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范例(3篇)

时间: 2023-12-30 栏目:公文范文

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74-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兴起。传媒行业发展出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融合化的趋势,传播媒体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迅速扩展到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互联网媒体,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多媒体、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被称为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2009年7月,我国首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以传媒产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江苏省又是文化产业大省,政府也在积极打造文化强省,而传媒行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大数据时代与大数据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决策时会越来越多地基于数据分析而越来越少地基于主观判断。而在所有决策数据中,软件技术信息所反映的资金运动的数据无疑是最重要的决策依据之一。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上引入大数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得到有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传媒人才。

众所周知,大数据已经不简简单单是数据大的事实了,而最重要的现实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获取很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越来越多的应用涉及到大数据,而这些大数据的属性,包括数量、速度、多样性等等都是呈现了大数据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所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在大数据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最终信息是否有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核心是大数据技术。目前所说的“大数据”不仅指数据本身的规模,也包括采集数据的工具、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研发目的是发展大数据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相关领域,通过解决巨量数据处理问题促进其突破性发展。因此,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如何处理巨量数据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体现在如何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抢占时展的前沿。

马云提出,“人类已经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DataTechnology)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这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技术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思想观念层面的差异。”因此,及时地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传媒教育从1980年之后发展迅速,许多传媒院校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均迅速扩大,很多高校的传媒相关专业学生已超过10000人。从办学层次上看,我国的传媒教育己经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完整的办学体系。这对于培养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十分有利。我国的传媒教育最早只有新闻学专业,现在已经发展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多元的专业方向。这就拓宽了传媒教育的发展空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增多,而且是内容上的扩容,极大地增强了传媒教育的活力。

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传统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2)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3)专业设置及教学体系与新的传媒体系不相适应;(4)师资队伍水平与新媒体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传媒人才互动培养模式

目前在传媒行业发展速度快,人才缺口巨大,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应聘传媒行业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传媒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如何让应届生毕业时就能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这些问题都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也是传媒类高校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需要重点考察的方面。但是目前的很多调查都是从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对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对复合型人才或与传媒类公司交互培养的部分考察不足,有可能造成学生专业知识单一、就业面较窄等问题。

作者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大量传媒产业公司、单位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其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包括需要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文化素养,需要学生有实习实践经验和要求等等,从有效问卷中根据出现频率提取关键字,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一种高校和传媒行业能互动培养传媒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真正具备复合型的能力,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为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全媒体信息时代,多媒体融合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传媒人才已远非我们理解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优秀新闻从业者。以新技术、新结构、新背景为基础的新媒体与业务,在推动传媒业发展的同时,也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现代传媒技术,而且要求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这就对我们的传媒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养和传媒人职业精神的培养,还应为学生复合型智能结构的形成拓宽通道。

此外,国内传媒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需要创新。创新型的教学体系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校内融合实训环境、校外特色培养基地等四方面来培养集“素质、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多维度-复合型创新人才。

针对新时期的优秀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提出如下创新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传媒高校在制动培养方案时,应直接与传媒行业接轨,针对社会需求,以培养“厚基础,宽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传媒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强化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推动传媒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注重基础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做到“术”与“学”的良好协调。

2.跟踪新媒体业发展的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理念引入教学,做到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3.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传媒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传媒人才应为融会贯通一门或多门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建立多科复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学生所学的传媒专业课程为主体,辅以其他传媒专业的课程,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可辅以相关的传媒技术课程,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二)校内实训环境融合,打造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在学校内聚集各专业优势教学资源,尽量为学生打造一个全真的传媒实验环境。在该环境中引入媒体管理模式,并设置各种管理机构,完成学生各项实验实训的统一调配。把实验课堂变成了电视媒体的各个部门,让学生真正了解全媒体从构思、到采制、创作播出的一系列媒体工作,实现了教学实践和传媒一线的跨平动。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学生不仅要掌握传媒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熟悉传媒的最新技术,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三)学校与知名媒体强强联合,打造高质量的联合培养单位

