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制氢装置技改工程等10多项大中型工程项目焊接工作。15年来,他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焊接经验,焊接技术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刚刚分配到六建公司不久,就投身到公司当时承建的最大工程项目———湛江美亚炼油厂的施工建设中。湛江位于雷洲湾海岸,属海洋性气候,焊缝耐腐蚀性程度要求高。一开始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的焊接速度和焊接合格率较低,但他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耻下问,刻苦钻研,经过短时间的自我学习和调整,终于将焊接一次合格率提高到95%。
在学好业务本领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先后自学《焊接材料应用》、《焊接工艺学》等有关业务书籍。无论到哪个工地,他随身总带着有关焊接及焊接新工艺等方面的书籍。用理论指导实践,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焊接技巧也更加丰富。在参与锦西石化年60万吨连续重整项目焊接工作中,由于在焊接中大量使用手工钨极氩弧焊,传统焊法劳动强度很大。**在国外施工中曾看到外方工人使用摇摆焊法,回国后通过自己实践中的不断摸索,领悟了这种较为先进的操作方法,便将这一方法在施工生产中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焊工劳动强度。
在日常工作中,**总是冲在最前头,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班组多年来也一直被六建公司授予“先进班组”等称号。在班组管理中,**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积极倡导“在工作上相互促进,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思想上相互交流,在技术上相互切磋”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发扬班组的团队精神;认真开展班组技术培训,带头钻研业务技术,并深入一线,手把手地进行现场培训。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课程;实训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规格高于一般的岗位操作培训,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之本。为了营造真实的育人环境,实践教学只有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紧密联系企业,联系经济,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职办学优势,更好地办出学校特色,办出专业特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高职焊接专业的特点
高职焊接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在生产加工的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热加工及相关行业的操作与运用工作。焊接类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复杂,不仅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性更强。该专业理论教学难度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演示实验。离开了生产实际,焊接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无疑是纸上谈兵。
二、高职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从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还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具,采用的仍然是“教学教”的办学思想。
1、实践教学体系标准不统一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不够成熟,严重缺乏具有系统性的比较、分析和总结。而发展速度快的一些院校,借鉴国外同行成功的办学经验,摒弃自身教学体系里面不成熟的部分,摆脱了职业教育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构建了新型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内容的随意性
在焊接专业培养计划里,一般高职院校设置十几门焊接技术方面相关技能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保证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切实加大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实践教学课时超过50%,实践时间有了保证,但实践内容的选择受教师知识、经历、工作责任性和实践场地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从就业导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实践内容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展开。
三、实践课程教学方案
高职教学改革采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做”一体化。
1、校内实训教学
按本专业的毕业生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各模块中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串在一起进行训练。模块分割为九大模块:计算机应用素质模块、机械常识素质模块、钳工实训素质模块、手工焊接实训模块、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素质模块、焊机设备维护保养电控素质模块、特殊焊接构件加工实训素质模块、焊接检验与评级实训素质模块和能力拓展素质模块。
2、校外实习与顶岗实习模块
高职教育就是建立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的培养方式基本上保证了这种零距离对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焊接技术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焊接专业是培养焊接技能型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模具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切实构建教学、培训、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四、实践基地建设的内容
实训教学与课程建设同步改革,在实训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焊接专业核心专业课实训内容
