服维生素B6,不服用消炎镇痛药,2周为1个疗程,如无效,改其他疗法;②冷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治疗期间采

作者单位:528400中山市东凤医院急诊科(梁景荣陈喜炎),普外科(饶汉荣陈俊钦)

用冷疗,方法用冰袋,1次/d,每次治疗时间为30rain,2周为1个疗程;③玻璃酸钠(SH)注射组(C组):在上述理疗的基础上,采用玻璃酸钠(SH)和局麻药作痛点及肩关节腔注射,为肩关节腔内给予SH注射液2.5ml,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④关节松动术组(D组):在与注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即局麻和注射玻璃酸钠(SH)注射后,患者取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用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等手法施治。根据Maitland手法分级,疼痛较剧及关节活动受限明显者用1~2级手法。随着病情的缓解,逐渐采用3~4级手法,包括:盂肱关节分离牵引,仰卧位自前向后滑动,俯卧位自后向前滑动,侧卧位手背后伸长轴牵引,肩关节被动前屈、后伸、外展等手法。每种手法每次持续45s,共做3次,每次治疗中间让患者坐起,治疗师按摩患者肩周,使肌肉完全放松。关节松动术治疗每次30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进行宣教工作,教给患者做医疗体操,包括患肩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动作。

1.4疗效[2]①治疗评分:共测试7项指标评定肩周炎病情程度。肩部疼痛:无痛3分,轻痛2分,重痛1分,剧痛0分;肩部压痛:无痛3分,轻痛2分,重痛1分,剧痛0分;内旋+外旋:180°、3分,120°、2分,60°、1分,0°、0分;反手摸背:肩胛下部3分,T92分,背中线1分,不能触及背部0分;左手摸耳:右耳下3分,右耳上2分,左耳上1分,左头外侧0分;穿脱衣服:正常2分,受限1分,明显受限0分;日常工作:正常2分,受限1分,明显受限0分;②临床疗效评定:优:疼痛消失,肩关节前屈上举>175°,外展上举>90°,屈伸>40°,内旋>110°,内收>40°,外旋>40°。良:疼痛消失肩关节前屈上举160°~175°,外展80°~90°,后伸40°~45°,内收35°~40°,外旋35°~40°,内旋拇指可达第1腰椎棘突;中:痛缓解,关节前收上举140°~160°,外展50°~80°,内收25°~35°,外旋25°~35°,后伸旋内拇指可达第3腰椎棘突;差: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治疗方法比较采用F差分析和χ2检验。

2结果

2.1各组治疗前后评分见表2。

表2

4组治疗前后平分(x±s)

组别例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A组408.6±1.48.9±1.5

B组408.5±1.513.5±1.3*

C组409.1±1.614.1±1.4**

D组408.1±1.414.546±1.3**

注:各组与治疗前相比,*P

2.2临床疗效见表3。

表3

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例数优良中差优良率(%)

A组4066151330.0

B组40111011852.5*

C组4017136475.0*#

D组4027111195.0*#

注:与A组相比,*P

3讨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由于风寒侵袭、慢性损伤、扭挫伤等因素,或是肩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3]。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和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迁延,会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及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肩周炎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有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加上反复的细微损伤和肩部缺乏活动而发病,肩周炎有自愈可能,但急性期肩部疼痛明显,肩部活动功能严重受限,严重影响生活、工作。随着病情的发展,大多数患者由于疼痛而忽略了肩关节的运动,导致各个方向的关节活动度均受限,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生活。维生素B6对神经亲和力强,参与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修复神经髓鞘以及促进其再生,进而促进组织修复,促进炎性反应吸收,加快损伤愈合。

