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课程标准论文(6篇)

时间: 2024-01-07 栏目:公文范文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1

系统比较研究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有助于修订完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改革创新中国小学母语写作课程并提高其实效。综合梳理我国这方面现有文献,对其作简要评述,并归纳出已有成果的特征、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对继续深化研究提出了具体思路。

关键词

中美;课程标准;小学;母语写作;比较研究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和核心,直接影响一般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直接影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以及课程实施的成效。高质量的写作课程标准对写作课程的编制、实施与评价等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尽管较少,但是仍有一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以利于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厘清思路、智性前行。

张承明的《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较系统地进行母语教育比较研究的专著,主要研究母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具体介绍时几乎都是中学母语教育的内容;写作方面,设有《中外作文教学比较》专章,从指导方式、独创性表达、训练起点等7个视角切入比较,大体上局限于教学方面,而课程方面内容基本上是空白。

专注于中外小学母语研究的专著,目前只有吴忠豪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该书对英、法、美、俄、日、新加坡等国家关于母语教育规律的认识,以及母语课程的实践作了比较科学的研究。不过,写作仅是其中一部分,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较少,而且研究国外较多,反观国内较少,仍有较大的深化细化优化的空间。

从研究内容方面看,集中研究国外写作教学的,比较少。专著方面还是20年前李志强的《国外小学作文教学》。主要介绍美、苏、日、英、法、德、新加坡等国小学写作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写作原理、练习形式、测评手段等方面的成果。限于当时条件,相关资料不够丰富,存在的问题与教训分析介绍颇少,而且也没有以课程标准为整体比较对象。孙建龙主编的《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写作教学的改革、发展与研究状况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中《国内外写作教学的实验与模式》专章具体例说作文分步训练等国内6种写作教学实验,简要介绍观察指导模式等4种国外写作教学指导模式,但是,内容单薄,范围较窄,没有涉及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

张聪慧的论文《中美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从写作课程目标的表述上、认识上两个维度分析了中美写作课程目标存在的差异。

康海燕、谢利民的论文《中美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比较》从在呈现方式,结构、内容、表述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但没有具体分析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内容。

佟彦君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对中美两国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在借鉴两国语文课程成功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从两国语文教育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改进语文教学。其中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中美语文课程目标(内容)。主要从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目标三方面来进行对比,归纳其共同点与差异,并作进一步的分析。

王志凯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的比较研究》,对中美母语课程标准涉及有限,而且比较对象仅限于写作目标。傅蔚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比较研究》虽然具体比较了中美课程标准,但是只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评价比较,而且没有具体细分到小学。

董蓓菲主编的《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涵盖美国母语教育诸多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设有专章介绍美国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涉及课程标准小学写作方面的内容,但是线条较粗,仍有继续细化研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缺乏与中国母语教育的分析比较,以及由此而反观我国语文教育各方面现状,评析成绩、问题及建设性对策等缺乏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

戴前伦的专著《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着重比较研究中美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先宏观比较中美语文教育的理念,再微观比较中美语文教育的教材、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听说教学;意在探究中美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式和方法的异同及其原因,以提供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具体借鉴。没有具体论述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内容。

姜敏的《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谈》通过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美国国家、宾州和加州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的相关条目及标准制定的对比,从课程标准的阅读内容、目标方面有待系统化补充,阶段目标制定与表述过于笼统,课外读物的范围过于狭窄,课程标准缺少一份规范概念的术语表四方面来综合探讨、评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

孙婧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佐治亚州高中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与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美国佐治亚州语文课程标准和我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例,比较两者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课程评价,目的在与分析两个课程标准的差异性。

张晓光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对中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研究,并比较中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目标、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方面的主要异同。

白玉波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该文从理念、结构、目标、策略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对这两个课程标准作了分析比较,而写作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方帆的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初步比较》就中国和美国旧金山高中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作了简要比较,没有涉及写作部分。

许萍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五、六年级写作标准特点分析———兼与我国课程标准作比较》和王芳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比对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加州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异同。

