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到了,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了。
我妈妈也要开始包粽子了,材料有米、香菇、红豆、花生、粽叶。开始包了,我看着妈妈包粽子,我看着看着学会了,我就和妈妈说:“我会了,让我自己包一个吧。”“哦,就一个哦。”妈妈回答。我拿起两片粽叶,跟着妈妈包粽子的节奏,不一会,我自己包的小粽子出来了,包的好丑,绳子有点松,但我想:这是我人生中包的第一个粽子。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个粽子从妈妈的巧手中诞生。
妈妈包的粽子一共有53个,有两个是我包的。到了煮粽子的'时候了,妈妈把粽子放在放在锅里煮,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出来了。“粽子们,快进我的肚子里吧!”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到那天,人们都在忙着过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包粽子吃,听说还有一个故事。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一个爱国的大诗人,他叫做屈原,当时他已经国破家亡,抱着石头投汨罗江里了,人们都知道了,怕鱼把他的尸体给吃了,就往汨罗江里扔了很多粽子,希望鱼不吃他的尸体。
人们为的.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了端午节,以示悼念。现在人们包粽子用的是糯米、绿豆、红枣、葡萄干、花生。包出来的粽子实在太香,叫人不得不多吃几个。一顿午饭后,人们带着家人去看龙舟比赛,___像剑一样冲了出去,两岸的人们高喊:“加油”真是热闹非凡呀!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古时候,屈原被迫跳进汩罗江,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身体在江里被鱼吃掉,就划船追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永远怀念他。
端午节那天,人们会在家里包粽子吃,那粽子里面有糯米、豆子、花生和肉,外面用大大的竹叶包起来,吃起来还有一阵阵竹叶的清香,可美味了!吃完粽子人们就去看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在一条又长又宽的河上举行,那龙舟很长可以坐几十人。人们跟着鼓声用力地划,谁最快到达终点就赢了。河边的观众传来阵阵加油声,那场面非常热闹。
我十分喜欢过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和看龙舟比赛。
不知不觉中,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有很多,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当时老百姓生活的如此悲惨,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他来到江边,抱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跳河自尽了。当老百姓听说后,他们划着竹筏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老百姓们并没有捞到尸体,于是,人们就把饭团投到江河里,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渐渐地,人们把竹筏做成了龙的模样,希望鱼儿看到龙都纷纷逃走,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到后来,饭团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粽子,所以世世代代传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的呼喊声、鞭炮声传四周,家家户户粽香飘满屋。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听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攻陷,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五日写下自己的绝笔《怀沙》后投汩罗江自尽殉国。为了纪念,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每到这时,最热闹的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们家是这样包的:首先把粽叶洗干净,接着左手托着叶子,右手舀米往里放,然后往米里加入蜜枣,葡萄干,花生仁等,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好,放到锅里煮三十分钟,煮出来粽子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我拿出来一个粽子,扒开粽叶,咬上一口,回味无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我爱端午节!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赛龙舟、吃五黄、挂香袋等都是这个节日的习俗,还有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早上,我去奶奶家的时候,看见门口插着艾草,妈妈告诉我这种植物可以驱邪辟毒的。刚巧奶奶在包粽子,我也想亲手包个粽子,可是我不会。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任务,一个象三角形的粽子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放在水里煮,过了几分钟,美味地粽子进入了我的嘴中,味道好极了!
我吃到了可口的`粽子,又了解了端午节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