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名著读书笔记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1 栏目:公文范文

名著读书笔记范文

一、阅读笔记的内涵

阅读笔记是通过阅读把自己的阅读所得记录下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可以陶冶志趣情操,可以品味人生百态。而读后所得,则又是一番学习境界,积累起来都是一笔财富。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读写同步,以这种方式亲近文学是选择阅读笔记作为读写一体化训练的一个出发点。

二、阅读笔记的运用

1.确定学生的阅读内容

(1)名著大餐,饕餮美食

名著的阅读要侧重经典,立足于广度,在教学中可选择可读性较强的中外名著,推荐给学生供之阅读。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繁星、春水》……外国作品《巴黎圣母院》《简·爱》《安徒生童话》《鲁滨孙漂流记》……

(2)名家美文,书中三味

名家作品立足生活,可选择能反映生活,或真挚感人,耐人寻味的素材。比如,朱自清、老舍、巴金、史铁生、张丽钧、毕淑敏、余秋雨等人的哲理短篇。莫泊桑、欧·亨利等人的优秀作品都在可选之列。让学生读出趣味,读出品味,读出人味。

(3)读古品今,传承文化

读“孔孟”而识礼仪,品史书能知兴替,诵诗词可以怡情。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学作品选择一部分供学生品读,如《论语》《史记》等,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2.阅读笔记的整理形式

(1)摘录式笔记:摘录妙笔,熬制心灵鸡汤,原汁原味地品享书香

在阅读中让学生把随时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积累,以卡片、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反复咀嚼品味,并试着在以后的写作与口头表达时应用,以达到读写同步的目的。

(2)评注式笔记:文苑漫步,置身字里行间,圈点评画中品味乐趣

学生不必把书看得崭新,读书要学会“吃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见缝插针,蝇头小语,三言两语,养成随读随悟的习惯,自己的见地随时迸发出火花,不拘泥于形式,力求字字千锤百炼。过段时间再翻书反刍,从前的观点跃然纸上,这样清晰地比较一番,也可再次欣然提笔,温故知新。

(3)心得式笔记:读有所得,感悟作品思想,丰富学生思想,提升自我精神追求和审美品味

摘抄评注多了,习惯养成了,自然便读书必动笔,读中写、写中悟,自然会对某一类作品产生阅读倾向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心理感受写出来便能折射出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教师也会以此为中介,恰当地进行人文教育与关怀。

三、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重点放在摘录笔记的整理上,学生每学期自读一本推荐的名著,每周设置一节课内自读时间,每天记住一句优美语句,每节课前朗诵一段美文,每周上交一次阅读笔记备查。采用的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如,名句诵读比赛、作文集精编、三分钟演讲等。

第二阶段重点放在评注上,第一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变,但要加上评注作品。通过学生手中的一些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圈点评画,说真话,诉真情,这样的评点不仅仅体现在课外阅读上,在课内教师也要把此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学生的作文批改也采用“我写文章,我评我文章”的方法,在眉批上下工夫,认真评注,相互促进提高。

第三阶段要注重学生心得式笔记的训练。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与古今中外文学对话,促进批判性的思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读书心得以随笔的形式装订成册,在班级出刊学生的作文集,促进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

名著读书笔记范文篇2

由于乡镇学生条件有限,我便采取各种方式筹集书籍。首先,我发动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名称写下类,整理在纸上贴在墙上,学生根据需要互相交换。然后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从图书室借阅四十五本图书供学生阅读,使学生有了充足的阅读资源。

二、坚持阅读名著并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大纲中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志向、意志并非天生具有,而要靠后天的培养和磨砺。通过广泛的阅读,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了学生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树立了为人民利益甘愿奉献一切的信念。我与学生一起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感受屈原投汨罗江的爱国壮举、岳飞精忠报国的誓言、林则徐虎门销烟之践行……

三、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能力

要想使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要给与正确的方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

1.指导选择书籍

有的学生看见什么读什么,不加选择,使他们误入武侠言情小说的误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首先帮助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语言优美、知识性强的作品。我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使学生有明确的阅读方向。

2.指导学生记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都是古今中外读书人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的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读书时,根据自己的读书目的和读物的内容而确定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常见的有标记式、眉批、旁注式、摘录书中内容:把书中或文章中最精彩的语句或者是与自己学习、工作有益的观点摘录下来,以帮助记忆并积累资料。

3.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浏览、泛读、略读、精读、品读等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阅读方法。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细嚼慢咽,有的书则须咀嚼消化。知识性读物可泛读和略读;文质兼美的佳作可品读和精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批注阅读、猜读、探究性读、阅读反思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个性化阅读,要以个性化阅读实践活动为纽带,让学生把掌握个性化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如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时指导学生细致研读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优美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在小说中,那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名著读书笔记范文

如何做好名著阅读教学,笔者就自己的做法略谈一二。

一、进行有效地阅读指导

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在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籍。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我还将于丹的《论语心得》也请进教室,让学生通过直接聆听作家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观看第一讲后,有的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对于《论语》,我一直认为它是高不可及的,必须得仰望它。而经过于丹教授的解读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它,感受到它是这样的贴近生活。今天尽管我只读了其中的几则,但它所散发出来的阵阵芳香,让我收获的人生启示却是深远的。”

2.阅读要勤于思考。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靠思考,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但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阅读就是背和记,一丝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过度偏重记忆的现象,也有的教师精心设计阅读训练,但由于混淆了理解和记忆,使那些本应成为思考训练的设计变成了知识记忆。教师的阅读指导一定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质疑是学生阅读中思维训练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写好读书笔记,注意知识的积累。写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须做好笔记,因为一个人光靠大脑是不够的,时间一长记忆的东西就会遗忘。为此,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是必要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根据内容分类记录名著中的成语、名言、重点句子、描写生动优美的语段等。

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阅读技能,而名著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丰富,它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实践应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因此,加强学生名著阅读指导,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数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阅读,并有所收获,逐渐形成习惯。

二、以活动推动阅读名著

1.开展阅读名著大比拼的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名著研讨会,文学名著语段诵读、文学名著读后感展评、文学名著课本剧表演等,为同学们搭建交流读书心得和读书成果的平台。以展、赛、评促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活动的开展。

2.通过日记、周记、墙报、黑板报等方式写读书心得。鼓动学生写生活日记,这不仅是学生多练笔,勤练笔的好办法,而且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也有很好的作用。读书时随手记上它,对消化理解所读的作品有许多好处。利用板报、手抄报、学习园地介绍读书心得,对学生的阅读会起到促进作用。

3.开设读书活动课。我们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建立了图书角,为开设读书活动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个学期初,根据学校开列的书目,我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提供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柜里,由专人负责,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活动课,来阅读经典名著,以创设阅读名著的浓厚的氛围,推动名著阅读的开展。

三、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读物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大量阅读名著,就得为学生提供可读之书。书来自何处,途径有二:学校图书馆,每周一节阅读课上带学生去图书馆开展阅读。组建班级图书角:班级购买、学生捐赠、向学生暂借,各类书籍应加强管理,做好编号登记,专人保管。这样既实现了人人有书读,个个读好书,也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我最熟悉的人三年级作文(6篇)
  •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我学会了什么字左右(1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