较为全面研讨、比较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论述,集中收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董蓓菲主编的《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吴忠豪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张聪慧的论文《中美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佟彦君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王志凯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的比较研究》等著述中。

综上所述,我国语文教育界专门比较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文献并不多。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大都着眼于宏观比较,从教育政策、课程标准制定、教育理念层面比较的多,而且比较偏重现象的罗列、往往分析不够、现象背后的原因追索几乎都是点到即止、一语带过。二是所有的比较都没有涉及课程标准文本质量,而以标准之标准去衡量中美课程标准文本质量,更能从繁琐、芜杂的现象罗列中超,有助于深入探究那些隐匿于现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

顺着这一思路前瞻,本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聚焦于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比较细致地比较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以及以加利福尼亚州英语课程标准为代表的地方母语课程标准,分析异同之所在,比较各自课程标准的文本质量,这样才能够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小学母语写作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比较的目的不是比高低、论输赢,而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分辨、选择和借鉴,从更新更广的视野加深对写作课程标准的内涵认识,更好地改进我国小学母语写作课程,增强其实效。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2·B).

[5]王志凯.中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教学途径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依据新课程编写的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每个话题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有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涵盖了西方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笔者在使用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提高的协助者,更是文化传递的使者。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往往需要遵守语言规约,即受到礼貌原则的约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和学习,在交际中尊重交际对象的文化习俗有利于交际的成功。交际中尊重对方基于遵守一定的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

leech的礼貌原则虽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确实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对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67)提出的合作原则给予了补充和完善。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下面分两条次则。

(1)得体准则(rract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是别人少吃亏多收益。www.133229.cOM

(2)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使自己多吃亏少收益。

(3)赞誉原则(approbationmaxim):减少表达对别人的贬损。

(4)谦逊原则(modestymaxim):多贬低自己,少赞誉自己。

(5)一致原则(agreement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增加一致。

(6)同情原则(sympathy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增加同情。

礼貌原则倾向于以听话人的感受为丰,尽量让对方多受益,从文化或者心理的视角尽量赞誉对方,贬低自己,即贬己尊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教学生讲英语,而且会讲合适、得体、礼貌的英语。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突出了文化意识目标。

二、新课标中跨文化意识目标

课程目标中的文化教学包括综合语言能力中的文化目标以及文化意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目标有利于在交际中做到礼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我们有必要熟悉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学目标(见表1、表2)。

2001年7月,我国针对基础外语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首次出现了“跨文化”这一概念。《标准》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体现高中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在高中课本中的内容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相同的礼貌规约,也有不同的礼貌语言习俗。如中国文化重视集体文化,个体文化要服从集体文化,与集体相和谐;而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的权利是礼貌的。比如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强调的是尽量少赞誉自己,而汉文化中谦逊则是多倾向于贬低自己,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贬低自己,客套一番,而在西方听到赞美时则是直接欣然接受,如果这样的文化差异中的礼貌准则把握不好,就会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张先亮(2000:42)曾给出例子,一中国学者到国外一研究部门合作一个研究项目。外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中国学者谦虚地回答:“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深造!”外国专家信以为真,失望地把这位中国学者安排在实验室洗试管。当然语用结果使双方失望,中国学者以中国式礼貌谦虚的语言表达,结果致使外国专家未能从话语中获得中国学者业务专长和研究能力的信息。这样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不是语言听说技能的错误,而是由于对语言中文化的因素。礼貌是遵守的普遍规则,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的礼貌则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了解和学习汉英文化中的礼貌差异十分必要,然而在目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三跨文化文化教学现状

