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创新作文(6篇)

时间: 2024-01-02 栏目:公文范文

关于创新作文篇1

论文摘要:以电视、电影、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对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媒介以其自身的图像化、迅捷化、商业化的特性冲击消解了经典文学,但是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杌和生长点。

媒介是文学生产、传播、交流、消费的纽带,是整个文学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载体。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回首历史。人类社会已走过了口说文化、文字文化阶段,现正跨入媒介文化时代。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看,口说文化时代人们以口耳相传的语词为主要交往媒介:文字文化时代以各种纸质印刷品是传媒的主要载体。当今的媒介文化发生了视觉化、形象化的转型。这里所说的新媒介,指的是随着近代数字语言和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影视、网络媒介。媒介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特点等。

一、新媒介的特点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图像化特征突出。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把电视的“马赛克”图像看成是“印刷时代”的对立面。他在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认为人体的延伸是指“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同时.他更强调这种延伸对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任何一种感觉的延伸都改变着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新媒介传递信息快捷并且容量极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断言,“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致于能拥抱地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电子的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即使事件一件接着一件.也不存在任何延迟的效果”。因此,电子媒介使大家更加相互依赖,重新塑造成一个“地球村”。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fnicholasne—groponte)在兴起的媒介革命对文学艺术生产的影响给予高度积极的评价。

与此同时.新媒介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也决定了其商业化和市场化特征。现代传媒的勃兴,是时展的产物,是社会变革的必然。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其意义在于指出这种文化的创造目的和创造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似,是一种标准化、复制性、大批量的生产,为的是创造消费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是其运作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往往是与工业形态的生产运作模式及商业原则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媒体可根据受众的需求影响生产者。市场经济下的媒体行为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经营,进而导致了文化的经济化与产业化结果。

二、新媒介对文学的消解

新媒介的图像化迅捷化、市场化的特点,动摇了传统经典文学的地位。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希利斯-米勒曾言:“其他文艺形式会取代文学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目前就正在逐步取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文学已经明显今不如昔,至少在美国是这样,欧洲基本上也是如此。尽管人们仍然需要读很多书,但也需要去看电影、看电视以及登录因特网。”131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米勒的“文学总结论”曾经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童庆炳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和《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金惠敏的《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赖大仁的《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等文章就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讨论。客观来看.新媒介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对文学乃至文艺的生产有一定的解构性。

首先,新媒介视觉的冲击消解了传统文学的想象力。视觉文化是“看”的文化,它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隐含意义的解读。比如文学名著的电影、电视改编,图文图书的畅销,不少文学刊物刊发的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等。人们的审美意识不再限于高品位的审美追求,而是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崇高退出了审美的舞台,英雄主义成为过时的神话,经典艺术作品被宣判为过时的东西,取而代之的却是插科打诨的闹剧和打情骂俏的小品。这样就大大地限制和阻碍了作家、读者本身的想象力的培养和发挥,其最终结果就是文学生产的萎缩。文学生产应该是最富于想象的事业,想象力的受阻和受挫。一定意义上讲是不利于文学生产的发展的。

其次,新媒介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的经典性。大众传媒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从广播、电影、录音、录像、电视,到因特网、微电子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光储存技术、数码成像技术。不仅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而且使大众文化产品实现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新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可任意复制性导致经典文学的瓦解。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在于其创造性创作过程和结果,但是电子媒介的可任意复制性却导致独特的文化产品变成了可供多次重复的消费品,个性化的生产变成了大量复制化生产。

最后,新媒介的商业化操作使文学创作庸俗化。影像、电子媒介从它诞生起,就扎根在市场的土壤上商业操作的结果固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效应,它挤占着文学的生存空间,文学的超功利性被纯粹功利性所代替,提升精神品位被迎合受众所取代,追求审美愉悦被追求物质利益所置换。

正是文学的市场化和媒介化的共同作用,文坛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现象——图书的消费式工业化生产。我们在见证世纪末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媒介或说媒介系统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中的人和其他系统对它的依赖关系日益凸现。

三、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重构

关于创新作文篇2

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村学校相对偏远,相对落后闭塞;二是学校硬件设施相对欠缺,图书馆、阅览室尚不健全,信息传媒相对滞后;三是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加上安全因素等,致使学生接触社会少等主要原因。怎样改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落后的现状,创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呢?笔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面向社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新的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那一幢幢的高楼,一条条的水泥路;一家家的养猪场、养鸡场,一片片的苗圃、花圃,不就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如果再引导学生深入调查,了解大批农民工外出后,留在家乡的“留守老人”、“留守孩子”,不也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吗?