冷疗可缓解疼痛,20℃以下的温度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的作用[4]。玻璃酸钠为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在体内,可以同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多糖,从而发挥和保护作用。玻璃酸钠是构成关节软骨基质和滑液的主要成分,滑液中的玻璃酸钠和糖蛋白使滑液具有性和粘弹性,可降低软组织间及软骨间的摩擦。因而,关节腔内注入高分子量、高浓度、高粘弹性的玻璃酸钠,能增强关节液的粘弹性和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改善滑液组织的炎性反应,缓解疼痛,增强关节活动度[5]。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6]。是以关节运动学为基础,以关节面的滑动、滚动、旋转及分离运动等关节囊内运动为基本手法,通过一系列的神经生理学效应及力学效应到治疗目的。主要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它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在盂肱关节的关节面进行轻柔地滑动、分离式牵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解除关节僵硬[7]。治疗期间,除了为患者做完全被动式手法治疗外,还要有主动运动下的被动牵张训练,这样可以产生一定的牵张应力,使患肩周围的软组织得到最大范围的牵伸,改善其伸展性,促使肩关节在各轴位、多方向的活动范围均明显增加.从而克服了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对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局限性[8]。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用力适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对肩关节粘连较重,肩部僵硬的患者,要局麻、关节腔注射后肌肉达到充分放松,操作由轻至重逐渐增大幅度和强度,从而有效防止了暴力和冲力可能引起的上述损伤。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冷疗、玻璃酸钠及局麻药注射及关节松动术与常规治疗相比较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以玻璃酸钠注射和手法松解疗效较佳。应用玻璃酸钠行肩关节腔注射,再联合关节松动术,可使肩关节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预防了因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因此,对于症状体征较轻的患者,可首先采用冷疗,如疼痛不能控制,可加用玻璃酸钠注射,关节功能严重障碍且上述治疗无效时,宜加用关节松动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延昭.0.5%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海南医学,2008,19(5):29-30.

[2]胡幼平,刁骧,杨运宽.肩周炎疗效评定方法概况.江西中医药,2007,40(38):63-66.

[3]李清,刘颖,杨含.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9):848-849.

[4]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8.

[5]兰俊,季卫平.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顽固性肩部疼痛.2009,31(4):552-553.

[6]陈东风,孙戎,陈竞芬,等.双向微波辐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35.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7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肩周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1],且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本院在为肩周炎患者治疗时,采用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09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2004年卫生部(现卫计委)所制《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肩周炎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46例,女74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7.1±2.3)岁;病程16d~22个月,平均病程(17.3±2.4)个月;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取主穴肩贞、肩髑、肩髂,配穴为患侧列缺,双侧条口与阳陵泉,在得气后留针,用2~3cm艾段套于肩周穴位针柄上,1段为1壮,2壮/穴,1次/d,5次/周,1个疗程为10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展开抗阻运动与别动运动,抗阻运动中与治疗师口令相配合。治疗1次/d,5次/周,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根据2004年卫生部(现卫计委)所制《临床诊疗指南》中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定指标对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疼痛改善程度最高为30分(表示无痛),最低为0分(表示疼痛剧烈),分值越高则疼痛改善越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满分为4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佳。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内旋、外旋、上举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恢复;显效: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内旋、外旋、上举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内旋、外旋、上举和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关节疼痛无缓解,内旋、外旋、上举和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肩周炎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主要致病原因为风寒湿邪、外伤、慢性劳损等导致气血淤滞,致使经络麻痹,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不便及疼痛等临床症状[2]。肩周炎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且肩臂局部肌肉萎缩,其治疗目的是促使疼痛消除,使肩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恢复正常。