英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语言教学顺利过渡到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英语教学,即听说读写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英语教学是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当前课堂上往往偏重语言教学,忽视文化教学。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容乐观的结果。在以题为您知道“跨文化交际”这个术语吗的调查中,有一多半教师填“不知道”。“在英语教学中您会常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吗”的调查中,有近85%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提及”。在访谈老师“你是怎么处理文化教学的”时,老师们的回应令人惊讶。教师a:“啊?啥是文化教学,不知道啥是文化教学!不咋教,课文遇到,顺其自然,没有文化专题,为了完成教材(笑),不过讲讲也是有好处的。”教师b:“文化教学?哪有文化教学!!没有文化呀!readingculture都删掉了”;当问到“上课讲不讲文化?”教师a:“上课联系到的文化怎么会不讲?如礼仪,只是比较浅显”;b:“不教,一般删除”;c:“没时间讲。”d:“顺其自然,有兴趣就教,一般不教。”

调查结果令人深思,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发展目标并没有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得到有计划落实,最多也只是“顺其自然”。陈申(2001:11,12)曾指出,无论我们采用什么语言教学方法,都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文化教学。因此,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问渗透文化知识,主动进行文化教学意识淡薄,更无法主动积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教学。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遵守礼貌规则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里仅就人教社高中一年级教材第一册(下)教材中所含的跨文化教学的覆盖面列表如表3所示。

高一(下)共l0个单元(unit13-unit22),从表3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个单元(8个单元)安排跨文化学习内容,80%的教学内容与跨文化相关。跨文化学习成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离开了文化背景的了解,不仅会阻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礼或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遵循礼貌原则下的交际,比如接受别人夸赞和表扬中国人都要先谦虚或自贬一番,如“哪里哪里”、“差远呢”等回答会显得回答者有礼貌,有修养,符合中国的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西方听到别人的夸赞要说“thankyou”才是礼貌、得体的回答;汉语中“老师”是一种职业,也可以用作称呼语,“老师,您好/您早”中“老师”是有礼貌的敬称,但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个职业名,不可以用作称呼语,“goodmorning,teacher”是中国式英语,不符合西方文化习惯。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因素,在交际中会因文化知识的不够而不是语言技能的不足导致语言失误或者语言冲突。语言交际中礼貌原则下的跨文化知识需求的增加与教师教学中跨文化教学意识的淡薄正是我们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四、启发

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不容乐观的结果,在以题为“您知道‘跨文化交际’这个术语吗”的调查中,有一多半教师填“不知道”。在“在英语教学中您会常提及并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点吗”一题中78%的教师全部选择“不常提及”。在电话访谈英语老师“你是怎么处理文化教学的”时,多数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要激励老师通过自主学习、参加教师培训完善跨文化教学实践。

1.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

教师自主学习与接收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机构、师范院校引领教师跨文化学习,指导教师提示跨文化教学,提升跨文化教学理念。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遵守礼貌,同样的话语在这个民族是礼貌,而在另一个民族可能就是不礼貌的,所以leech基于英国文化特点提出了六个礼貌准则。顾日国基于中国文化特点提出了中国式的五个礼貌准则,即“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脸”、“面子”与球童准则;“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培训者在培训中通过组织活动介绍外国文化,同时又宣传中国文化,并把所导入的中外史化内容与学生所学语言内容密切联系起来,语言材料涉及中外的历史、地理、风土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跨文化教学意识是落实文化教学的关键。

2.实施文化教学的途径

教材中的每个部分都深深地吸引着师生去读、去写、去和同学交流。教材中蕴涵着的大量的背景资料有待于我们去观察和发现,挖掘尽量多的文化资源为教学服务。

(1)寻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国家概况、地理气候、国家象征、社会概貌等。

(2)针对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提供直观的图片资料,实物样品,用以辅助教学,加深印象。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3

论文摘要: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定位显现出明显的课程综合化倾向,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征。从综合课程的视角,用综合课程的理论来审视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将会产生许多新的认识和启发,对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推进和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在2004年3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布实施以后,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对新旧课程标准对比与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其中较一致的认为旧的课程标准是大教学小课程的取向,新的课程标准则是大课程小教学的取向。然而较少有人从课程理论的视角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审视。因此,借助当前课程改革发展一大趋势的综合课程理论,从综合课程的视角来审视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将会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和启发。