农村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重、参加劳动的机会少,但好在还有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上时间,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体验、感悟生活,就一定会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二、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引导模仿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在尽量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较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愿订阅;或争取每人拥有一本“课标”推荐的课外名著。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节假日,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阅读,在阅读中交流。这样做,既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又能很好地拓展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厚积而薄发”。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文章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和身边人、身边事对照、比较,激发学生模仿创作,逐渐提高学生在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谴词造句和语言表达上进行模拟训练。在领悟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

三、尊重学生自主创新,鼓励学生写出特色

创新作文首要的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写作。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发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要交给学生作文的主动权,不能给学生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限制。大的方向明确了,就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如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话题,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等。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首先是标题新。“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特别是近年来中招考试多以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这样就把命题权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拟出凝练、新颖,既能画龙点睛、又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其次是角度新。怎样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呢?一是多向发散,寻找可写角度。二是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方面的瞬间感受,从各个角度深入挖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厚度,才真切感人。三是集中选择,确定最佳角度。第三是材料新。学生视野开阔了,积累丰富了,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就能选取新颖、鲜活的材料。最后是语言新。本人经过收集近几年中招满分作文发现,以语言取胜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好的内容要靠好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注意不断地采撷闪亮的语言“贝壳”来点缀文章的主题,使其生动、鲜明、富有吸引读者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旁征博引诗句、名言、歌词、谚语等,概括有典型意义的成语、典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另外,巧妙的运用修辞方法,也是丰富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

关于创新作文篇3

创新的英语作文(1)

Innovationisameansofrichlife.Noinnovation,Ithink,theworld'sfirstelectriclampisnotborn,wehaveinthekerosenelampunderthedimlight,lifeforalifetime;Thefirstplanehasn'tappeared,peopleshouldpassafewmonthsorevendecadesofkungfugreathardships,travellongdistancestogettothedestination;Noinnovation,societywouldnotbesomodern,wouldnotbesocloselycontactbetweenpeople.Innovationisimportantforus!ThegreatplaywrightShakespeareoncesaid:"beautyislife,beautyisinnovation."Thiswisdomtellsusthatshoulduseindustrioushands,tocreate,todecorateourlife.Theoldmanisknowledgecreation,todaywecreateandwheretoabandon,abandontheinnovation?Innovationistheimportantguaranteeoflifetowardsabetterfuture,isthesourceofsocialdevelopment.

Innovationisthenationalrejuvenation,thecountryrichandstrongpower.In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eswitheachpassingdaytoday,everycountryintheworldarescramblingtoinnovation.Noinnovationwillbeoutofstyle,innovationwilllag.Therealityofourcountryrequiresthatwewanttosurvive,inordertomakeourcountrycanstandamongthepeoplesoftheworld,istoacceleratethepaceofinnovationtomakeinnovationinthesocietyeachindustry,eachcorner.Thereformofeducationinnovation,toinnovati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Weshouldbeboldpractice,havethecouragetoexplore,overcomeallkindsofdifficultiesandsetbacks,thefrontroadtoinnovationthatdirection.

Ourlivesneedtoinnovate,oursocietyneedstoinnovation,ourcountryandnationneedinnovation.Noinnovation,nocolorfulmaterialworld.Wewanttointheinnovationstrivesfor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Asthescholarwillgivedifferentreasonedtheproblemanswer,theanswerisrichandcolorful,ifonlyoneanswer,thenwewillseeifwearerigidfromsubjectiveaspect,istrappedinthebox.Therefore,theinnovationshouldalsobreakoldideas,oldwaysofdoingthings,onlyinthisway,wecanmoveontheroadasolidpace,towardthenewcentury.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创造,今天我们又哪里能抛弃创造,抛弃创新呢?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创新的英语作文(2)

Innovationisoftenmentionedinthemodernwork,anewconceptisalsoclosetoachainoftherestoftheworld,weshouldbeabletomoredeeplyunderstandanduseit.Bothworkinthehighandnewtechnologyandworkatthegrass-rootslevel,andtopromotetheprogressofit,allneedtobeinnovativeideasintotheworkandlifepractice,thusimprovetheirinnovationconsciousnessandability.Therefore,indailywork,weneedinnovation,innovationisnotonlyworkinaworkout,butweneedtoseriouslytomakeinnovation.Innovationisintheoriginalbasis,coupledwiththeirownthinkingcreated.

