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6篇)

时间: 2024-04-15 栏目:公文范文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1

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取决于高聚物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其主要泄放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周围的空气中辐射,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因为表面电导率一般大于体积电导率,所以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导所支配。因此,通过提高高聚物表面电导率或体积电导率使高聚物材料迅速放电可防止静电的积聚。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除静电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添加抗静电剂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电导率的有效方法,而提高高聚物体积电导率可采用添加导电填料、添加抗静电剂或与其它导电分子共混技术等。

(一)添加导电填料

这类方法通常是将各种无机导电填料掺入高分子材料基体中,目前此方法中所使用的无机导电填料主要是碳系填料、金属类填料等。

(二)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

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高分子(或聚合物)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当在材料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材料中就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性质的材料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导体不同,它属于分子导电物质。根本上讲,此类导电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抗静电材料,但由于这类高分子一般分子刚性大、不溶不熔、成型困难、易氧化和稳定性差,无法直接单独应用,一般作导电填料与其它高分子基体进行共混,制成抗静电复合型材料,这类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效果更好更持久。

(三)添加抗静电剂法

1.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结构的有机物质,其结构通式为RYx,其中R为亲油基团,x为亲水基团,Y为连接基。分子中非极性部分的亲油基和极性部分的亲水基之间应具有适当的平衡与高分子材料要有一定的相容性,C12以上的烷基是典型的亲油基团,羟基、羧基、磺酸基和醚键是典型的亲水基团,此类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4大类: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两性型抗静电剂。

导电机理无论是外涂型还是内加型,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4种:(1)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增加制品表面的吸湿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海一岛”型水性的导电膜。(2)离子型抗静电剂增加制品表面的离子浓度,从而增加导电性。(3)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擦体间隙的介电性。(4)增加制品的表面平滑性,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概括起来一是降低制品的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和加快静电电荷的漏泄;二是减少摩擦电荷的产生。

2.永久性抗静电剂。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亲水性高聚物,它们与基体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而效果稳定、持久、性能较好。它们在基体高分子中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状态对基体树脂抗静电性能有显著影响。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力拉伸作用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呈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部分呈球状分布,这种“蕊壳”结构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层状分散状态能有效地降低共混物表面电阻,并且具有永久性抗静电性能。

二、我国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已陆续开发出一些品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目前常用的品种有,大连轻工研究院开发的硬化棉籽单甘醇、ABPS(烷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DPE(烷基二苯醚磺酸钾);上海助剂厂开发目前多家企业生产的抗静电剂SN(十八烷基羟乙基二甲胺硝酸盐),另外该厂生产的抗静电剂PM(硫酸二甲酯与乙醇胺的络合物)、抗静电剂P(磷酸酯与乙醇胺的缩合物);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ASA一10(三组份或二组份硬脂酸单甘酯复合物)、ASA一150(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近年来又开发出ASH系列、ASP系列和AB系列产品,其中ASA系列抗静电剂由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合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SB系列产品则为有机硼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硼酸双多元醇脂与环氧乙烷加成物的脂肪酸酯)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ASH和ASP系列主要是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复合而成,杭州化工研究所开发的HZ一1(羟乙基脂肪胺与一些配合剂复合物)、CH(烷基醇酰胺);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开发的IC一消静电剂(咪唑一氯化钙络合物);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开发生产的SH系列塑料抗静电剂,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在使用效果和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品种可以替代进口,如SH一102(季铵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SH一103、104、105等(均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H抗静电剂属于结构较新的带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济南化工研究所JH一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聚氧乙烯烷基胺复合物)等;

河南大学开发的KF系列等,如KF一100(非离子多羟基长碳链型抗静电剂)、KF-101(醚结构、多羟基阳离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另外还有聚氧乙烯醚类抗静电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专用抗静电剂202、203、204等;抗静电剂TM系列产品也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用于合成纤维领域。

从抗静电剂发展来看,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是最为看好的产品,尤其是在精密的电子电气领域,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开发出高分子量永久型抗静电剂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三、结语

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生产、应用与需求现状,对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

近年来国外开发的高性能伯醇多聚氧化乙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聚碳酸酯的脂肪酸单缩水甘油酯;用于磁带工业的添加了聚氯化乙烯醚醇的磷酸衍生物;适应于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多种合成材料的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三聚氰胺加成物等,总之国内科研院所应根据我国合成材料制品要求,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环保无毒的抗静电品种,并不断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以满足国内需求。