在传媒专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传媒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社会行业,传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媒体的合作环境,故应注重采用校企联合的模式,努力寻找与知名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一方面,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媒体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和技术人员来授课,使学生能了解传媒行业的最新动态,并掌握全媒体新闻采制和传播的技术。另一方面,在建设传媒实验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媒体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一批高质量的、稳定的联合培养单位,包括知名媒体和相关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实践平台与环境,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以及与传媒行业的良性互动。

(四)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环,学校在选择培养基地时应与传媒产业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使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即在强化传媒学科基础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宽厚的学科背景基础上,发展专业特色,实行个性化培养,梳理人才培养基地的品牌与特色。如建立传媒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等。

现代媒体在数字化革命的高速推动下正在发生多元化融合,综合素质高、技能全面、适应性强是未来传媒高级人才需求的主流,以应用型为主的复合培养模式也必然会成为传媒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伟.融合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2011年1月9日,中国传媒界的盛事、南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第一届年会”在武汉举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传媒研究所所长江作苏在欢迎辞中说:论坛意在通过该领域的学界带头人和业界领军人物的研讨,提供一个把握传媒市场规律、解析传媒产业结构、探索传媒科学管理、预测传媒未来走势等传媒经济发展问题的平行,推动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和实践更有机结合和创新。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传媒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源涛主持大会。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同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新华社、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酷六网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中国传媒经济:快速成长与未来格局”为主题,就传统媒介的前景、报业的转型、全媒体的利弊、中国传媒产业的整体趋势,以及视频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度研讨。

报业前景的积极展望:发展仍有足够的空间

英美知名大报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日本报系虽保持发行量但也几近全线亏损,不少学者因此认定报业的衰退乃至消亡都不可避免,有学者甚至断言2015年将是最后一张报纸的存在之年。未来纸媒到底是何种命运?本次论坛学者们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见解。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博士郭全中通过数据分析,认为报业乃至传统媒体业的衰退是大势所趋。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美国报纸广告营收为275.6亿美元,降幅27.2%,发行量也在快速下滑。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的网络广告都已经悄悄超越了报纸广告。

江作苏认为,尽管全球报业一片哀鸿,但中国报业距离衰退仍有相当一段时间,报业仍有足够的空间做更多的事情。随着技术革命的推进,报纸在未来可能不再是主流载体,但考虑到世界报业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天的到来仍将有相当长的距离,中国和印度报业的增长、日本报业发行造的稳定、部分欧美报业的成长,都说明这一观点。

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给出一个相对精确的预测,即未来的5年――10年中国的报业不会衰萎。他是在调查了最近5年日本五大报系的发行数据后得出此结论。日本报纸占据_r世界报纸发行量前5位中的4位,其中《朝日新闻》年平均发行量稳定在800多万份,其中798万份为汀阅。零售只有3万份;《读卖新闻》年平均发行量在1000多万份,其中订阅到家和公司的数量为990万份,零售只有11万份、中国的报纸在经历2004年低锌之后,也是风景这边独好。分析其中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整个报业市场并没有成熟;二是中国报业市场一直是政府管理的最后未开放的领域:三是西方国家近十年经济发展停滞,而中国经济仍在增长。因此未来30年,在中国整体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报业等传统媒体不会消亡但会衰落,但此消彼长的态势会在5~10年间逐渐演进,报业仍有一定的市场和前景。

报业转型梳理:各种模式相得益彰

无论唱衰唱兴,世界传统媒介产业特别是报业已经未雨绸缪,采用各种方式介入新媒体、互联网,拓展产业领域,亦或与其他媒介融合,打通共通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升民将中国报业的全媒体布局总结为4种经营模式。1.网站主导模式,主要是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流影响力,拓展全媒体的运作空间。2.纵向延伸模式,即通过品牌内部的延伸。形成媒体集群。如南方集团、文广集团。3.技术先行模式。主要是搭建系统平台,包括业务、客户服务、网络支撑平台,进行全媒体流程再造。4.跨界整合模式,主要是整合传媒核心资源,多维一体加速扩张。