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连接手段,对于理论知识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焊接专业的实训内容以及每一个实训模块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如下表:
模块周数目标任务
焊条电弧焊焊接实训5含条件呼喊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操作
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8常见焊接设备基本操作典型焊接工艺的制定
特殊焊接构件加工实训6实际生产时焊接夹具的准备焊接设备机器的配备
焊接检验与评级实训5常见焊接接头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设备维护与实训5焊机及组件的常规维护和保养
2、校内焊接实训室建设(40人班级配置)
满足手动焊接及实训、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特殊结构焊接及实训(梁、箱体、压力容器的焊接)、焊接检修评级与实训、焊接设备维护及实训的安排,以及焊接技能证的实操训练等要求。主要设备如下表:
设备分类设备名称规格数量
常用加工设备切割机J3G-T4001烘干箱ZYH-401半自动切割机CG1-301
焊接操作实训设备直流弧焊机ZX5-4002CO2气体保护焊NBC-2001台式砂轮机SIS-T2005交流弧焊机BX3-50040逆变直流弧焊机ZX7-40015CO2气体保护焊机NBC-4008TIG焊机WS-4008数字脉冲氩弧焊机WSM-4001交/直流脉冲TIG焊机WSE-3152自动埋弧焊机MZ-10001数字逆变焊机Nebula-3151
焊接检测实训设备金相显微镜40显微照相仪奥林巴斯1X光机检测设备1
焊接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了若干个实践实训素质模块,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模块式教学,并围绕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思想,全力打造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根据焊接专业的就业方向,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体系设置多层次的训练项目,并通过理论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岗位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保证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岗位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学历本科,进入湖北华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于检修工作。先后负责黄石电厂#210机组,襄阳电厂#1-#6机组的维护焊接工作,并负责多个机组的大修焊接工作。
思想上,本人积极进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全身心投入电厂机组检修的焊接工作。同时我注重焊接理论学习,并将理论和焊接实践相结合,分析、总结焊接经验,学习、研究一些焊接的新技术,以不断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二、工作业绩
1.生产工作
自2009年以来,我就接手了襄阳电厂#1-#6机组的维护和大修焊接工作,先后在现场解决了很多焊接了上问题。以下我列举几项这些年在工作中处理过的问题:
2013年,襄阳电厂#6炉高过穿墙管换管,由于位置复杂,本因由外请人员完成的工作项目一直久攻不下。为了避免耽误大修进度,我主动对高过穿墙管换管位置进行了解并和项目部商量对策,发现有几个焊口背部无论在哪个角度都无法用肉眼看见,因此不能直接对焊缝施焊,这时我决定采用镜面焊,在焊口的背部放置一面反光镜,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原理,通过观察镜子内的熔池来进行焊接,结果计划4天完成的穿墙管焊接任务,仅两天的时间已经全部完成,并且焊口质量全部合格。通过此事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焊接实力。#6机组大修,我共组织人员完成焊口1100多个,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98.6%。圆满的完成了#6机组的大修工作。
2014年,我在班组内部成立了电焊班QC小组,主要解决焊接应力变形的问题,通过对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去寻找原因制定对策,襄电#3机组大修工作开始,电焊班QC小组对#1机组低再、低过、炉外小管、输水管以及#6机组高过穿墙管换管的焊接工作从施工人员焊接技术以及焊接工艺的制定等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例如在对炉外小管不锈钢焊接时,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焊口可有效控制焊接应力变形的问题,在对低过联箱部位进行焊接时,采用对称焊的方法同样也避免了焊口应力变形的问题等等······我们在焊后及时的对大修结束后对低过、低再、省煤器、高过、高再、炉外小管等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结果并与往年焊接数据分析比较得知,今年工完成炉内焊口218个,未发生变形的数量213个,未变形合格率98%,而往年数据#5机组大修统计焊口198个,未发生变形焊口176个,未变形合格率为89%。对比可以发现焊接应力变形的焊口数量大大下降,同时焊接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5年10月,襄阳电厂#1机组大修,大修现场电焊班焊接工作按照大修工期计划如期完成,最后只有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两处的管道没有施焊,电焊班的大修焊接工作一直没有完全闭环。由于该管道的管径长达500mm多且壁厚达30mm,材质是12Gr1MoV,需要用环切机进行切割,然后打磨,才能继续施焊。但是进过环切和打磨后的坡口产生了很强的磁性,在用氩弧焊打底的施焊铁水偏向一边,十分容易产生缺陷。我根据以往的焊接经验决定采用绕线消磁法,去除坡口的磁性,其操作方法用焊接二次线缠绕在待焊管道上,然后接上焊机,使其形成的磁场作用反向与管道自身磁场方向相反,在消磁的过程中不断检查管道剩余磁力的大小,在必要时要控制电流的大小和缠绕导线的正负极,直至消磁管道磁力。最后经过半个小时的不间断消磁,使坡口的磁性变的十分微弱。焊接工作最终正常的开展。
2.安全工作
