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6 栏目:公文范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范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随之突飞猛进,使社会变得更为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许多恶劣影响,比如中国人离婚率的逐年增长,使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为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事业、文化、心理学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学校加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孩子心理的关注,使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得到广泛关注,因此目前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曾有一项关于对单亲家庭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90%以上的单亲家庭中都存在许多教育子女的问题,一下几点尤为普遍。

(一)家长心态失衡

当家庭发生变故时,由原来完整的家庭变成单亲家庭后,导致独自抚养孩子的家长会增加大量负担。如,家庭经济来源、家庭琐事等都使家长压力增大,由于许多家长不会及时排解内心压力,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不仅没办法对孩子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还向孩子发火,使孩子的心理及情绪都受到很多影响,降低了对家庭、家长的信任与依赖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影响单亲家庭子女未来的发展。

(二)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

在变为单亲家庭后,有些家长对孩子存在很深的愧疚心理,就会想近办法补偿孩子,然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满足孩子各种需求,不敢对孩子要求过多,过分溺爱孩子,从而导致孩子性格过于自我,行为任性不尊重他人。

(三)家长陪伴孩子时间较少

单亲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一方家长,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与学校教育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向在工作方面,这样就导致家长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孩子,再加上单亲家庭的原因使孩子性格更加内向甚至自卑,不愿与人交流,和同学、老师之间也缺少沟通,久之,导致孩子心理阴影逐渐加重,无法健康成长。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一)加强学校科学性教育

班主任需及时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后,因材施教对单亲家庭子女使用科学性教育。首先班主任应试着了解单亲家庭学生,通过加强与单亲家庭学生的沟通,对孩子的内心进行探索,及时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内心想法与需求,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协调,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单亲家庭子女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协助校方重视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单亲家庭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其内心烦恼与原因。并成立校园心理咨询室,使单亲家庭学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面谈等方式倾诉苦恼,并且第一时间得到疏导,使其化解苦恼,积极面对成长。

(三)培养单亲家庭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是对社会、家庭、父母、老师等的感激之情,培养单亲家庭学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去感恩这个世界,感恩家长,会使学生重新认识对自身经历的一切,健康阳光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应培养单亲家庭学生学会感恩,首先班主任应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感化学生,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教师不顾自身性命救出学生、母亲为护孩子周全,用身体为孩子撑起一片空间、消防队员废寝忘食的营救被困群众;晋朝初年王祥为救母亲卧冰求鲤等,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另外,教师也可围绕“感恩”的话题开展班会,让每一位学生讲解自己所知道关于感恩的故事,并谈谈自身对“感恩”的看法,来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对“感恩”的思考,为他们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学会感恩。

(四)班主任及时单亲家庭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为了给单亲家庭学生营造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班主任要及时与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沟通。由于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家长工作较忙,对孩子陪伴较少,影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家长重视起学生的家庭教育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共同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轻松温暖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形成良好性格。

结语:

总体而言,为了单亲家庭子女能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结合学校与家长的双重力量,来为单亲家庭子女打造轻松舒适的成长环境。但也要兼顾单亲家庭子女家长的想法,以公平的方式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使孩子与家长平衡心态积极面对生活,让单亲家庭子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单亲家庭幼儿教育性格爱心

一、存在的问题

完整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据地,是孩子身心健全的保护伞,是孩子快乐生活的摇篮。然而,在单亲家庭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往往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使其性格产生严重偏异。因此,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根据其心理性格特性,做好孩子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研究显示,单亲家庭幼儿心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性格缺陷

在单亲家庭中,大多是因为父母离异而形成家庭的缺陷。因此,很多父母经常会把婚姻的失败迁怒于孩子,对其缺少爱护与宽容,使幼儿容易产生紧张、压抑、冷淡、敌意的性格。还有的父母对幼儿动辄惩罚,随意训斥、打骂,导致幼儿胆小、恐惧、过分顺从、无主见、缺乏自信。尤其是许多单亲家庭的父亲,由于借酒消愁,在酒精的作用下,暴力倾向加重,对孩子拳脚相向,这更加重了孩子的恐惧感。还有许多家庭重组后,很多后母也会对孩子极为苛刻,任意打骂,丝毫无母亲的慈爱,这催化了幼儿的敌意性格趋向。

2.角色混淆

在单亲家庭中,往往只有父亲或者只有母亲。这时,母亲的性格体现在男孩身上,父亲的性格体现在女孩身上。父亲往往是勇敢、坚毅的大男子形象,甚至酗酒、暴力等行为极其泛滥,这影响了女孩的性格养成,使女孩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大咧咧,丝毫无女性的阴柔之美。母亲往往是易唠叨且极易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分依赖,因此男孩缺乏父亲的影响,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往往缺乏阳刚之气,表现出懦弱、阴柔、易唠叨等女性化性格。

3.学习成绩差

学习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孩子缺乏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并且常常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歧视,这往往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使得他们痛苦、抑郁、焦虑,无心致力于学习,而且常常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合群,有什么不如意就对其他孩子大打出手,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解决的方法

针对单亲家庭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健全教育和指导,以慈母般的爱心去呵护、教育他们,弥补他们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的爱与温暖。

