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得到了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只白色三星手机。我对它爱不释手,那是因为我之前一直很渴望得到一只手机。现在我们班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手机了,好的手机有苹果、诺基亚,一般般的至少也有按键手机,而我却始终没有一只属于我自己的手机。终于现在有一只手机了,而且是我自己挑选的、喜爱的白色手机,怎不叫我爱不释手。
手机买来了,当然也得给心爱的手机配个漂亮的外壳,贴张膜。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去手机外壳挑选品种较多的明珠小商品市场购买。
由于是过年期间,市场只有零星几家店开门,我们在其中一家小店里看中了一只白色的印有埃菲尔铁塔的手机外壳。对方一开口就叫价45元,我和妈妈都觉得太贵了,便转身准备离开。对方看我们要离开,突然改口说只要15元,这下我们决定买下了,又想在那家店给爱机帖膜和配一片内存卡,对方叫价15元和40元,经过讨价还价。后以10元和30元成交。
走出市场,我心里盘算着:刚才手机壳从45元,一下子降到15元,降了30元,降了大约66.67%,真是暴利啊!
看来以后到市场买东西,真是要多个心眼啊!
今天,爸爸买了个闹钟回来。他一到家就急切地对我说:“儿子,这个闹钟是要送给我的一位朋友的,所以一定要包装的精致一点。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对了,这个闹钟的长是10厘米,宽是长的3/5,高是宽的4/3。”交代完事情后,爸爸就急急忙忙地出去办事了。我听到这件事后真是激动不已。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计算需要多少包装纸。我立刻拿出了一张白纸列起了算式:10×3/5=6(厘米)6×4/3=8(厘米)(10×8+10×6+8×6)×2=376(平方厘米)算完后,我突然想到还要算粘贴处的地方,想了想大约需要400平方厘米的包装纸,需要花8元。接着,我还要用彩带来打十字结,接头处需要20厘米,每7厘米彩带是0.2元。然后,我又在白纸上列算:(10×2+6×2+8×4)=64(厘米),64+20=84厘米,84÷7=12元,12×0.2=2.4(元),然后,还要加上包装纸的钱:8+2.4=10.4(元)一共是10.4元。刚好爸爸回来了,我兴高采烈地冲到爸爸面前,得意地说:“一共要用400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和64厘米的彩带,包装纸8元,彩带2.4元,一共是10.4元。”于是,爸爸给了我11元钱,并且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还眉开眼笑地说:“儿子,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快就计算好了,我真为你感到骄傲。”拿到钱后,我立刻去买了包装纸和彩带,并且包装好了,还找了0.5元给爸爸。此时,爸爸又拿出一本书对我说:“儿子,这本书是一个同事让我带给他的,也需要包装好,这件事也交给你了。”刚接到这个任务,我立刻急冲冲地拿来了尺子量这本书的长、宽、高。这本书的长是0.2米,宽是0.6分米,高是1/5分米。量完之后我就马不停蹄地计算起来:0.6分米=6厘米,1/5分米=2厘米,0.2米=20厘米,(20×6+20×2+6×2)=172(平方厘米),算完之后,我便骄傲地对爸爸说:“这本书加上粘贴处大约需要用180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大约需要2.6元。”爸爸微笑着说:“差不多,不错嘛!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真是厉害!”后,我终于把这些事情解决了。
经过这次后,我明白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
在班级里,许多同学都不喜欢数学课,往往会因为一道难题把他们搞得头昏脑涨。而我却对数学有着一种独特的兴趣,越难的题,越考验着我们的思维,越能增强我们的思考速度和能力,还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请看看我与数学的故事吧!