(二)加快复合抗静电剂和母粒的研究与生产

今后要加快多种结构抗静电剂及其他塑料助剂的复配,向适应范围广、效率高、系列化、多功能、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另外合成材料多功能母粒作为助剂已经成为今后合成树脂加工改性的重要原材料,如着色、阻燃、抗菌、成核等母粒在国内开发方兴未艾,国内要加快抗静电母粒的开发与研究,促进我国抗静电剂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绪珊、童俨,导电纤维及抗静电纤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148154.

[2]张淑琴,抗静电剂,化工百科全书,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4):667.

[3]陈湘宁、王天文,用于最佳静电防护的本征导电聚合物的最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2,30(11):4750.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2

关键词材料;液晶高分子;光致形变高分子材料

中图分类号TG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6—0157—02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都是通过新型材料的发现和利用来实现的。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智能材料的新时代”。所谓的智能材料指的是能够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响应的一种新型材料。这其中材料对光、热、电、磁以及溶剂等不同介质所做出的响应。根据智能材料所使用的材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为三类:金属类智能材料、无机非金属类智能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进行一些列研究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同行来共同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

所谓的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指的是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改变自身形状以及尺寸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光致形变液晶材料之所以能够对光进行响应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感光官能团。

光致形变高分子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形变,Lendlein等人认为需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1)感光官能团要以一定的方式引入到高分子材料中;2)当感光官能团与分子发生可逆的光异构化的时候,就能够引起材料在外观上的改变。因为这种变化可以传递给高分子链,高分子链在构象上的变化则表现在外观形状以及尺寸的变化上;3)该体系的维持需要有一定的交联度,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材料最初的形体状态。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要想有大的形变,需要高分子链在材料中呈有序排列,从而可以产生各向异性的响应,这样产生的形变应力比较大。

Ikeda和俞燕蕾等人合成了一系列的液晶弹性体薄膜,他们把偶氮苯官能团引入到该薄膜中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液晶弹性体薄膜在方向上所产生的可控光致弯曲的发生。如图1(多畴液晶弹性体的光致形变弯曲图,其中白色箭头的方向即为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所示,当多畴向列相液晶弹性体薄膜沿着任意方向发生弯曲的时候,弯曲后用570nm波长的可见光照射,薄膜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因为薄膜的弯曲方向与入射偏振紫外光的偏振方向一致,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的改变入射光偏振方向,即可简单地精确控制薄膜的对弯曲方向。

Lee等人在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液晶高分子薄膜,这种薄膜在其主链上含有偶氮苯基团,而且薄膜也可以根据线性偏振光来控制自身所弯曲的方向变化。同时,这种薄膜也是一种非化学交联的体系,所以这就让它能够广泛应用于纤维制成或任意形状的光响应材料。另外,该材料也证明了,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不一定需要化学交联。

类似纤毛功能的微型执行器是由vanOosten等人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出的一种新执行器,这种结构的纤毛可以在有光照的情况下自行运动。如图2(a)所示,当将它放置于水中的时候,它就可以产生变比较强烈的扰动,从而达到促进液体快速交融混合的目的。

另外,通过选择不同的构件,可以实现对纤毛运动幅度大小的调控(图2b),最吸引人注意的一个特点是这种构件的制备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喷液进行操作,比如喷涂打印,如此,所使用的成本更加低廉,所以,这就也促使了大面积制备响应性的执行器件。在涉及到替代传统的电驱动执行器方面,同样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图2c是该执行器成分的化学结构式。

图2(a)当采用不同波长的光驱照射人工纤毛的时候,就会令其产生不规则的运动行为;(b)当采用紫外光进行照射的时候,液晶高分子纤毛在水面所产生的运动行为;(c)为构成执行器的液晶单体化学结构式。

结论:由于光的一些优异特点,使得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的应用中有着诸多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光驱动型执行器不需要使用其他的相关辅助设备,只需要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及尺寸就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所以,它将有望在微机械领域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3

【关键词】功能材料;特点;发展现状

一、引言

功能材料的概念是美国MortonJA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功能材料是指具有一种或几种特定功能的材料,如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在物件中起着“功能”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功能材料的作用越来越大。下面对几种功能材料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二、铁电材料