Innovationmakesthecreationofourdesiretohavenewspace,newhavehigherenthusiasmforknowledge,itcanmakeourbraincellscanhaveamoreactivefactors,itcanmakeourlifemorepassionate,morecanunderstandthevalueofsurvival.Anyway,wearealwaysfullofpassiontolife.Hasinnovationconsciousness,canletusfindinworkorinlife,toconstantlyimprovethemselves,findthemselves,alsocandevelopvariousinterests,improvetheirknowledgelevel.

Innovationisaenterprise,national,andeventhecountry'shope.Inchangingandcompetitivetimes,ourpersonalwanttohaveasenseofcrisis,shouldhavetheconsciousnessofcompetition,andmustimprovetheirinnovationability.Inreallifeandwork,fewpeopleshowtoallkindsofidea,conception,andputintopractice,anddosoinfactburiedmanyearlygerminationofinnovation,accustomedtousenewthinkingtothinking.Andactuallyinspiresomeinnovationideaisarelativelyeasything,therealuseoftheseideasmadefruitfulpracticalcreativeworkisrelativelydifficult.Inactualworkadheretotheconcept,weshouldsticktoit,youcantastethefruitsofsuccess.

AndIalsobelievethatanyonewanttohaveagoodlifewouldbetoconsiderhowtoinnovation,innovationideaisakindofstrength,itcanmakeyousweattoexertyourpotential.Actuallyanypeoplehaveadvantage,andhowdoyoutoyouradvantagetofindastage,itisveryimportant.Thestagecanletyoutodistancewiththem.Moreover,Ithinkwelearnknowledgeandskillsforsocialservices.Whenhecan'tplayarole,Ithinkwespentsomuchenergytowhatwemightbeawaste.Butwhenonceyouhavethiskindofconsciousnessofinnovation.Youwillbeattractedbythecharmofit,youwillbeaction.Inmylife,Iwasconfused,becauseIdon'tknowwhatIshoulddo,andIdon'tknowwhatisthepurposeofthestudy.SuchamoodIdon'thavetolearn,becauseIhavenogoalandnopower!Weknowanyaninnovationrequiresaprocess,whenyouhadthisphasemethod,action,andnotallofasuddensuccess,youneedtoinsist,unremittinginsiston,youwillbeabletocompleteyourinitialdream!!!!!

创新是现代工作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与世界接近的一个链子,我们应该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它。不管是从事高新技术工作还是基层工作,而要推动它的进步,都需要将创新理念溶入到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创新,创新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得到锻炼,而是我们需要认真的去制造创新。创新是在原本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自己的思维创造出来的东西。

创新让我们的创作欲望有了新的空间,对知识的求新有了更高的热情,它能让我们的脑细胞能够有更活跃的因素存在,它能让我们对生活更有激情,更能体会到生存的价值。不管怎样,我们都始终要充满激情的去生活。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让我们在工作或是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发现自己,也能从中培养自己多方面兴趣,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

关于创新作文篇4

一、创新与知识流动及企业文化的关联

研究表明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和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的流动和整合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如果企业的文化支持知识的流动,其对企业的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的文化与知识流动互不兼容,则会阻碍企业的创新。

企业的中层和基层领导者可以影响企业文化的传递和延续,同时,他们在知识内、外流动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看门人”和“联络员”角色。在对三星的实证调查中发现,100%的受访者在工作中需要与同部门的人员进行合作和交流;96%的受访者要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81%的受访者需要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这充分表明了知识的多范围流动对于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相对于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交流有益于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相对而言,实际工作对于企业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的知识交流的要求更多,因为这种知识交流是知识整合的必要保证,也是成功创新的关键之一。

知识的顺畅流动对于参与知识交流的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有要求。如果人员之间相互缺乏信任或有矛盾冲突,会对知识分享造成阻碍。本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良好。建立在组织承诺和个人能力基础上的信任使得知识在组织间的交流顺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这些“看门人”和“联络员”在对外交流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知识在自己部门内传播,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帮助。

