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例(3篇)

时间: 2024-04-29 栏目:公文范文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

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进程展开和学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理论推演,界定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编制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在远程教育院校进行了抽样施测。结果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层面差异显著。本研究贡献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本土量表,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理论借鉴和调节干预的切入点。

【关键词】学业情绪;情绪倾向性基元;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成人在线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6—0043—05

一、引言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1],具有多成分组成和多维量结构[2]。学业情绪伴随学习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具有动机与知觉作用、唤醒与信号功能的积极力量[3]。积极、消极的学业情绪对学业分别具有促进、阻碍的作用,能够深刻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学业成绩及其心理和生理健康[4]。

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学业情绪”自2002年为Pekrun[5]首次提出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据WOK、ERIC、CNKI(检索时间:2013-3-20)等知名文献数据库的联合检索,国内外学业情绪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发展特点、影响因素、领域特异性、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量表编制、调节干预等方面,聚焦的具体情境集中在传统课堂教学,与学业情绪共现的高频词包括成就动机、归因方式、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学业拖延、情绪智力、人格类型、学业求助、学业自我概念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青少年、大学生、小学生、学习困难生、高职学生、留守儿童等。对于处在职业发展阶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仅见少量质性研究[6]、情感计算研究[7]。通过开发量表实证测评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在本研究之前尚未见专题文献报道。

出于职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成人在线学习者同时面对学业、工作、家庭三重压力情境和在线学业情境。这些区别于传统的压力情境和学业情境,会给成人在线学习者带来哪些学业情绪体验?如何测量这种情绪体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整体水平和基本特征如何?对这些主题的关切和探讨,将有助于相关方对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深化研究和调节干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探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结构,开发测评量表,实证揭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与学业韧性[8]、学业自我概念[9]、学习行为同属课题“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监控与评价研究”的实证研究内容。为了便于施测的组织开展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课题组对这四个主题的实证测评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整体统一设计。

(一)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量表编制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10-18],结合成人在线学业的一般情境,界定“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明晰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与具体情绪类型。根据操作定义、基元结构,结合先前的“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编制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测评量表。

(二)抽样与施测

以全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试点高校中在校生规模最大[19]的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员群体为抽样框,具体选择安徽、江苏、山西、北京、上海、大连、郑州等省市电大的20个办学单位,经济、理工、文法3个专业大类中在校生数最多的专业,同时尽量平衡学业层次、年级和性别比例[20][21]。参照有关经验值[22][23],确定样本容量为1000人。课题组将自编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题项按积极/消极间隔随机编排)与学习者基本情况组成调查问卷,依托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通过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者在线参加测量。

(三)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879份,其中有效样本量638(有效率72.58%)。根据研究需要,将有效样本按50%的比例,采用SPSS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316)。采用SPSS19.0、AMO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操作定义、基元结构与测评量表

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具有和一般学业情绪相似的理论结构[24]。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是指在线学业一般情境下,与成人学习者学业活动相关的具体情绪体验。与其他特定情境下的学业情绪一样,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具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倾向性基元,其中,积极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羞愧。

根据情绪倾向性基元和具体情绪类型,我们编制了12个分量表,共同构成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总量表。总量表包含49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自评式,从“完全不符”至“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代表量表所指向的情绪水平越高。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元结构的验证与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1.探索性因素分析(n=322)

首先对施测量表进行项目鉴别度分析,12个分量表49个题项均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接下来以各分量表的得分均值为观测值,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变量数与被试量之比达到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被试量应为变量数5至10倍的经验值要求[25-27]。采用主成份分析、直接斜交旋转的方法,获得初始特征值大于1、累计解释总方差65.36%、因子载荷0.692-0.871(>0.40)、共同度0.495-0.760(>0.20)的分量表总分均值项目11个,即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删除同时在“积极”、“消极”上均存在高载荷的“羞愧”)。这11个分量表均与预设基元分类一致,组成基于积极学业情绪6个分量表、消极学业情绪5个分量表、共45个测量题项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正式量表(AdultOnlineAcademicEmotionScale,AOAES)。

2.结构模型的验证

(1)因素间相关分析(N=638)。积极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类型之间,呈中等程度以上显著正相关(0.397***-0.721***,P

(2)结构模型拟合度分析(n=316)。采用AMOS验证理论结构,以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等拟合度指数,检验量表的因素结构与理论结构的拟合程度。结果显示(表1),11种具体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佳,结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元结构与观察数据相契合,说明实证数据未拒绝“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由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二维基元结构、11种具体情绪类型构成”的理论构念。

表1学业情绪二维结构的拟合检验结果(n=316)

[指标\&χ2/df\&GFI\&AGFI\&RMSEA\&NFI\&RFI\&IFI\&TLI\&CFI\&全部项目\&3.021\&0.941\&0.897\&0.08\&0.945\&0.92\&0.962\&0.945\&0.962\&适配标准\&0.9\&>0.9\&0.9\&>0.9\&>0.9\&>0.9\&>0.9\&]