在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中,具有自发极化(自发极化包括二部分:一部分来源于离子直接位移;另一部分是由于电子云的形变),且自发极化能够为外电场所转向的一类材料称为铁电材料。铁电材料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罗息盐时期—发现铁电性;KDP时期—铁电热力学理论;钙钛矿时期—铁电软模理论;铁电薄膜及器件时期—小型化(铁电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材料和异质结构等非均匀系统)。

现代功能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作信息存储、图象显示;可以做成小体积大容量的陶瓷电容器;铁电薄膜能用于不挥发存贮器外,还可利用其压电特性,用于制作压力传感器,声学共振器,还可利用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研究等。

虽然应用广泛,但铁电材料的研究面临很多困难,例如薄膜化引起的界面问题,小型化带来的尺寸效应和加工、表征问题,集成化导致的兼容性问题等等。同时,与铁电材料及器件相关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应用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开发。

三、铁磁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铁磁材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智能材料。铁磁材料主要包括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

软磁材料是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例如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一级级线圈、二级线圈和铁心。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安全隔离等。其中铁芯芯便是软磁体。

硬磁材料是指磁化后不易退磁而能长期保留磁性的一种铁氧体材料,也称为永磁材料或恒磁材料。硬磁材料可用于永久扬声器、扩音器、电话等。扬声器纸盆背面是磁铁,外磁式扬声器用金属螺丝刀去接触磁铁时会感觉到磁性的存在;内磁式扬声器中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外壳内部确有磁铁,便是硬磁体。

矩磁材料,是指具有矩形磁滞回线的铁氧体材料。它的特点是,当有较小的外磁场作用时,就能使之磁化,并达到饱和,去掉外磁场后,磁性仍然保持与饱和时一样。

四、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又叫称温差电材料,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主要用于热电发电和制冷。

热电材料根据运作温度可分为三类:碲化铋及其合金,这是被广为使用于热电致冷器的材料,其最佳运作温度

五、形状记忆材料

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材料,在某一低温状态下经过塑性变形后,通过加热到这种材料固有的某一临界温度以上时,材料又恢复到初始形状的现象,称为形状记忆效应。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材料称为形状记忆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分为三类:形状记忆合金(钛-镍系形状记忆合金,铜基系形状记忆合金和铁系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陶瓷;形状记忆聚合物。

形状记忆材料作为新型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自动控制系统、医学、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已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天线、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和能量转换材料。近年来,又在高分子聚合物、陶瓷材料、超导材料中发现形状记忆效应,而且在性能上各具特色,更加促进了形状记忆材料的发展相应用。

六、纳米材料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材料是指在结构上具有纳米尺度调制特征的材料,纳米尺度一般是指1-100nm。当一种材料的结构进入纳米尺度特征范围时,其某个或某些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纳米材料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方法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或合成块体,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

第二阶段(1990-1994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发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纳米复合材料。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

纳米材料的特性主要有:小尺寸效应、表面和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纳米陶瓷材料、纳米传感器、纳米倾斜功能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催化材料以及在家电、纺织工业和机械工业上的应用。

材料是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生产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新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我们对功能材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应用,把新成果应用于劳动生产。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4

[论文摘要]目前,静电在生物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介绍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阐明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策略。

静电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之中,如人们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每厘米就含有100500个带电粒子;自然界的雷电;干燥季节里人身上化纤衣物由于摩擦起电而粘附在身体上,这一切都是比较常见的静电现象。实际上,静电在生物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概述

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取决于高聚物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其主要泄放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周围的空气中辐射,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因为表面电导率一般大于体积电导率,所以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导所支配。因此,通过提高高聚物表面电导率或体积电导率使高聚物材料迅速放电可防止静电的积聚。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除静电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添加抗静电剂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电导率的有效方法,而提高高聚物体积电导率可采用添加导电填料、添加抗静电剂或与其它导电分子共混技术等。

(一)添加导电填料

这类方法通常是将各种无机导电填料掺入高分子材料基体中,目前此方法中所使用的无机导电填料主要是碳系填料、金属类填料等。

(二)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

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高分子(或聚合物)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当在材料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材料中就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性质的材料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导体不同,它属于分子导电物质。根本上讲,此类导电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抗静电材料,但由于这类高分子一般分子刚性大、不溶不熔、成型困难、易氧化和稳定性差,无法直接单独应用,一般作导电填料与其它高分子基体进行共混,制成抗静电复合型材料,这类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效果更好更持久。

