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电工学习步骤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9 栏目:公文范文

电工学习步骤范文篇1

引导文教学法是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引导文是由教师制定的书面任务,它包括了任务介绍、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等,通过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引导文教学法是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的,完整行动模式包括: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该理论说明一个行动由计划、实施和评估组成。

引导文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学习内容上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教学目标是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请教者。引导文教学法对知识的传递是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掌握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便于指导和交流。学生参与程度增强,其结果表现为学生要学。激励手段是内在的,是从不会到会,在完成一项任务后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质量控制是学生表现的综合评定。

二、引导文教学法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个面向实践操作、全面整体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分解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供一个以提问形式的书面任务。引导问题和引导句包含了为解决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它引导学生独立获取所需信息,并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执行提供帮助。通过引导,学生可对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策划和操作,学生独自制定计划,执行工作并对成果进行检查。引导文教学法主旨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信及能力。

(一)引导文制作

在高职仪器分析中有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和其他分析的介绍,根据分析检测项目结合行业生产的需要,对教学的检测方法重点项目进行筛选,在仪器结构、使用与维护及其在生产实践的应用上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接受的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因素选定合适的知识范围。在此基础上考虑具体的题目,并确定整体完成进度和所需时间。选择合适的任务,不仅在内容上要合适,并且要让学生觉得有学习动力。教师有目的性的制作引导文,具体步骤如下。

1.导言选择项目,确定教学任务和内容,导言主要是工作任务背景介绍,介绍要详细,尽量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对检测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根据导言明白要去做什么。

2.规划作业任务确定工作流程,划分工作步骤。一张供学生填写的空计划表格,会在他们制订工作计划时起辅助作用。表格里可以填写该工作计划的各个步骤以及必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3.知识归类把各单项工作步骤中所需的与学生完成作业任务有关的知识,进行信息归类整理。

4.生成信息源将所有的信息资料汇总,这些资料可以是老师自己制作的材料页、工作图或者表格,也可以是现有的教材资料如教科书、参考书或者互联网资料。

5.引导文问题设计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设计,引导问题是引导文的核心。引导句包含了为解决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现以电位分析法为例,基于引导文教学法进行问题设计,如实训项目:饮用水pH值的测定。

问题一: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的概念,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的种类和用途。

问题二:缓冲溶液的作用?相关资料查阅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问题三: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分析?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pH计及其配套设备基本操作及技术条件。

问题四:pH计标定方法有几种?有什么不同?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知识及概念。

问题五:仪器校准及检测过程具体步骤?阅读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掌握相关信息。学生借助所给出的信息资料,能顺利地完成引导文问题设计中各项工作步骤,掌握老师所规划的知识内容。为使教师较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引导性问题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回答。

6.检查评价和结果分析教师需要编制用于检查控制的材料,如图文记录资料或验收标准等,也可以使用综合的填空引导文或者附加任务来考察,主要以专业能力为目的评价学生。

(二)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

完成引导文教学法并达到培养目标,需要以下六个步骤。

1.收集信息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并按照引导文中的引导问题自我获取信息。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图纸、网络搜索、观察和询问、参观等获得信息,能培养学生媒体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自我学习等社会能力。

2.计划设置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准备必要的工作资料,完成任务的时间顺序,团队工作中的具体分工等。学生通过引导文编制工作计划,能培养学生方法能力、计划能力、有步骤的思考问题能力。

3.决策小组成员通过分析讨论项目相关信息确定方案,与教师关于计划进行一次专业谈话,确定最终计划。同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并决策,可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

4.实施根据工作计划,小组成员按照计划相关信息进行现场仪器调试,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实施计划。如仪器初次使用,每组由一名学生演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监督评价,如发现严重违章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同学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这个过程能培养学生转换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控制控制单是学生按计划编排的实验程序方案,学生使用控制单自我检测已完成的工作任务。小组成员按照实验方案中要求进行试剂配制、仪器校准调试及检测。通过控制单验收标准,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6.评估小组成员对实验数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结果处理,可用自己制定的检查表格评定工作结果。学生积极开展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就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同老师讨论,弄懂产生错误的原因,通过评估能提高学生评估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小结

电工学习步骤范文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例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完成的项目可大可小,主要通过项目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行为能力,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应用学习知识。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完成零件的加工机电一体化论文,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绘图软件操作能力和机床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

1电火花线切割实训”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简单来说,项目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和评价。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要集促进师、示范者、评论家于一身。在项目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老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在项目教学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具体帮助,他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示范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图1项目教学法的一般过程

2任务的引入

电火花线切割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践课程,而线切割加工的工艺分析是加工合格产品的关键,只有工艺合理,才能高效率地加工出质量好的零件,因此,必须让学生对线切割加工的各种工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操作层面上讲,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切割零件方法机电一体化论文,还要求学生会穿丝、上丝。最后针对模具加工中经常用的跳步加工操作,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

在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尤其是级进模凹模型孔的加工,型孔与型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如果用电火花线切割分别加工型孔很难保证精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使用电火花线切割跳步加工这种加工方法。

