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6 栏目:公文范文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由单纯的体育课转变成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应将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和行为,教学过程是娱乐性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育改革休闲体育

1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变化

20世纪后叶,人类的身体运动方式在整体上减少了生产劳动,出现了违反生物节律和其他自然规律的异化状况;在生产方式快速升级、体力劳动大幅减少的背景下,脑力迅速在生产活动中跃居主导地位,体力不能作为关键的生产力要素,这势必会导致从物质生产所需要的“强身健体”转化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的社会功能就从促进生产劳动转变为提高生活质量。学校体育也由单纯的体育课转变成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和行为。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观念也不尽相同。面对休闲时代,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有着自身的目标、形式、内容和方法,但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相互有交织。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娱乐性、休闲型。

2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余暇时间和精神产品需求得到不断的增加。体育教学在内容上将是休闲内容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将是以娱乐性为主。

2003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体育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使人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这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立。体育教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为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兼有“健身”和“育心”的双重任务。学校体育要更新观念与认识,充分利用体育的价值与功能,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主要是教育学生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唤起大学生对健康的一种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态度,要以提高认识和培养爱好为条件。所以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从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看,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开展健康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及其手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保健知识和有效的健身方法,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体育被认为是最佳的普及环境,这就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体育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具体到课堂上,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组织手段,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处的年龄段正是自我要求完善的时期,过体育教育进行健康教育,达到完善健康智力教育、健康德育教育的目的。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体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而应将课内、外目标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使健康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和自觉活动中。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更为合理、科学,向课内外的一体化、整体结构化方向发展;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娱乐化、健身性与文化性。课外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体育不仅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涉及到合理的作息、营养、心理保健等多方面因素。在实施方法上,要注意以下二个方面:一是体育课的组织上,不但要传授运动技术,而且要把运动技术的健身原理、方法、练法和健康养护法等终身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懂健身、会健身的人。二是在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上,要创造性地发展学校运动休闲的活动载体,以突出娱乐因素作为发展手段,用培养健康身体的方式来提供快乐,从而为培养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的转轨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体育素材

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本质分析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就是专门的体育学习材料或体育学习指导材料,由此可见,体育学习材料应该是专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者使用的专门化教学材料。然而,教材并不是可以随便或简单地拿来就用的。因为,教材它有特定的选择原则和规定要求。作为准确意义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是一种在收集到体现时代特点的各种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和生活科学诸多信息,并通过加工和处理过程之后的结果或产物。它要求既来源于客观事实的信息体,同时,又依从于理性思维的营造和组合,而绝非单纯地依附于感性的粗浅判断和未加论证的事实。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实效性。二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必须是一种借助于构建体育能力和积累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的载体,它使体育能力、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的获取是在学习步骤、练习方法、锻炼手段、操作技术的特殊作用下逐步得以实现的。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三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在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体育能力体系融合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教材标准、教材规范、教材内容为表现形式,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理念性和思辩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生存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时代变迁,促使青少年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和满足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促使“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必须在原有“体育教材”的基础上做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而把“体育教材”仅限定于概念和法则的观点就必须被打破,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改革一开始就应该完全走出体育旧教材单一理念、局限内容的区域。