肩周炎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且各治疗方法均可取得一定效果,然而易出现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不完全且恢复慢等问题。本院在为肩周炎患者治疗时,对照组展开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展开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针刺时在肩周部位取穴,在得气后促使气达病所,所取主穴中阳陵泉为筋之总汇,条口与列缺为肩周炎治疗效穴,针刺诸穴可发挥疏经通络、活血行气功效。艾灸可振奋阳气、温经散寒、通络祛湿,针灸共用可对机体免疫功能予以调节,降低损伤处淋巴细胞与炎性细胞的聚集,从而实现镇痛效果,促进软组织的自我修复。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为西方先进康复技术,现多用于骨科疾病疼痛及运动障碍的临床治疗中,这一疗法将关节松动术与感觉性神经肌肉促进法互补,在运动学相关理论基础上,将关节运动、肌肉运动、关节囊内运动结合为一体,患者活动遵循先被动再主动原则,同时对神经及肌肉发挥促进作用,促使关节活动性提高,降低疼痛,促进神经康复,从而有效克服常规针灸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灸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巍东.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91-92.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8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眼睛、肾脏、足、心脑血管疾病等,很少听说糖尿病会影响到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肩关节感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就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血糖了。据国外研究报道,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之间,肩周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9%和3%,这表明糖尿病与肩周炎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彦彬教授解释说,临床上糖尿病并发肩周炎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早期、中期、晚期都有可能并发肩周炎。至于为什么糖尿病人易并发肩周炎,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糖尿病人的高血糖易损伤小血管壁,从而影响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肿胀。这种病变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周部易磨损、老化的肌腱和关节囊处,加重了该处的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肩周炎。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一旦确诊因糖尿病导致的肩周炎,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进行局部的治疗。一般常用推拿、针灸、拔火罐、穴位按摩、药物熏蒸等,配合内服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西药物。多采取放松类、助动类、温通类等手法,如揉法、点法、摇法等按摩手法,松解局部肩关节粘连而止痛。高彦斌教授还提醒大家,糖尿病人进行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出现外伤。因为糖尿病人皮肤的伤口不易愈合,很容易导致感染。

自我康复锻炼

高彦彬教授指出,部分症状较轻的肩周炎患者可以自愈,或可以通过自身康复锻炼痊愈;多数症状较重的患者在上述手法和针灸治疗基础上,必须配合自身康复功能锻炼,来巩固并提高疗效。以下简单介绍一些肩周炎患者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以右侧肩周炎患者为例,左侧肩周炎患者反过来做即可):

1、贴耳:用右手从头后方努力摸到左耳。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刚开始做时,不要用蛮力,一步一步努力,力争做到。反复做此动作来恢复肩关节的外展等功能。

2、摸高:患者面对墙壁或身体右侧贴于墙壁站立,两脚并拢,患侧上肢沿墙壁缓慢上举,使指尖尽量接触到高处,随后缓慢下垂患肩。反复做此动作来恢复肩关节的上举功能。

3、后拉手:双手放于身后,左手拉右侧腕关节轻柔和缓地向左侧并略微向左后上方轻提,这一步是恢复肩关节的向内旋转等功能。

患者应按照以上功能锻炼方法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天至少练习3~5次。上述练习方法,可加快肩关节的功能恢复,防止后期的肌肉萎缩。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目的探讨中频电疗、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9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中频电疗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天1次。结果治疗20天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情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

【关键词】肩周炎中频电疗推拿关节松动术

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采用中频电疗、推拿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4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临床确诊的肩周炎患者90例,其中男32例,女58例;年龄38~65岁,平均56.7岁;病程2个月~4年;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患肩周围有压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外展及旋转。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2组均给予中频电疗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①中频电疗:采用J18C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选择机存“3”处方(肩周炎),2个电极肩关节前后对置,刺激量15~40mA,视患者耐受程度而定,每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疗程。②推拿[1]:中频电疗后,患者取坐位,手法滚患侧肩前部、肩外侧、上臂内侧及腋后部,同时配合患肢被动的外展外旋及上肢被动上举、内收活动等5min;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肢体,并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骨禺、肩贞、肩井和天宗等穴位2min,环转、托肘及扶肘摇肩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5遍;上肢被动后扳、提抖法各3遍,搓肩和上肢部5遍,抖上肢部2min,每日1次。③关节松动术[2]:患者处于舒适、放松、无疼痛的坐或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健侧肩关节,一手松动患侧;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关节活动度决定手法运用的方向和治疗平面。盂肱关节,分离牵引,将患肩肱骨向外侧推动,然后放松,重复3~5次;长轴牵引,将患肩肱骨向足的方向持续牵拉10s,然后放松,重复3~5次;前屈,治疗师双手同时向足方向牵拉肱骨;外展,将患肩向外牵引,另一侧向足的方向推动肱骨;前后向滑动,健侧固定,患肩肱骨向身体背侧推动;后前向滑动,双手将肱骨头向前推动。肩锁关节,健侧肩峰固定,患侧向前推动锁骨。胸锁关节,拇指向后推动锁骨;双手同时将锁骨向头或足部推动。肩胛胸壁关节,双手同时向各个方向活动肩胛骨,作上抬动作,每日1次。