3.量表的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N=638)

(1)正式量表的题项鉴别指数D值0.204-0.515(>0.20),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0.622***-0.832***(>0.40,P0.20),说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项目鉴别度,能够鉴别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

(2)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考察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表2)各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

(3)课题组遵从规范严谨的编制过程,使量表题项能够反映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保障“测验目标界定内容范围内取样的代表性”[28]。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模型拟合度指数(表2)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表2成人在线学业情绪11个分量表的信度(N=638)

[分量表\&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Cronbach'sα\&.629\&.695\&.637\&.747\&.631\&.679\&.595\&.654\&.676\&.676\&.823\&分半信度\&.605\&.676\&.632\&.756\&.607\&.701\&.552\&.657\&.708\&.607\&.791\&]

注:分量表的信度判断标准,参见文献[29]。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

成人在线学习者的学业情绪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不同群组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次实证数据(N=638)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差异检验。

1.成人在线学业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

表3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水平(3.967±0.474)、消极情绪水平(3.292±0.561)及其学业情绪总体水平(3.492±0.428)均处于中等水平,即成人学习者对自己在线学业情绪的自我评价一般。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11.91%的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业情绪比较消极,其在线学业情绪评价总平均分M低于中等临界值(M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业层次、年龄段、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在线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消极水平及其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

2.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

表4显示,积极学业情绪的6种具体情绪水平,均高于消极学业情绪的5种具体情绪水平。经Friedman双向方差秩次检验,成人在线学习者在11种学业情绪类型上的自我评价差异非常显著(P

表411种学业情绪类型的基本特征

[\&积极学业情绪\&消极学业情绪\&情绪类型\&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自豪\&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厌倦\&均值\&3.94\&4.14\&3.92\&4.07\&4.19\&3.55\&3.49\&3.10\&3.06\&2.97\&2.40\&标准差\&0.56\&0.57\&0.57\&0.57\&0.52\&0.72\&0.82\&0.71\&0.81\&0.78\&0.83\&]

注:评分值域1~5分(3为中等临界值),得分越高代表所指向的特质水平越高。

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取样本量N≥30)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其11种在线学业情绪的均值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学业层次、专业大类、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本科生的“自豪”水平显著高于专科生(P

四、结论与讨论

(一)明晰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倾向性基元为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其中积极学业情绪包括自豪、放松、感激、满足、高兴、希望,消极学业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厌倦、沮丧、生气。实证数据显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内部各具体情绪之间均呈中等程度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基元结构与实际观测数据适配良好,因素结构收敛效果佳,整体拟合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二)成人在线学业情绪量表(AOAES)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题项鉴别指数、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共同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结构拟合指数等,验证了本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项目鉴别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用作我国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测评工具。

(三)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部分层面差异显著。实证数据分析显示,成人在线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及学业情绪总体均处于中等水平,这与成人在线学习活动文本记录语料中所蕴藏的学业情绪倾向的实验测度结果一致[30]。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中等;不同在线学业时程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和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业层次、学业时程、专业大类的成人在线学习者,在自豪、感激、希望、满足、无助、厌倦等情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本研究的贡献及后续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聚焦于迄今尚无专题深入的成人在线学业情绪,解析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元结构,贡献了本土测评量表,实证揭示了成人在线学业情绪的基本特征。丰富了学业情绪研究对象和学业情境的多样性,也为提升学业情绪的积极水平提供了调节干预的切入点。学业情绪体验的发生与变化与具体情境、事件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利用自陈量表让学习者回顾在线学业情绪体验有助于我们事后了解学业情绪的唤醒水平,但与直接观察相比具有滞后性。这需要我们结合直接观察、实时在线文本语料的情绪倾向测度等多方位观测手段,提升对在线学业情绪的测度水平与干预效果。

(本研究的调查实施得到了相关省市电大30多位老师的无私帮助,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39-43.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4):934-937.

[5][11]PekrunR,GortzT,TitzW,RaymondPP.Academicemotionsinstudents’self-regulatedlearningandachievement:Aprogramof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research.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02,37(2):91-105.

[6]ZembylasM.Adultlearners'emotionsinonlinelearning[J].DistanceEducation.2008,29(1):71-87.

[7][17][30]朱祖林,黄彩虹,李锐,洪婧倞.成人在线学业情绪倾向的测度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55-60.

[8][20][26]朱祖林,安哲锋,汤诗华,毕磊.成人在线学业韧性的测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6):37-41.

[9][21][27]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成人在线学业自我概念的测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3-8.

[10]RussellJA.Acircumplexmodelofaffec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0,39(6):1161-1178.