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涵的界定分析

“体育”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指身体(含心理)的培育,“体育教材”应是一种用于身心培育的教学材料或体育知识、技能的信息载体。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是以身心培育为基础,更加注重和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理念,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进行体育教育”的教材特色,强化人们树立体育教学和体育教材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更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心理需求。通常我们理解的“体育教材”往往是一种体育运动的教材.教材内放人了许多有“一定健身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练习方法和手段,而长期以来,这种体现竞技运动特色的教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出使每个学生身心受益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体育教材的理解存在思想上的偏差,认为无论什么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其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问题主要出在对“体育教材”内涵的理解上,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材应是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的。而一本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更应该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体育与健康行为和体育与健康能力上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内涵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把握着手,其三个基本要素是:第一,应包含学生所需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体系中所规划的有助于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事实、各种身心发展因素的概念、身心发展的法则、身心发展各种理论学说、身心发展的各种最新方法和手段,包括发达国家先进的体育教学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第二,应包含与学生所需要的身体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体育保健与卫生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相关的,并有助于各种自我健身能力、自我保健能力,以及生存技能形成和熟练掌握的各种步骤、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第三,应包含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系和体育健身能力体系互为统一,奠定学生体育观、健康观、人生观、生命观基础的,表现为体育健身动机、体育健身思想意识的、体育道德作风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综上所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的界定,要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内容所包含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知识性与能力性的统一、身体性与心理性的统一等要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指受增强体质这一体育本质和身心发展教育教学规律所规定的,受体育运动与保健卫生内容所客观限定的,并在认真地、严格地加工、处理原有体育素材、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筛选和提炼出的那部分具有促进学生身长发育、身心保健能力提高现实意义的和实用价值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材料。

三、对体育素材涵义的分析

何谓素材?“素材”是指一般事物的原始材料,也就是未经过加工和处理和整合的原本性质的事物。体育素材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它的内容来源于体育运动外部环境,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有联系的日常生活知识与技能;二是它的内容来源于体育运动内部环境,是在长期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总结和确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体系、技能与技术体系。二是前者为纯粹的体育运动和社会体育的大概念“体育运动素材”,而后者为纯粹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中的“体育运动素材”,对于“竞技运动”而言;第二层含义是属于“竞技运动教材”的范畴,包含着“竞技运动”的要素,而非“体育素材”,这里应该明确地加以区别,不可混同,由此可见,体育素材是指对身心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未经总结和提炼(加工、处理和整合)的,保持原有性质的原始体育材料,这种原始材料在没有经过一定程序的科学论证之前是不能作为体育教材和直接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

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与体育素材的区别分析

(一)两者在本质上存在不同。通常,体育素材是指未经处理或提炼的那些体育原始材料。这部分材料具有固有性、原始性等本质特性。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指对那些具备学习或教学材料前提条件与要求的,并经过加工、处理、提炼和整合的体育学习或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等本质特性。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重要教学和学习内容。

(二)两者在因果关系上表现不同。体育素材理应是体育教材的前因或前提,而体育教材是体育素材的后因或结果,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可互相转化的,例如体育素材(A)经加工、处理、提炼和整合过程形成了体育教材(B),然而,这种(B)在一定条件的变化下,又做为体育教材(C)所需要的体育素材。

(三)两者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不同。体育素材在教学中仅表现出潜在的、间接的作用与影响,这是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系统、计划和组织相互结合十分紧密的特殊过程而决定的。体育素材是一种具有本色的、固有的和原始的具象物质材料,而不是一种抽象化、的理性化的第二手(加工、处理和提炼过程后)材料。体育教材是一种科学、系统、计划、组织严密的学习材料,它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等多重特性,是把各种原始的、零散的、功能单一的材料,经过理性思维加工、处理和整合,重新排列与组合成一种系统、连续、连贯和有序的特殊结构体的结果。

五、体育素材转化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育素材和体育教材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但又不可任意混同。那种把两者简单化的等同划一的思想是错误的,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将竞技运动技术(体育素材)不加教材化而影响体育教学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可接受性的主要原因,这种不考虑体育教学和青少年身心理阶段性发展特点而盲目选择运动技术作为体育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不利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等知识、技能内容的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更不利于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因为,竞技运动(如把竞赛锦标、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可以促进健康,但并不完全等于健康,这是两个概念,必须明确。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就是要考虑所有学生和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除注重从竞技运动项目中筛选一部分教学内容外,那就是还要从学生现在、今后和将来的体育生活(终身体育)、日常生活的身心发展考虑。我们要杜绝那种随意从运动技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等范畴和对象中来抽取教学内容的简单做法,应充分考虑这些体育素材是否具备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条件和要求,能否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健美操高职学生健康