同时,所属同一部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属于同一团体的归属感、利益相关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得部门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增强。这些都有助于知识在同一部门内的流动变得流畅。不同部门的人员间的关系则不密切。工作之外的交往也不多见。但约62%的受访者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良好。这良好的关系大多建立在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的共识中,从而有助于他们在需要时能够从对方得到足够的、有用的信息和支持。此外,不同部门间的知识交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缺乏专业知识平台成为知识的跨部门交流的阻碍。不同的部门间存在着利益矛盾。基于不同利益的出发点,不同部门的人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成为知识跨部门交流的潜在问题。综上所述,虽然三星公司的内部、外部知识交流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大多时候知识交流是顺畅的,而这与企业的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企业文化对知识传递的影响

在大型企业,不同的部门和分支机构在企业主导文化之外还有不同的部门文化,即次文化。三星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如下。首先,三星对于创新的依赖度和重视度非常高,以创新为最高指向是三星的主导文化之一。从访谈和问卷所收集的信息来看,三星不同部门间的隔阂是存在的。由于各个分公司和事业部的独立经营的体制,形成各不相同的部门文化。一些部门相对而言比较传统和保守,工作气氛严肃、保守。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有的员工不乐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担心被训斥,或使问题变复杂等。同时,由于工作任务多,责任明确,每个员工必须按期完成个人任务,部门内会出现‘各扫门前雪’的现象,形成较强的个人主义气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流动的顺畅。一些技术部门,如,产品规划部,重视创意,尊重职员的意见。另一些部门则强调程序化,严格按照程序工作,缺少创意。也有一些部门的次文化的特点是以团队的利益为第一。

部门的次文化各不相同,部门间的知识交流对于企业创新又十分重要。三星需要克服部门间的隔阂,使得必要的知识跨界交流顺利进行。这关键在于要给各个次文化找到兼容的东西,使得次文化间的冲突不至于影响到企业的创新。因此,必须在主流文化中建立一个共识,认同多种次文化的存在,使其能够支持创新,或至少不阻碍企业的创新。三星的具体做法是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建立利益相关。在企业文化上强化三星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强调不同部门的相互协作精神,弱化部门间的隔阂和矛盾。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三星公司为减少部门间的矛盾,除去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加强零件部门和整机部门的合作关系,使之利益相关外,更在企业文化中强调部门间的和谐和合作。通过各种培训,促进内部、外部交流及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注重培养协作精神,建立以整体利益为重的观点。

三、企业文化转变及创新的重要构成

三星公司目前的企业文化是逐渐形成的。三星企业的文化也由原来的讲究公平为主的企业文化转变为当前的多层次的、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对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改变有着深远的影响。李健熙会长被认为是对三星的成长和成功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他对于变革和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持为三星的创新文化定了基调。在他的决策和影响下,三星的企业的企业发展策略从快速跟从先进技术,转变到以自主创新为主,成为尖端技术的引领者。他的天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为企业营造了创新的精英文化。同时,他又主张创新从下开始,鼓励人人都要有创新的思维。高层领导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支持创新和变革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由于高层领导对于创新的高度支持,企业得以对于人员招聘、培训、激励、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一些管理制度上进行调整以支持创新,使得企业的创新文化得以延续。

高层领导对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深远,但是依然不能忽视企业的中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资料表明,企业的中层领导对于本部门的次文化的形成和转变起到决定性影响。部门领导以身作则,他们对于知识跨界交流和创新的态度影响属下员工对于知识分享和传播的具体行为。当部门领导比较保守,且对本部门的业绩过度专注,往往会忽略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当部门主要领导被更换时,新的领导常常会带来个人认可的一些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去影响和改变该部门原有的工作和交流方式。三星公司实行部门领导届满轮换制,如果新的领导与旧的领导在对知识交流的观点和具体做法上有很大不同,则会对企业的创新和知识交流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成功的创新还需要企业文化和创新的其他构成要素相结合。首先,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配合创新所必需的知识跨界流通。三星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以产品种类划分的事业部体系结合职能结构,结构复杂。仅三星电子就有十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独立经营自己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等。这样的事业部结构有利于专业化,决策速度快。不足之处是事业部之间由于独立经营,关系复杂,事业部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随着企业规模的急速扩大,业务细分后,各个事业部、业务组别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难。这就给知识的跨界流动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创新。为解决这些问题,三星成立了信息战略部,整合分公司的资源,为企业的总体创新成立一个开发平台。一方面,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项目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使得全体企业的总体利益得到各公司的重视,促进不同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