3任务的分配

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图2为零件的二维图。机床为泰州三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K7732A型号机床。零件毛坯为60mm×80mm×δ3mm的45号钢。对学生的要求:

(1)每组学生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三个零件;

(2)记录每个零件完成的时间;

(3)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记录误差。

图2加工的零件

3教师讲解

在对零件进行线切割加工时,必须正确地确定工艺路线和切割程序,包括对图纸的审核及分析,加工前的工艺准备和工件的装夹,程序的编制,加工参数的设定和调整以及检验等。加工步骤一般如下:1.凹模加工工艺处理方法,2.工件的装夹与定位方法;3.钼丝垂直校准方法与定中心的方法;4.电参数的选择;5.跳步加工方法和操作要领。

对于本次教学,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方面,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线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机床的基本结构,简单的工件装夹、找正,基本的机床加工操作以及软件绘图等方法。我们此次项目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线切割加工的跳步加工,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考虑到单纯在黑板上讲解跳步加工过程以及操作步骤,学生很难掌握,也很枯燥。所以在教师讲解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机电一体化论文,通过Flash软件的仿真运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机床加工工件时的跳步过程。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画图和写加工步骤的时间。图3是运用Flash软件钼丝走丝轨迹。具体跳步加工步骤如下:

图3钼丝走丝轨迹路线

(1)第1步加工内孔,钼丝运行轨迹如图①所示。加工完钼丝将停止运动,关闭工作液和走丝机构,拆下钼丝,再按电脑屏幕上的继续”键,机床工作台将沿虚红线方向移动到第2个传丝孔的位置(加工前穿丝孔已经用钻床加工);

(2)将钼丝从第二个穿丝孔穿过,重新固定在储丝筒上,开走丝按钮和工作液按钮,再次按继续”键,机床开始加工外轮廓;

(3)切割完成后,关闭走丝机构和工作液泵、关闭总电源、取下工件。

4学生分组、练习

老师讲解演示完加工过程后,学生分组练习。机电工程系08模具-1班学生共有36人,实训地点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模具制造车间,共有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6台,钻床1台,钳工工作台1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生分为6组,一组6人。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这主要体现在每组学生的工艺计算、绘图、工件的装夹、电参数的选择等等。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需帮学生指出机电一体化论文,让组内其他同学思考错误的原因、怎么解决。这样提高组内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

5点评和总结

在点评和总结环节,主要有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老师点评组成。组内自评由每组组长对该组加工的工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出勤等发表意见。组件互评主要是指6组之间相互指出工件的优缺点、测量尺寸并选出最佳的一组。最终由教师点评,跟踪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6扩展与思考

最后,可以扩展知识和对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比如:

1.工件定位:以此工件为例,若工件定位不准,对加工的工件有何影响?

2.钼丝定位:开始加工前,若钼丝不在穿丝孔的中心,对加工工件有何影响?

3.钼丝引入处位置怎么最佳选择?

扩展可以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提高以后再遇到类似难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芸,模具数控加工实训教程,国防下业出版社,2006.

[2]杨晓伟.启发式教学在《电火花线切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46-14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1-52.

[4]蒋建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实例[J].职业圈,2007(10)129-130.

电工学习步骤范文

关键词:机电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4MAT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加强交流,加快发展,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发展要求,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必要的。我院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学生在已有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掌握机电类专业常用的词汇,具有一定的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资料,并且能顺利地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机电专业英文文献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并能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有意识地利用所学知识阅读最新的专业英语文献,为从事创新性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机电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的现状

本课程的基本情况是:总课时为26节,每周两节,教学过程无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教材为姚永玉,常云朋,周丽丹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机电专业英语》,实施教学实施对象为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有学生,包括高职和高技。

基于以上的情况,课程学习前本人对专业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40%学生认为英语底子薄弱,对该课程的学习几乎无任何兴趣;30%认为该课程与普通英语是一回事,再学习觉得是重复;10%认为不知道学习什么东西,学习无用;20%认为既然开设了总有它的道理。面对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本课程的教学仍然走原来的老路的话,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本人对以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反思,并针对09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作了尝试性的实践,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二、课堂改革的理论依据——4MAT教学设计系统

4MAT教学设计系统分为四个步骤,步骤一:创建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精心设计的话,这一象限的活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激活他们的原有知识。步骤二:呈现内容,活动的目的在于理解教师传授的概念。步骤三:展开练习。最后步骤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这些步骤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体现了一种自然学习循环的模式,或者可以说是对教学进行思考的方式。4MAT体现了一个自然循环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它拓展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国外有研究调查表明目前尚不清楚在什么条件下使用4MAT系统能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即教师使用这一系统教出来的学生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相比,前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明显。基于这种结果,结合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现在的状况,可以借鉴4MAT系统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学习动机不足,课堂教学沉闷,教学效率低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机电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学生英语现有的基础,根据4MAT教学设计系统所体现的学习自然循环的过程,本人将其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一)课堂实施环节一:课堂互动环节,开展“游戏”

该环节实施的理论基础是:4MAT教学设计系统步骤一:创建经验。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初中万能作文字(6篇)
  • 下一篇:小学感恩节作文范文(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