一、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

课程综合化是当前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它是协调制约学校课程的社会、知识、学生这三大因素的一条重要渠道。所谓“综合化”是一种关于事物状态或主体所具有的思想意识的描述。课程综合化主要是指人对课程所持有的一种看法或观点,它属于课程设计思想的范畴。wwW.133229.COm它认为学校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综合性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综合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为改造社会发挥作用,并在其中逐步实现整体的自我,获得当今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校的课程应该是把社会和学生协调在一起的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能让学生系统学习的综合性的课程知识。综合课程则是指具有综合特点的一类课程,属于课程实践层面的范畴。是在课程综合化思想的指导下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的全息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因此可以说,课程综合化是综合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综合课程是课程综合化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开设综合课程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课程综合化的模式,一般有科际联系模式、跨学科课程计划、学科性综合模式和一体化课程模式等多种模式,相应的实践中的综合课程也就形成相关课程、交叉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以及经验课程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综合性质的课程表现出如下特征:

1.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既有学科知识,亦有学生获得的主体体验,贴近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

2.以统整或去边界的方式将所有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强调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整体性。将所有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既可以是课程内容属性的关联性也可以是课程内容价值和功能的关联性;

3.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的双重综合;

4.其价值、职能表现为消除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提高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相关能力。目标通常不仅指向学生知识的增广和统整,更注重指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5.具有极强的自由灵活和开放性。

二、从综合课程的视角审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定位

2004年3月2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颁布实施,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了全新的系统阐述,体现出极强的课程综合化取向。

1.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定位体现的综合性。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的定位,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的以某一学科知识为基础,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核心的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知识为支撑;不能只是进行书本知识传授的政治理论课,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能促进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和学生“三观”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性质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2.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基本理念阐述中的综合取向。新课程标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五点基本的课程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些基本理念综合考虑和协调处理了制约学校课程的社会、学科知识、学生三者之间关系,充分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综合化取向。

3.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的综合性。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完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并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标不仅指向了学生知识的增广和统整,更注重指向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和发展。

4.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计思路的审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模块按主题划分,必修模块的主题按照生活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譬如二《经济生活》进行了如下设计: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与必修模块的课程内容相比反而体现出较强的学科知识逻辑,譬如二《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模块设计为: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这种设计思路体现出了较强的按照学科历史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倾向。这种选修和必修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体现出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形态多样而非单一,组织形式灵活且开放的特征。

5.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实施建议中的综合性。新课程标准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提出建议。在建议中多次体现多元性、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和统一性。譬如:在教学建议中主张要把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评价时建议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实施建议等无不折射出课程综合化的价值取向,展现学科内综合的特征。

三、从综合课程视角审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意义

具有明显综合课程属性和特征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改革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借助综合课程的理论来认识和研究,借助综合课程的实施方式和策略灵活多样的组织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可以借助综合课程的课程理念来促进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受传统分科课程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常常把课程的价值视为对知识的追求和占有,只重视求知的结果,而无视求知的过程;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而无视探求知识的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无视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习惯于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单一。新课改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主义、只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教等等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综合课程意识,没能从综合课程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因此,只有从综合课程的价值取向出发,认识综合课程与以往分科课程的关系,了解综合课程的价值和要求,才能根本上转变教师传统的分科的学科知识型课程观,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正真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课程目标的价值,深刻的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并自觉的按照综合课程的要求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终极目标。譬如,知道了综合课程的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学生知识的增广与统整、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教师就可以深刻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确立的依据和实现的价值;再譬如,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综合课程不仅要对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进行研究,同时也要涉及到综合课程的育人目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不能企图用单一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方式来实现综合课程的目标和价值。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价值所在,从而主动的探索和综合运用。可见,从综合课程的视角审视高中思想政治课,用综合课程的理论来认识课程标准,广大教师不仅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知道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理念和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和理念,并能促使其在教学中发挥自觉性和能动性,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4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印发,宣告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完成了本次修订,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本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其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更加重视德育”“更加关注能力”“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更加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四个方面。而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其实,在关注改变了些什么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哪些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哪些是坚持的,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因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宣传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理念,让新的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课程标准研究”栏目。本栏目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反映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和使用课程标准(2011年版)服务。欢迎踊跃来稿,稿件请发至E-mail:。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我国掀起了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下,经过十多年实践,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在课程改革实践进程中,教育部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完善,并经过严格审议,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决定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件大事。2011年版新标准的正式出台,无疑会给中国基础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深刻影响。为了深入宣传新标准,并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了解新标准的精神实质,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学论专家李铁安博士。李铁安博士长期关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及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新近又主编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丛书》,对新标准的精神实质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记者: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实验稿所主张的新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基础教育面貌有了很大改观。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又正式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请您谈谈:新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