[12]KleineM,GoetzT,PekrunR,HallN.Thestructureofstudents’emotionsexperiencedduringamathematicalachievementtest.ZDM,2003,37(3):221-225.

[13]GoetzT,FrenzelCA,PekrunR,HallNC,LüdtkeO.Betweenandwithindomainrelationsofstudents’academicemotions.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7,99(4):715-733.

[14]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5):852-860.

[15]马惠霞,张泽民.大学生学业情绪成套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34-36.

[16]赵淑媛,蔡太生.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中文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4):448-450.

[18]朱祖林,安哲锋,毕磊,汤诗华,郭允建.成人在线学习心理与行为的四因素关联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9-37.

[19]阮智勇.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3][25]杜智敏.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4]马惠霞,聂胜昀,苏世将.大学生考试情境下的学业情绪[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3):201-207.

[28]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9]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3-04-30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问题;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难以加强学生对单调的数学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深印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境。

一、提出问题

教师授课时,在真正进入课堂的正式环节前,可以采取特殊的引入方式,以自己创设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的数学话题,如教授直线概念时,教师可以根据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创设如下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直线排列,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去理解和记忆直线的概念;还可以要求两个学生起立,在两个学生之间画一条线,即可总结出经过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但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时,数学教学还应注重其严谨性,不可仅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其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分析问题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仅仅为了引入话题,在分析知识点时,教师应结合先前引入的情境,合理地分析情境与问题实质之间的区别,以免使学生产生误解。仍以直线情境举例,教师首先引入排列式情境来向学生展示直线这一概念,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直线是两端无限延伸的,而上文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组成的直线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的,而是线段。因此,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情境的局限性,及时将情境与问题不符之处指出。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向学生展现直线这一概念,让学生能够对比式记忆,强化记忆。

三、思考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此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进而主动去发现问题、学习问题、思考问题。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仅达到引入兴趣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观察创设的情境,亲自动手进行模拟和实验,对相应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知识。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后,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创设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情境与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情境;认知能力

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暑假中,重庆市分批组织高中化学教师参加了由新思考网承办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人教版化学学科的教材编写与培训专家团队在培训中倡导教师们用五线(知识、认知发展、情景、问题、活动)思路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作为教研机构的教研员,也尝试通过五线设计的实践与分析帮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用好新教材。在2012年重庆市高中化学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中,我们通过一堂研讨课展示了五线设计教学法,并在随后的评课中重点对五线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评析,在本学期高一必修课教学中又再一次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对五线分析与设计思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教学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重要理论知识。而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初中学生从四种基本类型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学习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开始。对于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获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只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学会高中化学的分析思维方法,促进认知能力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后续学习任务。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采用五线思路,即将知识线与认知发展线作为教学主线,情境、问题、活动作为三条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线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二、五线设计与评析

(一)教学主线设计(知识线与认知发展线)

1.知识线:按教材编写要求和高一学生初学基础,确定教学知识点和逻辑顺序。

2.认知发展线:本堂课通过四个教学环节,渗透一些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教学方式设计(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

情境、问题、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起到辅助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作用。

1.情境线:二次情境设计,激趣、促思

情境激趣:在课的引入部分采用两幅对比图片,展示生活中氧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一: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颜色有何变化?

图片二: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

情境促思:在第三个教学环节“探寻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本质原因”中,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的微观模拟动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在自主思考与讨论交流中形成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

2.问题线:四个问题引导,在递进式问题解决中获得知识、形成方法

问题生疑: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出8个化学反应,其中包含初中已学化学反应和一些高中待学化学反应,由学生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分类尝试发现有几个化学反应无法归入四种基本类型中,形成问题“初中所学的分类方法是否能对全部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除了四种基本类型分类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换个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分析上述化学反应,还能找出哪些共同特征?”由此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初中所学分类方法的局限性,尝试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为在解疑中建构知识奠定思维基础。

问题导学:第二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应用已学知识分析这些化学反应的特征?”“对于无法归入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其特征表现具有怎样的共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认识(得失氧和元素化合价升降)中,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促思: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如何寻找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学生带着有意义的问题观看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微观模拟动画,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在演绎推理中形成知识。

3.活动线

设计思路:四次活动体验,应用思维方法建构属于学生个人的知识结构。

四次活动分别应用在认知发展的四个教学环节中,并以渗透思维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为活动目的。

分类尝试:第一个环节,应用观察、分析方法对教师给出的8个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观察比较:第二个环节,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对8个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中,应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寻找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特征。

思考交流:第三个环节,观看氯化钠形成过程动画演示,应用从表象到实质的逻辑推理思维,在思考、讨论、交流中理解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本质原因。

应用分析:第四个环节,通过再一次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实践和分析,应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的方法寻找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4~3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行政人事部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6篇)
  • 下一篇:城市设计核心要素(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