江作苏认为,传统报业正通过三种方式来拓展产业链。一是手机报;二是植入像汉王这样的平台;三是运用不同的资本形态创办网站,网站包括国有、企业自办和商业网站。三种不同的资本同台竞争,基本的新闻信息都由报纸平台提供。事实证明,这样的竞争带来了共同发展、各展其长的效果。但这些实验性的做法还不足以颠覆目前报纸为主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在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方面。暨南大学教授范以锦则从实践出发,将报业转型归纳为5种赢利模式:一是卖网络版;二是卖已放到网上的纸媒信息;三是举办论坛等活动,收取费用;四是成立会员俱乐部,获取广告客户资助;五是通过经营好新闻内容来提升影响力,吸纳广告。

传统媒介转型:从有价值向有魅力转变

新媒介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旧媒介的理念。由此带来的冲击可用“巨变”来形容。国内不少传媒集团已经急切地将自身全部或部分地投入到新媒介中,至于融合的最后结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本次论坛专家有学界和业界中人,就传统报业的转型路径提出了许多有远见的、切中肯綮的分析。江作苏认为,在寻求生存机会中,中国报业特别是以党报为核心的传媒集团,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优劣之处。新技术革命中,网络及其新载体在及时、互动方面确实优于传统媒体,但新媒体并不是得到信息和互动的唯一去处,报纸仍是普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仍集聚了目前最强大的新闻采写、信息分析、信息传播和信息评论等功能及人才。报业应由此寻找生存价值的新领域。而它的最大弱势在用户体验。由上述两个分析可以得出,报业转型应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生产力,即信息收集、信息编辑、信息,并借此向网络纵向拓展内容产业链。方式包括增强新的电子传播形态如手机报、iPad阅读器、互动报纸电子平台等,同时不断提升印刷形态的内容深度,建立起社会公信平台。并向仍有市场需求的二、三线以下城市扩展,满足更基层受众对报纸的需求。

范以锦、郭全中都特别强调,报纸转型一定要强化“用户”观念。范以锦认为,目前很多报纸希望把网站新闻做好,然后吸引广告投入,这完全是传统报纸的经营模式,要想赢利非常困难。报纸向全媒体发展要有新的理念,要从受众的观念转化为用户的观念。今天成功的门户网站赚钱的秘诀很简单,就在于强烈的用户观念。譬如腾讯网,2009年营业额高达120亿元,利润60亿元,它的赚

钱理念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报纸网站也一定要考虑如何更人性化、更有舒适感,要转变以往的盈利模式,实现从信息供应到信息服务,从读者到用户,从可读到可用甚至非用不可。与一、二百万的读者群相比,非读者有几百万、几个亿,如果能满足后者衣食住行的需求就能赢利。这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杭州日报集团19楼网站就是成功案例,它为用户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是一个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目前收入已有6000万,利润有1000万。

黄升民更关注报业的营销体系重建。在他看来,国内各大报业都为转型投入巨资,但巨资之下却是不清晰的商业模式。先进技术条件将记者功能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内容的分发、集成和销售,但投入之后产品和服务为谁而做。盈利模式怎么建构,都不清楚。这是报业向全媒体或新媒体转型运营中最缺位的核心问题。他提出,在碎片社会中。传统媒体须以互联网为导向,全力以赴地做一个新的共创价值、信息沟通、信息交换的平台,重新组织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建构新的营销体系,这其中必须有用户参与和用户服务。