0前言

现在高职学院许多学生都是在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下成长,在体育锻炼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因而形成了他们不重视锻炼、不爱锻炼、不喜欢锻炼,使得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据广东和河北两省对其高校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与测试,发现有25%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的学生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必须马上接受治疗,这个结果触目惊心。目前,在校高职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加上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学生远离父母来到城市,面临的人际关系复杂,生活的环境改变、学业压力、恋爱受挫、个人前途、就业竞争激烈、个人家庭经济状况、交友、同学间攀比等等使得高职学生的出现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日益加剧。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高职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国家教育部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已经充分体现在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

1健美操的概念以及特点

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它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学校的健美操课程主要是以健身为主的健身健美操,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强度和难度比竞技健美操要低。因此,健美操的目的是健身,通过使身体全面活动,使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增强体质,促进人体的健美,使人精神焕发,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健美操以健身美体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健美操这一运动。它符合现代人追求健美身心的需要。在激昂振奋的音乐声下,舒活筋骨,又能给人带来欢快奔放的情感体验,因而深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它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也不高,练习起来简便安全,适合学生练习。

2身心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命之本,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充分折射出人身体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关系到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每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在《辞海》中,健康被定义为:“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的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是生物性、社会性的综合体,不仅仅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理活动,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社会和生活事件的适应情况。以前,人们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历史。对于每个人的健康来说,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同等重要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的。换句话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为基础、互为补充的,两者共同作用于人的一切活动,共同影响着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和身体健康。因此,现在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是包括精神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系统健康观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三方面的全新概念。

3健美操锻炼对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是以是以有氧代谢(下转第71页)(上接第62页)为基础的,长期参加健美操锻炼,可以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高职学生现处于青少年阶段,如果高职学生能够从这一时间段开始坚持参加健美操锻炼,还可以促进骺软骨的生长,有助于高职学生身体的增高,且使骨质更为致密、结实。高职学生如果经常进行健美操的锻炼,还可以提高他们神经的灵活性、均衡性,使他们的动作记忆和再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发展。健美操的动作姿态健美,频率较快,跳跃动作较多,讲究力度、幅度,运功负荷较大,有利于消除身体多余的脂肪,还可以使某些部位的肌肉得到发展,塑造出符合健美标准体型。健美操中有很多动作是不对称的,还有一些动作需要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经常从事健美操锻炼可以使人的协调灵敏素质得到提高。此外,健美操非常注重动作的力度和幅度,长期锻炼可以使人的力量和柔韧性得到提同。健美操在锻炼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要求锻炼者具有克服疲劳的耐力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在强劲的音乐伴奏下进行锻炼,往往使锻炼者忘却疲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体的耐力水平。长期锻炼可以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锻炼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等。健美操的音乐强劲、欢快、奔放、充满活力,经常进行练习,可以使锻炼者的心情愉快,不仅可以起到排除紧张和郁闷情绪的作用,还可以陶冶锻炼者的心灵和性情,使锻炼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由于健美操一般是在集体中进行练习的,因而还可以增进友谊,增强群体意识。

经过长期的健美操锻炼后,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吸引力都有较大改观,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健美操锻炼,在固执性格、人际关系、对事物的担心程度、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和偏执顽固心理上也有着很好的改善,并且它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四个心理维度上也有较好的改善。由于健美操是一项群体运动,一般在集体场所进行锻炼,与一定的学生群体发生着联系,这就使高职学生找到了一个满足社交需要的机会和场所。在健美操锻炼中,高职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独感,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锻炼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会相互帮助、以诚待人,扩大与社会的接触,从而提高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避免不良的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不适。健美操为高职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使学生更容易与他人相互沟通、交流感情,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更有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强有力、旋律优美的音乐中练习健美操,能使人的注意力从烦恼中转移开,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学校应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在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锻炼当中,学校应加大力度,认真组织有关健美操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养成长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因而高职学生进行长期有规律的健美操锻炼,这样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维护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起着其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健康