李铁安: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在十年改革实践过程中,也确实听到一些对课程标准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实验稿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恰恰反映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经历的是一场伟大、深刻而生动的教育实践。这十多年,也是中国教育经历的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区间。

实践是检验改革价值追求与方向的客观标准。实验稿与课程改革实践相互推进、相互校验,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研和修订工作的通知》;2007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启动了对实验稿的修订工作。为做好修订工作,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大规模调查。此外,各学科修订小组还组织和开展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调研工作。这表明:新标准是在深入调研、严谨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精心修订及严格审议下形成的。

记者:听了您的论述,我对新标准的形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李铁安:新标准有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与实验稿相比,应该说,理论基础更为坚实,架构更为系统,课程目标更为厚重,内容选择更为科学,实施建议更为适切。

更重要的是,新标准蕴含着对教育的更深刻的价值追求。新标准以实验稿为文本基础,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精神为根本要求,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标指向,以充分发扬过去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切实解决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实践依据,以理性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为重要参照。

新标准的核心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彰显了课程的文化观。课程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生,这是文化观下课程的基本立场。课程是学生怀着对知识、智慧、生命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去热情体验的一个动态旅程。只有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知识才称得上是课程,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没有给予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生命润泽的课程,就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深刻的课程。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5

美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美术教师,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不断进修学习,提高美学素养,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备课,课中创设生动的美术教学情境,课后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深入到美术学习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评论活动,这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前我们对美术评论有认识误区,认为不是学生学习范畴内的事情,与学生没有交集,是专业美术评论家的事。事实上,任何人看到一幅美术作品,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和认知。美术教师就应准确抓住学生的实际感受,作为认识和深入探究美术作品的突破口,引领学生完成对美术的欣赏。这样的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自信心。

二、新课程理念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各个行业永恒的主题,艺术同样需要创新,需要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其中。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最具张力和活力,可塑性也最强。他们对新事物很敏感,认识和接受新事物很快,充满热情,勇于探索。这些是形成创新能力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开发,激发其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独特的思维和感悟,并为其思维能力无拘无束的发挥创造环境。教师应采用科学有效的、饶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美术表达的冲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准确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发现和理解事物,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创造力。如在讲美术造型时,我让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兴趣,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个造型作品,下次上课时带到课堂上,公开评选优秀作品。结果下次上课时,同学们带来的作品花样繁多,一个个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制作得很精美,完全想不到是出自初中生之手;有的作品虽然不尽人意,但也能感受到学生努力的影子。可以看得出,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新课程理念下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必备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密切配合,调动各自掌握的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和方式,优化学习结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发挥特长,献计献策,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完成共同的任务时,锻炼了发现、分析、思考、表达、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值得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的。如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先呈现一幅美术作品,然后分组讨论,选出代表说出该小组对作品的分析和认识,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最后总结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精神;再如,在美术制作课上,教师先布置任务的主题,然后分成多个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表意见,他们制作的美术作品往往出人意料。然后组织同学们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让大家评选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通过这种分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活跃了学习的氛围,调动了所有学生的潜力,学生在互相帮助、合作的情境中,经常会有惊人的表现,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4-02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布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地位、目标、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程和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古语有云,万变不离其宗。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就是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宗”,无论教材的结构与形式如何变化,它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围绕基本素质要求展开,而不能脱离核心。本文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旧版课标)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版课标)进行比较,这对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及其衍生改革的动力