(三)添加抗静电剂法

1.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结构的有机物质,其结构通式为RYx,其中R为亲油基团,x为亲水基团,Y为连接基。分子中非极性部分的亲油基和极性部分的亲水基之间应具有适当的平衡与高分子材料要有一定的相容性,C12以上的烷基是典型的亲油基团,羟基、羧基、磺酸基和醚键是典型的亲水基团,此类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4大类: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两性型抗静电剂。

导电机理无论是外涂型还是内加型,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4种:(1)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增加制品表面的吸湿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海一岛”型水性的导电膜。(2)离子型抗静电剂增加制品表面的离子浓度,从而增加导电性。(3)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擦体间隙的介电性。(4)增加制品的表面平滑性,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概括起来一是降低制品的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和加快静电电荷的漏泄;二是减少摩擦电荷的产生。

2.永久性抗静电剂。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亲水性高聚物,它们与基体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而效果稳定、持久、性能较好。它们在基体高分子中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状态对基体树脂抗静电性能有显著影响。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力拉伸作用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呈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部分呈球状分布,这种“蕊壳”结构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层状分散状态能有效地降低共混物表面电阻,并且具有永久性抗静电性能。

二、我国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已陆续开发出一些品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目前常用的品种有,大连轻工研究院开发的硬化棉籽单甘醇、ABPS(烷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DPE(烷基二苯醚磺酸钾);上海助剂厂开发目前多家企业生产的抗静电剂SN(十八烷基羟乙基二甲胺硝酸盐),另外该厂生产的抗静电剂PM(硫酸二甲酯与乙醇胺的络合物)、抗静电剂P(磷酸酯与乙醇胺的缩合物);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ASA一10(三组份或二组份硬脂酸单甘酯复合物)、ASA一150(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近年来又开发出ASH系列、ASP系列和AB系列产品,其中ASA系列抗静电剂由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合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SB系列产品则为有机硼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硼酸双多元醇脂与环氧乙烷加成物的脂肪酸酯)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ASH和ASP系列主要是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复合而成,杭州化工研究所开发的HZ一1(羟乙基脂肪胺与一些配合剂复合物)、CH(烷基醇酰胺);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开发的IC一消静电剂(咪唑一氯化钙络合物);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开发生产的SH系列塑料抗静电剂,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在使用效果和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品种可以替代进口,如SH一102(季铵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SH一103、104、105等(均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H抗静电剂属于结构较新的带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济南化工研究所JH一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聚氧乙烯烷基胺复合物)等;河南大学开发的KF系列等,如KF一100(非离子多羟基长碳链型抗静电剂)、KF-101(醚结构、多羟基阳离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另外还有聚氧乙烯醚类抗静电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专用抗静电剂202、203、204等;抗静电剂TM系列产品也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用于合成纤维领域。

从抗静电剂发展来看,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是最为看好的产品,尤其是在精密的电子电气领域,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开发出高分子量永久型抗静电剂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三、结语

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生产、应用与需求现状,对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

近年来国外开发的高性能伯醇多聚氧化乙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聚碳酸酯的脂肪酸单缩水甘油酯;用于磁带工业的添加了聚氯化乙烯醚醇的磷酸衍生物;适应于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多种合成材料的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三聚氰胺加成物等,总之国内科研院所应根据我国合成材料制品要求,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环保无毒的抗静电品种,并不断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以满足国内需求。

(二)加快复合抗静电剂和母粒的研究与生产

今后要加快多种结构抗静电剂及其他塑料助剂的复配,向适应范围广、效率高、系列化、多功能、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另外合成材料多功能母粒作为助剂已经成为今后合成树脂加工改性的重要原材料,如着色、阻燃、抗菌、成核等母粒在国内开发方兴未艾,国内要加快抗静电母粒的开发与研究,促进我国抗静电剂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绪珊、童俨,导电纤维及抗静电纤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148154.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5

形状:上段成锥形,下部是圆柱形。

化学组成:矿泉水和可乐瓶是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另外食品包装塑料瓶材料还有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

用途: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用塑料瓶装水了,也就是常见的矿泉水。另外就是可以用塑料瓶装其他物品,比如说实验室中不能用玻璃瓶装的试剂有时必须用塑料瓶装。塑料瓶的用途有很多很多,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塑料瓶。

改进措施:可以改进塑料瓶的生产工艺,如果能将塑料瓶生产成可自动降解的,那么我们的环境将不会再有更多的白色污染,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如果能够成功,并且价格能够和现在的塑料瓶相当,那么塑料瓶的用途可能将大大增加!