新课程理念倡导“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课改以后,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在价值,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独有的、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体格健壮,是运动技能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活的基础,是智力的、非智力的情感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生命的质量就要打折,人的社会化进程就要受阻。尤其是青少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精力充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的变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长高、肌肉发达、加速新陈代谢、消耗脂肪,使身体形态更健美。例如,教材安排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都可以很好地锻炼青少年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骨骼发育及身体的柔韧性等,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使体能得以增强。

2.学生在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方面的变化。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学生不但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增强保健的意识,同时还能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可以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影响、改变着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体能,还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在平等、友爱、竞争、合作、互助的运动情境下,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师与生和生与生的交流,学生会感受到友情、激励、赞扬、批评等,并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对抗的紧张、冒险的刺激、激励的振奋等,而这些体验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环境、乐观地面对现实、自信地对待人生、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在克服困难和挫折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还能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同时,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感受到合作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可以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常会因为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产生烦恼,出现多疑、焦虑、压抑、暴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从而有损于健康。而体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所。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认识和体会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如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核心人物与协从人物的关系等。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青少年学会自觉遵守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规范,明白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如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可以使青少年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其实,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技能性知识、原理和规律知识、始源性知识,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技能性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有两个特点:1.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技能性、操作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2.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认知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它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来获得而不是通过读书来获得。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例如,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和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安全运动的知识和能力;欣赏运动美的能力;与运动相关的野外生存能力;获得终身体育锻炼必须的运动技能;运用体育与健康的信息、资源、产品等为体育服务的能力等。

五、能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良师益友,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成年居民中有67.7%的人不愿意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大多数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在对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有51.3%的青少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其中大多数人也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对学生发展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条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十分关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注重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以往的体育课程相比有其突出的优点。它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运动技术的学科体系,而是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来组织教学。它在增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5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1.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和实施这个重要决定,新课标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为增进学生健康,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和将来的健康维护服务。

2.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需要。从学前到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教育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2)健康教育是教改的需要。一个健康的人应当智力发达、情绪稳定,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必须突破封闭、僵化、保守、落后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力、艰苦创业的精神,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影响学校健康教育的因素

(1)学校缺乏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健康教学内容尚未统一,严重影响到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中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理论课中的健康教育的讲授内容主要是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运动损伤的处理和身体运动的自我感觉与监督等,有关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指导的知识内容甚少,远远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需求。

(2)从事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知识精通的教师非常缺少。

(3)多数学生对现代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病就是健康,既导致对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4)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任课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学习不主动这一系列情况都阻碍了健康教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4.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1)要树立现代健康观和现代体育观。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的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全的状态。”具体地说,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的健康理念,给学校体育带来一场革命性变化,它破除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倾向,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体育课要突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特点。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方面明确和充实了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身体的目标;二是认知和发展能力的目标;三是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目标;四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五是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能力的目标。新大纲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品质呢?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不愉快情绪能得到宣泄,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得到减轻与解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人。在课程教学总目标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享受体育,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或抓住课堂上出现的某些偶发事件,教育学生怎样面对现实,如何控制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与应激能力等。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健康管理;学生体检服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49-01

随着我国教育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要求不断提升,而高校医院长期承担着广大高校学生的健康管理任务,健康体检是高校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健康管理先进模式应用在高校学生体检服务中,促进体检内涵和外延升级,这是高校医院需要关注、践行的课题。

1健康管理及其实施步骤

1.1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在西方,健康管理计划已经成为健康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同时降低医疗开支。

1.2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

1.2.1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库

收集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目前健康状况及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情况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

1.2.2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综合认识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人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1.2.3健康干预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

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周而始的过程,即在实施健康干预措施一定时间后,需要评价效果、调整计划和干预措施。只有周而始、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