1.3疗效评定采用Constant-Murley法[3],总分为100分,疼痛最高15分,日常生活活动最高20分,关节活动度最高40分,肌力最高25分。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治疗20天后,两组患者病情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程度评分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a:t=30.62,b:t=21.22,P均

3讨论

肩周炎好发于40岁以上,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炎症而继发肩关节肌腱粘连,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加上露肩贪凉,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郁滞关节面而诱发。临床以肩部疼痛,活动后或夜间疼痛加剧,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为主要表现,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明显受影响。在肩周炎的治疗中,患肩的主被动活动是康复的关键,但由于活动时的剧烈疼痛常使患者拒绝运动。中频电疗可通过较强的电流松弛神经肌肉组织的紧张度,促进肌肉收缩,增进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除神经纤维间水肿,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达到锻炼肌肉、增强肌力、提高免疫和止痛等效果[4]。推拿手法主要以骨运动为主,侧重于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滚、点、按等可使肌肉放松,疏通筋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阻断疼痛循环[5],但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单纯采用推拿手法,效果不明显且治疗时间延长,在被动运动时常增加患者痛苦。关节活动术是根据关节活动的生物学原理,在关节面施以微小的运动,从而引起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通过改善关节囊内运动,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缓解肩部疼痛,增加关节伸展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6],使疗效处于最佳状态。中频电疗、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其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秋成,崔淑莲,姜仲华.推拿并超短波治疗肩周炎[J].中国康复,2004,19(2):114.

[2]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3]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乔志恒.新编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10

关键词: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96-02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我科采用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肩周炎患者是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经我院康复科医生确诊并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1]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肩部x线片或CT检查排除外伤、脱位、肿瘤、结核等因素,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压痛、各方位活动部份或全部受限。男30例,女34例,年龄44-78岁,平均60.5±17.5岁;病程15天-6个月,平均3.5±3.0个月。随机分为3组,即磁振热治疗组(A)19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B)23例、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22例。3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磁振热治疗组(A组):采用日本产的TM-3200型磁振热治疗仪对患者的患侧肩部进行治疗,导子放置于患侧肩部并紧贴皮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量:频率50-60Hz、热强度2-3档、治疗时间20min/次,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B):采用日本产SD-21V型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进行治疗。输出电流≤50mA,基础频率5000Hz,差频50-100Hz,吸引压-30~-300mHg,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根据所需吸引力和治疗部位以及患者耐受程度选择。治疗时以患者肩周压痛最明显处为两组电极连线的交叉点,治疗量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治疗时间20min/次,每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磁振热+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组(A+B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两个疗程。

3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做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逐渐加大关节活动范围,如患者爬墙、前后钟摆式摆动运动、拉轮练习等肩关节医疗体操。

1.3疗效标准。

痊愈:肩关节局部疼痛、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或近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行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以0.05、0.01为标准。