2.名称:一次性纸杯。

形状:上大下小的锥形形状。

化学组成:聚乙烯。

性能:柔软性好、耐冲击性能好;耐热性、耐溶剂性、硬度较差。

用途:最好用于装冷水,不要装开水。

改进措施:如果选用的材料不好,或加工工艺不过关,在聚乙烯热熔或涂抹到纸杯过程中,可能会氧化为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在常温下不易挥发,但在纸杯倒入热水时就可能挥发出来。它既不环保,也不健康。还有些一次性纸杯生产商购买价格低廉的纸浆,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荧光漂白剂,有致癌危险。建议大家,一次性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如果使用最好装冷水。

3.洗洁精

形状:粘稠状

化学组成:洗洁精的主要成份是:1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产生泡沫及去污;2、洗涤助剂:常用的原料有氢氧化钠和柠檬酸钠;3、增稠剂量:其主要作用是增稠,稳泡及去污,常用的原料有6501、6502、氯化钠;4、防腐剂,其主要作用是杀菌,保持,常用的原料有:苯甲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等;5、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处理水质,改善气味,常用的原料有: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EDTA四钠

性能:去污性能,去油性能等。

用途:可以用来清洗碗筷,也可以用来清洗鞋子或衣服上的污浊等。

4.电冰箱外壳

形状:长方体或者不规则多边形

化学组成:塑料,金属等。

性能:支撑冰箱外形,美观漂亮及减少冰箱成本等等。

改进措施:我们都知道,冰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外形将不再漂亮美观,主要是由于塑料经过长期的外置于空气中可能发生老化,变色等。如果能将塑料的性能改优使其老化速度减缓或者不老化,那么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进步,另外就是和上面一样,如果做到塑料能够自动降解,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少了一份白色污染。我们的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丽!

5.各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可以应用于医药的人工合成(包括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一般不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无机高分子材料等在内。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分子材料被用于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各种器官和皮肤的替代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两大类。机体外用的材科主要是制备医疗用品。如输液袋、输液管、注射器等。输液袋、管可用卫生级聚氯乙烯制造。由于这些高分子材料成本低、使用方便,现已大量使用。机体内用材料又可分为外科用和内科用两类。外科方面有人工器官、医用粘合剂、整形材料等。内科用的主要是高分子药物。所谓高分子药物,就是具有药效的低分子与高分子载体相综合的药物,它具有长效、稳定的特点。

归纳起来,一个具备了以下七个方面性能的材料,可以考虑用作医用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现状篇6

关键词:插层复合复合材料层状无机物电导率

一、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

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无机物以纳米尺度(小于100nm)分散于基体中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复合材料相比,由于纳米粒子带来的纳米效应和纳米粒子与基体间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于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性能。目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有希望工业化生产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特点

1.1填料用量远远少于普通复合材料;

1.2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

1.3优良的力学性能、高的阻隔性;

2.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用于制备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2.1单体嵌入到无机物夹层中,在外力作用如氧化剂、光、热、引发剂或电子作用下发生聚合;

2.2主体材料强有力的氧化还原特性使嵌入与聚合原位同时发生,也自动聚合;

2.3溶胶-凝胶法,在聚合物溶液中形成层状无机物,共沉淀干燥后得到嵌入纳米复合材料。

3.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3.1高性能有机改性陶瓷

层状硅酸盐嵌入聚合物,可降低陶瓷的固化烧结温度,且韧性大大提高。如在层状硅酸盐中嵌入丙烯腈,在其夹层间聚合得聚丙烯腈,在高温下,聚丙烯腈经烧蚀可转化为碳纤维,从而得到分子水平分散的碳纤维增韧陶瓷。

3.2导电材料

在层状无机物的夹层中嵌入导电聚合物,可制得导电复合材料。

3.3发光或变色材料

聚合物PPV和MoO3分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和无机电致发光变色材料,二者形成的复合材料,不但兼有各自的优点,而且改善了加工性能。

