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日常保健论文范例(3篇)

时间: 2024-03-07 栏目:公文范文

日常保健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8-0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适应自然规律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重视精神调养

1.2.1避免不良刺激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谨和五味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平衡膳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辨饮食之宜忌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防止病邪侵害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调神养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养静藏神《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动形怡神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移情移性《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惜精养生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饮食养生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

2.3.1注意饮食卫生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提倡饮食有节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克服饮食偏嗜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传统健身术养生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药物养生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推拿、针灸养生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具体体现如下。

3.1歌舞怡情

3.1.1民族舞蹈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民族歌曲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运动健形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药食调补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起居有常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20]尹文仲.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44~1245.

日常保健论文范文篇2

又一个新的起点,又一轮努力的新开始,用新的希望,充满新一年的征程。计划也是新的突破:

一、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性强,平时工作习惯差,做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2010年将把精力放在日常质控工作,从小事抓起,将质控工作贯

穿于每日工作中,每周质控一到两项,形成规范,让科室人员也在质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减少懒散心理及应付心理,真正从方便工作,方便管理为出发点。另外发挥质控员及责任护士的作用,将一些日常质控工作交给她们,提高大家参与意识,动员全科人员参与管理,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

二、规范业务查房,提高查房效果。

改变往年查房应付的局面,由管床护士负责病历选取,真正选取科室疑难病历,书写护理计划,责任护士负责讨论该病的疑、难点护理问题,集思广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提高业务水平,解决护理问题的目的。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专科疾病的知识,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每规范一种专科疾病,便将此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应用于日常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专业水平。

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妇产科学,围产期知识,新生儿复苏,产科急症护理及应急程序,全科人员参与,大家轮流备课,每月一次。并进行产科急证抢救演练,人人过关,提高应急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四、设计使用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设计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分为新生儿保健手册,产褥期保健手册和妇科疾病保健手册,将保健知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表达,设计清新的版面,吸引病人真正去了解知识。同时规范科室健教内容,制作护理人员健教手册,形成一体化健教内容,科室备份,人人掌握,有效提高健康宣教工作。

五、申请护理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

已申请护理科研项目:中药贴敷促进泌乳的效果观察与研究。年内全面开展效果观察与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撰写研究论文,上报申请材料。并要求全科参与科研项目,学习开展科研的知识,提高各类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六、加强产房管理,完成日常各项工作及质控工作。

日常保健论文范文

当《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时,我们看到了第五十一条赫然增加了对于保健食品的监管法规。这一条涉及我国保健食品法律地位的法规是如何增加进去《食品安全法》,并没有具体的信息见诸媒体。促成这一结果的过程有何隐秘之处?带着这一疑问,笔者采访了事件当中的核心人物,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咏。

张咏是笔者曾接触过的医药健康行业里最为年轻的一位协会秘书长。38岁的张秘书长总是精神饱满笑容和蔼,超过一米八的魁梧身材自生出一种持重干练的气魄。

2007年6月,张咏收到中国保健协会的一份快件,这就是《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内部征询意见稿。出于对该法案的关注,张咏当天就对这份草案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和研究,“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让我对保健品和保健食品这字眼特别的敏感,反复阅读过后确定当中没有任何提及,这让我当天晚上一直没有睡好。”为什么保健食品会在这其中被忽略掉呢?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张咏的心头,他向笔者阐述了当时心中的几个猜测:其一是国家打算取缔保健食品这一称号;其二是打算对保健食品单独立法;其三是真的被忽略掉了。在张咏发现这一问题的时候,距离该草案的正式还有接近4个月的时间。

《食品安全法(草案)》与之前的《食品卫生法》相比有着很大的改动,张咏对在草案上找不到保健品或保健食品的字眼感到十分遗憾。第二天他对相关的资讯进行了进一步的收集了解,也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品监管处的谢副处长打了电话。此时的张咏只希望了解一个问题――保健食品究竟有没有其法律地位。谢处长当时也显得十分茫然,同样发现了这一问题的谢处长也正在开会研究当中。当晚,谢处长与局里的罗平华处长一起与张咏见面,对这个话题一直讨论到深夜。