2结果

3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A+B组、B组、A组有效率分别为95.45%、69.56%、47.36%。A+B组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由于风寒侵袭、慢性损伤、扭挫伤等因素,或是肩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2]。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和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迁延,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及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磁振热治疗软组织炎症疗效可靠。磁疗作用于生物体后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促进淡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3]。同时磁疗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立体动态干扰电具有中频电和低频电两种电流的特点,最大的电场强度发生于体内电流交叉处,作用较深,范围较大。不同的差频的干扰电流的治疗作用有所不同。90-100Hz差频电流可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50-100Hz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的吸收。总之立体动态干扰电具有镇痛,且即时止痛效果更好;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回流,有利于炎症消散[4]。

由于二者物理因子不同,作用于人体后不易产生疲劳,使机体的应答反应处于最佳状态,所以磁振热联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磁振热和单纯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王璐萍,田泽丽.肩关节松动术结合中频电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4):252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11

关键词康宁克痛A利多卡因肩周炎急慢性腰腿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65

资料与方法

1990年至今选择性用康宁克痛A加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肩周炎患者126例,女112例,男14例;年龄40~80岁,平均60岁。病程短则1天,多则长达数月不等。均表现为疼痛及功能障碍。

方法:用康宁克痛A20~40mg与1%利多卡因混悬液给予肩关节、膝关节、骶髂关节注射,及痛点周围封闭注射。采用间断给药注射法来控制用药量及次的疗程方法。

结果

本组126例,99例肩周炎,27例急慢性腰腿痛,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治愈率118例(88%);明显好转14例(11%)。

例1:患者,男,39岁,农民,因劳作时提重物不慎,当即出现腰部剧痛,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加剧,并伴功能障碍。发病后自行口服去痛片及云南白药胶囊,患部贴止痛膏等病情无好转,而于第2天由他人背入笔者当时下乡工作的山区卫生院就医。经摄腰椎正侧位片排除椎体无压缩骨折后,诊为“急性腰扭伤”或“急性腰肌劳损”,经给予康宁克痛A40mg加1%利多卡因10ml混悬液封闭痛点后,再行中力度的推拿按摩5~10分钟,患者疼痛即刻缓解,功能障碍消失,并能行动自如。随访1~15天,患者病程稳定未见复发。还被患者及本村群众称为“神针”和一针灵。

讨论

康宁克痛A主要成分“曲安奈德”,系合成的皮质类固醇,具有强力的抗炎作用,其疗效可维持数周,甚至终生。一次性肌肉注射60~100mg后,于24~48小时内肾上腺受抑制,一般在30~40天内恢复正常。

康宁克痛A的适应证:肌肉注射,如内分泌疾病,非化脓性甲状腺炎,风湿性和胶原性疾病,多种关节炎,腱鞘炎,滑膜炎,皮肤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关节腔内、滑囊内和腱鞘内注射,起始剂量:小关节2.5~5mg,大关节15~20mg,最大剂量不宜超过40mg。

康宁克痛A的不良反应:①水电解质失衡;②内分泌代谢紊乱;③消化功能紊乱;④骨骼肌的变化。

康宁克痛A的禁忌证:多种未经特殊治疗的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一些进行性的病毒感染;疱疹、水痘、眼部带状疱疹;痛风;进行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患者;酒精中毒性肝硬化伴腹水;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急性病毒性肝炎;对本品过敏者;注射部位皮肤有进行性疾患;髋关节病;6岁以下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注射用药的禁忌证。

综上所述,应用该药的关键是在于掌握其药理特性,严格把握该药的适应证,禁忌证,用药剂量,药次等。否则用药不当可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再次伤害及不可逆的负作用。因此在应用康宁克痛A药物治疗126例肩周炎,急慢性腰腿痛患者时,笔者均严格选择,除认真询问病史和结合辅助检查的资料以及慎重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药次等。故本组12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均未出现应用该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品手册年刊:331.

2吴在德,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姚光弼,徐富兴,欧阳铵.第七届胃肠病学大会报道.中华消化杂志,1995,15(1):30.