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传媒研究所所长刘鹏从iPad代表了新的营销模式即“沃尔玛、家乐福式”的媒体营销平台谈起,分析内容提供商将被挤压到产业链末端,受众控制力进一步弱化。他建议传统报业的应对策略,一是追随,研究网络的传播变化,探索网络传播规律,改进传统媒体封闭式的传媒理念为开放式、互动式。二是差异化竞争策略,针对网络信息的传播缺陷,如恐惧、依赖、浮躁,削减传统报纸曾经的传播泡沫化,出薄报、精品报。三是强化专业能力,对海量信息进行核实、筛选、整合、分析和挖掘。他认为传统媒体的目标应是做历史的记录者:重大事件不漏,并真实,耐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传统媒介的转型,要从有价值向有魅力转变。他认为,中国不缺少有价值的媒介,但缺少有魅力的媒介。什么样的媒体有魅力?第一,亲和、中国媒体以往采用逻辑的、讲道理的说话方式,就能实现舆论引导。但网络生活却是以形象化的方式,在互动当中实现沟通。传统媒体要想达到以往的目的,就必须学会以互动式的平等对话、形象的认同和感知来说服老百姓。第二,担当。过去的媒介担当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有比例的控制,以设定社会议程,推动社会工作。但在新媒介随时表达世界真相的状况下,传媒角色就从曾经的信息控制者变成信息整合者,意见和利益的平衡表达者。同时,“地球村”会导致人类的部落化。带来政治上的隔阂和偏见,由此引发社会冲突和政治危险。媒介因此更需要在不同的社会间建立起公共空间,设置公共议题,实现不同群体的沟通和对话。因此传播媒介在下一轮的社会发展中,更重要是建立沟通的公共平台。而不是发展人的个性。这是社会发展赋予媒体重要的角色担当。第三,创新。媒体要有一种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的东西。以媒介经济为例,在渠道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单一媒介的经营和管理运作滚雪球的发展速度,一定小于整个社会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价值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逐渐递减。如何扭转这种递减?就是从自己狭隘的、个体的、本位的事业中走出来,聚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甚至老百姓的全民生产中的所谓微力量、微价值,架构起新的办报模式、传播模式、盈利模式,实现跨界的混搭的合作,由此形成更多价值选择和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博士朱春阳提出,在新传媒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借助品牌的力量。此前淡做媒体,是提供一种实际的价值,解决生存问题,而把媒体做成品牌解决的是扩张的问题。当产品出现非常高的同质化的状况下,就需要借助品牌占据优势地位。人们出于对品牌的信任进行决策,这种信任对品牌的培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将品牌作为操作的最高准则时,也就意味对专业规则存在敬畏之心。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就是公正、客观、真实、全面。当我们把品牌作为追求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所有非专业化的操作都会被排斥在品牌层面之下。它将提高整个行业的运作基础。

冷静剖析全媒体的利与弊

与新媒体的兴旺发达相比,传统媒体在生存危机压力下,不约而同走向全媒体的应对之路。但全媒体真的是救命稻草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严三九认为,全媒体确实有其优势的一面,它通过新闻生产流程再造,实现了一次采编、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的数字化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手机都成为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实现了新闻生产层面上的媒介融合。但这种新闻生产方式同时带来许多问题:一,新闻产品的同质化。一方面媒体对日常新闻的需求差异不大,另方面全媒体对记者的全能、全景式的报道要求,使记者往往选择特定的叙事框架,由此导致新闻的同质化生产。二,新闻本质特性的缺失。全媒体框架下,新闻媒体从过去的“第一时间采写”向“第一时间”转变,记者及编辑因此少有时间去理性、深度地考察事实,而由统一新闻平台产品的生产模式,也使子媒体与现实隔离,带来新闻客观性的损失。三,新闻融合式的生产难成常态。全媒体的新闻生产使人们趋向“最有可能产生新闻的方向”,由此导致新闻产品的两极化:或者同样的信息充盈感观,或者一些信息无人关注。而长此以往,全媒体的操作者也在精力、体力、专业技能上难以为继。由此可见,全媒体生产模式更适合于重大突发新闻或者典型事件报道。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唐润华,对全媒体的普适性提出同样的疑问。他们认为全媒体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有人从传播形态的角度来解释,有人把“全媒体”理解成一种报道方式,有人认为“全媒体”是一种经营模式,有人侧重于技术层面,还有人试图给出一个看上去无所不包的定义。而中国媒体上至中央、下至县市积极跟进的全媒体热潮,显然带有盲目性。因为从现实观察,“全媒体”战略只适用于极少数资金雄厚、市场覆盖面广,业务、技术和人才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型传媒集团。其原因在于新办媒体投资巨大,现有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却并不清晰,赢利前景渺茫。已经使用的全媒体出版平台虽号称功能强大,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平台可以同时适用于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在本质上它仍只是单一的媒介形态。就具体使用而言,一个产品、多个出口在现实中也很难实施,而全媒体平台为避免同质化,要加大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由此抵消了全媒体带来的整合资源等方面的好处,

视频网站、微博与舆论重组

与会专家还关注了新媒体中的视频网站和微博。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总额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达6.21亿元。酷六网总编辑陈峰通过成本分析,认为到2015年,中国视频网站就可实现全行