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还可用于分子增强剂、光学材料等,总之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结合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易于加工、韧性好和无机物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强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聚合物/层状无机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实验选用聚乙烯醇和无机物高岭土作为试验用聚合物和层状无机物。采用聚合物水溶液插层,聚乙烯醇可以从水溶液中直接插层到高岭土的层间,并形成强的氢键,因此而减弱了高岭土层间结合力,层间小分子迅速分解产生巨大的推力使其层间剥离,得到纳米复合材料。此法的特点是:水溶剂对高岭土具有一定的溶胀作用,有利于聚合物插层并剥离高岭土片层,插层条件比其他方法温和,水基插层既经济又方便。

1.实验药品

聚乙烯醇(PVA)工业品市售

高岭土工业品市售

焦磷酸钠分析纯上海试剂二厂

工业酒精工业品市售

2.实验仪器

DDS-11A型电导率仪上海雷磁新泾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恒温水浴锅上海金桥科析仪器厂

KD-50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深圳凯强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显微镜

3.样品的制备

将配方量的聚乙烯醇和蒸馏水加入反应器,在100℃下搅拌溶解,将配方量的高岭土、焦磷酸钠(分散剂)和蒸馏水在研钵中搅拌研磨配制成乳液。待反应器中的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将配制成的高岭土乳液在100℃、高速搅拌下加入反应器中,并持续搅拌1h,使高岭土完全分散在聚乙烯醇中。将产物倒入烧杯中,测定其电导率并在玻璃或瓷片上流延成膜。将此膜在常温下干燥24h,得到半透明状薄膜。

4.测试与表征

4.1电导率的测定:先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出标准样(纯的聚乙烯醇溶胶)的电导率,再比较各组样品(溶胶状态下)电导率与标准样之间的偏差,计算得出电导率。

4.2拉伸强度的测定:将制得的样品薄膜裁制成一定尺寸,在75℃下干燥1h使其失水干燥,在拉伸实验机上测定其拉伸强度。

4.3X-射线衍射测试。

4.4光学显微镜测试。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高岭土含量对样品电导率的影响

对于聚乙烯醇/高岭土复合材料,人们最关心的是高岭土是否以纳米尺寸分散于聚乙烯醇基体中;分散是否均匀;它具有那些特性;它的应用前景如何;下面就上述问题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

表1高岭土含量对电导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溶胶状态下样品电导率随高岭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在溶液中高岭土自身表面带有电荷,增大其含量电荷数也会增多,电导率必然会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是很大。而且可以看出蒸馏水含量对电导率影响很小。

2.高岭土含量对样品抗拉强度的影响

表2高岭土含量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高龄土含量小于10%时,,样品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都比空白样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高龄土含量小于10%时出现纳米效应是其强度提高,力学性能有很大改善。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在75℃下加热后,其抗拉强度有很大提高,这是因为加热时样品失水,结晶度提高,样品抗拉强度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几乎不变。

3.X-射线衍射分析

由衍射图可知,高岭土的峰出现在2θ~11.716°(d~7.5472A),2θ~35.278°(d~2.5420A),分别对应于001,002晶面。聚乙烯醇的最强峰出现在2θ~19.489°(d~4.5509A),对应于101晶。可以看出高岭土的加入使得聚乙烯醇结晶度有很大提高。

四、结论

1.样品电导率随高岭土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2.高岭土含量在10%以内,能产生纳米效应,使得样品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

3.聚乙烯醇的结晶度有很大提高。

4.由分散剂处理过后,高岭土以球状颗粒分布,尺寸可达到85nm。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聚乙烯醇/高岭土薄膜强韧性好,拉伸强度高,气体透过率小。但加入高岭土后使得薄膜透明性变差,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薄膜厚度不均,所以薄膜的测试性能有所偏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图2聚乙烯醇/高岭土X-射线衍射图

参考文献

[1]徐国财,张立德.纳米复合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07~209

[2]张彦军,秦永宁,马智,吴树新.高岭土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天津化工,2002(3):19~21

[3]马永梅,漆宗能.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塑料,2001,30⑹:9~10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大型演出活动方案(6篇)
  • 下一篇: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优势知多少?(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