4邓长生,夏冰.炎症性肠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

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篇12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蜡疗;关节松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204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是此种疾病的高发人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长期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威胁较大[1]。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排除肩部骨病、肿瘤、颈肩综合征、肩部创伤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68例,患者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58.6±8.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1.5±1.2)年。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应用电针蜡疗与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①电针方法:取患者肩前、条口、肩贞、肩k、阿是穴等穴位,采用虚补实泄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用XYD-I型电针治疗仪为患者进行治疗,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15d。②蜡疗:用北京奔奥牌BA-HWL型电脑恒温蜡疗机将医用石蜡熔化后置于治疗盘中,厚度约2~3cm,冷却至初步凝结成块时(表面温度45~50℃),用小铲刀将蜡块取出,敷于的患肩部,外包塑料布与棉被保温40min,1次/d。③功能锻炼法:指导患者将双侧肩关节尽量向外舒展、同时进行前举、后伸等活动;双手将头部抱住,两肘关节不断进行合拢、打开的动作;将体操棍使用双手握住,在健侧肢体诱导作用下,对患肢进行活动,与此同时,后伸、前举、外展等训练需要反复进行;进行旋肩活动的同时,指导患者保持站立姿势,患臂保持下垂的状态,在伸直的同时对肩关节进行旋转;双手分别放置在体操棍的左右两侧,进行顶棍等训练;在身后放置体操棍,保持患肢朝下、健肢朝上的姿势进行擦浴练习。功能锻炼6次/d,15min/次。

1.2.2治疗组应用关节松动手法结合针灸蜡疗进行治疗,针灸蜡疗与参照组相同,结束针灸蜡疗治疗后进行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取患者坐位完成以下动作:①内收手法:以患肩为右侧为例,操作者在患者背侧靠左肩站立,使用左手在患者胸前托握住患者右肘,将右手自患者身后放置在右肩之上。左手逐渐向怀里提拉,此时右手同时使用松筋手法,左手不断加大内收力度,当内收力度达到最大时,需保持2min,放松后进行1次重复训练。②后伸手法:患肩以右肩为例,医者在患者肩外后侧站立,医者右手扶住患者肩部,左手握住患者右腕部,进行患肩后伸动作,向上和向脊柱两处进行缓慢摇动。当患者出现松解感时,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将肘托起,自然状态下用左手扶住腕部,保持腕和腰背相互贴近的状态,进行两个相应的动作,完成后指导患者进行伸摸腰椎棘突的动作,并使用右肩部松筋手法缓解肩前疼痛症状,重复10次伸摸腰椎棘突的动作。③放松旋肩手法:患肩以右肩为例,右手虎口背需要托在患腕之上,利用屈肘内收的动作帮助患者完成屈肘,自下内胸前进行上举,然后进行外旋以及外展。重复以上动作数遍,对幅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随术者关节屈伸进行肘关节屈伸。观察患者进行以上操作时的反应,对强度进行适当的调整,1次/d,连续治疗15d。

1.3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无肩部疼痛症状,关节恢复正常活动状态,日常生活与工作不受影响;显效: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有效:肩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关节功能活动有所恢复;无效:未达上述治疗标准,甚至不断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参照组治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肩周炎采用常规西医口服药物或者物理疗法等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整体疗效很难达到理想的标准。单纯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效力持久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4]。

关节松动手法结合针灸蜡疗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还能对关节进行直接刺激,促进关节液流失。此外,其还能及时解除组织粘连现象,提高周围软组织伸展性,调节关节活动度[5]。本组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P

综上所述,肩周炎采用关节松动手法结合针灸理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芳芳,张银萍.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在治疗肩周炎中的疗效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4,5(15):38-40.

[2]周桂香.肩关节松动术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医学综述,2011,17(18):2862-2864.

[3]张涛,王冰.密集性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0):345-346.

[4]徐化金,潘峰.小针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中重度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332-333.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地理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简短(6篇)
  • 下一篇:银行管理论文(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