业赢利。目前中国视频网站有几种类型,包括垂直视频门户网站、客户端网站、门户网站等。视频网站在盈利模式上一直很有争论。它的成本构成包括带宽与服务器,版权,人力与其他运营成本。目前全行业大面积的亏损引发对视频网站的运营模式之争。亏损的关键是广告市场启动晚,规模小。从成本分析,视频网站的成本在6亿左右,但它的成本线其实在4亿以内,任何视频毛收入超过4亿就有可能实现盈利,因为此后它的成本增长会非常缓慢。而2010年中国视频网站的成本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最高峰。如果按4亿成本测算的话,未来几年仅仅依靠广告模式实现全行业的盈利,不会超过2015年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耘耕特别关注了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的访问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2亿人。通过对去年50起案件的分析表明,由微博曝光的占到了16%,微博在许多重大公益事件中都发出了声音,展现出非常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谢耘耕认为,微博所带来的冲击,一是打通了很多媒体通道。特别是手机、MSN工具。二是使话语权向受众转移,每个人只要注册微博,就可以表达意见。三是微博实名制带来舆论格局的重组。越来越多的名人注册实名微博,粉丝可能超过百万。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出现。在国内越来越有话语权,使中国舆论格局出现中心化重组。谢耘耕建议传统媒体应借助微博的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因为微博丰富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加强了传统媒体和受众媒体的沟通,同时因其迅捷性,提升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播了品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尽管网络上有大量信息,但人们仍认可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这就是突发事件在互联网广为流传,但只有传统媒体介入才迅速升级的原因。

中国传媒经济未来趋势:产业化、服务化、融合化、一体化

基于传统媒介的转型、新媒介的层出不穷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鸿铎提出,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产业化、服务化、融合化、传媒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渐成熟,使中国传媒经济出现两方面变化。一方面,传媒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另一方面传媒文化产业跨出了传媒领域,开始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新中国企业经历的政治化企业时代、市场化时代、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时代相似,1949年以来的中国传媒产业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工具论时代,产业与事业融合时代,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时代。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包含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两个方面。这意味着传媒文化已经深入到了经济发展,传媒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的经济属性充分体现。不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产业,传媒走向市场的步伐要落后20年,目前仅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企业的水平。

尽管市场化水平较低,崔保国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近20年来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体增长速度,大约是GDP增幅的0.5-1倍,这是一个可喜的增长态势,也是中国传媒经济最新的一个发展态势。其中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约为4907亿,2010年估计在5300亿一5400亿左右。纳入其中的传媒产业包含:一,移动增值服务,这也是2009年最大的一块,约占整个传媒产业的1/3。二,报业,617亿,占整个传媒产业产值的13%;三,图书,500多亿,占11%。四,网络,477亿,占10%左右,其中的47%大约200多亿是网络广告收入,还有200多亿是网络游戏的收入。五,电视,将近900亿,其中电视网络收入约300亿。此前中国传媒产业大体保持每年15%的增长速度,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都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唐源涛在闭幕词中说:专家们的观点精彩纷呈,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必将推进中国传媒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各位专家研究的宝贵成果我们将结集出版。希望各位专家能够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和关注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的事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愿意为论坛提供服务。

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协同论;媒体融合;构建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传播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形式,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一定冲击,通过网络包容性、共享性的信息协调,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迎合时展,传统媒体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通过媒体统合机制的创新,改变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并在网络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发挥协同论的引导优势,以便充分展现网络协同发展的目的,为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一、概念分析

(一)协同论

所谓协同论,作为系统理论发展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其经历了经典系统论、现代系统论的发展阶段,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协同论形成了自组织理论形式。结合协同理念,主要是指系统中各个部门的系统合作,通过自组织理论方案的确定,展现协同的处理价值。对于协同论,主要是在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协同中,根据内部协作的特点,通过时间、空间以及功能的内部协同,以展现自组织过程的协调价值[1]。

(二)媒体融合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通过报业、电视以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分析,将其与网络资源进行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以及信息集中处理的目的。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如下:第一,在系统论支持下,媒介融合中通过信息资源使用,可以在信息交融的处理背景下,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形式,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第二,媒体融合作为一种重构机制,通过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可以改变单纯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使用提供支持。