2学生体检在高校健康管理全程中的重要位置

2.1践行高校学生体检服务升级

以往我们的学生健康体检后的统计分析只局限在疾病发病率的排序及筛查受限学生上;防治措施一般局限于科普知识宣传及查出疾病的治疗及休退学上。这种服务是一次性的、非连续性的,缺乏全面的评估,缺乏检后积极主动的干预等后续服务,实质上不能达到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的真实目的,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求,只有将健康体检贯穿健康管理全过程中,才是全程负责的体检方案,才能使高校大学生体检事业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健康体检升级,才能达到践行大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管理目标要求,更好的给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2构建大学生体检健康管理平台

2.2.1大学生健康管理是指高校医疗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基础健康体检,分析体检结果,评估健康状况,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学生康复治疗、预防保健、体育锻炼以及对体质较弱学生进行重点干预的全过程。高校学生健康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搭建一个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学生工作部门、高校健康体检中心、高校医院预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的管理平台,建立集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健康指导服务、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服务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于一体的管理体系[1]。

2.2.2全程管理大学生身心健康是在进行学生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重检查、评价,轻针对性的指导、干预”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通过健康管理的“体检――评价――指导――接受干预――再体检――再评价――再指导――再接受干预……”的循环往复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对有身心健康问题的大学生重点进行全程健康管理是提升大学生群体健康水平的关键。全程管理必须以有身心健康问题大学生的健康需求为关注焦点,学校应调查、识别和理解有身心健康问题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密切跟踪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把他们的需求与学校健康管理日常工作目标相结合,改进工作,落实措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2.3新模式下大学生健康体检的3个环节

2.3.1严抓体检质量,科学设置体检项目,提升服务效率

大学生入学体检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根据普通高校大学生体检标准要求及本校学生身体状况,结合体检中心现有人力、技术、设备为大学生制定体检套餐服务,这一步应该做到科学制定体检项目,体检有规范流程化管理,做到优质高效,并有真对性体检服务。另外,在体检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发现异常情况选择合适的复检体检项目,选择好体检项目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病情及时间、合理安排体检的复检时间,做到从时间安排上确保体检的质量。

2.3.2健康体检后评估客观全面

在完成了体检及信息的收集后,对各种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健康状况的平判,疾病风险的预测,为下一步健康干预做准备,这一环节应做到客观全面,不夸大,不遗漏。这要求体检科室的医生及体检科室主检医师符合国家体检科室规定,业务精湛,经验丰富,高度负责,做好受检者生活方式,病史,健康危险因素,心理状况等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评估不是单纯的体检数据的罗列,一定是建立在每位大学生健康信息基础上的全方位的结论。

2.3.3制定体检后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健康干预措施,即健康干预

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高校大学生体检后的健康实际情况,制定健康干预的基本内容,着眼点应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开展,特殊疾病治疗及管理等方面计划。首先通过发放健康管理资料、开设健康管理选修课、多种形式健康知识讲座、师生健康座谈会等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其次还可以通过发展健康社团,如:卫生保健协会。也可通过校内网页宣传强化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健康干预是大学生健康管理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过程[3]

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防病治病是《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高等学校保健医疗机构工作规程》赋予高校医院的重要任务,健康管理是高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健康管理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服务中,不但将赋予体检更丰富,更规范的内涵,使高校大学生健康体检的效果出现质的飞跃。为广大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以健康体检为载体,实现全面健康管理为目的的全新服务,是高校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带动高校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切实为高校教学科研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医院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宗喜,蔡晓波.高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1):102-106.业http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学;应用