结构的变化要达到预想目标需要文化的支持,而相应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培训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三星公司将创新与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挂钩。将创新能力设定为招聘筛选、业绩评判的指标之一。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三星公司设立了专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中心,为企业各层次的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各部门员工间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一些部门实行弹性工作制,给员工更多的自由。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上下等级分明,下属毫无异议地服从上级命令。意识到这会抑制创新理念,一些部门努力建立上下平等的关系,加强沟通,不排斥不同意见,让有创意的员工可畅所欲言。

四、三星的创新成功带来的启示

企业的创新表现与企业的文化有重要的关联性。三星企业文化的转变与发展利于知识的跨界流动,从而帮助企业的创新。企业的创新成功也要求企业文化与其他创新要素相配合。企业总体战略要与企业的变革结合,成为企业创新的有力支持。企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要利于知识的流动和传播。

由于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有所不同,成功企业的创新和文化不可能完全复制到其他企业,但是他们成功创新的一些具体做法还是可以借鉴。当然,三星作为一个韩国企业所受到韩国国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人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倾向于服从上司制定的计划。这些民族特点使得三星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荣誉感。当高层管理者强调部门合作和沟通时,下属企业和部门有较强的执行力,易于消解次文化间,及与主流文化间的差异,减低部门间的隔阂。国内企业在借鉴三星的经验时,应当结合本国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创新的具体做法。

注释

关于创新作文篇5

创新工作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伴随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意识也不断得到升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活动本身就是广大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娱乐形式,是基层民众表达生活情况与自身情感的一种体现。在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舞蹈创作工作,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努力,是当前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路。

一、当前我地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现状

根据笔者参与创编和演出《淮海戏情》《云港船乡・渔娘谣》(这些舞蹈获得省五星工程奖)这两个舞蹈的实际经验看来,在近些年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省级开展比较理想的区域,其在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与演出上比较有针对性,也是省级、市级上群众舞蹈比赛获得过大奖的区域。伴随各区域、地方的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事业不断发展,开办的群众舞蹈大赛也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赛事,要求的舞蹈质量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开展基层群众舞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基层群众舞蹈创作无法在全国类的创作中脱引而出,虽然在前些年时拿到过比较大的奖项,但之后就无法突破种种限制,再度获奖。其次,对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事业的投资经费有限,如果分摊经费,那么单项经费对舞蹈创作的支持力度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另外,伴随着人们对舞蹈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也不断升高。这样一来,就更加要求舞蹈创作要具有创新、难度等特点,对于群众舞蹈的实力、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很难开展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创作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

1.增强宣传力度,提升舞蹈创作意识

宣传是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重点,创作则是群众舞蹈文化的核心。要想进一步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走向繁荣,关键就在于舞蹈的创作。众所周知,基层群众的舞蹈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自娱性、地域性与业余性,要想实现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创作,就必须强调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宣传,提高群众文化的创新意识。着重强调培养时代意识、市场意识与创新意识,基层群众舞蹈文化长期发展的前提就是实现与时俱进,文化本身就具有传承性与保守性两种特征,因此必须将目光放在培养群众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上。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工作也要发生变化,想要实现舞蹈文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变化,与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创新,通过多样的形式鼓励群众来创新。

2.培养专业的舞蹈创作团队

前面提到,舞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在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对于群众的舞蹈创作,应拥有一批专业的创新编舞队伍。对于这个队伍的要求必须对当地群众生活与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队伍人员必须拥有专业的编舞技能与创作意识,能从生活中不断吸取丰富的经验与经历,拥有独特的艺术感悟。艺术本就源于生活,创作素材与源泉都是源自生活,因此,要求担任舞蹈创作的人员必须要善于思考与发现,能够用独特的艺术目光去看待生活,不断发掘生活中的舞蹈艺术元素,并适当地添加到舞蹈中去。创作的作品要求富含当地的特色,拥有能与广大群众产生共鸣的作用,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舞蹈文化中来。