二、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人们在该平台上存在着灵活的话语权,而且,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价值取向,以展现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价值,但是,在这种媒体舆论环境下,舆论引导者会偏向公共领域意见,导致受众接收的信息与自认为的舆论方向存在偏差。而且,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信息不断更新,传统媒体在主流舆论引导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舆论的影响力,无法使主流舆论符合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的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及需求,在新闻编辑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以提高新闻编辑的有效性,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及舆论引导提供参考[2]。

(二)缺少对新媒体的认识

在媒体融合中,存在着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媒体将融媒体简单地理解成为“全媒体”,在实际的新闻整合中,使用笔录、录音等设备采集音频,之后利用不同媒介进行信息数据的编辑处理,旨在通过一次采访完成多次编辑及任务,以实现信息全覆盖的目的。这种现象只是在本质上将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工具,降低了媒体融合的资源使用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并将信息传输作为重点,提高媒体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三)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分析,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成效,但是,在整个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乱象问题。第一,在媒体融合中,由于缺少媒体融合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导致媒体融合的评价制度相对落后,无法实现媒体融合,为产业的运行以及信息资源的调整带来限制。第二,受到媒体融合及市场监管的限制,无法明确产业融合方向,从而为媒体融合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限制。因此,媒体融合中,应该及时发现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信息评估、信息监管体系的完善,保证媒体融合的有效性,以实现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目的。

三、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分类处理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优势,需要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媒体融合信息的协同处理,保证资源共享,以实现媒体产业稳步发展的目的。第一,在传统纸质媒体中,各个部门呈现出各司其职的现象,在新媒体产业运行中,由于建设了新部门,导致传统报业无法与信息媒体进行融合,影响媒体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媒体融合中,应该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集、互联网通信资源的运用等,强调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流,如,在媒体融合中,可以建立网民信息传播平台,结合媒体产业的运行特点,扩大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使媒体融合中的各项信息处于动态化的交流状态,以增强信息资源的采集效果,充分满足媒体融合的产业发展需求。第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有选择性资源的配置以及资源的共享,可以避免传统媒体资源匮乏的问题,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息采集成本,展现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价值。

(二)加强协调统一,发挥用户驱动价值

根据协同论思想,在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将用户驱动作为重点,通过针对性媒体融合方法的落实,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需求。通常情况下,媒体融合中的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受众向用户的转变。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其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信息融合方式,在经营结构完善中,需要全面渗透经营理念,通过纸质媒体以及新媒体的融合,展现现代媒体的社会精神及人文关怀理念,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效果,满足新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第二,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新闻手机客户端呈现出多样变化,如果在媒体融合中只是单纯的将传统媒体受众转移到新媒体信息受众,会影响产业融合的效果,无法挥发信息自主使用的价值,影响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自主选择权[3]。

(三)创新媒体融合,构建融媒体信息系统

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媒体融合中,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媒体产业需要进行资源融合,并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中,应该做到:首先,构建流程控制模块。在这一模块设计中主要系统包括:第一,智能创意选题系统。在媒体融合中,通过互联网全网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社会热点,智能创意选题模块会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平台作品的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并在模块策划中创新选题内容,展现智能创意选题策划的价值。第二,融媒体新闻采集模块。在这一系统中,会通过采集中心、资源中心以及展示中心等,对相关新闻进行在线文字视频的编辑,并向基层人员开放信息获取渠道,展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其次,数据监测分析模块。在这一模块系统构建中,需要对传播及舆情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传播分析中,系统会根据媒体融合的相关内容,对稿件的质量以及转载量、点赞量等进行数据统计,逐渐形成动态化的维度监测系统,之后按照该种数据进行资源宣传,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数据整合目的。在对舆情大数据分析中,系统会将数据处理作为重点,通过舆情判断以及数据报告的分析,精准掌握舆论动向并主动发声。

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构建中,需要强调资源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协调、媒体融合方式的创新以及信息监管方案的完善等,发挥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华.媒体融合运作体系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与相关运作体系为研究样本[J].现代传播,2019,41(10):1-11.

[2]关琮严.区域协同与生态融合:“空心化”困局中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记者,2022(9):86-9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除夕的夜晚作文收集(2篇)
  • 下一篇: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