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应该怎样处理呢?
第一种:告诉孩子你真乖,在大家都吵闹的时候,你并没有吵闹,做了一个好榜样。然后,安慰孩子,虽然你也一起被罚了,但是真正吵闹的孩子一定会觉得内疚的。
第二种:告诉孩子其实老师这样做并不是惩罚,只是她让大家安静的一种手法而已,不需要放在心上。
第三种: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就是充满了不公平的,不要不开心,因为将来长大了,工作时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第四种:告诉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虽然你现在不开心,但是你为吵闹的孩子做了榜样,并且你陪他们一起站,你会让吵闹的孩子得到教育。
……
当孩子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回家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有没有发现,当孩子向我们倾诉不公平或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通常就是说:开心点,没有什么大不了。
其实,当我们感到难过时,最想听的往往不是对方说:没事的。有没有试过,有位朋友对你说:如果你不开心,就哭出来吧。结果会怎样?我们往往可以哭得很痛快,不开心的事情,也随着泪水一起倾泻而出,然后,发现开心很多。
对待小朋友的不开心,道理是一样的。
当孩子表示不开心时,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这个情绪。处理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孩子告诉你这件事,她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不满或难过。如果我们要她马上忘记或压抑着情绪,就等于将一个装满锈水的水龙头关紧,不让水管里的锈水排出一样。她的坏情绪会一直压抑在心里。这样并不好,高压锅一直加压会怎么样呢?
等孩子心情好了,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学习多角度思考,把可能的答案转化为发问的技巧,让孩子去思考,并寻找答案。这个时候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去找到答案。
比如,就刚才的小女孩的故事,妈妈可以做的――
首先化解情绪――可以尝试问孩子:你是不是觉得被冤枉了?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开心,是不是老师让你觉得不开心了?这样问,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她的朋友。
其次,创造学习的机会,通过事件让孩子学会思考――
提问:(记着,不要用“为什么”开始,为什么老师要你一起罚站?在这里使用“为什么”,并不亲切)尝试了解孩子对事件的理解――是因为老师觉得小朋友吵闹,所以叫大家站起来吗?(我个人理解,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淡化罚站这个概念。并且让孩子知道,站起来3分钟,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惩罚。)
孩子的回答也许是:是的。
以下紧接着尝试抛出问题,让孩子换位思考:
1.如果你是老师,课堂很吵闹,你会怎样做呢?
2.如果你是老师,课堂很吵闹,却不知道到底是哪几个小朋友在吵,你会怎样做呢?
前两个问题,足够孩子去思考我会怎样做。他们开始有点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做了。
再抛另外的问题:
1.如果课堂很吵闹,可是老师,不去阻止那些吵闹而影响别的小朋友的孩子,如果你是校长,这时你经过教室门外见到,你会怎样想?
2.如果你是家长,比如你是妈妈,来到你的教室,发现那么吵闹,可老师却不管,猜猜你会怎样想?
一、上课-聊天导入(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师说;“上课,同学们好!”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好!”师随即问:刚才我们谁先问好?生答: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老师再向学生问好。那么谁会用这两个词语编一句话?师先编:早上起来,我先穿衣服,再穿袜子。生1说:“放学后,我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生2说:“我先洗手,再吃饭。”学生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师问:刚才这些事情是分几步来做的?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说:“要完成第二步,先做第一步。”解决两步应用就是要完成第二步,先做第一步。
二、寻找素材编例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老师继续与学生聊天,师问:“同学们平时喜欢玩些什么?”学生兴奋地回答:“玩跳绳、玩赛车、打乒乓球、踢毽子……”老师一边听一边在黑板上写:我们班踢毽子,孙红分钟踢32下,路啸天踢了31下,这是两个什么?(数量)你们猜猜老师踢了几下?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说50下,有的说61下,还有的说不超过45下。老师一直摇头。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一定十分的奇怪吧!怎么会有一个老师竟然爱发火?怎么会有一个老师喜欢发火?老师难道不都是和颜悦色,十分温柔的吗?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呢?这你们就错了,老师发火是对我们好。怎么,你们又百思不得其解了?嘻嘻,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其实老师爱发火也是有原因的……
只要我们谁的作业本上错洞百出,字迹还并不端正清秀,本子上还东一块油渍西一块破口的话,那老师的脾气可也是到了底线,马上对你进行一阵河东狮吼:“怎么回事!?昨天作业有没有认真做!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你是怎么写作业的?昨天写作业的时候在睡觉吗?你看看,怎么错了那么多?拿回去,重新写!!!”瞧瞧,我们老师的脾气真不是盖的。不过老师这样说,其实是为我们好,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这些不认真地写作业是不对的,对于作业也要认真仔细地去写,丝毫不能懈怠。正是老师这样严厉苛刻地对待我们,我们才能记忆幽深,认识到这个错误是多么的严重,才能悔恨地去改去做,以至于再也不犯。
这都是我们这个“爱发火”的老师的功劳啊!不是她我们岂会有今天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