广东省的保健企业在全国具有领先的地位,约40%的市场掌握在广东保健品企业手中。当草案出来之后,一些具有敏锐触觉的大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7月初,张咏的电话就不停地响了起来,自药健字取消之后,把药和保健品分开管理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现在食品安全法里也看不到保健食品的踪影,这次大家都着急了。

几家大企业率先组织了讨论会议,张咏回忆道:“中山完美的总经理张旭辉、安利的生产总监许洪明、康富来的刘厂长相都约齐聚我们协会进行讨论。”这些企业都已经纷纷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讨论,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政府可能想废除保健食品,取消国食健字号。

假如这一猜测是准确的,这对保健品行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保健品没有了法律地位,市场上不可以销售,工厂不可以开机生产,市场流通也是违法,所有的从业人员都意味着在从事违法之事”。当大家都很茫然的时候,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集合安利、雅芳、李锦记等企业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大家的意见都非常一致――绝对不能坐以待毙!“1000亿的保健品市场,意味着全国人均消费接近100元,这样的消费市场是相当突出的,这20年来保健品产业的发展也是其他很多行业无可比拟的,我们必须向立法部门反映意见,发出声音!”张咏在复述当时情景之时,流露出彷如当时同样着急和激动的神情。

这是一个漫长的讨论过程,张咏回忆,多次的会议研讨都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在多次的意见征询和讨论过后,最终由保健协会牵头形成了决议,企业集体签名后分送到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全国人大法工委、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姚厅长。张咏也亲自跟进了送交的情况,逐一与相关部门联系,“某年某月某日我向贵部门送来了文件,用的是什么样的信封,大概多厚,请问收到之后处理的情况怎么样……”细致的跟进送递情况。10月,当时中国保健协会征询了全国企业的意见之后在北京也召开了会议,并将全国的意见压缩成5页纸的文件,通过理事长张凤楼约见韩启德委员长。而张咏则率队中山完美张旭辉、安利许洪明、雅芳高寿康、太阳神、健康元的总经理等7人到中国保健协会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我们每天像上班一样,静候委员长的接见。”张咏说道。

10月27日,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厅上,韩启德委员长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闻发言人颜江英接待了张咏一行人。张咏第一时间向委员长作出报告:“保健食品在全国的总量十分巨大,广东省占一年三四百亿的市场,像安利这种行业的旗帜每年纳税20多亿。希望委员长跟立法委的同志说一下,对保健食品网开一面,不要忘记了保健食品,不要忘记了保健企业在为全民医疗减少开支上所作出的贡献。”韩委员长听到后对张咏笑语:“这个事情我比你们更着急。收到信件之后就着手召集相关的同志开会了。”其后,韩启德、颜江英接见了张咏一行人,在一个多小时里,到会的企业和协会代表都积极的与委员长对话,反映行业里最真实的声音。

经过多番的沟通和反映,以及这次重要的会面。协会和企业的这种自发行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韩委员长把意见带到会上去,经过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审议,终于在第三次草案征询稿上增加了这对保健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一条法律条文。这也意味着《食品安全法》正式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

回想整个历程,多次的聚会讨论张咏仍然历历在目,“在北京有一次自发的讨论会议有多达60家的企业主动赶赴参与”。张咏表示,在北京焦急等待韩委员长会见的时候是最深刻的,韩委员长的工作比较忙,结果等待了3天的时间才最终见面。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在外界看来也处理得甚为低调,张咏表示,中国保健协会的秘书长张凤楼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大的,“他是卫生部的老部长,跟全国人大法工委也比较熟悉,作为中国保健产业的掌门人,他个人对此事件也非常重视。他一直沿用了卫生部的严谨认真的作风,多次给大家开会时的讲话都非常中肯,建议企业不要在网上乱说话、不要面对媒体乱发牢骚、不要有偏激行为,认为我们要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语言途径跟相关部门去反映和沟通。这种方式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是处理得非常得当的。”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生鲜采购工作总结(6篇)
  • 下一篇:物流求职简历自我评价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