叮铃铃上课了,陈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上新课,我们复习一下五年级上册学过的知识。”我们个个“装备齐全”,信心满满的准备接受老师的挑战。陈老师开始读题了:王叔叔有一些糖准备给一些小朋友,现在平均每人5块,但多了10块,后来小朋友的人数增加到原来人数的1.5倍,平均每人4块却少了2块,请问一共有多少颗糖?”我们拿出笔飞快地把题抄下来,写出各种各样的算式给老师看,可是老师却都失望的摇摇头。终于,陈老师忍不住说:“同学们,看来你们把五年级上册的知识都忘了,请看这道题,如果用方程来计算呢?先假设一共有x人,同时糖不变,在列出方程5x+10=4×1.5x-2,算出来x=12,在加上所用的糖数12×5+10=70块。大家记住了吗?”“啊!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我们恍然大悟。
暑假就要结束了,妈妈为温故我五年级的知识,特意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帮我复习,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复习,更是我开学前收心的学习。
在完成这些试题中,我只错了一道题,那就是“升”的问题。因为我在概念上和量地问题上,一直都是模糊的状态,才会有这样的错误出现。妈妈问我:“有一个正方体的容器,且容器里面装满了水,棱长是6分米,那么此时的水有多少升呢?”这下子可给我搞晕乎了。我知道,这是五年级地时候学多的内容,这会早不知还给哪个老师了。突入起来的问题,真是把我搞得很晕很晕,我该如何回答,心里一直在揣摩着:“6x6=36立方分米,36立方分米=36升,所以就是36升。”语气连贯,一点也感觉不到我的紧张,妈妈直摇头:“那已知的棱长,干啥用啊!”“等等,你看是这样不?”我连忙把话打断,“666,等于216升,对不?”
呵呵,妈妈笑着说:“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弄懂,条理清晰,才能学得扎实。”
五一小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西安玩,碰巧舅舅从外地出差回来,请我们出去吃饭。
舅舅带我们来到一家特色酒店,在等待上菜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很无聊,于是到大厅里转悠,这时我发现了有趣的东西——鱼缸。
酒店里一共有三个大鱼缸,里面养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金鱼,这个我认识,叫狮子鱼、亲吻鱼;这个我也知道,叫珍珠马甲鱼、墨龙睛……我大呼小叫地说着。“小朋友,你对鱼还挺在行的嘛。”不知什么时候经理叔叔站在了我身后,“哪里哪里,我只知道一点点。”我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
“本来这些鱼是养在一个缸里的,后来越来越多,有135条了,一个缸实在养不下,这才分到了三个缸里的,我也没注意分配,后来有人告诉我,第二个鱼缸里比第一个鱼缸多5条,第三个鱼缸里比第二个鱼缸里少7条,你知道三个缸里各有多少条鱼吗?”叔叔笑着说。
“叔叔,您考我呢!您给我点时间,让我试试吧!”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我确定了解题思路:因为第一个鱼缸和第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都比第二个鱼缸里面的少,所以把缺少的数量加上,这样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就相同了,又知道金鱼的总数是135,因此(135+5+7)÷3=49(条),49条就是第二个鱼缸里金鱼的数量,由此可以知道,第一个鱼缸里有49-5=44(条),第三个鱼缸里有49-7=42(条)金鱼。
“叔叔,叔叔,我知道了,第一个鱼缸里有44条,第二个鱼缸里有49条,第三个鱼缸里有42条。”我欣喜若狂地说。“答对了,小朋友,真聪明!”叔叔举起大拇指说。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细细体会,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
今天,我和妈妈去逛街买衣服。我和妈妈来到人人乐,妈妈选中了一件衣服,标价268元,售货员告诉我们现在商场搞活动,买100减50。
妈妈问我:“买100送50比打5折更划算吗?”我想:买100减50看来好像打5折,实际上并不是打5折,因为没有买满的那部分没有优惠。这衣服268元,买满200元了,也就可以减掉100元,后要付168元,而打5折要付268×0.5=134元,168元大于134元,因此,打5折更便宜。
我把我的想法说给妈妈听,妈妈说:“商家们真是太聪明了!利用买100送50造成打5折的.错觉。南南连这些细微的差别都能看出来,你比他们更聪明!”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