1.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块,特别是新课标的教学目的下,其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标教学要求下学校的体育教育与健康教学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的学校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学,学校也在积极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督促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青年学生不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其吃苦赖劳的精神也越来越差,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经受较为强烈的体育锻炼。此外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理念较为传统,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教学的要求。首先学生、老师及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正确。家长与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其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体力,而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大,再让学生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反而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认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学生大部分都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当做课间游戏。目前学校体育老师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方法较为传统,其一般都是先让学生做准备活动,再让学生进行一些常规运动,如跑步、蛙跳等,且学期结束后的体育测试也十分敷衍,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期末体育测试。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也不正确,学校虽然认识到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但在一些老师的观念里认为语文、数学等课程知识的教学仍然比体育与健康教育重要,因此学校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老师、学生及家长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可以将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及其他知识,因此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很少,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的现状十分不佳,其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其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及身心的健康发展[1]。

2.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情感教育建立了学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影响很大。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目前我国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与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体育老师在对一些技巧性较高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一些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性的体育动作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如老师在教学生投铅球的动作时,再如老师在教授学生怎样投标枪时,一些学生很难掌握投铅球与投标枪的技巧,如果老师此时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如果学生一直不能掌握好体育与健康知识,有的还甚至可能会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技巧时,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以学生的思维看待问题,以发现学生掌握不了体育运动技巧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这些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技巧。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强调老师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措施,从而促进学生体育的个性化发展。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生活,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及想法,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之中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通过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来促进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体育老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体育与健康教育,尽量不将生活中的情绪带进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好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此外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好其他科目的知识。第二,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能够使老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环境。第三,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能够让老师为学生更加具体详细的展现体育运动的细节技巧。第四,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能够让老师采用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方式与语言进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第五,情感教育让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仪表与形体的塑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更好的精神面貌,从而帮助学生学好各科知识[2]。

2.2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能够帮助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情感教育更够帮助老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时充分融入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老师为了对学生与体育运动的感情进行培养,老师应该积极研究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材,积极发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材中存在的情感教育要点,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制定出适应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情感教育方法,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此外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能够让老师更好的示范体育运动,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坚定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决心[3]。

3.结束语

情感教育运用于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其还能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积极研究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姜清茂.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93.

[3]保沣.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1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高职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健身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健心的重要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拓创新,合理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优化研究及实践活动,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和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笔者曾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及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也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高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且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症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高年级毕业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问题的人数要大于高职新生,差异主要表现在抑郁、偏执及强迫症状上;高职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检测率为21.51%,其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等症状。

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当代高职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来自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经济、择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从调查中得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紧张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怯懦、偏执等,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恐惧、愤怒、嫉妒,从而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遇事不冷静,易感情用事,带有明显的生理早熟、心理滞后的特征,这个阶段很容易形成身心发展的失衡现象。再次,学业问题也是困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业压力过大,自信心降低,甚至产生失落和自卑感,继而引发精神紧张、失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教学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鉴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我们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体育教学,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

1.体育教学目标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预见体育教学活动可能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身心发展方面达到的目标,不仅要体现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情况下教师习惯于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唯一的目的和任务,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科学合理地制订,把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而且其每个方面都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协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现有水平的协调。为使体育教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现有的身心水平、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改造和创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那些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注意特点、意志表现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内容的开发,增设体育心理训练及拓展训练内容,注重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的融入等。与此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习惯等,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合作学习、模拟训练、创设情境等。

3.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高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进行组织、安排和设计的。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而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在于体育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创设良好的生生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打开心胸,释放个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1篇9

关键词:幼儿;身心健康;教学;研究

2014年中国将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2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保障和干预。该文的下发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这就使得幼儿教育教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所在的学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多年来我们就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已经形成自己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特色。现在就结合幼儿健康教育教学谈点心得体会。供参考。

一、新时期幼儿身心健康的目标

新时期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理念。健康是指幼儿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认识基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围绕这样的健康观念展开的。

2、幼儿心身健康的内容。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幼儿在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内容。一是身心状况包括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状况,根据这些状况提出幼儿阶段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具体目标。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二是动作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内在联系。幼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合作开放等心理品质。三是帮助幼儿获得基本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阶段正式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为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重要能力。