1.投入真挚的感情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就是一门温暖的学问,它就像温火熬汤,需要时间精心熬炖,香味才会逐渐弥漫每个角落。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侮辱,在得不到温情,又面临暴力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家庭中受到吵闹打骂或不理不睬环境的影响,使大多幼儿性格内向、冷漠、攻击性强,往往带有痛苦、孤独、自卑、抑郁的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多一点感情的投入,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用亲切的话语和动作传达出对他们的深深关切与爱护。这种爱就像润物的春雨、和煦的阳光,能熨平他们因父母离异与被父母抛弃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2.进行角色的替补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风气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心理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分。然而,在单亲家庭中,幼儿不是缺乏父亲就是母亲,这就犹如缺乏了空气和水分,因此进入幼儿园后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补充氧气和液体,来维持他们正常的生命体征。这时的孩子对父母都有强烈的依赖感,若父母双方有一方离去,他们就会惶恐不安,此时若教师能够及时替补这一角色,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转移,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鼓励融入团体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因为父母的离弃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进入幼儿园后,常常会因为别的父母接送其他小朋友而羡慕不已,从而更加憎恨自己父母,表现出对其他人的敌意。尤其当其他小朋友嘲笑自己时,他们往往会因此与其他小朋友大打出手。这时,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一味地认为是单亲家庭小孩性格的问题,光责备他们,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尊重与爱护他们,并积极地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乐、做游戏,并不断地陪同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其融入集体中。

4.争取家庭的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如同对大理石进行雕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与性格培养起着主导作用,但仅靠学校单一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必须争取家庭的通力合作。父母的离异对孩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但可以减少以后对幼儿的伤害。例如,离异后的父母可以作为朋友一起关心爱护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与新组建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对离异父母怨恨。只有让家庭、学校形成一个立体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力量,才可能解决单亲孩子深层次的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的起点,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和蔼可亲的教师就是他们心中的阳光,能够驱散因为家庭残缺带给他们的孤独与痛苦;教师的爱心就是滋润他们成长的伟大力量,能够让他们享受到家庭中没有的温暖与关爱。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关心与爱护汇聚成一片爱心海洋,让单亲家庭孩子徜徉于这片爱心海洋中幸福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史桂琴.浅谈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J].天中学刊,2002(1).

[2]赵洁.浅议幼儿教育与“创新”[J].宁夏教育,2003(12).

[3]韦光仪.幼儿教育改革的探索[J].安徽教育,1987(4).

[4]刘娟,陈颖,宋睿,张丽霞,杨己洁,金亚娟.非幼教人士眼中的幼儿教育[J].早期教育,2000(6).

[5]王春燕.幼儿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幼儿教育与生活的融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原因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离婚率上升,单亲子女数量增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提及单亲家庭教育,人们的着眼点往往只落在单身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上,大都忽略了祖辈对孙辈之间的隔代教育。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单身父(母)亲把抚育孩子的责任越来越多地交由祖辈老人承担,因此,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分析

(1)亲社会减少,容易产生双重人格

单亲隔代家庭中的儿童,大多表现为心理自卑、感情脆弱、情感忧郁、沉默寡言等,他们不善交际,对外界明显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大多在家长、老师面前通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而在外却飞扬跋扈,经常欺负比他们弱小的孩子,具有暴力倾向,形成双重人格。

(2)逆反心理,攻击增多

单亲隔代家庭中的儿童,大多具有逆反心理,生活在单亲隔代家庭中的儿童往往因受家庭冷落,对老师或家长的言行总是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加上学习成绩差,个人情感长期受到压抑,但其个含着很强的冲动成分,企图通过反叛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故而容易产生许多行为问题。

(3)消极情绪明显,匮乏自信心

单亲隔代家庭中的儿童,大多总是消极地对待生活与学习;害怕困难,做事经常不作任何努力轻而易举地放弃,自信心不足。如果以上这些不健康心态及行为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单亲儿童性格扭曲,心理变态,影响其情感和品格的发展。

三、单亲隔代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由特殊的家庭环境所引起的社会认知偏差

单亲家庭对儿童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孩子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精神支柱,心理比一般孩子更加脆弱。他们认为,父母把他们放在祖辈家,是不管他们、不爱他们的表现,故而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另外,他们常常将自己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把自己和周围同伴对照,在学习、生活上总感觉到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2)缺乏正常的社会化环境

孔德指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作为初级群体的存在是儿童社会化的必要的场所。单亲隔代家庭的孩子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相比,缺乏正常的社会化环境,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或个性畸形。一方面,单身父(母)亲在经历了家庭裂变后,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心灵上留下阴影,情绪容易波动;另一方面,祖辈家长素质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3)教育方法不当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育结果的好坏。隔代教育中的老人对孩子总是采取溺爱的方式,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如果过分溺爱,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同时,祖辈对孩子的发展尤其是学习往往寄予过高的希望,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就会产生抑郁焦虑、消极低落的情绪,同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对策及建议

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单亲儿童,如何抚平他们心理上的创伤,在隔代教育中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1)家长方面

要使单亲儿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适应其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家长必须确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关键是树立与单亲儿童个性发展同步的全新教育理念。同时,单身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经常性的联系,熟悉孩子学习、思想、生活各方面情况。祖辈家长对孩子的爱应有理智、有分寸,努力做到关心孙辈,但不溺爱,遵循适度原则,做到严宽有度。

(2)学校方面

对待单亲隔代家庭的学生,学校一方面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关心、帮助、爱护他们,另一方面应该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建立单亲隔代家庭儿童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增强学校对这类学生的全面了解。同时,教师应当帮助单亲隔代家庭的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3)社会方面

社会公众应正确看待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消除对它的不良歧视,给予单亲隔代家庭及其子女以理解和适当的关爱,让这些孩子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开设隔代家长学校,让祖辈家长学到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此外,可以通过建立单亲俱乐部、祖辈家长俱乐部、单亲热线和单亲之家等心理咨询组织,以情感交流、互相帮助。

总之,单亲隔代家庭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比较复杂,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综合教育,多管齐下,共同为单亲隔代家庭儿童创造正常社会化的环境,促进单亲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星.试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5.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智慧旅游含义(6篇)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重阳节作文字(1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