1.背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级各类学校也前仆后继般出现。随着学校规模与人数的不断上升,对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对课程设置系统化的要求也逐渐明了,因此,课程标准以对学校课程加以规范和管理的功能而出现。尔后,由于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规定趋于明细化和具体化,以至于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标准文本。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便应运而生。

2.动力。(1)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思想性。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与阶级利益的工具,政府通过思想教育把持人们的思想倾向,意在为本民族本阶级统治服务。例如,推行“党化教育”,将“公民科”改为“党义科”,后又将“党义科”改为“公民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性。新课改以后,为了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国际竞争,为了紧跟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依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依据国家相关路线方针及德育精神的改变做了相应地调整,开始关注文化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文化渗透,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所需人才。(2)思想政治课本身存在问题。面对党和国家要求的变更,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思想的转变,思想政治课在教材与教学方式上显现出了不适应,这便要求指导课程教学的课程标准及时地做出相应地调整,在社会需要、学生发展、教材建设之间研究、探讨、解决许多新的问题。同志在全国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讲到:如何既遵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又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殊规律来规划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因此,改变与学生思想生活相脱节的成人化、概念化、学科化的内容与重灌输、轻引导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

1.框架结构比较。从宏观入手,对比两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它们在框架结构方面呈现出多方的差别。旧版课标分为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学习评价与考核五部分。在序言部分阐明了课程的性质,在教学内容方面详细地标注课时与教学进度,对内容的分配做了明确的规划。旧版课标注重了知识的完整性与固定性,如:高一年级为经济常识,高二年级为哲学常识,高三年级为政治常识,各年级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均有不同,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版课标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构成。新版的改变使得课程标准脉络清晰,目标明确。新版课标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共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其中,前三部分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而哲学部分则是作为理论基石,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发挥作用,集中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选修模块包含六部分,不仅作为必修模块的延伸而出现,更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探究学生的能力趋向。另外,新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增加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并主张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共同开发,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

2.课程性质比较。旧版课标在序言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而新版课标则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并且通过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新版课标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引线,这响应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旨在通过终身教育,更新深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另外,两版课标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及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3.课程理念比较。旧版课标对课程理念的要求未做过多的解释,而新版课标则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理念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体现出了思想政治的时代性特点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去认识问题与判断问题。理念之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这一理念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去发现、去挖掘他们在智力与体力上的潜力。理念之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求,提倡探究活动,针对生活现象,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由学科逻辑转向生活逻辑。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倡导研究性学习,比如:设计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悟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理念之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制。这意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而全面地评定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状况。纵观五个基本理念,从中体现出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四个基本特性。

4.课程目标比较。旧版课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而新版课标较之优越性就在于它不仅设计了总目标,还设计了分类目标。总目标是这样说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总目标的设定遵循理解、运用、内化这样的思维逻辑,更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新课标将课程的分类目标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不追求旧课标的学科逻辑和学科体系,走向了生活化的道路。在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中,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其次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只作为手段而存在,颠覆了旧课标的理论逻辑。

5.课程评价机制比较。新版课标的课程评价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促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新版课标这样要求到: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重视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上更加注重思想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新版课标不仅汲取旧版课标的评价途径,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更大胆创新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测定标准,而采取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解除“奉分行事”的牢笼。评价的主体逐渐转为学生,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成为焦点。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则更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而不拘泥于知识的堆积。如:个人成长记录等。

6.教材编写建议比较。旧版课标对于教材编写与选用的描述相对笼统,只是指出教材需反映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行多样化,力求于教师的教学,却没有提出明确的编写建议。新版课标在旧版的基础上,将教材编写的关注对象由教师转为学生,主张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引用生活实例与有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在贴近生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自主思考、交流、感悟,从而促进教学互动,探究式学习。不仅如此,新版课标还要求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思想政治的要求,突出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并对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说明。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有机整体,各个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体现着国家对思想政治学科在新时代的新要求。通过对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分析,了解其对教学的意义,从而应用教学,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清明节俗语3篇
  • 下一篇:有关投资协议书集锦七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