在十几年的焊接工作中,自己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在安全工作上,要求电焊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我坚持召开每天的班前会,做好并落实“三交代”工作。特别是在一些高空、带压、易燃易爆的区域开工前,都会集中班员针对现场的危险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提醒,在开工前我都会亲到现场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班里坚持每周四的安全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并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不断地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加了大考核力度,坚决制止和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在本班发生,发现一起考核一起。且完善了个人违章档案,对个人违章行为做到了详细的记录,对日后的安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比较意义。组织全班人员经常坐下来认真分析事故案例中安全突发事件的原因和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班前会开展危险源分析,布置安全措施,班后会总结当班工作,提出改进措施。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整改活动,要求班员在工作中以从严、从细、从实要求自己,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二十五项反措,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二字,做到“三勤”:嘴勤、手勤、脚勤;嘴勤,就是遇到问题多问、多学;手勤,就是实践中多做、多练;脚勤,就是宁愿多走些弯路,不怕麻烦,无论工作多繁重也要事无巨细地做好安全工作。我在班内发起了“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倡议,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紧迫感,每名职工都主动为班组的安全生产献计献策。多年来班组未发生人身轻伤和未遂事故,年年实现班员“零违章、零事故”的目标。
在近几年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襄项电焊班日趋走向成熟,不但确保了全年班内无人身伤害,同时一次又一次的顺利完成了各项安全生产目标。
3.培训工作
2013年我电焊班先后新进四名青年员工。这批新招的青年员工虽然刚刚在武汉取证回来,但是现场理论知识和经验相当欠缺。针对以上等等特点,我电焊班针对每个人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定了合理的计划。
通过规范培训流程,练就过硬焊接本领,不断探索开展团队学习技能的新方法。在班内坚持岗位练兵与业余自学并举,提升焊接技能。在落实公司开展的培训计划的同时,给他们制定了班组内部的月度培训计划和工作标准,针对每个人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符合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班组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岗位练兵,把工作现场当作岗位练兵的主战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使班组的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并能够熟练掌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前屏、后屏的焊接技能。坚持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提升焊接技术。为了充分调动全班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坚持日常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在班组建立职工培训档案,记录考核情况,及时公布培训成绩,同时把考核情况与月度奖金分配、年度评比先进相结合,作为年度个人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焊接技术的提升。
通过近几年现场工作的历练以及外出定期培训,班组新进4名员工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承担着班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现场承压焊接工作,并多次代表项目部支援武昌、黄石、西塞电厂的大、小修以及抢修工作。其中张清在湖北省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四名,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4.班组建设
在班组建设工作方面,我一直从三个方面着手,引导班组成员争创“五型优秀班组”。
抓好班组基础管理。一直以来电焊班的班建工作不断在进步,集思广益,广泛开展班组建设调研活动,不断修订完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班组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公司五型班组评分细则,制定“优秀班组”创建方案,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创建出电焊班的特色和亮点。
抓好班员素质提升。从班组工作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按需施教,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注重培训实效。针对新提职和在职班组长知识结构的不同实施分层培训,重点从专业知识技能、班组管理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班组长培训班,为班组长提升综合素质搭建平台。采取月度焊接技能考核,达到考学结合、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目的,强化员工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打造“学习型班组”夯实坚实的基础。
抓好班组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关心班员、帮助班员成长成才活动,加强与班组成员的谈心和交流,帮助解决班员生活上的难题困难,努力营造互助互爱的亲情氛围。鼓励班组结合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凝练班组建设理念、愿景、目标,为班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新力。打造优秀班组文化阵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带动班组建设整体提升。鼓励班员积极为班组建设建言献策,增强班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使班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打造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
襄阳电焊班在公司每季度的班建检查中都名列前茅,并在去年被公司评为“优秀五型班组”,这是对电焊班一直以来班组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班组每个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