二、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以幼儿为本进行教育。新时期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多位家长的呵护,所以在生活中会因家庭的不同形成各自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对幼儿教育时,要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例如:幼儿中存在肥胖、消瘦、爱哭、胆小等现象,就可以选择有关的资料,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

2、幼儿教学要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理解接受能力,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我们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实际上要说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但我们不能直接对幼儿讲“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让幼儿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主要特点,从而感受到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会身体健康。

3、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例如,幼儿发育良好的身体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幼儿只有体质强健、情绪愉快,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之中,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有助于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还是进行早期阅读、绘画、表演以及操作的能力基础。三是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幼儿在了解与探索物质世界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物质特性以及有关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危险事物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更好滴维护自身的安全。

三、教师在幼儿身心健康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1、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扎实的有关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幼儿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知识背景,实施过程中十分强调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如,要帮助幼儿增加对人的身体的认识,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称、构造、功能及如何保护,并且能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师还必须能够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模棱两可的回答。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人生。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刻不容缓。

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少之又少,肥胖率、近视率等持续增高。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激化了人际关系矛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它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增进国民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肯定体育锻炼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使得到释放的学生更轻松、更好地投入学习,形成锻炼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有了时间可以更多地锻炼的良性循环局面。

3.2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要高。因而,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影响,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要求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扩大了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交往,增进了友谊,调节了感情,提高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3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体育场上的血腥暴力、恶意竞争、虚假作弊等违背体育道德的一些负面元素,也会侵袭学生的思想行为,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给那些负面元素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运动中所包含的负面元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当然,不科学的体育运动或是对健康运动的误解也会对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时间太久,运动负荷太大等,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严重的会留下后遗症。

4总结和建议

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但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关注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科学合理地、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勇.现代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11

关键词:中职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保障机制

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职业教育承担的使命感更重了,作为职教老师,希望学生学有所长,为社会所用,也更希望学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职业人才。事实上,中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习知识的青春期,心理、生理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又要面临就业的压力,所以学校在这一阶段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中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中职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全面发展、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围绕“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目标构筑,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性以及道德的”四个健康理念元素为理论基础进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职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还要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应考虑到典型性、基础性、实用性、可行性。

二、中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1.重视中职健康教育对象的身心、年龄特征

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课,能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有关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卫生保健意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目的。

2.应着重于心理健康的教育

中职学生的心理和个性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成熟阶段,健康教育对中职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而肯定的作用。健康教育课程中增设生命教育与人生思考等内容,对澄清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生命的态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职阶段仍然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关键时期,把生命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堂,强化他们在知、信、行上达到对人生和生命的尊重。把心理学知识群结合实际案例作为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掌握排解心理问题的正确方法,避免校园悲剧的发生,促进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完成。

3.职场健康和安全的保障与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具有职场健康与安全意识,切实履行其职场健康与安全的责任,既要保障教学及实习实训场所的健康与安全,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职场健康安全规范及事故处理的教育,教师能完整、准确地介绍与学生学习及工作相关的职场健康安全规范与常识;教会学生掌握保护自身健康安全及处理相关事故的方法,并形成在学习和工作领域中保障自身与他人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和技能,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保持健康与安全。

三、开设好健康教育课程的保障机制

1.校领导重视是开设好健康教育课程的前提

为更好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全体师生的关注。因为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对增进学生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解决课时问题。没有必要的课时保证,健康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领导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安排足额课时才能使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真正落到实处。各地可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2.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学校健康教育不是孤立化的教育,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也要注意提高教师的健康意识。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健康课教师的事情,应该是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其中,结合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学,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渗透;提高健康教育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加强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当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重点培训从事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要求授课教师定期培训,不断更新、扩大知识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时期。

3.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

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篇12

1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3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数字教材应用心得体会(5篇)
  • 下一篇:小学跳级申请书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