3.注重舞蹈表现手法,认真构思创作

对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还应遵循积极健康、向上的舞蹈题材,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生活热情的作品。编排时,要做到以适合广大群众为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与表演热情,这也是决定舞蹈自身韵律的重要部分。舞蹈作品一旦失去情绪释放与体现生活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生命艺术形态的表现。因此,舞蹈创作注重的是对真情实感的表达,同时,还应结合基层舞蹈作品对音乐的适当选择,关注舞蹈的结构,保证基层群众能够更好的理解舞蹈内涵,更积极、愉悦地参与到舞蹈表现中去。在比较特殊的地区,如我国凉山地区,大部分的群众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元素,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应尽量听取群众自身的意见,能够更好地保留传统元素,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创新出符合地域环境与人文特色的舞蹈作品。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统一与完整性,能兼具传统的保留与现代的美感,充分体现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不仅具备时代感,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群众对传统舞蹈的传承的愿望。

4.注重合理的舞蹈组合

舞蹈表现力的高低决定因素就是舞蹈动作,利用人的各个器官将舞蹈艺术用动作表现出来,让人体会到舞蹈中的含义与内容。而基层的群众舞蹈也有一个自己的中心思想与主题,一方面,通过将不同的舞蹈动作组合起来,表现人们群众的心理与情感的过程。因此,对于基层群众舞蹈的创作,必须要注重人物情感表达,体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化的动作,使得广大群众更容易、更充分的理解新创编的舞蹈作品,同时体会到舞蹈的中心思想,进而能够激起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衡量一个舞蹈作品的好坏,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优秀的舞蹈作品要求还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水平,全面提升群众素质。当前,一些基层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很大的误区,舞蹈创作开始向一种贵族的方向发展,使原本符合基层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趋向逐渐偏离到追求奢华的排场上,严重缺失了舞蹈作品的文学性,更是违背了舞蹈文化的初衷。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创作的作品要贴近群众,加强作品的文学性。

5.创新群众文化组织方式,加强骨干培养

除开举办各类的舞蹈练习培训班、组织文艺汇演等方式外,还应提倡企业或者单位积极举办各种比赛,通过多渠道开展舞蹈活动,进一步拓展群众舞蹈创新范围。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骨干培养,做好对年轻的创作骨干培养工作,深入基层狠抓创作基础,提高创作人员的艺术功力,给更多拥有舞蹈作品想法的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最好能给予创作人员与一些专家、评委乃至全国其他区域优秀的舞蹈创作人员交流的机会,给予及时了解舞蹈发展动态、掌握舞蹈流行趋势的信息渠道。此外,还应重视起对舞蹈文化教育的普及,建立起针对基层群众的舞蹈知识讲授,不断启发群众的舞蹈意识,进一步达到提高群众艺术修养与舞蹈审美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基层群众舞蹈文化的开展是体现我国人民生活状态,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基层群众舞蹈文化创作必须以群众的需求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域特色、中心思想与主题来创作。

参考文献:

[1]吴榕梅.浅谈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创作的思考[J].参花(下),2013,(07):146.

关于创新作文篇6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结构方程

一、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文献回顾和假设

1.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研究方法

1.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10份,回收率为50.5%。

2.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研究结果

1.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CoombsJE,BierlyPE.Measuringtechnologicalcapabilityand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OrtegaMJR.Competitivestrategiesandfirmperformance: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moderatingrole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StatisticalOOTE.Oslomanual:Guidelinesforcollectingandinterpretinginnovationdata[R].Publicationsdel'OCDE,2005.

[5]SouitarisV.Externalcommunicationdeterminantsofinnovationinthecontextofanewlyindustrialisedcountry:acomparisonofobjectiveandperceptualresultsfrom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CamisónC,Villar-LópezA.Organizationalinnovationasanenabler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bilitiesand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ArmbrusterH,BikfalviA,KinkelS,etal.Organizationalinnovation:Thechallengeofmeasuringnon-technicalinnovationinlarge-scale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8]Camisón-ZornozaC,Lapiedra-AlcamíR,Segarra-CiprésM,etal.Ameta-analysisofinnovationandorganizationalsize[J].OrganizationStudies,2004,25(3):331-36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家庭亲情错乱集范例(3篇)
  • 下一篇:日出即景作文字(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